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玻璃纤维滤筒是用超细无碱玻璃纤维制成的。含尘烟气通过时,在碰撞、拦截、扩散等的作用下,直径大于0.3μm的粒子几乎能被全部捕集,效率达99.99%以上。在20L/min的流量时,阻力仅为1.03kpa,可用于500℃以下烟气尘粒的采样。玻璃纤维滤筒具有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抗腐蚀、过滤性能良好等特点。但是,玻璃纤维与天然纤维比较,质脆、伸长率小、柔性差、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玻璃纤维滤筒采集油烟的装置 ,用该装置对植物油烟进行了采样和监测 ,该方法适用于油脂工业色拉油和餐饮业植物油烟雾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为检测工厂污染源排放口排放至大气中的有害烟尘和致癌物质等,常采用“烟尘采样管”伸到烟囱中采集样品。加胶玻璃纤维滤筒易受温度影响,破坏胶质而失重,同时加胶也干扰致癌物的荧光测定。为此,我们研制成功高温无胶滤筒,消除了上述缺点,它是烟尘高效捕集装置,已于1983年正式通过鉴定。我校生产的无胶滤筒规格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玻璃纤维滤筒的预处理,在等速采样情况下达到完全捕捉烟气中的总氟。  相似文献   

5.
对比玻璃纤维滤筒在不同温度下的前处理效果,对比滤筒、滤膜在特殊情况下采样的差别,综合现场采样及质量控制的因素,查找、分析低浓度污染源颗粒物监测数据出现较大误差、数据失实、缺乏代表性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沥青烟由液态烃类颗粒物和气态烃类衍生物组成。本研究设计并制做了沥青烟富集采样装置,将色谱固定要涂在滤筒上,用串联的二级玻璃纤维筒进行了等速采样,该方法为执行辽宁省沥青烟排放标准建立了准确可靠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青岛崂山电子仪器总厂有限公司针对滤筒采集低浓度颗粒物误差大,研发出以滤膜代替滤筒采集低浓度颗粒物的采样技术及方法。通过滤膜与滤筒两种采样装置现场比对监测实验,得出:监测低浓度颗粒物(<50mg/m3)时,滤膜采样装置优于滤筒采样装置。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技术方法,对当前固定污染源排放低浓度颗粒物的监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烟尘监测中,除尘前玻璃纤维滤筒的恒重条件对监测结果有显著的影响。首先采用单因素法,考察常见因素对采样前玻璃纤维滤筒恒重的影响,获得最佳恒重条件;其次,通过相同厂家同批次滤筒的平行试验,进一步验证恒重条件并考核滤筒质量;最后,探究高温烟气对滤筒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110℃的烟气,最佳恒重条件为烘烤温度110℃、烘烤时间2h、冷却时间1h,各厂家滤筒烘烤1次均能达到恒重,国家标准方法中的1h烘烤时间并非最佳;冷却时间需根据干燥器中放置的滤筒层数确定,单层放置时可采用1h,多层放置时需适当延长冷却时间;对110℃的高温烟气,烘烤时间、冷却时间不变,烘烤温度应不低于实测烟气温度。  相似文献   

9.
丁志江  张娜  肖立春  肖林 《环境工程》2013,31(4):137-139,65
粉尘浓度测量是高炉煤气回收利用时保证燃气轮机安全运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深入研究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测量装置的精确度。研究了纤维直径、粉尘平均粒径及采样时间等因素对测量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玻璃纤维有更高的粉尘收集效率;能很好地收集粒径在10μm以下的粉尘颗粒;粉尘最佳采样时间为5 min。通过对滤膜和滤筒等速采样装置在不同管道风速下的标准偏差值的计算,验证了该装置测量结果有重复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石油裂解气中汞的形态主要有气态汞和颗粒态汞。《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废气中汞有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和玻璃纤维滤膜(滤筒)两种采样方法。溶液吸收法适合气态汞采样,滤膜(滤筒)采样法适合颗粒态汞采样。本文将两种采样方法串联对某石化企业的石油裂解气总汞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石油裂解气中颗粒态汞与气态汞比例约为1:9;气态汞样品平行性较好,两个点位6次RSD值分别为17.2%和17.0%;颗粒态汞两个点位6次RSD值分别为25.3%和23.1%。建议对石油裂解气总汞监测采用玻璃纤维滤膜和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串联采样。  相似文献   

11.
湿式电除尘器是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的主流除尘技术之一。针对湿式电除尘器的测试特点,提出了测试工况、测孔位置、测孔尺寸及采样点布置等相关要求,并分别对颗粒物、PM_(2.5)、SO_3等开展测试研究,给出了科学的测试方法:针对颗粒物,基于烟道内、烟道外两种采样方法,过滤装置内可配置滤膜或滤筒,应开展空白试验,当浓度较低时应采用一体化采样头;针对PM_(2.5),建议采用重量法(撞击器法)作为基准方法;针对SO_3,可采用冷凝法进行采样,当浓度较低时,建议采用冷凝法与吸收法相结合的手段。并基于此开展了现场实测,为国标《湿式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及数据支撑,满足了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测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PM2.5采样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我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于2012年颁布并将自2016年起全面实施.为使新标准规定的细颗粒物(PM2.5)达标,各地需对固定污染源排气中PM2.5进行监测和控制,但目前国内尚无固定源PM2.5采样标准方法.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固定源PM2.5采样方法及相应的国际标准,包括直接采样法和稀释采样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用于我国固定源PM2.5测量的可行性.为了便于环境管理和监测,建议确立基于虚拟惯性撞击原理的烟道内直接采样方法为标准方法,用于测定固定源排气中的可捕集PM2.5;为了评估固定源PM2.5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和健康的影响,建议同时确立以烟道外稀释采样为基础的标准方法,用于测定固定源排气中包括可捕集和可凝结的PM2.5.  相似文献   

13.
童伟  向峰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98-199
从滤筒的检查到筛选、滤筒称量处理以及对相关实验室的要求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对烟尘采样的滤筒进行质量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小烟尘采样中由滤筒所导致的误差。  相似文献   

14.
可凝结颗粒物(CPM)是指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在采样位置处为气态、离开烟道后在环境状况下降温数秒内凝结为液态或固态的一类颗粒物。采取过滤-捕集-烘干称重的方式测定固定源的颗粒物浓度,无法对气态CPM进行有效捕集而逃脱监测,导致固定污染源排放清单不完善。为了减少固定污染源CPM的排放,并准确地评估固定污染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CPM测试方法、排放特征及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使得CPM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该文从CPM问题的由来、其测试方法问题及采样装置的改进等方面入手,总结多种固定污染源CPM的量级和成分谱,描述燃煤电厂CPM排放特征及转化机理,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用高氯酸、硝酸和氢氟酸组成的混酸在加热的条件下消解玻璃纤维滤筒滤膜采集的铅尘样品,可基本除去滤膜中的硅。大部分除去滤筒中的硅,残留的硅酸对铅的溶出和准确测定不干扰。因此是取代索氏提取法和酸煮法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一种快捷有效的降低玻璃纤维滤筒铅空白方法,即直接烘烤滤筒。该法操作简便,减少了试剂消耗量与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监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综合了实验室分析、现场采样及生产工艺等因素,是环保管理部门监控、考核企业污染物是否排放达标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从滤筒的选择、实验室称量、采样仪器、采样点位置、运行工况等几方面提出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实验室湿度和滤筒烘烤温度对滤筒称重的影响进行了测定,得出实验室的湿度应控制在两次称量土5%范围之内,同时应根据排气筒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温度烘烤滤筒,否则会直接影响滤筒称量的准确度。只有做好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监测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获得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8.
采样滤筒的质量控制是烟尘监测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采样滤筒的筛选、恒重处理、样品的保存以及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引入标准空白滤筒对监测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滤筒分析误差对烟尘监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皮托管平行全自动烟尘采样器在使用石英滤筒采集含铅颗粒物过程中采样泵无法工作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改进滤筒室的结构来彻底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萍 《环境》2008,(Z1)
本文探讨了在同一只滤筒中完成烟尘与多个金属项目采样、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