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介绍了绿色建筑发展背景,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设计主旨,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建筑相结合探讨了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绿色建筑概念及其涵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提出了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绿色建筑市场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绿色建筑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对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绿色建筑的现实制约。  相似文献   

4.
雷晶晶 《绿叶》2016,(4):45-4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绿色建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作为整体人居环境的组成因素,"绿色建筑"因为人类的活动才饱含活力,而人类的绿色意识更是实现绿色目标的"软保障"。  相似文献   

5.
金磊 《中国环保产业》2001,(2):20-21,23
作者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良建筑”的环境污染因素,展望21世纪生态安全城市发展远景,并阐述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它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这里所说的“绿色”并非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是指这种建筑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其“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它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目前在世界许多城市,新型的生态建筑正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住区的市场观出发,发展绿色建筑,使用绿色建材,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为此,本刊将陆续介绍与此有关的文章供读者参考。———本刊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保产业》2006,(9):48-48
中国国际绿色建筑主题馆和中国城市循环经济主题馆 近年来,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于是开发建设节能与绿色建筑就变得十分重要。虽然经过近20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推进,然而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每年新建的房屋建筑大多数仍为高能耗建筑,据报道建筑能耗已占我国总能耗的37%。  相似文献   

8.
成本与价值:绿色建筑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实施绿色建筑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学挑战出发,论述了重新构建绿色建筑成本-价值体系的必要性,简要介绍工业发达国家在生命周期成本法、环境评估、绿色标签和一体化设计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及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建筑业的实际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要地回顾了中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提炼了中国持续开展多样化实践、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指出推动绿色发展的新动向主要表现在构建绿色产业链、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升级和园区环境管理精细化智慧化四个重点领域。进而,本文对中国工业园区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产业生态化进行了展望,建议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强基工程"引领下,强化园区绿色发展顶层设计,制定园区绿色发展引领行动计划,加强园区分类指导,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产业布局优化,加强园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以期推动工业园区成为国家绿色制造工程和强基工程最重要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中原油田分公司始终把创建绿色油气田放在首要位置,积极实践和探索,总结出适合油气田特点的绿色企业创建和管理经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探索管理创新,构建绿色企业管理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员环保意识;推广绿色科技,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中原油田分公司全面提升了环保水平,获得中国石化"绿色企业"的称号。进一步,油田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污染防治、合法合规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绿色建筑质量水平预测问题,应用FDA和累积Logistic原理,选取绿色环保建材的使用等19个指标进行FDA,依据判别结果将19个指标分成3组,以27组训练样本建立各指标组合绿色建筑质量水平累积Logistic预测模型,利用回代估计法评估模型,最终选择节水设备和器具等5个指标建立绿色建筑质量水平累积Logistic预测模型,用4组检验样本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FDA对指标分组,降低指标组合识别复杂度,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  相似文献   

12.
王丽娟  邱凌  李富华  叶宏 《四川环境》2010,29(5):79-81,86
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在"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总体框架"下"绿色GDP"核算结果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绿色弹性系数"的概念,并比较分析了2005~2007年四川省各地区的"绿色弹性系数",有效地反映了环境污染负荷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王亚京 《环境教育》2009,(10):64-66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_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厉无畏 《绿叶》2010,(Z1):33-38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中,绿色经济的范围最广,包含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两个分支,三者的内涵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强调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一国发展绿色经济,很难;中国的绿色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和世界技术。在中国的绿色实践中,由于政策、市场不配套,以及观念、效益、规模、技术的制约,出现了"政府热、企业民众冷"、"中央热、地方冷"的局面。中国怎样才能更好地绿色发展?除了人的消费观念要低碳化外,更重要的是技术上要有突破,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13,(Z1):145
扬州市瓜洲中学把绿色教育理念拓展到整个管理系统,开展绿色管理、绿色德育、绿色课程与绿色后勤,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实现了师资队伍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了"绿色校园——绿色学校——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构筑了一条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和谐发展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6.
耿海文 《环境教育》2005,(3):F002-F002
徐州市学校环境教育在全省又实现了一项零的突 破。近日,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徐州市委、市 环保局、市教育局联合作出决定,命名中国矿业大学 环境与测绘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徐州市首 批"绿色大学(学院)"。徐州市"绿色大学"的诞生, 不仅为今后江苏省创建"绿色大学"提供了模式,同 时也为在全国开展这项活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绿色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绿色技术和高新技术关系密切。因此可以说,研发绿色技术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长期任务。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很多地方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虽然各地经济发展速度不同,能源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各异,但综观规划与计划不难发现,各地在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方面都有浓墨重彩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技术     
《环境教育》2011,(8):6
全球航空业将被纳入"碳管制"排放量受限厦门将在岛外设低碳示范区,绿色建筑节能又节水。建筑是目前最耗能的领域之一,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被明确写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来自市建设与管理局消息,厦门市17位专家获聘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成为全国获聘住建部专家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市建设与管理局表  相似文献   

19.
陈小平 《绿叶》2012,(1):13-18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高消耗、高排放"的增长模式,不仅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更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由此成为了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必然选择。在绿色发展的框架下,绿色转型的"魂"最终要落在企业这个"体"上,如何让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环境、环保与责任的承担者,需要企业转变风险意识,适应绿色发展的潮流,还需要政府强化服务、引导、扶持职能和全社会的关注、理解与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以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国家战略,涵盖范围广泛,涉及国内18个省域和沿线65个国家,研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回顾认为,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是促进我国经济绿色转型、消除国际社会担忧、推进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国内18个省份之间的环境污染状况和绿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省份,绿色发展水平相对领先,但同时污染物排放量也明显较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省域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即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地区间同质化竞争严重、污染性产业向中西部省份梯度转移、生态环境脆弱,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