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工业污染场地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产生的新环境问题,不仅阻碍了土地再开发利用以及城市经济发展,也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中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中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对策建议,为减轻污染场地环境风险、促进城市土地再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工业企业搬迁、污染场地修复及再开发等问题逐步凸显,遗留了大量存在潜在污染隐患的场地,亟须加快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的环境经济政策探索与创新。本文从对环境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入手,提出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按照“防、控、治、管”的思路,在场地污染预防与调查、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效果评估、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污染场地监管和再利用四个阶段纳入多样化、差异化的经济激励政策工具,形成税费、补贴、价格、交易等多种手段组合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张琳  李影  严良政  李娟 《环境保护》2012,(15):45-47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工业土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建立和完善工业土地再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管理机制,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诉求。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同时,工业化进程中所带来的土地污染问题却日益凸显。近几年,为缓解建设用地短缺和改善环境,很多城市大力推进用地结构调整,实施"退二进三"政策,将大量工业厂区从城市中心区域迁至郊区,个别城市正在逐步形成较  相似文献   

4.
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多达10万处场地,包括约30万公顷土地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到工业和自然的污染,其中2%~5%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以确保人类健康与环境安全.为了有效治理污染土地,英国政府于1992年开始土壤污染风险管理与修复研究工作,并于2000年立法,鼓励开发者(或提资者、土地转让者)对原有场地进行再开发利用,并且要求对再开发场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在健康风险评价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场地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利用性质的变更日渐频繁,中心城区重点耗能企业(主要是工业企业)陆续迁出,原来的工业用地被开发为公园绿地、居住用地或商服用地。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对场地及周边土壤、地下水等将造成一定影响并可能危害到人体健康。为防止土地性质变更引起新的环境问题,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建设活动,需开展场地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管控制度体系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防范污染场地环境风险和保障人居环境安全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面临的重要挑战和工作内容之一.由于粤港澳在政治制度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珠三角9市内部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环境管理能力的差别,大湾区各地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模式有明显的差异,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市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特点,对加强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技术交流与合作,优化大湾区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述我国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制度体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广州、深圳、东莞、香港和澳门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制度体系、监管对象、污染评估与整治程序等的特点,对其风险管控制度体系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并针对土地规划、政策反馈、信息公开及联盟机制探索等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总体来看,香港及珠三角部分地市构建了行之有效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制度体系,且体现了一定的地方特点,但随着污染场地的进一步开发再利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目标将对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策略的安全性、精细化和时效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互相借鉴和充分学习,加强大湾区2区9市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上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是实现大湾区污染场地安全再利用与高效开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工矿企业遗留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城市建设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隐患凸显。本文分析了城市再开发场地污染风险管控面临的主要难题:场地环境条件复杂,场地污染精准识别难度大;技术方法不健全,场地污染风险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治理修复难度高,污染场地安全利用技术支撑不足;风险管理基础薄弱,场地环境监控预警体系建设滞后。分析了场地环境精准调查、污染风险本土化评估、治理修复策略综合决策、场地污染风险控制、安全高效修复以及棕地风险分级管控等城市再开发场地污染风险管控的重点环节及具体做法,并介绍了上海桃浦工业区转型再开发过程中的场地污染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的实例,以期为城市再开发场地污染风险管控提供思路与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8.
工业企业搬迁遗留遗弃场地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产物。搬迁后绝大多数工业用地将重新开发利用为城市发展用地。但是,长期工业生产排放所积累的污染物导致了大量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而这些留下的土地,如不经过调查评估以及土壤修复就开发再利用,会对人体和生态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加强我国工业土地再利用工作的管理。本文主要阐述了窝工工业废弃场地卡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就如何有效的进行我国工业废弃地的再利用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污染土地风险管理与修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场地所存在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污染场地风险管理与修复技术成为土地功能恢复和污染控制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基于对英国的资料调研与实地考察,分析英国“棕色土地”的监测、利用与监管,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以及健康基准值与土壤污染指导值及污染土地风险评价模型等污染土地风险管理与修复技术体系。分析结果对于我国污染土地的风险管理,土地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谢剑  李发生 《环境保护》2012,(Z1):15-24
污染场地的存在带来了环境和健康的风险,阻碍了城市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和完善有关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开发的法律法规体系非常必要。此外,国家的污染场地修复标准和技术导则对于建立全国统一的污染场地管理体系也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一、美国污染场地修复目标值的制定(一)污染场地管理标准体系美国的污染场地管理体系主要由1980年颁布的《综合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案》(CERCLA,通常被称为《超级基金法》)及其修正案组成,该法案从场地环境监测、风险评估到修复都制定了规范的管理体系,为美国污染场地的管理和土地再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美国在早期超级基金场地修复中,采用了最严格的环境治理标准,确保了基本移除有害物质或设法将  相似文献   

12.
以某个砒霜厂旧址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的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场地受到砷、铜、铅、镉和锌等重金属污染,其中,砷污染指标超过评价标准值达7 199倍;基于《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条件下,采用RBCA模型计算砷、镉、铜、锌对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该场地砷超过了致癌风险指数标准限值-6(10)及非致癌危害商标准限值(1),说明砷具有很大的环境风险;采用IEUBK模型计算铅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铅也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该污染场地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对环境风险区域进行治理修复后才能使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有机更新,工业企业退役场地改变用途成为政府储备土地,为消除场地自身或周边环境风险,杭州市于2008年起开展退役场地污染评价和土地出让前期环境影响初步评价,因污染调查及治理工作在我国刚起步,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实际工作困难重重。本文从杭州储备土地环境管理现状出发,分析立法、监管和市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储备土地前期环境管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谢祥峰  顾晔 《环境保护》2014,(11):50-51
随着城市工业场地流转的加速,污染场地环境安全监管成为新兴课题,从工业场地污染防治的视角,分析了工业遗留场地潜在的环境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对当前我国城市土地流转中的环境安全监管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场地实际的污染特点,选择适当的场地环境评价标准和监测参数对于污染场地调查评价工作及后续修复工程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研究国外相关场地环境评价标准,对场地环境调查评价和污染场地修复中监测参数选择及其相应分析方法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污染场地的修复与再开发的现状分析(节选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污染土地再开发面临的环境问题污染土地的历史根源及程度中国的城市和农村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土地污染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开始,中国城市中逐渐出现了大量被工商业污染的土地(在西方文献中又称为棕地),其具体数量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全面的统计数据。中国棕地的产生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大跃进"时期(甚至新中国建国前的更早时期)一些高污染工业企业的建设。当时,大多数工厂建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如今,这些生产历史悠久、工艺设备相对落后的国营老企业,经营管理粗放,环保设施缺少或很不完善,土地污染状况十分严重。有些场地污染物浓度非常高,有的超过有关监管标准的数百倍甚至更高,污染深度甚至达到地下十几米,有些有机污染物还以非水相液体的形式在地下土层中大量聚集,成为新的污染源,有些污染物甚至迁移至地下水并扩散导致更大范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污染场地与建设用地的关系,从土地管理的"建设用地"里界定社会和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污染场地"的管理范畴,提出建设用地分类管理思路。基于我国污染场地分级管理需求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污染场地分级管理情况,提出我国闲置污染场地分级管理制度设计设想,国家确定优先管控名录,对优先管控名录内外场地进行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和管理层级确定。  相似文献   

18.
天山北坡经济带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承接东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十二五"以来,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三化"建设。随着工业化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二者在国土资源空间利用上的矛盾加剧,带来了天山北坡空间布局型的大气污染风险与人群健康风险。本文分析了天山北坡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在国土空间利用上的矛盾与冲突,以矛盾冲突典型地区为例,阐述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发展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并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提出相应的减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工业场地污染防治路线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发展模式粗放并缺乏有效环境监管,导致工业污染场地数量多、潜在环境风险高,管理形势十分严峻。相比于水、大气污染防治而言,工业场地污染防治面临着认识与能力不足、法规标准缺乏、责任难落实、资金无保障等诸多困境。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工业场地污染防治存在的困境,在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污染场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和我国部分地方省市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基于"防新增、明已有、治突出、控长远、净开发"策略的综合污染场地风险防控体系的路线图构想,并设计提出具体实施且亟需开展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NAPL泄漏事故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快速评估与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环境事故应急管理的需求,结合事故污染场地的特点,研究提出了非水相液体(NAPL)泄漏事故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快速评估方法.该方法由3个连续的阶段组成:第1阶段为事故与场地调查,采用场地调查的方法获取事故与污染物信息及场地水文地质参数;第2阶段为计算和评价,以NAPL泄露污染场地为例,采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判断事故对地下水影响的紧迫程度,以及对下游敏感点的影响;第3阶段为分析与决策,综合分析前两阶段的结果,制定场地应急控制措施.通过案例应用展示了该方法在事故污染场地地下水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