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制定国土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农业合理布局,调整农业内部经济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省、地有关部门安排,安乡县作为全国第二批县级农业区划单位,在近二年开展了农业区划和农业资源调查工作。由于农业区划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相互配合的科研工作,经县委、县政府决定,安乡县环保办抽调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是反映全国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区域划分。区划的主要目的是为实现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现代化而制定的农业区划和规划提供农业气候的依据。其任务在于揭示农业气候的地域差异,分区阐述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本着发挥农业气候资源优势,避免和克服不利气候条件,以及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原则,着重对合理调  相似文献   

3.
引言 根据山西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关于建立农业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研究课题,我们从1981年开始经过三年时间对晋南的永济、运城、临猗、闻喜、夏县等五个县(市)的试点研究,基本建成了以进行土地类型面积和农作物产量调查为主要内容的动态监测体系。这是数理统计中抽样推断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还可以对大范围多内容的农业资源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因此,“农业资源动态监测”被正式列入国家的“七五”计划。而这个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在PAMAPGIS(V4 .2 )支持下 ,贵州省土壤信息系统 (GSIS)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构建、功能以及应用。该数据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 )基础地理信息。如数字高程模型 (DEM)、行政区划、交通网络等 ;2 )GSIS专题信息。包括土壤类型、理化性质、土地利用、农业气象等 ;3 )统计数据。主要有社会经济概况及历史灾害等。GSIS空间数据库可以提供空间及属性数据查询、不同数据格式间的相互转换、土地资源的快速准确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和评价以及土壤侵蚀调查。GS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有望在贵州省国土规划与整治、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较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气候变化对中国热量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我国的气候变化将更复杂,对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也将更为明显。将农业气候资源作为综合气候信息系统来评估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探讨相应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热量资源的影响,对气候条件与农业气候热量资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及用蒙特卡罗法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的热量资源变化,评价了这一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是当今国际科学与教育方面的新兴领域之一,我国从50年代开始就重视和开展了这方面的科学考察。到70年代末期,随着全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工作的开展,这个新兴领域在我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但在专业教育与综合整体的资源研究上还较薄弱。澳大利亚土地辽阔,有多种丰富的资源,是资源型经济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塔城地区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是新疆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油料、甜菜和畜产品生产基地,大农业优势突出。本文对塔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江西省自然环境、农业环境及农业资源特点出发,分析了江西省开发绿色食品的优势.通过实施生态——能源工程以及应用推广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使得农业自身环境得以有效保护,从而增强了农业生产后劲,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  相似文献   

9.
受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委托,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作为“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项目的牵头单位,已经着手与参加单位一起进行该项目的准备工作,并为此在1986年9月下旬召集了工作会议讨论有关事项。 该研究以资源-资源生态-资源经济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应用资源系统综合平衡的研究方法,在三个层次(各类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农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匹配关系,单产潜  相似文献   

10.
土壤是重要的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是农业生产环境的构成基础。我国已开始进行专门的土壤环境污染调查和质量初步评价工作。要正确判断土壤是否污染,给污染广度、范围、程度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予以正确而适当的评价,都必须以可靠的土壤环境背景值为基础。土壤环境背景值是环境(尤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区划与规划(特别是农业区划与规划)以及利用和改造环境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因子,也是以后对比环境污染历史演变趋势之重要资料。目前,国际上,如美、英、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较重  相似文献   

11.
环境应急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方法库子系统、对话管理子系统等获取各种决策信息,通过大气环境预测、水环境预测、环境风险评价、三维污染仿真等模型获得数据支持信息。实现环境应急决策支持、应急救援方案、健康评价与灾后评估、信息在线发布等应用功能,为有关部门进行环境应急决策、采取污染控制措施、减轻污染危害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资源耦合机制通过改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向和强度调控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路径,影响系统耦合效果。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典型退耕区域——陕北吴起县2016年497户农户调研资料的分析,验证了政策、信息(技术、市场)、农业资源、农业产业是系统耦合机制的基本构成和重要驱动要素,该县域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多维链型耦合机制。在这一机制作用下,农业产业有所发展,但仅停留在资源显性利用上,农业产业-资源系统局部相悖,系统对经济效益总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12,且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路径系数仅为-0.047;从各驱动要素间相互作用来看,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单向作用,系统部分链网缺失,说明目前的耦合机制不能有效支撑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良性运行,具体表现为:未充分挖掘林草生态系统的经济功能,资源未达到最优配置。因而,下一步需通过对政策、信息(技术、市场)、农业资源、农业产业等要素的优化组合,构建新的良性耦合机制,进而实现吴起县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优化耦合,促进退耕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是我国"资源聚宝盆和天然温室",国际市场和国内经济建设需要是攀枝花资源开发的重要前提。攀枝花经过20多年建设,已经在资源开发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发攀枝花的资源,使之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促进长江产业带建设,需积极、有效地开发攀枝花的资源。文中列举了有关开发资源的重大项目和改善投资环境、人才环境所必须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PSO优化逻辑斯蒂曲线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引入“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区域水资源安全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逻辑斯蒂(Logistic)曲线模拟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公式中的参数采用粒子群算法(PSO)进行优化,并用灵敏度分析的方法对公式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优化好的Logistic指数公式用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水资源安全评价,计算得到各地级市评价指数和相应的评价等级,并对压力层、状态层、响应层子系统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Logistic指数公式用于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能为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规划管理决策属典型的半结构化、多层次、多决策者和多目标的决策问题,为此设计开发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结构框架、设计原则、开发思路、决策模式和基本功能。系统由数据库、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模型库包括人口动态模型、宏观经挤模型、水资源模拟模型、绿洲生态需水模型和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等5个基本模型。在求解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时,使用了逐步法(STEM),把多目标化为单目标进行求解,决策者在迭代权衡过程中输入经验与偏好信息来获取满意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中国农业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分析了全国671个气象台站的30年地面气象资料及地带性或大面积土壤的物化性质及养分状况资料,对影响生产潜力的光、温度、水分、土壤诸要素分别进行了分析、计算,尤其对土壤要素的处理进行了新的尝试,计算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湖沼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开发水体生态农业以及发展轻化工业原材料的生产基地保护湖沼资源不但能调控环境,且可成为天然水生或沼生生物基因库。对江汉湖沼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收到巨大经济效益,又可保护湖沼生态环境和发挥其生态效益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的电子废物产生量大,亟须建立规范的回收处理处置体系,实现资源的有序回收利用,避免电子废物的不当拆解处理造成环境污染。针对广东省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建设规模化的集中处理体系,产业化的回收利用体系和规范化的统一监管体系的相关对策,以促进电子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  相似文献   

19.
宁南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及移民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宁南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剖析,建立了农业发展模式,提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合理的搬迁人口规模。讨论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理论和方法,以2000年作为基准年对宁南山区的人口、粮食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当地的农业发展模式和相应的农业生产能力,最后根据GDP和粮食生产能力,给出了宁南山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将从现状的230×104人提高到2020年的400×104人,以县为单元累计的行政合理移民规模为不到50×104人,可使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恢复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0.
基于LINGO 11.0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七师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运用LINGO 11.0模型语言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寻求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土地资源科学管理水平,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通过建立目标规划模型,确定目标函数、决策变量、约束变量,编写代码,运行得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运用LINGO 11.0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是将土地利用、农业结构、三大效益和数学模型有效结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通用性;在保证环境效益条件下,总产值提高了30.6%,而且编程简单,功能强大,简便高效,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