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生物倍增(Bio-dopp)工艺处理城市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倍增工艺(Bio-dopp)是通过可防堵塞的曝气系统、生物除磷系统、空气提升系统及快速澄清装置,将生物硝化、反硝化,释磷、吸磷,有机物氧化等各工艺全部协调在同一反应池内同时进行,并在池内设立澄清区(相当于二沉池)的一种新型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其高效曝气设备确保低氧条件下微生物去除耗氧有机物(特别是在同一反应器内实现硝化反硝化)。同时保证高效搅拌效果,并且工艺稳定,维护方便。它省去了传统工艺的污泥回流泵房、二沉池等构筑物及配电、管道等相应设备。具有出水稳定、设备高效,投资与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有较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污染河流的纯氧曝气复氧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纯氧曝气复氧是治理污染河流、消除黑臭的有效工程措施之一。由于纯氧的压力高于空气中的氧分压,纯氧曝气可显著提高氧的转移速率。该文介绍了德国梅塞尔(Messer)集团开发的BIOX工艺,应用微孔软管曝气垫,可使水深5m时氧利用率高达80%。通过上海苏州河新泾港下游的应用实例和中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维修极少、不生产任何噪声、对河水流态不生产扰动等突出优点,尤其适用于航运繁忙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废旧橡胶研制的微孔曝气器 ,制造工艺简单 ,机械强度高 ,价格低廉 ;传质效率高 ,曝气充氧性能优良 ,搅拌能力强 ;沿管长具有很好的均匀布气性 ,输气曝气合二为一 ,安装方便 ;拓展了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途径 ,以废治废 ,减少了废旧橡胶对环境的污染 ,是固体废气物综合利用的环保型高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4.
生活小区污水处理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开发了生活小区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先进的悬浮填料与潜水曝气技术,解决了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安装、维护方便。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处理出水远远优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是今后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的首选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搅拌散气曝气的技术原理,并说明其相对传统主流微孔曝气技术的优良性和节能性特点。搅拌散气曝气技术具有曝气性能好,动力效率高,能耗低,工艺适应性好的技术特点。通过标准活性污泥法的工程实例,实际处理量为2.88×104~5.3×104m3/d的污水处理厂,BOD去除率达90%,处理单位水量的消耗电量为0.0732 kW.h/m3,与同类曝气设备的应用进展情况对比表明,搅拌散气曝气技术因其控制的灵活性和节能潜力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及推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氧化沟工艺对城市污水的脱氮能力,对设置缺氧池和厌氧池的氧化沟工艺采用了鼓风曝气和水下搅拌的曝气方式和连续流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间歇鼓风曝气的运行方式能够提高氧化沟系统的脱氮率,可达43.29%~62.35%;同时提高了系统的脱磷效率,脱磷率达40.23%~76.67%;而曝气能耗比同等条件转刷曝气的能耗降低42.86%~57.14%。  相似文献   

7.
朱淑琴  尹萍  张萍 《环境科学》1997,18(6):66-67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毛皮模拟废水的试验条件为:水温20℃,DO2mg/L,CODcr1500mg/L,BOD5 900mg/L,MLSS 2100mg/L增至2600mg/L左右,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限制曝气方式运行的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最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8.
组合式间歇曝气系统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固源  周健 《环境保护》1997,(12):16-19
组合式间歇曝气系统(PIAS)〔1〕是一种连续进、出水,间歇曝气、不外加碳源的脱氮活性污泥一池处理工艺。本系统较佳运行条件是:污泥负荷01~025kgBOD5/(kgMLSS·d),污泥浓度5~8g/L,泥龄30d,水力停留时间3~5h,DO2~3mg/L,水温22~28℃,曝气时间15~4h,停曝时间15~30h。在此条件下,当进水COD浓度140~464mg/L,NH3N23~48mg/L,TN34~52mg/L,出水全面达到二级处理厂的一级排放标准。总氮去除平均达81%。此外,该系统比传统的二级处理节省运行能耗24%左右,同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剩余污泥量极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一种设备简单、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维护保养容易、运行管理简单的曝气装置,由湖北省轻工设计研究院、武汉印染厂、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湖北建筑工业学院共同组成射流曝气协作组,于一九七四年开始进行试验研究。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射流曝气装置及其整个配套工艺。射流曝气机的特点是:构造简单,工作可靠(无运动部件),操作简单,维护保养容易,噪音小,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适用于深层曝气池(池深可达7米以上),曝气池占地面  相似文献   

10.
将曝气搅拌一体式自吸式曝气搅拌装置应用于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45~65 ℃)系统,并与传统曝气搅拌分离式的盘式涡轮搅拌装置进行对比,系统考察了2种曝气搅拌装置的供氧性能与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自吸式曝气搅拌装置适用于搅拌速度为500~1100 r/min,过低或过高的搅拌速度都会影响系统的供氧能力;当搅拌速度为900 r/min,曝气量为0.5 L/min(通气率)时,盘式涡轮搅拌装置的KLα值为108.01 h-1,低于同条件下的自吸式曝气搅拌装置。盘式涡轮搅拌装置在相同曝气条件下,50 ℃时的KLα值高于30 ℃时。在1000 r/min转速下,为实现相同的KLα值,自吸式曝气搅拌装置的电能消耗约为盘式涡轮搅拌装置的1/3。  相似文献   

11.
新型旋混曝气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程塑料ABS为主要原材料研制的旋混曝气器,传氧效率高,曝气充氧性能优良,制造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降低了污水厂的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2.
袁晓龙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11):24-25,30
在不改变传统有机废水生物处理设施的构筑物结构基础上,利用微孔曝气软管,间歇曝气运行法和持有的DO控制参数来提高原废水处理设备能力。结果表明,该工艺提高了设备处理能力近1/3,而且在抗冲击负荷,防水污泥膨胀,出水脱氮及能耗降低等方面获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大量中小型锅炉未安装有效除尘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根据对袋式、湿式等各除尘方式进行综合比较,除尘效率高,但设备费用及维护成本高,对于中小型锅炉不适用。为满足新标准对烟尘排放浓度的要求,同时降低除尘设备成本,研制了新型超声波辅助喷射引流除尘装置。根据超声波辅助喷射引流除尘技术方案,调整工艺,确定喷射引流系数与超声波参数。除尘器试验运行成功,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凸显。  相似文献   

14.
基于γ射线探伤设备与普通X射线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穿透能力强,探测厚度大;体积小,重量轻,不需要能源,特别适用于高空作业和在用设备的探伤;工作效率高,对环缝和球罐可进行周向曝光和全景曝光;设备故障率低,无易损件;可以连续运行,且不受温度、压力、磁场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因此在大型装置工程施工中,  相似文献   

15.
多级A/O工艺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级A/O工艺目前在国内市政和部分工业污水处理领域应用较多,具有预处理和污泥处理系统简单,污泥负荷低、处理效果好且稳定,投资低,曝气系统效率高、运行成本较低,维护管理简便等特点,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土池结构不适合地下水位高的地区的局限性,沉淀池效果较差、稳定池多余占地且污泥淤积难以清除,关键设备国产质量有待提高,工业污水处理少数水质指标偏高,需要设计人员选择适合其条件的场合应用,并进一步总结、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生产装置的设计和运行,表明水质达到了规定的排放标准,系统运行可靠,设备简单。本工艺与其它曝气方法比较具有嗓音小,投资省等优点,适合一些小型有机废水厂采用。  相似文献   

17.
两段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沈阳仙女河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阳仙女河污水处理厂采用了两段曝气生物滤池 (BAF)工艺。其主要特点是具有体积小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流程简单 ,集生物氧化和截流悬浮固体于一体 ,在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的同时 ,脱氮效果良好。该工艺不设二沉池 ,节省了基建投资 ,且自动化控制水平高 ,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8.
某县污水厂规模1.8万m3/d,采用CASS工艺进行城市污水处理,通过对污水曝气时间、污泥回流比、DO浓度、MLSS等条件进行控制,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要求,工艺对该污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与其他CASS工艺运行情况相比,该厂CASS工艺设定曝气时间长,能耗高,宜根据水质水量的变化,调节设备运行台数及曝气时间,实现能耗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好氧颗粒污泥亚硝化工艺的启动与运行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杨洋  左剑恶  卜德华  顾夏声 《环境科学》2007,28(11):2462-2466
以具有硝化功能的活性污泥与厌氧产甲烷颗粒污泥的混合物接种小试曝气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采用自配无机氨氮废水为进水,在中温(30~35℃)条件下成功培养获得亚硝化颗粒污泥,亚硝化工艺的进水NH4-N负荷可达2 .5~3 .0 kg/(m·d),氨氮去除率和亚硝化率均可稳定在90%以上;进水中约100 mg/L的有机COD对亚硝化工艺的运行无明显影响;常温(约20℃)条件下亚硝化工艺也能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污水处理的SBR运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根据小城镇的现实经济状况,采用模拟配水研究了两种处理目标下SBR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的最佳运行模式。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运行效率和运行成本,对于以COD去除为主要目标的小城镇来说,SBR污水处理系统的最佳运行模式应为搅拌进水60min、曝气84min、沉淀48min、排水为36min、闲置12min,每个运行周期为240min。而对于以脱氮除磷为目标的小城镇来说,SBR的最佳运行模式应为搅拌进水60min、曝气270min、停曝搅拌120min、沉淀120min、排水30min,运行周期为60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