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大分子加合物的检测及其在环境风险性评价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中化学物质对人体致癌的风险性评价对于预防人类疾病和控制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反映暴露水平与生物效应的生物标记物研究不仅是导向预防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环境致癌物风险评价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有毒化学物监测方法在研究人群暴露和危险度评价时得到的仅为近似接触量,而对个体在吸收、代谢、排泄,生物利用上的差异不能提供任何信息,分子生物标记物可用于检测生物暴露于环境致癌物的剂量和效应,生物体的遗传性或诱发性的敏感性差异,以及由环境致癌物引发的各种疾病的早期诊断,不仅提供个体有效接触量,还能提供许多化学物质结构与毒性之间关系及毒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信息。与其他手段相比,分子生物标志物作为指示污染物危害效应的生物信号,其检测是从以往测定环境中化学物的含量估计生物体的接触水平,发展到直接检测化学物与生物受体结合产物的一种方法。文章对分子生物标志物一生物大分子加合物(如DNA,RNA,蛋白质加合物等)的形成机理以及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几种生物大分子加合物的检测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评述,讨论了目前分子生物标志物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利用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CE)的增加与否,作为细胞遗传毒理学的指标来评价一些理化因子的诱变性,是检测化学致突的方法之一,通过对某碳素厂接触生产性煤焦沥青烟气的工人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SCE观察表明,车间接触组工人SCE明显高于非接触组工人(约1.67倍);在接触线组中,在者SCE高于非吸烟者;同为吸烟者,接触组工人SCE高于非接触组工人(约1.48倍)。结果提示示煤焦沥青烟尘能引起工人SCE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机器的自由源速度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标  邱树业 《环境工程》1999,17(1):46-48
对于弹性安装的机器来说,其自由源速度的测量十分重要,可作为结构声源“强度”来看待。在此对一个排气风扇4个支撑点的6个自由度(3个平动和3个转动)的自由源速度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土壤酶活性与污水净化效果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通过对人工湿地植物根区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其脲酶的活性与总氮的去除率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而其磷酸酶的活性与总磷(TP)的去除率相关性不显著,同时其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与BOD5及COD的去除率都不呈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为利用酶活性强度作为评价净化效果的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闻泽 《环境》2005,(11):40-42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保局公布的研究文献指出:室内空气污染的水平一般比室外污染要高得多,通常为2—5倍,极端情况下,可超过100倍。而人们90%的时间是在室内活动的,尤其是婴儿和小孩,比成年人呼吸更多空气(按呼吸量/体重比计算),故接触和吸入更多的室内污染物。  相似文献   

6.
可生化性试验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5种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确定其8h相对耗氧率R(%)来作为可生化性评价指标,R(%)〉100为易生化;100〉R(%)〉30为可生化;30〉R(%)〉0为难生化,该文还通过模拟氧化塘处理废水,证明COD去除率同R(%)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了相对耗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与BOD、/COD法相比,该法测定快速,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7.
田志英 《环境保护》1996,(4):47-47,37
论岗位噪声标准的正确评价华东输油管理局沧州输油管理处田志英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中规定:“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dB(A)。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dB(A);对每天接触噪...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进行声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的基础上,分析和计算了各区域测点噪声超标值(△LAeq)、噪声指数(LKZ)和噪声污染指数(PN);从强度和影响人群人数两个角度评价校园声环境质量。结果表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差的水平,噪声强度超标率达到82%;据此,课题对校园噪声污染现状进行了影响分析和声环境质量的等级评定,最后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体积分浸法制备Pt-Sn/Al2O3蜂窝催化剂(Pt含量仅为0.06wt%).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选取4种代表性C6烃(苯、环己酮、环己烷和正己烷)对催化剂性能进行评价.活性评价试验中,Pt/Sn比为3/1催化效果最佳.此时4种C6烃转化率达到90%的温度(T90)较Pt催化剂均降低约20℃,其原因在于Sn可将Pt分割为较小的团簇提高Pt分散度.寿命评价试验以环己烷为例同Pt-Sn蜂窝催化剂连续运行720h,催化活性无明显变化,其原因在于,Sn可有效抑制其粒径增长;Pt3Sn合金降低表面对C6烃的吸附,减少催化剂表面积炭.  相似文献   

10.
受污染原水的弹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挂膜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东  许建华 《重庆环境科学》2001,23(1):59-61,75
试验研究了水温、曝气强度和气水比等因素对YDT生物接触氧化池挂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池挂膜受水温影响很大,水温越高,挂膜时间就越短,水温低于15℃自然挂膜难以成功。在挂膜期间,采用较小的曝气强度和气水比可缩短生物膜的成熟时间。对判断生物膜是否成熟的指示性参数-氨氮去除率和CODMn去除率进行了比较,认为用氨氮去除率作为判断生物膜成熟的批示性参数较适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北部湾典型海岛的景观格局指数数据,本文采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以及变异函数模型对不同海岛的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七星岛生态风险的最佳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其块金系数为0.06780,而团和岛为0.01225,表明七星岛景观格局主要受随机性因素的影响,而团和岛则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2)对团和岛可以适度开发,而七星岛则要适当保护;(3)团和岛生态风险指数值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南部低”的分布格局,而七星岛的生态风险指数值则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4)岩性在海岛景观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基岩岛岩石坚硬,景观格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泥沙岛以冲积物为主,景观格局易受到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干扰。本文提出以地统计学理论为基础的海岛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可为广西北部湾海岛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欧洲化学工业协会(Cefic)在第三届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环境和卫生的部长会议上宣布它的投资500万美元的LRI计划。该计划由Cefic、美国化学制造商协会(CMA)、日本化学工业协会(JCIA)在化学协会国际委员会(ICCA)支持下进行。在今后的3年中,LRI计划将支持评价化学品、人的健康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研究。研究目标是:内分泌破坏作用、接触评价、危险评价、化学致癌作用、呼吸毒性、免疫毒性和致敏性。研究工作预期进行3~7年。欧洲化学工业协会公布其LRI计划  相似文献   

13.
甲苯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溶剂,为低毒类化合物,对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甲苯蒸气可引起中枢神经麻醉。但是,自觉症状和接触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目前的研究资料甚少。本次研究论述了甲苯接触浓度与自觉症状现患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旨在确定某些症状作为甲苯接触的指标。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的选择本次共调查了1316名甲苯接触者,其中符合资料收集标准者452名(男性206人,平均年龄314岁;女性246人,平均年龄321岁);调查了769名非甲苯接触者,其中符合资料收集标…  相似文献   

14.
硫酸亚铁还原法除地下水中六价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受铬污染地下水的治理方法和技术,发现地下水中六价铬在中性条件下很容易用亚铁除去,Fe(Ⅱ)/Cr(Ⅵ)(摩尔比)为3,六价铬去率达100%,反应速度快,可数分钟内完成,Fe(Ⅱ)还原Cr(Ⅵ)可采用接触过滤,不需反应池,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   

15.
选取连云港沿海3个县(区)为评价单元,以邻近海域为评价对象,通过对岸线、海域开发强度、渔业资源综合承载指数、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海洋生态承载指数、无居民海岛开发强度和生态状况7项指标测算,开展海域空间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生态环境和海岛资源环境四项要素的基础评价研究,按照"基础评价-专项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思路,采用"短板效应法"确定县(区)海域的超载和预警等级。结果表明,3个县(区)的综合承载类型均为"超载",预警等级均为"重警"。海水环境超载、部分岸线开发强度较高和个别无居民岛生态状况退化是影响连云港市邻近海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超载因子。最后,从现实状况和评价标准优化两方面对超载因子展开成因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恶臭评价方法的新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环境恶臭物质的臭气强度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求出了8种臭气物质的线性相关系数r、a、b值,阐明了嗅觉评价与臭气物质浓度检测评价间的内在联系(C′/C=10△I/b)。提出了H2S、NH3的浓度随强度降低的“10倍衰减规律”和“5倍衰减规律”,并将浓度估计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铜对缘管浒苔(Enteromorphalinza)的毒性效应,试验了不同的配合剂对铜的毒性效应及累积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铜对缘管浒苔的毒性效应阈值为0.10mg/L;0.50mg/LCu ̄(2+)可使缘管浒苔迅速死亡,培养96h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为零。EDTA可抑制铜在藻体中的累积,缓解毒性;8-羟基喹啉则促进铜在藻体中的累积,加刷了毒性。和铜污染的培养介质短期接触(<1m后,加入足量EDTA,藻体生长和对照组相当,较长时间接触(>4h)后,ED-TA不能使藻恢复生长。结合EDTA“洗脱”实验提出,Cu ̄(2+)可能首先经离子交换机制结合于藻体表面,之后,才逐步向细胞内转移。  相似文献   

18.
嘉兴市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扩散器长度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能满足设计初始稀释度并降低工程费用,结合嘉兴市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利用Jetlag3模型确定了其扩散器长度。计算结果表明,八团(0-1500)扩散器长度取200-250m,场前(0+000)和场前(0+1400)扩散器长度取250-300m,能满足近区初始稀释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湖泊使用功能损害程度评价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提出了一处以水污染损失率为基础的对湖泊水体使用功能损害程度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被岍予鲜明的物理意义。对东湖水体进行的表明:东湖水已不适合饮用和游泳水源(重损害,损失率分别为69%和56%),其主要污染物来自营养物质,且以磷为限制性因素;东湖水人体非直接饮用的旅游娱乐用水也已构成严重威胁(中损害,损失率20%);作为养殖、农灌及一般居住环境用水尚好(损失率〈8%);其综合损害程度为中损害(损失率36  相似文献   

20.
生态毒理摸拟和评价的新技术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新技术主要是建立化学品在生物体内的残留量和其毒性效应之间的关联,并应用基于体内残留量的方法来评价环境毒性和风险水平,即所谓"临界体内残留量"的方法(CBR)。其原理适用于生态系统的所有部分,已成为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