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松花江流域有机污染成因分析及饮用水源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及水质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得出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等点源和农药、化肥等面源是松花江流域有机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对流域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流域水环境状况直接关乎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中俄关系。本文在对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策略,以期为松花江流域水质的改善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松花江流域水质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论述了松花江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流域内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流域内面源的污染及第二松花江来水的影响。有机污染已给松花江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论述了松花江流域污染的主要特征是冰封期有机污染加重。同时介绍了“九·五”以来我省松花江污染防治进行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的特征、水污染的突出问题和造成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论述;对松花江流域工业废水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对松花江流域水污染及其防治技术进行预测,包括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和污染防治设施等。提出实施ISO—14000和清洁生产对水污染防治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同时预测加入WTO后和“十·五”期间国家松花江污染治理工程将会给我省环保产业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松花江水环境问题剖析与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松花江污染类型,污染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水污染现状,从全流域工业结构与布局及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污染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松花江流域管理模式,污染防治措施,及完善体制及建立市场化机制等具有可操作性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5月大事记     
《环境保护》2007,(6B):79-79
5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出席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部署了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让松花江休养生息,促进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主持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和沿松花江流域25个市(地区、盟、自治洲、管委会)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松花江流域氮时空分布特征及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氮污染较为严重的流域之一,为了研究松花江流域氮时空变化特征和主要来源,结合松花江流域2003-2018年国控断面NH4+-N、TN及相关指标的监测数据和典型断面采样检测数据,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松花江流域ρ(NH4+-N)、ρ(TN)和ρ(CODMn)的历史变化趋势,利用Origin 8.0软件绘制了ρ(NH4+-N)、ρ(TN)和ρ(CODMn)的沿程分布图及水期规律图,并采用氮氧稳定同位素技术解析了水体中氮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①松花江流域城市污染排放对水体氮浓度具有较大影响,城市下游断面氮浓度远高于城市上游断面,并且松花江流域支流氮浓度高于干流.②时间维度上,松花江流域水体中不同水文期ρ(NH4+-N)和ρ(TN)变化规律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ρ(CODMn)变化规律为枯水期 < 平水期 < 丰水期.③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析结果显示,松花江流域90.0%的断面ρ(NH4+-N)呈下降趋势,62.5%的断面ρ(TN)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断面主要集中在支流伊通河、阿什河上.④13个典型采样断面δ15N-NO3(硝酸盐氮同位素)和δ18O-NO3(硝酸盐氧同位素)值域范围分别为1.52‰~11.15‰、-13.82‰~1.32‰,水体氮主要来源于含氮肥料、土壤侵蚀造成的有机氮输入以及人畜排泄物和城市生活污水输入.研究显示,近15年来松花江流域干流水体氮污染情况呈好转趋势,但重要支流水体氮污染仍严重,城市污染排放是流域水体氮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需要加强对城市生活污水及化肥和粪肥等农业面源输入的管控.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表水甲基汞环境质量标准的研制是以松花江流域为主要实验现场。本项研究工作通过对松花江甲基汞污染高峰、污染源治理和污染逐渐消除三个不同时期甲基汞污染研究工作,在“基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地表水甲基汞环境质量标准。本文仅对研制工作中编制的依据和标准值的确定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黑龙江省松花江已开展的污染防治研究工作,对黑龙江省的一些研究工作的方向和内容做了较好的评价,同时对松花江流域今后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松花江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地处寒冷地区,每年冰封期长达5个月之久,其环境污染特征与国内其它大江河有着明显的不同.冰封期有机毒物污染加重是松花江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特征;松花江流域存在着工业企业的点源污染和地表径流带来的面源污染,研究表明,松花江流域的有机毒物污染是以点源污染为主;有机毒物对江水中CODMn的贡献值极小,甚至不产生贡献.江水中CODMn值不能反映出有机毒物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1.
利用控制单元识别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松花江流域划分为27个控制单元,分析各控制单元水环境与水污染现状,筛选水域敏感性强、水质超标严重、排污强度大的控制单元作为优先控制单元,形成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结合全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问题及领域,确定各优先控制单元重点治污方向,形成松花江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重点。结果表明,松花江大庆市段、松花江哈尔滨市段、伊通河长春市段、嫩江齐齐哈尔市段、嫩江松原市—白城市段、饮马河长春市—吉林市段6个控制单元为松花江流域重点治污区域,涉及大庆市、哈尔滨市、长春市等重点城市点源治理、齐齐哈尔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环境风险防控等重点治污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数学和GIS的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以松花江流域1990—2006年15个国控断面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选择13种污染物为评价参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GIS的数据管理与空间表达能力, 从产业结构特征上分析松花江流域水体污染的变化趋势,并运用地理信息手段表征流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整体水质呈现好转的趋势;河流水质的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嫩江区域受面源污染的影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区域枯水期污染较重,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流域水质区域差异性表现为支流污染重于干流,大城市附近水域的水质明显劣于其他水域水质. 流域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Mn,BOD5,氨氮和六价铬等.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选择10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松花江发生污染事故前后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发生污染前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东区的生态安全程度最高,发生污染后中区的生态安全程度最低;西区的抗干扰能力较差.各主因子中以水因子的下降幅度最大,说明水污染直接影响了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松花江上游、嫩江、松花江干流肇源江段的污染进行调查,并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松花江肇源江段的四个断面的89年、98年及2003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了十六年间松花江肇源江段水质污染的变化状况及污染现状,并指出了今后松花江水质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土壤环境中的硝基苯是难于检测的一类化学污染物。本研究以受到硝基苯污染的松花江水灌溉的哈尔滨流域的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模拟受到硝基苯污染土壤环境中的硝基苯含量和实际检测了松花江水灌溉的农田的硝基苯,研究了微波消解和气相色谱测定条件。结果显示:1.0mg/L~1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硝基苯的最低检出限为0.012,回收率为92.4%~99.4%。松花江流域农田土壤硝基苯含量未检出,即没有硝基苯污染。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检测分析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及支流阿什河中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这3类10种抗生素分布规律,分析了抗生素浓度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并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0种抗生素中在松花江哈尔滨城区入境断面仅检测到6种抗生素并且检测浓度相对较低,但在出境断面检测出9种抗生素仅磺胺甲嘧啶未检出,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加最为显著,其次为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哈尔滨城区内3条支流汇入是导致松花江水体抗生素浓度增加的直接原因.除磺胺吡啶和磺胺甲嘧啶外其余8种抗生素在阿什河各水样中的检出率均达100%,在阿什河上游断面仅磺胺吡啶未检出,但在阿什河入松花江处10种抗生素均检出,除诺氟沙星外其余9种均为各断面最高.阿什河沿岸4个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是影响阿什河中抗生素浓度的重要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系中磺胺类抗生素与氨氮和总有机碳、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氨氮和总磷、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氨氮、总磷和总有机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阿什河水系中3类抗生素与氨氮和总磷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段及阿什河水体水质指标与其抗生素浓度密切相关.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及阿什河水系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7.
松花江水体污染问题,是目前国家及有关部门重视和关注的环境问题.松花江肇源江段是松花江干流水质监测的前哨.结合肇源监测站多年对CODcr、NH3-N等几个主要污染指标的数据分析,从松花江水环境的污染特征、污染现状、主要污染来源等多方面,阐述了松花江肇源江段水质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并依据松花江水质污染的特征和现状,提出保护松花江特别是肇源江段的水质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以确保松花江母亲河的清澈美丽,还子孙后代一掬清洁的生命之水.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地质环境的角度阐述了哈尔滨市水利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及动态变化预测.一方面优质的地表水供应增加,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另一方面松花江水位升高,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加大.受上述因素影响哈尔滨市地下水在不同地貌单元产生不同程度的上升,坐落在松花江漫滩上道里、原道外两区受到的影响最大.地下水水位将受到阶地地下水、松花江地表水补给,两种补给的叠加将使两区地下水明显提升4~5米,两区建筑物、特别是地下建筑物的安全受到不良影响,地下水水质也将受到江水的大量补给而改变.  相似文献   

19.
水质中的多环芳烃、多元酚这二类有机污染物因具有污染危害大、检出频率高、迁移能力强和难于降解等特点,一直是松花江污染防控的重点目标物。研究其在休养生息后的时空演变状态,探讨来松花江水质有机污染变化趋势,对松花江污染防治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