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河流水质系统灰色模型的识别、模拟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构造河流水质灰色模型,根据实测水质资料可以识别出河流水质灰色模型中的最优灰参数,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河流水质系统进行灰色模拟。灰色模拟考虑了实际河流水质系统中客观存在的不确知因素和偶然因素影响。本文概述了河流水质灰色模型的构造、河流水质灰色模型的研究意义、河流水质灰色模型的灰参数识别、河流水质系统的灰色模拟及其在四川沱江水质系统模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灰色聚类法在福建晋江水系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除了常用的综合污染指数、模糊综合评价法外,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灰色局势决策法已被成功地运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中。根据泉州市2003年晋江水系的水质监测资料,运用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法评价了晋江水系各水段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该江段的水质状况为大部分监测断面水尚清洁,部分监测断面水质状况差,污染偏重。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系统的灰色投入产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投入产出模型与灰色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以灰色预测为基础的环境污染系统灰色投入产出模型,探索了如何从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出发来规划和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4.
酸雨是目前全球范围最大的区域性环境问题之一,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进行酸雨监测,经过10多年的监测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同时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基础数据,但可比较的降水数据还是不多,用常规方法进行趋势分析,数据量还是相差甚远.1982年,邓聚龙提出了“灰色系统”理论,该理论已成功地应用于工程控制、经济管理和未来学研究,特别是在趋势观测和系统分析等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功能.灰色系统是间于黑箱和白色系统间的系统,也就是部分信息已知而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的GM模型(G表示灰色,M表示模型)具有一些新的特点.首先灰色系统理论基于关联系数收敛理论,生成数,灰导数、灰微分方程等  相似文献   

5.
灰色关联分析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了对比,表明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是较为简便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灰色系统理论是80年代邓聚龙教授创建的新型理论,并已跨出控制领域而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运用该理论建立的灰色系统模型,可对系统的发展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观察作出长期预测。灰色系统理论用于通风设计中的风筒漏风、风阻、风压损失预。测,对通风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把它用于工程中解决问题尚属首次。二、风筒漏风计算灰色建模预测1,灰色建模GM(1,l)模型,原始序列基本算式:按表l数据进行GM(l,l)建模,并对4550,4600,465O风简直径漏风预测。按式矩阵B,YN。计算参数列a:列出GM(,l)动态形式微分方程:求…  相似文献   

7.
灰色关联分析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改造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凡修  陈武  肖遥 《环境工程》2000,18(5):52-5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定义 ,建立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的灰色决策模型 ,并对 1 1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改造决策的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其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烟气含湿量测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法是简便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灰色聚类法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除了常用的综合污染指数、模糊综合评价法外,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灰色局势决策法已被成功地运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中.采用灰色聚类法对七台河市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水环境中的灰色水质风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灰色系统理论中定义了一个白化度用来描述水质风险,并作了实例研究,将结果与概率风险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用两种方法研究的风险呈现了较一致的变化趋势,因此,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水质风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环境质量的均值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的缺点 ,提出了利用趋势权重污染指数法来评价微水体环境质量。并通过实例与均值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证明 ,趋势权重指数法评价水体质量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12.
应用加权污染幅员指数评价小区域的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幼征 《环境工程》1998,16(6):62-64
在污染源区域的环境质量评价中、运用什么指数、指数的加权值如何设定 ,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加权污染幅员指数对于评价小区域的环境质量 ,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该方法将污染的最大因素和平均因素结合到一起 ,运用污染幅员这一直观的概念 ,比较全面地描述了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鄂州市蔬菜地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对鄂州市蔬菜地土壤进行采样,并对其重金属铜、铅、镉、铬、汞、砷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其中土壤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Pi)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铜(Cu)>汞(Hg)>铬(Cr)>砷(As)>铅(Pb)>镉(Cd)。其中铜、汞、铬、砷属于中度污染,铅、镉处于警戒线中。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表明鄂州蔬菜地土壤整体受到了轻度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4.
滦河锡林郭勒盟段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质指数法对滦河锡林郭勒盟段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1)滦河锡林郭勒段2005-2007年主要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铁、生物需氧量、锰、总磷等;(2)2005-2007年间,上都河监测断面水质状况整体呈变好趋势,但地方经济增长带来的化学需氧量异常升高不容忽视,大河口断面不同水期水质状况变化不同;(3)2005-2007年,滦河锡林郭勒段化学需氧量与溶解氧超标污染加重明显、高锰酸盐指数超标污染逐渐减轻;三年内,上游水质均优于下游水质,两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丰水期水质〈平水期水质〈枯水期水质。  相似文献   

15.
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公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环境质量的算术均值污染指数和几何均值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的缺点,提出采用新模式计算综合污染指数,用此方法对南通市的内河水质进行分析。并与均值污染指数法和几何均值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比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孔健健  张阳  张江山 《环境工程》2012,30(1):100-102,115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其他环境要素评价中已有所应用,现将其应用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该法能较好地把握土壤环境质量各级标准界限的模糊性,并继承了模糊数学方法本身在评价领域应用的优点,实际操作较为简便。为较客观地反映评价因子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模型中引入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概念与传统权重系数确定法相结合构造各指标权重。该模型评价结果基本上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相一致,并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土壤环境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两种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生态危害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健磊  王静 《环境工程》2013,31(2):119-121
河道底泥作为特殊的物质形态,其评价方法与土壤和水环境评价方法均有所差异。随着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也大量涌现。着重介绍了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两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常用方法,重点针对方法本身以及该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好氧反硝化菌的脱氮特性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对好氧反硝化菌株FR2,FX5,FW4在好氧条件下的反硝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硝化主要发生在菌体的对数生长期,且反硝化过程中NO2^--N有少量的积累。 对不同温度、pH、碳源对好氧反硝化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三株菌在好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反硝化效果;温度为25℃~30℃的中性和微碱性条件反硝化效果较好;以乙酸钠为碳源的反硝化效果最好,NO3^-N的去除率最高。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反硝化效果最差,NO3^-N的去除率最低。  相似文献   

19.
城市径流污染系统分析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夏青 《环境科学学报》1982,2(4):271-278
本文将降雨—径流—地表冲刷—受纳水体水质状况概念化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进行了自街道固形物推算径流污染物总量方法的实践,提出了点源、非点源污染分别计算然后线性叠加的近似方法。 结合北京城区实测资料,对北京市城市径流污染状况予以评价,并给出定量判断的方法和结论,认为北京市径流污染量目前只占点污染源的3—5%。 文章是跨环境、水利、市政三学科进行城市化问题研究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用"感官6级分类法"和"三点比较式嗅袋法"两种感官测试方法对三家制药厂恶臭污染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和人民群众日益重视的恶臭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