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保护》2005,(12):76-76
7月4日,上海市南汇区境内一辆运输液氨的敞蓬货车,在卸完液氨后载10个空瓶返回。12时20分,车上一只液氨钢瓶发生爆裂,导致液氨残液泄漏,造成周围居民不同程度中毒,爆炸冲击波致使周围部分建筑物玻璃破碎,造成108人到医院检查,有7人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2.
上海电化厂是生产压缩氢和致冷剂的工厂。产量高,包装产品用的钢瓶有11,000只左右。为了确保安全,这个厂在1972年5月建立起钢瓶试压站。10年来,共试压检查了钢瓶36,588只,从未发生过事故,保证了钢瓶检验质量,被群众誉为“信得过的安全哨”。 致冷剂(F14、F12、F13)钢瓶的工作压力为26—120公斤。压缩氢钢瓶的工作压力为150公斤。 试压检查过程中有拆钢瓶头子、过磅、灌水、试压4道工序,不仅要求操作人员掌握熟练的操作方法,还要有一定的经验。拿蒸汽洗瓶来说,水灌多了,容易溅出来烫伤人,水灌少,又不能洗净瓶内的油污和锈斑。有经验的操作…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劳动安全卫生信息1997年劳动部报批国家标准目录1.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2.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3.溶解乙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4.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5.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6.机动车液化石油气钢瓶;...  相似文献   

4.
YSP23.5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破失效结果不符合要求这一实例入手,针对钢瓶材质、自身结构设计等主要因素,对钢瓶热处理工艺和机加工工艺中等几个值得注意的环节及异常破口的原因进行了综合解析,为立式单环焊缝液化石油气钢瓶设计思路及制造工艺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1995年7月份重大事故7月1日,宁夏银川市城区市容管理局清肥队在石嘴山市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清理粪池时发生中毒事故,死亡3人。7月4日,四川成都市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氧分厂在灌装液氯时,钢瓶发生爆炸,死亡3人,轻伤6人。7月5日,河南临颖县王孟乡伍汲林村...  相似文献   

6.
含氧氢气钢瓶释放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处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一起空气误充入氢气钢瓶而导致使用时发生多起爆炸的事故,详细分析了氢氧混合气钢瓶在释放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性,对释放过程中最可能存在的点火源即静电的产生机理及静电的放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应用TNT当量法对可能发生的氢气钢瓶爆炸事故的破坏强度进行了估算。针对爆炸事故的高危险性,制定了以电机作为开阀动力的远距离放空方案,并提出了接地、洒水增湿等预防静电产生的有效措施,综合考虑冲击波超压伤害和人员操作的方便,确定了合理的安全操作距离,为防止爆炸产生的碎片对周围人员、建筑的伤害,在释放场所周围及人员操作场所设置了沙包墙作为防爆掩体。  相似文献   

7.
就采用焚烧炉处理待检验液化石油气钢瓶外表的漆膜,同时又须确保钢瓶不受到火焰损伤的焚烧工艺及处理结果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并对焚烧法处理钢瓶漆膜进行安全性论证。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中,发现大量钢瓶因表面腐蚀严重入手,分析表面腐蚀的原因,并从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指出,影响钢瓶安全的关键是剩余壁厚,并同时对GB8334-87的腐蚀判废标准提出补充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看 铭牌标志。内容是否齐全规范 ,钢瓶制造厂家是否经国家认可 ,其产品质量是否稳定 ,是否属于合格产品 ,是否有国家认可的锅检机构驻厂监检标志“CS”钢印。二看瓶体标志。是否附有国家认定的钢瓶检验中心定期检验合格标志。按国家规定 ,钢瓶出厂期20年内 ,每5年检测一次 ,过20年后 ,每两年检测一次 ,未附检验牌和过期未检的钢瓶为不可靠瓶。三看瓶体外观。是否有裂纹、电弧损伤、火焰烧伤及其他肉眼可见的容积变形。四看焊缝质量。焊缝热影响区是否有裂纹、气孔、弧坑、夹渣和未熔合等缺陷 ,主体焊缝是否有咬边 ,与瓶体焊接的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用液化石油气已进入千家万户,液化石油气钢瓶数量激剧增加.由于我市地处沿海,气瓶使用环境较为恶劣,腐蚀性大,加上一些用户使用不当,致使在用钢瓶缺陷破损较多,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强化气瓶管理,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福鼎市劳动局对本市石油液化气经营公司按代号编码建卡建档,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实行统一编号、挂牌管理、定期检验.要求经营单位在购置气瓶时,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30日,武昌白沙洲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内发生废弃钢瓶氯气泄漏事故,10人中毒,其中,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在处置泄漏钢瓶时中毒。  相似文献   

12.
液化气钢瓶一旦起火,首先要侦察火情,查明判断情况:查明是个体钢瓶燃烧还是群体钢瓶燃烧;查明钢瓶处于何种状态燃烧(是立还是卧,火焰是向上还是向下还是向侧等);查明钢瓶角阀是否完好;查明钢瓶已燃烧时间或钢瓶受火焰辐射的时间;查明钢瓶有无爆炸征兆(很重要的一项,容易造成施救伤亡事故)。注意:钢瓶在火焰直接作用下,持续燃烧约三分钟,就有爆炸危险。  相似文献   

13.
液化石油气钢瓶在制造过程中须逐只做水压试验。通过对水压试验作用和不利影响的探讨和一系列的对比试验,提出耐压试验做抽样检验,更有利于液化气钢瓶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4.
液氯一般采用0.5吨或1吨的钢瓶包装。液氯钢瓶运到使用单位后,首先应检查钢瓶零部件是否完整,钢瓶内液氯是否超重,使用期限是否超过等等。 超期钢瓶和超重钢瓶不要使用。液氯钢瓶的储存和使用场所最高温度不得超过40℃,夏天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日光曝晒,并严禁接近一切明火和引火物。 液氯钢瓶的安全装置一般由液氯钢瓶、夹套汽化器、压力缓冲器、转子流量计、热水槽等组成(见附图)。它的作用是保证液氯逐渐汽化,稳定控制氯气的使用压力,从而做到安全用氯。 液氯汽化时要吸收热量。热量吸收的越多,汽化的速度就越快。根据这个原理,在液氯钢瓶…  相似文献   

15.
GB8334—1999《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规定: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时,必须逐只回收瓶内残液和残气,并进行蒸汽吹扫,还须用可燃气体报警仪测定瓶内吹扫后的燃气浓度,凡浓度高于0.4%(体积)的钢瓶必须重新进行蒸汽吹扫。蒸汽吹扫的目的是:确保气密试验的安全可靠,避免气密试验时空气与残液残气混合发生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16.
去年9月7日,浙江温州电化厂的氯气车间,发生了一起罕见的液氯钢瓶恶性爆炸事故,死伤和中毒的有几百人,经济损失近四十万元。 这次爆炸事故中接连有5支液氯钢瓶发生爆炸,设备管道遭受严重破坏。360平方米液氯包装厂房全部倒塌,冷冻厂房大部倒塌,附近厂房、办公楼及周围280多间民房都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坏。爆炸中心炸成一个1.8米深、直径6米的大坑。钢瓶碎片最远的飞离爆炸中心830多米,有一块72.5公斤重的碎片飞出100多米远,落在居民住宅,打死一位老太太。十余吨液氯外溢,并迅速扩散,几公里之内的居民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毒,许多树木枯萎。初步分…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0月21日15时10分,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肉联厂两只装液氨的钢瓶,在返回途中先后爆炸,造成1人重伤、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万余元。事故经过1997年10月21日上午,滔河乡肉联厂采购员周某随一辆北京牌农用车,装两只容积400升的空液氨钢瓶到某化肥厂购买液氨。为了能多装点,少计算点,周到化肥厂后,先去找熟人打通关系,然后才去办理充装手续,在有关环节的“关照”下,于上午10时充装结束。采购员周某离厂回家,司机罗某因等人耽误,直到下午两点多钟才离开县城往滔河进发。当车行至距县城约8公里地段时,一只钢瓶…  相似文献   

18.
同志,你不会忘记前年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爆炸事故教训吧!液氯钢瓶是受压容器,从事液氯包装,钢瓶试庄和阀门维修工作真象是和老虎打交道,必须严把安全关才行。南通农药厂液氯包装小组的同志深明此理,并身体力行,11年没有出过事故,去年被评为南通市安全生产先进班组。 坚持“十不灌” 包装液氯前他们认真检查钢瓶,并严格做到“十不灌”:氯瓶钢印不明、钢瓶过期、钢瓶变形、钢瓶非绿色、钢瓶皮重超重、瓶内有响声、瓶阀开关不灵、瓶底发热、磅秤失灵、用户安全措施不落实都不灌。 有一次,有个用户发来的钢瓶倒灌了异物,小组的同志发现立即通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城乡瓶装液化石油气总量和流通面迅速扩大 ,全国平均每天从充装站流向社会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多达几十万只。这些带气钢瓶的瓶体质量如何、充装质量怎样 ,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也是质量监督部门监察的重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期对市场销售的钢瓶进行了抽样检查 ,抽查结果表明 ,钢瓶质量问题相当严重。同时 ,由于液化石油气市场管理混乱 ,非法、违规充装现象严重 ,致使钢瓶的充装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甚至在充装过程中发生钢瓶爆炸事故。因此 ,减少和避免钢瓶事故的发生 ,研究和解决钢瓶制造、充装中存在的问题 ,…  相似文献   

20.
我国液化气钢瓶使用量大而广,液化气钢瓶事故时有发生。由于使用者安全意识不强,气瓶违法充装、超期不检、违规检验或修理改造报废气瓶等问题导致的气瓶事故仍居高不下,是造成我国液化气钢瓶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违法将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混乱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文在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调换液化石油气钢瓶,在使用时有人看管,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直立使用,放置位置不要靠近热源等几条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要点分析与事故处置。以加大对液化石油气钢瓶事故灾害预防、隐患治理工作,加大对用户安全使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杜绝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