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科技潮流     
《环境工作通讯》2010,(9):71-71
全球首架纯藻类生物燃料“绿色”飞机上天 日前在英国南部小城法恩伯勒,世界上首架使用纯藻类生物燃料的“绿色”飞机飞上天空。这架飞机是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公司用奥地利钻石公司的DA42型飞机改造而成,刚刚在6月的柏林航空展上进行了首航。  相似文献   

2.
生物燃料被认为是环保的干净能源。对于它是否真正那么“绿色”,专家们给算了另一笔账:巴西毁掉亚马孙雨林种甘蔗,毁林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要高于使用乙醇燃料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类似情况也发生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生物燃料是否真的“可完全再生”,也受到质疑。专家们提出,生产生物燃料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生物燃料的原料生产首先需要大量的耕地。  相似文献   

3.
《交通环保》2004,25(2):38-38
据报道,巴西用了2 0年时间研制和推广用豆油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在巴西拥有相当长的铁路线使用权的拉美物流公司近日计划削减1/ 4的汽油燃料,用生物柴油代替汽油。如果计划实施顺利,拉美物流公司每年将在5 80列火车上使用35 0 0万升生物柴油。该公司打算通过2 0 %的生物柴油和80 %的标准柴油相混合,得到一种与纯的石油衍生物性能相似的混合物,实验表明其使用效果良好。巴西南部城市库里提巴的许多公共汽车使用生物柴油,这种新燃料比传统柴油减少18%~33%的污染。生物柴油不含传统柴油中的致癌物质。巴西推广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4.
成立于1998年的绿色家园环境保护中心(简称“绿色家园”)是经中国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的致力于环境保护与监控、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现有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中既有学者、企业家和资深行政管理人员,也有普通民众和包括在校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少年。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流     
《环境工作通讯》2010,(10):70-70
巴西建成世界首家“绿色”塑料工厂 巴西总统卢拉日前在巴西南部城市阿雷格里港为世界上首家“绿色”塑料工厂揭幕。这家工厂隶属于巴西化工公司,主要使用从甘蔗中提取的乙醇燃料来制造塑料化工产品,预计年产“绿色”聚乙烯20万吨,生产每吨产品可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近2.5吨。巴西是世界上大规模生产“绿色”且“优质”聚乙烯的先锋,从1975年就开始投资新型农业能源领域,总额达到160亿美元。卢拉表示,  相似文献   

6.
氧化燃料(如乙醇和甲醇)并不象生产厂商所声称的那样是一利清洁的燃料。美国和巴西研究组在里约热内卢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仅管氧化燃料不会放出象汽油那样多的一氧化碳和导致酸雨或臭氧烟雾,但它们会危害大气层并已证实对人体健康有害。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些污染控制部门计划到2007年用氧化燃料替代汽油做汽车燃料。在巴西,越来越多的汽车使用含乙醇20~100%的汽车混合燃料。“人们没有真正意识到放弃传统燃料改用氧化燃料产生的问题”,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AP研究组研究员Je ff Gaf f ney认为:“在实施这  相似文献   

7.
绿色搜索     
《环境》2014,(12)
部委
  五部委:
  车企油耗不达标将停产限产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近日发布《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从11月1日起,将对“达不到车型燃料消耗量目标值车型停产、限产”等五项处罚措施。《通知》明确,对于不达标企业,除了通报批评外,有“真刀真枪”的措施以刺激车企实现燃油总体达标。其中包括对于上一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的乘用车企业,暂停其受理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不达标车型的申报等等。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1 2月 2 7日 ,日本政府公布了一项名为“全面开发生物能源”的计划 ,意即通过回收食物垃圾、家畜粪便等来生产燃料 ,从而减少和逐步替代现有的机动车燃料。日本政府希望这项有望于 2 0 1 0年全国实施的工程 ,能有助于减少汽油的耗费和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在“全国开发生物能源”计划中 ,燃料的产生基本来自生物废物 ,如田里残留的农作物和家庭扔弃的食物。日本政府号召全国 5 0 0个有关机构参与进来 ,在这场废物———能源的转化运动中为各地树立榜样。同时 ,日本政府还打算于今年初成立一个生物能源利用促进协会 ,其成员将分别来自…  相似文献   

9.
正英国航空公司日前宣布,将开始利用不可回收废弃物生产喷气燃料,进而减少其航空碳排放.据外媒报道,英国航空公司目前正与美国生物能源公司Solena合作,在英格兰东南部的埃塞克斯建造世界首个生产可持续喷气燃料的工厂.英国航空发言人称,工厂将使用由城市固体废弃物制造垃圾衍生燃料.垃圾衍生燃料是将塑料、金属罐和玻璃等可回收材料进行分拣,再将残余物粉碎后生产出来的,其中含有大量的生物和有机物成分.工厂每年的产量将足以满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上旬杜邦公司和能源部(DOE)的国立可再生能源研究所宣布共建世界上第一座“生物炼油厂”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770万美元.该项目将使DOE和杜邦公司得以开发、建设和试验从玉米的各部分包括茎、叶等生产燃料和化学品的生物炼油厂.它是由杜邦公司牵头的一个3800万美元项目的一部分,旨在探索各种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实用性.项目希望能像常规炼油厂那样运行,它将用从玉米粒中提取的提纯糖类生产化学品,而玉米的其余部分则用来生产作燃料用的乙醇和发电.主要的化学产品将是1,3-丙烷二醇(1,3-Propanediol),它是聚合物的一种原料…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上,巴西是一个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然而,到2006年,巴西却实现了能源独立;这一巨大转变要归功于其大力发展以生物燃料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的做法。如今,巴西在新能源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乙醇燃料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受石油危机威胁的日子已成为昨日黄花。  相似文献   

12.
化石燃料与大气环境的污染目前许多国家的大气污染是由邻近国家低效利用化石燃料所引起的。要更有效地利用化石燃料,主要应改善和提高燃料的燃烧率,这包括改良城镇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供的系统,安装烟气脱硫和氮氧化物的削减装置,以及流化床燃烧系统和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环境导报》2001,(6):49-49
新中国成立以来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环保界的一位资深人士认为:决策失误。由于诸多原因,上个世纪我国在制定重大经济决策时很少甚至没有考虑环境后果,以致于执行过程中引发了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至今遗患无穷:“以粮为纲”导致全国性毁林开荒、毁草垦田、围湖造田,引发水土流失、湖泊萎缩、草地沙化、洪水泛滥;80年代中期提出“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的资源开发政策,乱采乱挖、大量浪费资源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80年代末乡镇企业政策,致使包括“十五小”企业在内的乡…  相似文献   

14.
《交通环保》2001,22(2):10
200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杰西卡”号溢油事故   据报道,2001年1月16日,“杰西卡”号油轮在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岛港口附近海域触礁搁浅,船体向右舷倾斜。它装载了91.98万升燃料,其中60万升柴油和30万升危及生物生命的重油IF 0120。由于船上的油泵被损坏,油料从1月19日开始泄漏。1月22日,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研究中心负责人说,这次油污染难以控制。海面已经形成1 30平方公里的油膜,油污已经达到该群岛的两个岛的海滩,威胁着岛上及其附近的海狮、伽 蓝鸟、大型鬣蜥等珍稀生物,已经发现有海狮死亡。油污沉入海底会长期危害海藻,海藻又 是鲨鱼、大型鬣蜥、海鸥和龙虾等生物的食物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976年,联合国命名此地为世界自然保护遗产。达尔文1835年曾来此地考察生物演化,为其 进化论学说寻找证据。加拉帕戈斯群岛距离厄瓜多尔西海岸965公里,以巨型龟、珍稀鸟类 和稀有植物而闻名。岛上的全部爬行动物、一半以上的昆虫和鸟类都是世界其他地方所没有 的。厄瓜多尔政府目前正在组织人员抢救岛上受污染的生灵。   巴西石油钻井平台沉没   据报道,世界最大的钻井平台于2001年3月20日在巴西大西洋海域沉没。随同这座40层楼高的钻井平台一道下沉的是150万升原油。平台的主人巴西石油公司为防止原油外泄,立即采取了行动。在平台下沉前巴西石油公司已在其周围部署了26艘船和一个可以部分潜水的平台,以防止原油外泄。平台是因3月15日凌晨连续发生两次爆炸事故造成钻井平台倾斜而逐渐下沉的。这座P-36号平台由意大利建造,高210米,于2000年5月才启用,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开发平台。日生产能力可达12万桶。   巴西桑托斯港发生溢油事故   据报道,2001年3月4日,巴西桑托斯港发生了一起油箱破裂造成燃料油泄漏到海里的事故。桑托斯港是巴西主要的港口之一。这里停靠有6个装有10万升燃料油的油箱。油箱是用来给轮船加油的,目前未见有关溢油量和事故原因的报道。事故发生后,对这些油负有责任的巴西石油大公司“彼得罗布拉斯”以及拥有油箱的巴西公司“圣米格尔”立即在其港口周围的海面上布设围油栏,以阻拦油污扩散。彼得罗布拉斯石油公司2000年因发生几次溢油事故而受到罚款。2001年2月,该公司又因输油管泄漏被罚款,2月发生的事故使1 200升柴油污染了巴拉那湾东南海域。  相似文献   

15.
《交通环保》2004,25(6):32-32
在世界石油价格动荡的今天,巴西并没有像大多数石油进口国那样备感压力,因为巴西已经成功开发出替代石油的可再生燃料酒精,而且拥有长期广泛使用乙醇汽油和酒精燃料的成功经验。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巴西政府加速实施以酒精为重点的替代能源战略,将国家投资研发的技术转让给汽车厂,用以制造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在全国严格实施用乙醇汽油取代纯汽油的法令,并将乙醇汽油中的酒精比例提高到15%。2002年将上限提高到25%。目前,巴西乙醇汽油中的酒精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  相似文献   

16.
“持续发展”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讨论的中心问题,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全球变化问题一起列为当代生态和环境科学的三大前沿领域。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评价生态环境的优化程度和一些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产业建设项目都应当用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观作为评估准则。  相似文献   

17.
环球     
《环境》2014,(5)
正英国航空公司拟利用垃圾制造航空燃料近日,英国航空公司宣布,正与美国生物能源公司Solena合作在英格兰东南部的埃塞克斯建造世界首个生产可持续喷气燃料的工厂,计划利用不可回收废弃物生产喷气燃料,进而减少其航空碳排放。英国航空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工厂将使用由城市固体废弃物制造的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每年的产量将足以满足伦敦机场航班两倍以上的需求,相当于削减15万辆汽车的排放。  相似文献   

18.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4):59-59
上海清洁能源研究与产业促进中心日前在上海闵行紫竹科技园成立。“能源中心”聚集了上海能源技术研究的优势力量,包括上海航天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华谊集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组建成立能源领域的“太阳能技术研究”、“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燃料电池汽车联合研究”、“洁净煤技术研究”、“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究”五个研究室,力求在政府部门协调引导下,改善上海在清洁能源方面科技力量较分散的状况,推进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创新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加快上海清洁能源和能源清洁利用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产业发展的步伐。新成立的上海清洁能源研究与产业促进中心,今后将以多学科、多领域技术整合为特色,瞄准国际前沿开展能源应用基础和攻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利用塑料垃圾制块状燃料日本通产省利用废塑料袋等塑料垃圾制成的块状燃料可用来烧火炉,价格很便宜。其制法是:将塑料垃圾倒入经过170℃热处理的植物油中,加入其他化学剂,使其体积缩小为1/50,再加入其他助燃剂成为粉末燃料,然后再经过处理,就可成为块状燃料。利用沥青残渣制作燃料沥青残渣是石油化工的废弃物,由于性能不佳,人们连修路都不喜欢用它。可是巴西却有人发明一种以它为主要原料的合成燃料。这种燃料性能稳定,价格低廉,要比传统燃油便宜45%左右。利用污水沉积物制造纸张这是日本横滨市污水处理技术部门研究出…  相似文献   

20.
在圣保罗的各加油站,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加汽油或加乙醇。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巴西就着手用乙醇替代进口的汽油,其做法是将乙醇与汽油混合作为氧化剂或燃料补充剂用于汽油车辆,也可单独使用在以任何乙醇和汽油混合料作燃料的车辆上。巴西的乙醇是从当地产的甘蔗中蒸馏出来的。目前,乙醇已占巴西销售油品的40%。乙醇可以从以植物为基础的各类饲料作物中提取,最普通的是谷类和糖类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