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工业的发展,危险废物排放量日益增多,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切实有效处理和管理这些危险固废是当前环境保护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危险固废对环境的危害大,需要长时间才可以恢复,一旦超出自然消化能力,就会危害到人类健康和安全。文章主要对危险固废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这些危险固废常用的处理方式以及在处理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环境保护背景下危险固废处置和管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垃圾围城"困局的不断加剧和公众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固体废弃物(以下简称"固废")如何有效清洁处置备受瞩目。我国固废处理总体尚处于发展初期,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健全,我国的固废处理技术不断创新升级,正在逐步进入固废资源化发展阶段。但也不得不正视我国固废处理技术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固废处理面临公众关系难以处理、定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制造业形成的危险固体废物量持续提升,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切实有效的处理此类危险固体废物,是当前亟需消除的一类问题。危险固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逐渐的恢复,并且当自然环境超过了荷载能力和消化能力,危险固废的这种危害会发展到生物和人的健康安全。本文主要论述了危险固废的处置方式,分析了危险固废处理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为危险固废有效的处置和管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子健  刘阳生 《环境工程》2021,39(10):143-149
随着油气田环保政策趋严,水基钻井固废由于产量大、无害化率低,如何有效地处理处置成为业内亟须攻克的难题。介绍了水基钻井固废的污染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并对比了水基泥浆、水基岩屑/泥饼的常见处理处置技术的特点及优劣,主要包括固化/稳定化、固液分离、微生物处理、焚烧和填埋等;提出了我国目前水基钻井固废处理处置存在的4个问题:重油基轻水基、固废处理设施产能不足、技术规范及标准缺失、部分水基体系处理难度大,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该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现状、政策法规贯彻执行情况和能力建设情况。医疗废物,作为危险废物管理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十一五”期间,法律、法规的支撑体系趋于完善,环保、卫生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城市医疗废物处置率快速上升。不过,医疗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依然严峻。医疗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作依然存在医疗废物分类体系不当、收运处置体系不完善、监管能力不足、疫情应急能力缺乏等问题,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偏远农村地区的设施水平、管理能力的差异还较大。对此,作者建议将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纳入“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范围,完善医废分类,规范收集和后续处理、处置,并从完善医疗废物分类和收集管理、全方位提高无害处处置水平、推进设施规范运行和整改淘汰、提升疫情应急应对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持续推进,工业固废产生量始终居高不下,大宗工业固废的不当处置和无序堆存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因此如何加强工业固废污染防治,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已成为当前热门话题。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工业固废处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如何加强工业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给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来徐州市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固废的排放量,采用回归法进行预测,得出2005和2010年的固体废物预测结果,并提出今后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6-2015年上海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资料,分析了上海市工业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主要固体废物的产生情况及处理处置现状。分析指出,近年来上海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其中工业固体废物年产量约2 200万t,生活垃圾年产量约700万t,建筑垃圾(渣土)申报量已高达1.0亿t/a以上。从处理现状看,工业固体废物在各类固废中的综合利用率最高,高达95%以上;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以卫生填埋和焚烧为主,无害化处理率100%,但其处置设施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建筑垃圾总体以回填和填埋为主,利用率较低。展望了未来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前景,指出: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固体废物的处置能力和利用水平,宜加强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与全过程管理,加快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和处置设施能力建设,以及加大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力度。  相似文献   

9.
对油品销售企业环保管理现状及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油库、加油站在环保管理中采取的措施和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新形势要求,结合石化企业的实践经验,提出油品销售企业油气回收、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等硬件设施建设的推进办法和日常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环卫设施邻避效应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园区化、规模化、集中化处理已成为固废处理处置的必然选择。固废综合园区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实践,从国家到地方各层级的政策导向日趋明确,政策频出。本文梳理了我国和各地区关于固废园区的相关政策,介绍了北京、杭州、上海等大型固废园区的建设实践,为其他城市固废处置和设施规划布局提供了借鉴并提出了固废园区的发展建议,对于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和项目导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固体废物具有"废物"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是从其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利用的全过程管理。文章阐述了当前固体废物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企业对固体废物的认识不足、危险废物底数不清、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监管能力不足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初步探析了固体废物管理中存在的廉政风险,主要产生于危险废物转移审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办理、进口固体废物许可证办理、环境监管执法过程中,并提出了减少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廉政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关键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风险防控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我国当前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面临的形势主要是产生量大且持续增加、污染事故频发和环境风险凸显、利用处置短板明显以及综合利用风险防控明显不足;面临该严峻形势的关键原因,包括管理制度顶层设计不够完善、风险防控基础研究薄弱、环评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和管理支撑体系不够完善.针对面临严峻形势的关键问题,建议从4个方面加强危险废物风险防控:①加强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协同,强化产生者主体责任;②强化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监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机制;③建立《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名录》,统一协调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和利用处置管理;④完善危险废物管理标准规范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和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在危险废物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及日常管理文件,加大了对危险废物的监管力度,危险废物规范贮存、处置工作不断加强,非法转移现象也得到有效遏制,有力促进了危险废物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但是,当前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一线基层环保危险废物管理,还存在管理机构、人员不到位,环保部门及企业业务知识缺乏,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能力不足,对是否属于危险废物管理的废物鉴定有资质的单位很少、鉴定费用极其昂贵,废物综合利用率、资源化水平不高以及国家在危险废物上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或缺乏实际操作性等问题。提出了应从提高对废物综合利用率的角度,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体系,打破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的地方保护,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解决企业危险废物处置难的问题。同时,加强对环保管理机构能力建设,促进危险废物处理的资源化、规范化和安全化。  相似文献   

14.
从危险废物的涵义出发,指出了危险废物的特性和分类,分析了中国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置现状,工业危险废物对水体、大气、土壤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从工业企业、经营单位和环保部门三个层面,指出了工业企业危废业务薄弱和管理不规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处置能力不足和结构不合理以及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的三大问题,提出了解决好危险废物的出路问题、抓好重点种类危废管理和深化重点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三项对策建议,做出了必须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有关指示精神,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全国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情况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政策文件系统梳理,识别出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置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目前仍存在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和管理有待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薄弱、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匹配不均衡、集中处置区域合作和跨省(区、市)协同有待探索、处置产业有待升级发展等问题.建议编制实施全国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升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调查评估和监管信息化能力,统筹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体系,推动利用处置技术优化升级,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补短板工作.   相似文献   

16.
稀土矿是放射性伴生矿,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伴有较强的放射性,属于危险废物,需要妥善处理。本文以广东某稀土厂为例,总结放射性较高的优溶渣、镭渣的处理措施,按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提出这些废渣及在处理废渣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最终处理方式。分别为:综合利用后刺余废渣进行暂存,镭渣经水泥固化后送坑道封存,增加重晶石吸附(除镭)工序,降低废水中的总α、β。通过这些治理,实现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依据鞍山市工业固体废物包括普通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及处置现状,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潜在危害,并根据鞍山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主要途径及污染防治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依据鞍山市工业固体废物包括普通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及处置现状,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潜在危害,并根据鞍山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主要途径及污染防治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特性,随意倾倒、利用、处置不当会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通过数据统计、对比等方式,研究近年来黑龙江省危险废物实际情况,分析黑龙江省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现状.针对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的管理策略和建议,从而进一步减少危险废物带来的环境风险隐患,使危险废物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处置.妥善处理处置危险废物,既是防范环境风险的客观要求,又是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更是保护人体健康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assesses solid and hazardous wastes that would be generated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new, lightweight, fuel-efficient vehicles. In these vehicles, steel is replaced with aluminum, titanium, magnesium, plastics, and glass and carbon fibers. In addition to total volumes, we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a subset of highly toxic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hazardous waste. The article also examines capac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manage the solid and hazardous waste generation changes. Finally, we review the 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at changes in material composition would cause. The estimated generation of solid and hazardous wastes for each of the three new vehicles is greater than wastes for a base vehicle,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has sufficient waste management capacity to handle these increases. Production of a subset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hazardous waste, specifically those that are highly toxic, will decrease in most cases for the three new vehicles. Moving to these new materials could reduce mining for iron ore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increase the mining of bauxite for aluminum, magnesium, titanium, and other materials in such major countries as Canada, China, and Russia and in many small,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Guinea, Jamaica, and Sierra Le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