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电力管道焊缝X射线探伤中射线对人体的危害,阐述了X射线对人体危害的知识,并根据实际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措施,使我公司放射工作人员了解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和基本防护知识,严格遵守现场工作射线安全防护的规定,做到既不伤害字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钒是灰白色光泽金属。绝大部分钒用于炼制合金钢。在钢铁工业中对人体危害毒性最大的钒化合物是五氧化二钒。它对眼、鼻、咽喉、呼吸道、皮肤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可引起支气管炎哮喘及神经系统改变等。由于钒在体内蓄积量少 ,钒中毒多为急性中毒。在接触钒烟尘数小时后 ,工人出现流涕、眼烧灼感、流泪、咽痒、咳嗽、头晕、血压升高等症状 ,几天后病状加重 ,有胸闷痛、疲乏无力、嗜睡、手指震颤、下肢活动不灵、皮肤瘙痒等。急性钒中毒症状较轻者 ,及时脱离接触 ,可逐渐恢复 ;较重者可用大量维生素 C等对抗钒的毒性 ;对肺部感染等可采用对…  相似文献   

3.
丙烯酰胺中毒 丙烯酰胺中毒 是一种不多见的化 学药物中毒症,发 生于长期接触丙烯 酰胺的工人中。作 为中等毒性化合 物,丙烯酞胺对人 的危害表现在神经 毒作用。它会通过 人的皮肤、呼吸道 进入人体。数月或 数年后,造成神经 系统症状。如头痛、 头晕、疲劳、嗜睡、 手指刺痛、麻木感, 还往往伴有两手掌 发红、脱屑,手掌 和足心多汗。进一步出现四肢无力、肌肉疼痛,步态蹒跚,易向前倾倒,特别是在闭目时,感觉不稳。如果早期察觉发病,予以有效的治疗,症状都可逐步消除。 我国已发现的丙烯酰胺中毒,多是因为有丙烯酰胺参加的生产的设备或管道…  相似文献   

4.
频繁接触汽油的“高危”人群(如汽车驾驶员、加油站工作人员等),切切不可忽视汽油对人体的慢性危害。汽油慢性中毒症可导致头晕、健忘、多梦、心烦、失眠、食欲不振和情绪波动等。 汽油慢性中毒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急性汽油中毒病症发生较少,多见的是慢性汽油中毒。轻者常表现为神  相似文献   

5.
罗穆夏  余萌  杨文芬 《安全》2012,33(6):48-50
正眼面部是最易受作业环境伤害的人体部位之一,眼部面积只占人体表面积的1/600,而职业性眼伤害却占到整个工业伤害的5%。焊接作业中,存在多种眼面危害因素。焊接弧光中,波长为200~400nm的紫外线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其中波长为250~315nm的红斑效应区对人体的危害最大。过量紫外线照射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畏光、  相似文献   

6.
辐射防护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高能射线在军事、通讯、医学、工农业等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给人们带来方便和享受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危害,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辐射防护服等防辐射纺织品开发的重视。由于造成人体伤害的辐射源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它们产生射线的能级也各不相同,因而抵抗这些射线辐射的材料也  相似文献   

7.
香蕉水是油漆、喷漆。皮鞋、塑料、合成纤维、印刷、电子、染料等行业重要的化工溶剂,它的主要成分苯,是一种有毒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以蒸气形式通过呼吸道或通过与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引起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者较少,多由大量吸入苯蒸气引起。轻者头晕、头痛、无力、以至昏迷,经治疗后可以完全恢复。一般没有后遗症。 苯的慢性中毒者较多.是长期吸入低浓度苯蒸气造成的。其症状与急性中毒不同,除引起神经衰弱外,还危害人的造血系统,导致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减小,出现浑身无力、面色苍白、鼻和牙龈出血,妇女月经增多等症状。 因此…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微波与紫外线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微波与紫外线都属于电磁辐射,是一种电磁能量,这种能量作用于人体产生伤害,一般引起类神经样症状,对一些敏感器官产生特异作用,如微波可引起白内障,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从事接触微波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砷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砷俗称砒,毒性很小,但其化合物均有毒性。砷中毒主要由砷化合物引起,主要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吸收缓慢。砷对人体的危害急性砷中毒多为误服或自杀吞服可溶性砷化合物引起,口服后10 min至5 h出现以下症状:急性胃肠炎表现。咽喉、食管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10.
预防铅中毒     
铅是一种质极柔软、比重大、熔点低、可塑性较好的淡青色金属。在工业中,铅和铅的化合物用途很广,如采矿、冶炼、印刷、化工、油漆颜料、农药、塑料、橡胶、玻璃、陶瓷、蓄电池、输电等行业以及军用方面都需要它,但是,铅以及铅的化合物的毒性很强,如果不掌握它的知识,不了解中毒的症状,就会发生中毒事故,影响职工健康。铅及其化合物是怎样中毒的,中毒的现象怎样?一般来说铅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铅尘、铅蒸气, 由呼吸道吸入和误食了铅的化合物而从消化道 进入。铅以及铅的化合物对人体各种组织都有危害,其中以神经、造血和血管系统病变比较显…  相似文献   

11.
三硝基甲苯中毒 三硝基甲苯俗称黄色炸药,能耐受撞击和摩擦,在制造和贮藏过程中比较安全,但遇突然加热,则会引起爆炸。它对人体的危害,一方面是意外爆炸对人的伤害,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另一方面是加工时产生的粉尘和蒸气通过皮肤吸收或口吸入引起中毒;若把它与具有吸湿性的硝酸铵混合使用,更容易被皮肤吸收。 三硝基甲苯的毒性作用与其它硝基化合物相似。人们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三硝基甲苯面容”,即面色苍白,口唇和耳壳呈青紫色,手、臂和脸部皮肤出现桔黄色斑。早期还有气急、头痛、疲倦、无味、早晨呕吐等现象。进一步发展会引起消…  相似文献   

12.
从事棉纺、隧道、金属研磨、水泥生产等作业的职工,由于在飘浮各种灰尘、烟尘等环境中作业时间较长,导致人体的呼吸系统、眼睛及皮肤危害,使正常的身体机能受损,并引起其它病变。轻者眼珠周围发生红肿、发痒、产生流泪;长期刺激肺部,则发生咳嗽等症状。对接触铅、砷等有毒物质者,粉尘则进一步损害人体的中枢神经、肝、肾、肺等器官,造成中毒。如这种有毒微尘一旦被皮肤吸收,便引起体内中毒,这种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粉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厂在生产中,许多工人要接触柴油。有些工人为此引起皮肤过敏,晚上奇痒失眠,非常痛苦。不知柴油对人体有何危害?应如何防护? 南京油泵油嘴厂安技科南京油泵油嘴厂安技科: 有关柴油的危害和防护问题,答复如下: 柴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烷烃和芳烃,其沸点较高,形成蒸气后进入人体呼吸道引起的中毒可能性较小。然而也有过这样的意外事故:拖拉机在行驶中由于机械发生故障,喷出的柴油细微雾滴污染了驾驶台周围空气。约15分钟后,驾驶员引起了严重的吸入性肺炎。但只要加强对拖拉机的维护保养及安全烧灼甚至痛感,如皮损广泛而严重,可同时伴…  相似文献   

14.
对人体各器官来说,眼是最易受辐射线影响的。Y射线、x射线、口射线、紫外线和红外线都可引起眼病。7射线和X射线主要引起白内障;届射线可引起角膜结膜炎;红外线可引起白内障和视网膜烧伤;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相似文献   

15.
四氯化碳中毒 四氯化碳又叫四氯甲烷.是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有微甜气味,不燃烧,易挥发,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苯和氯仿等有机溶剂。遇火或烧红的物体时,分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工业用的四氯化碳不纯,含有硫化碳、硫化氢、盐酸、光气、有机氯化合物和硫化物。 四氯化碳蒸气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蒸气和液体均可经皮肤吸收侵入人体。口服四氯化碳液体胃内吸收较少,主要在小肠吸收。因此,在接触四氯化碳时,要防止它从呼吸道、皮肤、口腔进入人体,特别要防止从呼吸道和皮肤的进入。 四氯化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对肝…  相似文献   

16.
二硫化碳(CS_2)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粘胶纤维和赛璐玢(玻璃纸)的生产,其次用作制造四氯化碳的原料。另外,橡胶及一些化工生产中也用二硫化碳做溶剂。 二硫化碳易挥发易燃烧,主要经过呼吸道吸入人体。进入机体以后广泛地分布于各类脏器,而以肝脏、肾脏组织内含量最高。慢性二硫化碳中毒最常见的症状是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以及心悸、手足出汗、血压不稳定等。还可出现周围神经炎,表现为四肢感觉及运动障碍。重症中毒时,可出现精神障碍和中毒性脑病,患者可出规癫痫样发作及震颤麻痹等。 二硫化碳对女工健康的…  相似文献   

17.
<正>这些行业企业易发职业中毒在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企业及电子、皮革、玩具、工艺品、家具制造等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职业中毒事故易发。如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的电子制造企业,对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较高,当车间通风不畅、有毒有害物质聚积时,会对作业人员的健康构成危害,引发职业中毒。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窒息。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作业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  相似文献   

18.
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有机溶剂和稀释剂。橡胶、喷漆、制药、合成纤维、染料、农药、人造革的生产及印刷业中,均可接触到苯。苯可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如果车间通风排气不好,工人又没有自身防护,长期吸入含苯气体,可以引起慢性苯中毒。而这种苯中毒,对女职工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简单介绍。 苯可以损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女职工在工作中经常接触苯,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多梦、健忘及烦躁等神经衰弱的症状。 苯对女职工身体的一个重要危害是对造血系统的毒性作用,它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文献   

19.
人们通常认为,在工农业生产中。毒物主要从呼吸道吸入人体。其实,这仅对了一半。近年研究表明,约有四分之一的职业中毒是皮肤吸入了毒物所致,有些毒物经皮肤吸收已成为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全国农药中毒调查表明,71.4%的职业中毒是经皮肤吸收引起的,TNT炸药粉尘甚至在国家最高允近浓度1毫克/立方米之下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白内障。 毒物是如何从皮肤进入人体的呢?这主要是由人体皮肤结构的特点造成的。一般成人约有2平方米的体表。皮肤分表皮和直皮两层,表皮含脂质多,且结构紧密,能阻止多种非脂溶性物质的自由通过,但多数脂溶性物质很容…  相似文献   

20.
刘北辰 《劳动保护》1997,(11):45-46
在化工生产及储运中职工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职工健康形成威胁。在生产条件下因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职业中毒”。一、毒物与申@一般认为凡某种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的任何疾病皆称为中毒。能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称为“毒物”。厂毒物是相对的,一定的毒物必须在适当条件下才留发挥毒效,引起中毒。例如,某些物质少量能起治疗作用,过量则引起中毒。化工毒物所引起的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很快引发全身症状甚至造成死亡。慢性中毒:系少量毒物逐渐侵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