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以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浦东新区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现状,掌握了浦东新区工业源主要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工业源主要污染物行业分布和时空分布。根据浦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采用情景分析法,设置三种不同工业增加值年增长率情景对浦东新区2015年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并结合浦东新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作了可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浦东新区“十二五”主要工业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优控污染物的筛选是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保护的有效技术手段,快速高效地筛选识别出地下水中需要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对地下水污染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探究一套适用于基础资料薄弱地区的优控污染物筛选体系,本文在地下水检测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指标分类污染评价方法,结合污染程度频率评分叠加,建立了基于污染评价的优控污染物筛选体系.将该体系应用于格尔木地区地下水中优控污染物的筛选,运用基于风险评价的优控污染物筛选体系对结果进行验证,并探讨两种体系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格尔木地区地下水中优控污染物为TDS、总硬度、氯离子、硫酸根、钠、氟、总铁、芘、菲、铝共3类10种,与基于风险评价的地下水中优控污染物筛选结果基本一致,筛选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基于风险评价的体系过程复杂,对基础资料要求较多,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适用于基础资料丰富的地区;基于污染评价的体系过程简便,对基础资料要求少,但易受背景值计算的影响,更适用于污染源基础资料薄弱的地区地下水中优控污染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张辉  刘洋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9):141-142,204
本文介绍了香港地区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危害、香港地区早期和近期的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分析了香港标准变化的原因及效果。严格的标准导致香港地区污染减排明显,为大陆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原则和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一些政策措施的分析,论述了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当前所采取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结果表明,国家通过加强立法、增加投入,实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实施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计划、重点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沿海经济建设和海洋产业开发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压力,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局部海域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环境基础没施建设滞后、工业污染防治水平不高、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不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9年和2011年斯德哥尔摩公约新纳入的9种和1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问题也逐步得到中国环保部门的关注.随着国际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活动的不断深入,中国正面临着履行公约以及削减与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巨大挑战.本文总结了广东省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防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对解决新型POPs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SPMD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半透膜装置(SPMD)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进展状况。回顾了SPMD的产生历程,分析了SPMD富集和监测疏水有机污染物的原理。综述了SPMD在气、水、沉积物、化肥及石油等环境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的评价、类脂物样品中污染物的提取、有机污染物的毒理作用的测定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状况。并就SPMD在上述几个方面研究、应用中的不足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香港与广州市汽车尾气污染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较先进自动分析仪器,连续4年在香港九龙青山道及连续9天广州市解放中路,对汽车尾气污染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香港九龙青山道汽车尾气污染较轻,1988年和1989年基本满足中国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广州市解放中路汽车尾气污染严重。超过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车流组成与行车速度的差异是造成香港与广州市两地汽车气污染差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强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问题初步得到缓解.为了深度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落实精准治污,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有毒有毒大气污染物的环境管理,开展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优先控制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的研究.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法建立备选名单;针对备选名单中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进行危害信息收集,采用两步筛选法,以危害筛选指标、暴露筛选指标、持久性/生物蓄积性筛选指标共包含10项内容进行赋分求和,筛选出高分值的污染物建立候选名单;在候选名单基础上,从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监测方法三方面进行筛选,形成优控名录.筛选形成的优控名录包括苯、环氧乙烷、二英类、砷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甲醛、氯乙烯、三氯乙烯、1,2-二氯丙烷、氯甲基甲醚、铍及其化合物、三氯甲烷在内的12种(类)污染物,可为“十四五”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环境管理及今后京津冀优控名录的公布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Evaluation of ambient air quality in Guangzhou, Chin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n the basis of the reported air quality index (API) and air pollutant monitoring data provided by the Guangzhou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s over the last twenty-five yea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quality, prominent pollutants, and variation of the average annual concentrations of SOE, NOE,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TSP), fine particulates (PM10), CO and dustfall in Guangzhou City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at TSP was the prominent pollutant in the ambient air environment of Guangzhou City. Of the prominent pollutants, TSP accounted for nearly 62%, SOE 12.3%, and NOx 6.4%,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API of Guangzhou over 6 year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eijing, Tianjin, Nanjing, Hangzhou, Suzhou and Shanghai, and lower than that of Shenzhen, Zhuhai and Shantou. Concentrations of air pollutants have shown a downward trend in recent years, but they are generally worse than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USA, Hong Kong and EU. SOE and NOx pollution were still serious, impling that waste gas pollution from all kinds of vehicles had become a significant problem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Guangzhou. The possible causes of worsening air quality we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0.
对2012年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系列新标准颁布以来,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工作实践,对新标准污染物限值排放趋严带来的达标排放监管压力、标准适用范围容易发生混淆的几类情形、以及现场监测布点时存在的操作困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为更好地执行钢铁行业新标准,加强钢铁企业污染源监测、环境管理、监督执法,以及标准日后修订、出台配套政策等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三峡库区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风险,在介绍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三峡库区水质监测资料对水源水主要持久性有机物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进行健康风险评价. 结果表明,在所评价断面中,长江和嘉陵江汇合的寸滩断面污染较严重,健康危害的风险相对较大. 水源水6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为2.79×10-10~4.44×10-13 a-1,按年风险大小依次为DEHP>DBP>Pyr>NA>FLA>DEP;有机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的年总风险仅为3.70×10-10 a-1,远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 a-1). 三峡库区水体中6种POPs污染所致的健康危害年风险度目前还处于很低水平,但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9年-2013年污染物大气的总量减排数据、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同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用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法分析了苏州高新区的污染物总量减排、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认为大气环境主要污染因子为PM10、SO2和NO3,燃煤为SO2主要来源,机动车是NOx的重要来源.为预防与治理污染,应不断提高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标准,推进车用油品升级,加强环保检验、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和扬尘治理,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3.
基于NMF与CMB耦合应用的水体污染源解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定量方法筛选出特征污染物,开展污染源解析,这是进行环境质量评估、环境风险评价、污染物削减的重要依据,也是切实有效地控制污染,保障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和非负约束因子分析模型是污染源解析中较为有效的两种方法,各自具有特定的应用优势,但同时也都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通过非负约束因子模型与化学质量模型的耦合...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加快推进长江口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结合长江经济带大保护,系统总结分析了近20年长江口环境质量和生态监控区的监测结果.结果表明:①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②长江径流总量呈现波动变化,年均流量无明显的变化,而长江口海域海水环境状况一直较差.③营养盐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存在生境破碎化严重、外来生物入侵、赤潮频发、低氧区等诸多生态问题.为加强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建议:①加强顶层设计,推进落实陆海统筹;②科学规划临港产业布局,加强涉海产业的污染管理;③加强污染物入海排放管控,提升海洋环境保护意识;④保障海洋生态建设资金,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土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水土重金属污染的形势严重.现行执法的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体现了对持久蓄积性污染物实行封闭零排放的原则精神.但目前从水质的监测评价到污染物的削减控制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背离和混淆二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控制要求的问题.为扭转当前我国水土重金属严重污染,首要的应从端正环境保护系统的技术路线开始,并阐述了其技术要点;同时还提出对5种重点重金属实施独立的环境保护立法,才能保证源头严控超量排放技术路线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产业调整的加快,污染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问题日益严重。环境规制视角对区际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环境规制是促进污染型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源动力,但极易造成产业生产成本提升、技术创新受限、进入状况不佳等方面问题。文章逐一分析生产成本提升、技术创新受限、进入状况不佳情况,对污染型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根据每一项条件,带来的具体影响情况,分别展开讨论,通过总结讨论结果的方式,得出环境规制给污染型产业发展带来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升污染型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电镀企业为例,解读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剖析当前环评工作中重金属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源强计算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研究发现,由于废水分质分类处理,环评中第一类污染物源强分析节点出现了困难,同时验收监测又常以总排口为节点,导致监测排放量大于环评预测的允许排放量。分析认为,除了有更严格的地方法规,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源强应以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为监控节点,为克服车间排放口监控位置选取的困难,环评中可根据物料衡算法推算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在总排1:7实施实际监控。环评和验收监测的相关计算方法要实现统一,以便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8.
大庆龙凤湿地是除香港外国内唯一的城区中的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建成自然保护区,并设立保护区管理处,但湿地资源仍受到破坏。剖析大庆龙凤湿地环境管理中问题的产生原因,研究湿地的保护措施及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日本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岛国日本一直致力于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日本海洋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要内容,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日本海洋环境监测的实施状况,分析了日本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构成,概述了其主要内容.目前日本的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由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标准限值、分析方法、监测方法、评价方法和表征方法等构成;并根据社会需要和科技发展不断调整,其监控要求、手段、监测频次和控制力度层次不同,体现了从防患于未然到国家严格控制的污染物监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中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现状,包括环境标准、检测方法等,提出了我国在此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