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前,磷酸铁锂电池是我国主要发展且用量较大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之一。随着清洁能源汽车的深入推广,退役电池数量在不断增加,回收压力越来越大。由于退役电池往往还保有一定使用寿命,如果能够开展梯次应用研究,拓宽应用领域,可以有效延长使用期限,降低所使用场合的运营成本。针对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现状开展调查,进行技术性与经济性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深圳市作为全国首个实现公交全面纯电动化的城市,目前第一批投入市场运营的新能源公交车已陆续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近日,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化公共交通运营商,深圳巴士集团启动首批新能源大巴及其车载动力电池退役工作。深圳市恒创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巴士集团、电池的产权方中国普天集团合作,积极落实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责任,对首批退役的200余辆公交车动力电池进行规范化回收处置,共回收退役电池超过700 t。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在我国的增加,电动汽车退役动力电池的处理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钴是动力电池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同时也是我国的稀缺战略资源.以京津冀地区电动汽车的销量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区域性的退役动力电池中钴元素的物质流分析模型,分析了2008—2019年京津冀区域退役动力电池中钴的流动数量、结构和特征,并预测了6种情景...  相似文献   

4.
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全生命周期出发,结合汽车拆解与资源利用,分析碳排放情况,合理组合生产要素,走出一条经济与环境和谐统一,节能与减碳相结合的新道路.就"双碳"形势下的汽车拆解园区化建设的提出、宗旨、内容和流程开展讨论,并根据具体工程规划实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按照《“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全方位全过程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现组织开展第四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聚焦生态环境影响大、产品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  相似文献   

6.
正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障梯次利用电池产品的质量,我们组织编制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现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20年11月8日前反馈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相似文献   

7.
日益增长的电子废弃物具有高污染性和高附加值的双重属性,在“双碳”背景下高效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成为我国必须面临的环境管理问题。从电子废弃物的基本特征分析入手,对回收、运输、储存和再生利用环节当前面临的现状与困境进行了剖析。并围绕“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提出通过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强化监督,加强回收体系建设构筑社会化回收网络,发展绿色低碳技术提高资源化综合利用率,通过技术的有效融合,推进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产业化,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8.
“双碳”(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金融领域内落实“双碳”战略势在必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每年产生的纸币废钞数量巨大,废钞资源的二次利用是金融领域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首先总结了传统人民币废钞处理的方法与不足;接着从造纸原料、发电燃料与工艺品原材料3个方面分析了人民币废钞再生利用的具体路径;最后,提出了改进废钞再利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2022年9月27日,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新能源产业园邦普循环项目试产以及邦普时代项目开工活动在湖北宜昌高新区举行。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20亿元,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核心,整合“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循环利用”等关键环节,打通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项目达产后,可为超过4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生产提供正极材料配套。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循环农业成为了实现农业高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是农业大国,可利用的农业资源极为丰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循环农业体系,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同时可以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转变。文章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例,提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索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和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石油能源短缺及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其动力锂电池的寿命一般在5~8年,意味着在近几年退役动力电池大量累积.退役锂电池属于严重污染类固体废物,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置,既容易造成其中可利用有价金属的资源浪费,也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退役动力锂电池的回收与综合利用是缓解能源金属短缺的必...  相似文献   

12.
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已经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在碳中和目标下,废弃资源高值化回收利用将会是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从废弃利乐包资源化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废弃利乐包回收再利用的情况,介绍废弃利乐包回收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提出了研发智能分类设备、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两网融合、强化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节能与综合利用司2022年5月27日举办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线上培训会,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部分骨干企业等参加。就贯彻落实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切实将法律赋予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职责落地抓好,特别是推动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综合利用等任务。生态环境部固体司有关同志解读一般工业固废环境管理相关政策和管理要求,行业专家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详细解读《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专家介绍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体系和下一步打算。与会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围绕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政策体系、协同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动力电池报废量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已刻不容缓。简述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总结了国内外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并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建设局、建委)、生态环境厅:现将《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2年9月22日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附件1:实施污泥无害化处理,推进资源化利用,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取得显著成效,污泥无害化处理能力明显增强,但仍然存在“重水轻泥”问题,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总体滞后,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甚至出现污泥违规处置和非法转移等违法行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经国务院同意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新能源公交车投入量与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其所搭载的动力蓄电池即将进入退役高潮.通过对珠海市新能源公交动力电池的回收现状分析,结合目前我国新能源公交车动力蓄电池回收产业政策体系和回收模式,进一步探究珠海市新能源公交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专家介绍,未来5年,废旧商品以及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标准均着眼于“废品资源化”理念,即非仅仅满足于以往的废旧商品分类收集处理,而更强调产品经处理后的资源开发利用。例如,从废弃电器中提取铜、锡等以及从废弃电池中提取汞、锰、镉、铅、锌等再生金属,目前技术已比较成熟,相应的商业化利用前景也很广阔。  相似文献   

18.
“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全球减排资源最优配置的关键,是合理界定并严格执行各国温室气体排放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排放权交易.”张永生等运用“人均排放”来构建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总排放权额度”,有一定的“人权”基础,但可能除了印度与中国两个人口大国外难以被大多数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接受.更重要的是这种“框架”缺乏生态系统碳循环、碳均衡或碳中和的理论基础,没有采用循环经济的废料与原料链接的生态经济机制,缺乏低碳经济中碳中和、新能源替代及节能减排综合手段运用的机巧.作者同样“应用产权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碳循环原理,生态经济开放式闭合循环的方式,经济杠杆原理的方法,低碳经济中碳中和、新能源替代及节能减排综合机巧,通过各个国家或地区“碳源与碳汇”均衡的“赤字”或“盈余”来建立全球排污权交易的“总额度”数量标准,以及“排碳付费,碳汇交易”的原则.通过统一规范测评碳源与碳汇方法,统一调节全球碳汇交易价格,运用价格“手柄”或“砝码”的杠杆原理,“建立了一个界定各国历史排放权和未来排放权的理论框架,并据此提出一个将各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明晰化、将所有国家纳入全球减排行动的后京都时代解决方案”,实现全球根本性、彻底性的节能减排和永久持续的碳循环、碳中和及碳平衡.  相似文献   

19.
资源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目前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呈现出新的绿色战略趋势,产品的环保性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21世纪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再制造产业已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产业。通过对回收的产品进行再制造,会大大减少对环境不利的影响。例如,可以减少废弃物,而且可以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制造中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再制造生产是指对回收的废旧产品进行拆卸和清洗,对某些零件采用高新表面工程技术及其它加工技术进行翻新和再装配,使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和性能等得以恢复和重新利用的过程。再制造生产统筹考虑产品全寿命周期内的再制造策略,以资源和环境为核心概念,优先考虑产品的可回收性、可拆卸性、可再制造性等环境属性的同时,保证产品的基本目标(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等),从而使退役产品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的情况下重新达到最佳的性能,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再制造产业实现重新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和材料、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无疑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再生的一种有效保证。从环境角度来估计,再制造一产品所需能源是生产一新产品所需能源的1/5至1/4[1]。  相似文献   

20.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2(12):F0004-F0004
2009年11月23—24日,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与台湾绿色生产力基金会在台北举办“两岸电子废弃物资源再生发展论坛”。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电子信息司、环保部污防司、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资产管理司,以及北京、山东、湖南等省市回收处理企业代表和台湾代表共80多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