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铀-钍-铅法是最早用来测定地质年龄的放射性方法之一。在一九○七年加拿大学者波尔特伍德就开始利用铀的放射性衰变规律进行矿物年龄测定的研究,他根据铀的衰变速率和铀矿物中铀、铅的含量计算矿物的年龄,建立了化学铀-铅法(称粗铅法)。一九三五年尼尔用改进的质谱计分析了铀、钍、铅的同位素组成后,建立了同位素铀-钍-铅法。许多学者对影响年龄的因素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进一步改进了铀、钍、铅的测定技术,同时研究了数据处理方法,使铀-钍-铅法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 铀-钍-铅法既适用于古老岩体和矿物的年龄测  相似文献   

2.
<正> 一、地质年龄测定与地质年代学 K-Ar法地质年龄测定是地质年代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U-Pb法、Rb-Sr法、Sm-Nd法、Re-Os法、C~(14)法、裂变径迹法、铀钍系法和沉降核类法等组成了测定新、老地质体(包括考古及宇宙体等)年龄的一门地质学中新分支学科。尽管先后出现过许多名称,诸如地质绝对年龄测定、放射性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以及许多以方法命名的名称,但它  相似文献   

3.
运用非放射性矿物如方铅矿和长石等所含的普通铅计算矿石和岩石年龄的方法叫普通铅法。尽管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年龄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由于它的很多优点(比如采样、选样方便,分析方法比之 U-Th-Pb法简便等)以及它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普通铅的同位素演化,可以探索地球物质及宇宙物质的形成和演化规律,测定地球和其它星球以及元素的年龄;在生产实践中测定用其他方法难以测定的矿石的年龄、探索矿质来源、矿床成因、成矿时代及成矿条件等——使这个方法不但没有被淘汰,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人在年龄数据的使用及方法的基础理论方面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一九六○年,拉塞尔(Russell)和法夸尔(Farqu-har)发表了《铅同位素地质学》专著,提供了用普通铅计算年龄的各种公式、图表和大量数据。在新近出版的有关年代学的著作中也都有专门章节对普通铅法  相似文献   

4.
<正> 近十年来,J.L.Bada等人应用地质体中氨基酸的外消旋反应测定地质年龄和古温度的新技术,在测定古人类年龄或洞穴沉积层的相对年龄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种技术比起其他年龄测定方法——铀系法、裂变径迹法、古地磁法、热发光法和~(14)C法来具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它的生命力在于应用不同氨基酸的外消旋反应几乎可以测定整个第四纪范围内的地质年龄,因此受到了我国地质年代学工作者们的注意。本文将介绍应用氯基酸外消旋反应测定骨化石年龄和所在环境平均古温度的计算方法、应用范围及其有关问题。文中部分数据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  相似文献   

5.
<正> 铀系方法(铀钍系、不平衡铀系)是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一种方法,它是应用自然界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来确定各种地质对象的年龄。采用不同半衰期的核素测定的年龄范围也不同。原理上,铀系方法测定年龄范围在百万年以内。  相似文献   

6.
锆石是锆的正硅酸盐(ZrSiO_4)矿物,正方晶系。它是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分布最广的副矿物之一。锆石对化学作用及机械作用都很稳定;它在所有岩石类型中的分布,对每种类型都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在矿物结构中含有类质同象置换锆的放射性元素;矿物中混入普通铅的含量不大,所有这些都使地质年代学家从这一门科学建立的最初年代起就对锆石发生特殊的兴趣。尽管  相似文献   

7.
<正> 在拉贾斯坦邦乌代普尔县附近的拉杰普拉达里巴矿,钡以重晶石(BaSO_4)和毒重石(BaCO_3)的形式与铅-锌矿石一起产出。利用常规泡沫浮选法除去铅和锌矿物后,尽量分选出重晶石精矿,这种精矿由于其比重很大,可以用作钻井泥浆的加重剂。用传统的重量法和滴定法来测定这类矿样中的钡时,铅、钙和锶干扰测定,因为这些元素也会形成不溶性硫酸盐。Heyn 和 Schupak(1954)描述了一种选择性沉淀硫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地质样品中痕量钽的测定,国内外几乎都采用纸上色层、离子交换、化学光谱和中子活化等方法,其检测限都在3ppm以上。岩矿分析家都期望有一种不经过繁杂处理的方法,能直接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钽。为此,作者在保证电弧燃烧稳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9.
底泥样品经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后,用1 1盐政溶解残渣,以高氯酸做支持电解质,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的标准加入法,连续测定样品中的总镉和总铅.该方法测定土壤标准样品中镉和铅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6%和4.6%,相对误差分别为2.4%和~1.7%;测定自采底泥样品中镉和铅的相对偏差分别为7.7%和8.1%,方法的重复性好;测定土壤标准样品中镉加标回收率为94.0%~106.8%,铅加标回收率为95%~103.8%;自采样品中镉加标回收率为93.0%~105.6%,铅加标回收率为90.0%~105.0%,方法的准确度较高.实验中,镉和铅的半波电位稳定,峰形对称.  相似文献   

10.
<正> 虽然基于氢化物发生的原子吸收光谱法业已用于钢、煤和烟灰中铋的测定,但是,该方法的灵敏度不能满足常见于地质试料中微克/千克级铋的测定。 最近,文献中介绍了一种电热石英池原子化器和一种自动、连续氢化物发生器,这些装置提供了高度灵敏的和快速的分析结果,M.  相似文献   

11.
<正> 气体地球化学法是勘查地球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十多年来,该法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实践证明它是地质找矿中的一种新技术。气体地球化学勘查是以测量与矿床在成因上及空间上有联系的某些气体元素或化合物的异常进行找矿。有些元素和化合物在地壳中呈气态迁移是很普遍的现象,在各种地质成矿过  相似文献   

12.
<正> 美国地质调查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是受美国内政部领导的一个政府地质工作部门,故又称联邦地质调查所。该所现有一万二千多名职工,每年完成3700多份专著、论文和报告,10000多份地质、地形和水文地质等图件。其工作成果对美国的经济建设和世界地质学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因此,该所是美国最大最重要的地质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13.
<正> 铅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之一,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及水资源的利用。以往人们对微量铅的光度测定法,有经典的双硫腙法,PAN胶束增溶光度法、Pb-正已酸-5-Br-PADAP萃取比色法、5-Br-PADAP-OP光度法联合测定铅、镉。这些方法中,有的需用氰化钾,有的还需要溶剂萃取,操作繁杂,有的尚未实际用于水质测定,鉴于上述原因,我们用5-Br-PADAP  相似文献   

14.
<正> 一、Sm-Nd法诞生的条件及发展历史 天然放射性同位素~(147)Sm经过一次α衰变生成稳定同位素~(143)Nd的核衰变过程早就为核物理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们所熟悉,~(147)Sm的衰变常数(λ=6.54×10~(-12)年~(-1))也早在六十年代就得到多次精确测定,然而Sm-Nd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法直到七十年代初期才正式建立。原因之一是Sm和Nd的地球化学性质极为相似,在岩浆分异与岩石形成的过程中Sm/Nd的化学分馏作  相似文献   

15.
前 言 对海洋水质分析监测是进行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特别是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是正确评价海洋环境的必要条件。为此,研究测定海水中痕量铜、镉、铅、砷的方法,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有其重要的意义。 测定海水中痕量元素时,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化物含量高,基体组成复杂,有严重的背景干扰,故国外文献报导中大多采用萃取法分离基体后进行测定,操作步骤烦琐,有机试剂有毒。用石墨炉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铜、镉、铅、砷在国内报导较少,在国外只是进行了部分工作。本文应用具有高灵敏度特点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应用基体改进效应和改进石墨炉原子化器,排除了海水基体氯化钠和镁、钙、锶等对铜、镉、铅、砷的干扰影响,并可直接进样测定。从而省去冗长的化学预处理、萃取分离等步骤。并成功地应用于直接测定海水中的痕量铜、镉、铅、砷。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铅是对人体有害的一种元素 ,我国对车间空气中铅的含量有着严格的规定。对铅的测定一般都采用双硫腙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我们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1] 测定其中的铅的含量 ,方法简便 ,快速准确 ,效果良好 ,与双硫腙法比较 ,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仪器与试剂MP— 1型溶出分析仪 ;微量进样器 ;铅标准溶液 ( 0 .1 mg/ ml) ;度汞液。1 .2 样品来源及处理将采样后的超细玻璃纤维纸放在小烧杯中 ,加 2 0 ml3 %硝酸 ,在电炉上徐徐煮沸 1 5~2 0 min,并不断搅拌溶液。将溶液过滤于 2 5ml容量瓶中 ,用热 3 %硝酸洗涤烧…  相似文献   

17.
气液包裹体冷冻法是利用冷冻的方法测定气液包裹体中液体的盐度、密度以及 pH 值。藉此了解成矿溶液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和大致的成分。成矿溶液物理化学性质和成分的测定是解决矿床成因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气液包裹体冷冻法在地质科学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气液包裹体冷冻法已经经历了较长的历史。美国的凯默洛恩(Cameron)、劳(Row)和怀斯(Weis)  相似文献   

18.
<正> 1954年P.H.Abelson首先在化石中发现了氨基酸,后来P.E.Hare和R.M.Mitterer等人指出了氨基酸的地球化学意义,并且认为有可能应用地质体中氨基酸的外消旋反应程度来测定地质年龄。 J.L.Bada较系统地研究了应用氨基酸外消旋反应或差向异构反应测定地质年龄问题,并且研究了用  相似文献   

19.
<正> 准确地测定地质物料中的氯,在当前很多研究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研究包括评价人们提出的有关金属在地质物料中搬运和沉积的机理及其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氯一般采用分光光度法、X荧光分析法和中子活化分析法进行测定。也有人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氯,但利用这种方法要获得准确结果,必须将氯与样品基体完全分离。这就需要增加分析时间,并且由于试液容积扩大和空白值升高,使得检出限更加低劣。本文介绍的新手段是用一气体扩散池分解样品,氯在样品分解过程中蒸馏出来。这样就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并  相似文献   

20.
<正> 已经证实,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地质物质中金的极其有用的手段。该法是作为经典火试金法的取代办法被首次提出来的。Olsen(1965)和Simmons(1965)报道了用氰化物萃取硅质灰岩矿石和碳酸盐岩石中的金的原子吸收分析,其结果同火试金法接近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