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硫酸盐有机废水处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汉青 《环境科学》1991,12(5):68-73
本文分析硫酸盐对厌氧生物处理的不利影响,即硫酸盐通过硫酸盐还原菌对厌氧发酵的第一次抑制作用和硫酸盐的还原产物——硫化氢对产甲烷菌的第二次抑制作用.讨论决定硫酸盐对厌氧生物处理影响程度的几个因素:进水COD/SO_4~(2-)、重金属离子浓度、消化液pH、厌氧污泥浓度等,并认为COD/SO_4~(2-)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最后对处理该类废水的几种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硫氧化物的脱除Wellman—Lord湿法 llman—Lord工艺也是一种湿吸收法,吸收液体是一种硫化钠溶液。在一个结晶蒸发器中加热,副反应会生成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这些产物必须用清洗水加以去除。目前二十多个这样的装置正在运转,许多这类装置用于大型发电厂。作为副产品的硫酸盐溶液是可以处理的,但是当装置较小时不经  相似文献   

3.
一、柠檬酸盐法本脱磷工艺是用柠檬酸钠做吸收液,从烟气中吸收SO_2,再用硫化氢在液相中将SO_2还原成硫黄,加以回收的一种具有经济效益的方法.到1980年为止,美国已有处理烟气  相似文献   

4.
张良 《环境科学》1988,(4):95-95
这发现是美国劳伦斯贝克莱实验室的一位科学家公布的。酸雨的主要成份就是硫酸盐,在炉膛内由含硫燃料产生的烟炱和液态水以及氨混合,燃烧过程中形成的SO_2被氧化成硫酸盐,而烟炱则加速了SO_2的氧化,最后硫酸盐被水捕集而构成酸雨的成份,这发现是在研究大气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  相似文献   

5.
徐婷  金艳青  李勇 《环境科学》2017,38(12):5132-5138
研究了加装脱硫装置的沼气循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对含高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效能.在26~34℃的室温下,历时63d成功地启动了加装脱硫装置的MCAnMBR反应器.调试初期,通过调节气路平衡和采用甲醇驯化的方法有效解决了MCAnMBR反应器在处理高硫酸盐有机废水时存在的跑泥和pH上升问题.结果表明,当控制HRT为120 h,有机负荷(以COD计)为3.61~4.36 kg·(m~3·d)~(-1),pH为7.18~7.61时,在23.3~25.4℃的室温下,对含SO_4~(2-)浓度为650~5 800 mg·L~(-1)的有机废水处理效果极佳,出水COD浓度最低可至23 mg·L~(-1),COD总去除率稳定在96.23%~99.77%,SO_4~(2-)还原率可达83.83%~95.51%.说明加装脱硫装置可有效解决硫化物的次级抑制作用问题,且通过梯度试验发现本反应器处理高硫酸盐有机废水的上限为:COD浓度18 000~21 000mg·L~(-1)、SO_4~(2-)浓度9082~9600 mg·L~(-1),COD/SO_4~(2-)为2.  相似文献   

6.
柠檬酸钠法回收制硫尾气中 SO_2工艺是国内外较新的脱硫技术,我国已于1984年建成第一套工业化装置,目前已有数套装置在硫酸厂建成。此法可处理尾气中 SO_2含量范围为0.3%~12%,回收率一般为96%~99%,当尾气中 SO_2含量大于5%时,吸收率可达99%以上。通过对此法回收硫回收装置尾气中 SO_2制液体 SO_2可行性及其优缺点的分析,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尾气治理工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湿法烟道气脱硫脱硝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展的同时脱硫脱硝方法,是借助于氧化不容易溶解的NO到容易溶解的NO_2,或者利用水溶性亚铁螯合物作为一种催化剂加速NO的吸收,也就是亚铁螯合物能够与NO形成一个络合物而促进NO的吸收。或者应用水溶液中NO_x被溶解的SO_2还原形成N_2,N_2O或还原到氮化物如NOH(SO_3~(2-)_2、 NH_2SO_3~-和NH_4~+而除去,而SO_2被氧化生成硫酸盐。本文综述了湿法烟道气脱硫脱硝反应动力学和机理以及一些中间化合物形成与消失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无水硫酸钠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被用于稀土冶炼中,它的作用将稀土硫酸盐转化为不溶性的复盐[M_2(SO_4)_3·Na_2SO_4·H_2O],从而实现稀土硫酸盐的分离提取.复盐经过转化,又将硫酸钠还原出来,并进入稀土废水中,随之排入环境.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可利用资源.本研究课题目的是开展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从根本上解决稀土冶炼中废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
环境信息     
过氧化氢在酸雨形成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设在美国伊利诺斯州Argonne国家试验室的Ben Holt说:“我们发现美国东北部夏季降水中有40%以上的硫酸盐酸度是来自SO_2同过氧化氢反应的结果。大气中过氧化氢的来源还不清楚,但它同SO_2反应生成硫酸盐,这是酸雨的主要组分。设在科罗拉多州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Gregory Kok在美国化学会在纽约召开的一次全国性会议上也表明了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间歇试验方式,研究了COD/SO_4~(2-)值对硫酸盐废水厌氧消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OD/SO_4~(2-)值是影响厌氧消化处理效果的主要参数。本试验中,COD/SO_4~(2-)>15,硫酸盐还原作用对厌氧反应器影响甚微;COD/SO_4~(2-)=5—15时,硫酸盐还原作用对厌氧反应器产生轻度抑制,相对产甲烷率为79.2%—94.7%;COD/SO_4~(2-)=0.5—5时,反应器受中度抑制,相对产甲烷率为61.6%—79.2%;COD/SO_4~(2-)<0.5时,反应器受严重抑制。COD/SO_4~(2-)≥1时,相对产甲烷率与COD/SO_4~(2-)值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SO_2是北京大气中重要的污染气体.为探讨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前后北京大气SO_2的垂直分布及其对二次硫酸盐(SO_4~(2-))生成的影响,我们于2014年10月21日至11月30日在地面和北京325 m气象塔260 m高度处同步开展了气体SO_2和亚微米颗粒物中硫酸盐(SO_4~(2-))实时连续在线观测.结果显示,采暖前,北京地面SO_2浓度较低,但高层由于显著受到区域输送的影响浓度较高,两层污染物变化趋势也存在明显差异.采暖后,即APEC后,受本地供暖排放影响,SO_2和SO_4~(2-)浓度显著增加,两层的总体差异也相应减小,变化趋势也更为一致.湿度对SO_2的液相转化起关键作用.我们发现近地面SO_2的转化率(SOR)显著高于260 m,这主要与地面较高的湿度相关.事实上,SOR随着湿度增加而迅速增大,进一步凸显了湿度对SO_2液相氧化的影响.另外,我们也发现SO_2特别是260 m在低湿范围(RH40%)内随湿度增加而逐渐升高,但在高湿范围(RH50%)内则呈下降趋势,说明不同湿度范围内的来源或者生成机制可能有所不同.SO_4~(2-)和PM_(2.5)浓度均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湿度范围,增加速率不同.通过相关性和和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区域输送(特别是途经北京西部和南部的气团)和本地燃煤排放分别是采暖前后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硫和硫酸盐是硫的重要存在形式,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大气污染物.硫酸盐气溶胶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大气组分,大气中的硫酸盐气溶胶生命周期短,其浓度空间差异大、时间变化显著.在区域尺度乃至全球尺度研究其迁移转化和区域交叉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以2010年SO_2全球排放清单为基础,应用国际通用大气化学模式(Mozart-4),模拟全球大气硫的迁移转化及其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全球不同区域间的交叉影响.结果表明:1SO_2柱浓度全球年均值为424.73μg S·m~(-2),中东及南亚最高,达3629.27μg S·m~(-2),南美最低,为181.06μg S·m~(-2).2硫酸盐柱浓度全球年均值为1572.86μg S·m~(-2),东亚年均硫酸盐柱浓度最高,达4556.58μg S·m~(-2),南美最低,为1014.33μg S·m~(-2).3冬季SO_2柱浓度高于其他春夏秋3季,夏季硫酸盐柱浓度高于冬季,主要是由于冬季低温使SO_2不易转化为硫酸盐.4硫酸盐表现出明显的全球迁移特征,全球各区域间交叉影响显著.东亚的净输出量最大,达4.01 Tg S·a~(-1).非洲、中亚及俄罗斯硫酸盐柱浓度的外源影响比例分别高达80.54%和73.00%.  相似文献   

13.
采用EA-IRMS联用技术对2014年夏季南京北郊大气PM_(2.5)中硫酸盐的硫和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计算了SO_2氧化为硫酸盐的异相和均相氧化过程的贡献率以及一次、二次硫酸盐的比例.结果表明,2014年夏季南京北郊大气中硫酸盐气溶胶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范围为1.7‰~4.8‰,平均值为3.2‰±1.0‰(n=15);氧同位素组成(δ~(18)O)值范围为7.5‰~12.9‰,平均值为9.3‰±1.7‰(n=15).通过比较气溶胶硫酸盐及可能污染源的δ~(34)S,该研究区域夏季大气中的硫源主要来自当地燃煤与尾气排放.大气气溶胶中的硫酸盐主要为二次硫酸盐,且SO_2的氧化途径以均相氧化为主,比例为59.3%.夏季大气中SO_2的异相氧化以过量O_2下的Fe~(3+)催化氧化为主,均相氧化的主要机制包括O_3氧化反应及NO_2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方法是关于含有亚硝酸根废液的处理方法。在亚硝酸盐制造工序或以亚硝酸盐为原料的工业生产过程,或者是采用碱吸收NO_x等过程的工业中所产生的含亚硝酸根的废液是造成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以前,对这样的废液,一般是采用生物处理法、加氯法等,但这两种方法并不是对所有的这样的废液都适用,同时还需要很大的装置,故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本方法是根据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亚硫酸氢镁等亚硫酸氢盐具有很好的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今高浓度有机废液处理困难的状况,开展了利用管式炉焚烧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液实验。研究了工业废液及苯酚溶液在不同气氛、温度下的燃烧效率、COD去除率、NO_x及SO_2等排放特性。研究表明:焚烧法对高浓度有机废液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温度越高,燃烧效率和COD去除率越高;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生成的NOx主要是快速型NO_x。  相似文献   

16.
<正> 用铬法测定水中的化学耗氧量时,滴定后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银和硫酸汞.银属于贵重金属,如能将其回收和复用,则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对此我们做了较全面的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将这一试验做一简明介绍.一、实验部分1.1反应原理硫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氯化银与锌粒在1:4硫酸溶液中反应,置换出金属银.反应式:Ag_2SO_4+2NaCI→2AgCI+Na_2SO_4  相似文献   

17.
不同碳硫比条件下底物类型对硫酸盐去除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底物和碳硫比(COD_(Cr)/SO_4~(2-))对硫酸盐去除的影响,分别以乙醇、乳酸、丙酸、丁酸、乙酸为底物,采用静态试验考察了不同COD_(Cr)/SO_4~(2-)条件下利用不同底物去除硫酸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COD_(Cr)/SO_4~(2-)为2.0时,硫酸盐还原菌(SRB)对乙醇的适应性最好;COD_(Cr)/SO_4~(2-)为2.5时,以乳酸、乙醇、丙酸为底物的系统中硫酸盐去除率分别可达90.29%、81.27%和80.69%;COD_(Cr)/SO_4~(2-)为3.0也可维持较高的硫酸盐去除率,以丁酸、乙酸为底物的系统中硫酸盐去除率分别可达88.78%和73.69%。研究表明,COD_(Cr)/SO_4~(2-)对SRB可利用的底物类型影响较大,根据底物类型选择最优的COD_(Cr)/SO_4~(2-),能够显著提高硫酸盐的去除效果,可为缩短厌氧脱硫反应器的启动时间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张玉  万方  周集体 《环境科学》2017,38(11):4706-4714
在生物法烟气脱硫技术(Bio-FGD)和络合吸收生物还原脱硝技术(BioDeNO_x)基础上,提出了生物结合络合吸收同步脱硫脱硝的工艺思路,该工艺利用加入Fe(Ⅱ)EDTA的碱性吸收液同时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_2)和一氧化氮(NO).本研究在厌氧反应器中实现烟气脱硫脱硝吸收产物硫酸盐和Fe(Ⅱ)EDTA-NO/Fe(Ⅲ)EDTA的同步去除.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p H维持在7.0时,硫酸盐的平均去除率为95.16%,Fe(Ⅱ)EDTA-NO的平均去除率为96.61%.硫酸盐的还原产物主要以液相中硫离子和气相中硫化氢的形式存在,Fe(Ⅱ)EDTA-NO的最终还原产物为N2.反应运行的各个阶段均可实现Fe(Ⅲ)EDTA的还原,但还原率会随HRT降低而下降.第5阶段反应器中主要的硫酸盐还原菌为Desulfomicrobium,同时存在异养反硝化菌Pseudomonas与两种硫自养反硝化菌Sulfurimonas与Sulfurovum,并发现了两种具有还原单质硫功能的菌属Thermovirga与Mesotoga.  相似文献   

19.
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常以10~20%的 NaOH碱液吸收液态烃或炼厂气中 H_2S。吸收后,产生大量含 NaOH 浓度为2~3%以下的含硫废液。该废液直接排放则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为消除污染,改善环境,我厂在研究基础上,以烷基化装置含硫废碱液为原料,建成生产工业硫化钠装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的是关于处理含氰离子废液的新方法。它适用于所有的含氰离子废液,而且无论对高浓度还是低浓度的氰离子均适宜。其主要过程是,首先用银离子使之沉淀,然后再在沉淀的氰化物上添加浓硫酸,加热分解,使之生成硫酸铵[(NH_4)_2SO_4]。银离子可再次作为沉淀剂使用。该装置是由左右两个用做离心分离用的烧并,连接在两个烧瓶之间进行过滤器、以及作为沉淀剂使用的硫酸银(Ag_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