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境》2013,(3):34-35
日前,日本关西电力公司所属的福井县美滨核电站3号机组发生了蒸气泄漏事件,虽然事故并未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但仍造成4死、7伤的严重后果。这次事故,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于核能发电安全性的置疑。针对这样的疑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安全环保质量部主任从慧玲给出的答复是:"在中国,类似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悲剧那样的事故绝不会发生。"核电专家凭什么给出如  相似文献   

2.
海上油气田工程油气泄漏事故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渤海某工程项目为例研究海上油气田工程油气泄漏的事故及其风险.文章指出井喷、平台火灾事故和海底管道泄漏是海上油气田工程油气泄漏的主要事故源,并通过类比性分析得到三种事故的发生概率.油气泄漏的最严重后果是溢油事故,文章对各种事故的溢油规模进行分析,并根据井喷、平台火灾和海底管道泄漏三种事故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海上连续溢油的扩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绪言 海洋油污染,主要原因之一是油轮因海损等造成的溢油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大量的油会在短时间内流出,使水产业受到极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尽力采用妥善的防灾体制来防止溢油事故的发生。但是,如果事故不幸发生,有大量的油溢出时,为了预报污染区域,以便进行有效的溢油处理工作,必须确立预报油扩散的方法。本研究为了得到基本数据,进行了二种类型水面溢油的实验,并且研究了其扩散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我国水域连续发生了几起较大的油轮溢油事故。例如:在1984年9月28日,载运十二万三千一百四十四吨原油的巴西油轮“加翠”号,在青岛附近触礁搁浅,造成溢油事故。严重污染了一千五百亩水产养殖场,五千亩对虾养殖池和十五亩海上养殖架。还污染了几个海水浴场和海滨公园。受污染的海岸线长达四十九公里。随着我国近海石油开采活动的发展以及石油海上运输的扩大,在我国水域发生溢油事故的潜在危险也更大了。因此,我国很有必要制订海上溢油应急计划,以便在发生溢油事故时,迅速地组织人力和物力清理油污染,把油污染危害减到最小的程度。现在,世界上已有近70个国家制订了溢油应急计划。北美洲国家,大多数欧洲国家和一些波斯湾国家还制订了清理海上污染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英国虽尚未制订出完整的应急计划,但已作出许多具体的安排以应付突然发生的海上溢油事故。1984年8月,英国运输部的海上污染控制厅发出了十份简报,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英国控制海上油污染的安排。现把这十份简报翻译如下,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给出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分析了系统的构成及其主要功能,为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初步给出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总体框架,并介绍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溢油信息收集子系统、溢油模拟子系统、环境与资源信息数据库、溢油应急指挥中心、溢油应急处理子系统。该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具有功能综合、结合GIS和RS、决策支持等特点,可为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海上石油勘探、开采业务的迅猛发展,海上石油泄漏引发的海洋环境污染风险也日益严峻。近期发生的较为严重的海上石油污染主要包括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引发的原油泄漏、2010年7月16日中国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引起的原油泄漏以及2011年6月渤海湾漏油事件,几起漏油事故都给海洋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  相似文献   

8.
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曾经有一条引以为豪的海轮,名叫"环大西洋"号,后因一次海难事故而永远沉没于大海.为了使公司员工永远记住那段伤心的往事,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该公司门前至今仍树立着一块5 m×2 m的石碑,上面刻着那段令人悲痛而又发人深省的事故.分析研究这起事故,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检讨管理方法,完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日本于3年前在热海市建造了一座海上污水处理厂,成为该市第二净水管理中心。这座浮体式污水处理厂由三菱重工业公司长崎造船厂承建。整体结构类似船坞。污水厂峻工后,将浮体拖至现场固定。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将浮体固定在防冲柱上;另一种用链条将浮体固定在  相似文献   

10.
石油石化企业HSE绩效指标设置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和国际石油石化大公司HSE绩效指标参数,提出了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HSE绩效指标设置构想,指标同时考虑结果性绩效指标和管理过程绩效指标及其在不同层次的应用,有助于企业从"小"的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大"的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1.
剖析了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段“3.29”液氯泄漏污染事故产生的原因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提出了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事故应急现场环境三维快速模拟需求,研究基于石化模型库的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的技术方法。利用无人机快速获取预定区域的遥感影像、完成场景的影像标定、建立场景的稠密点云,基于石化模型库对点云进行曲面拟合和纹理映射生成实时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三维事故桌面推演平台,让应急指挥人员在全面掌握事故现场信息情况下,充分研判事故演变过程,开展基于"情景-应对"的事故应急推演。  相似文献   

13.
杨玲  李季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7,14(1):98-100,103
运用轨迹交叉论分析了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12.15"特大火灾,指出事故的直接原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为管理缺陷,并分析了基础原因,同时根据轨迹交叉论模型.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对指导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环境风险评价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日益受到重视,是化工类项目的审查重点。根据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拟新建中化泉州1200万t/a炼油项目为例,对其事故风险进行了识别。在统计国内外相关事故的基础上,给出了事故概率和事故源项,定量评价了火灾爆炸和毒物泄漏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按照中石化的相关规定,对项目产生的事故废水进行了核算,并提出了事故水三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现行油指纹鉴别技术主要以溢油的化学组成及分布特征为依据进行溢油种类和油源鉴别。本文对于采集的来自不同油品及不同风化程度、沾污不同环境介质的样品,进行总组分的碳稳定性同位素比值(δ13C)测定,有针对性地分析具有时空关联性的样品测定结果的差异性,为溢油鉴别提供一种新的溯源技术方法,为海事主管机关开展海上船舶溢油污染事故调査处理提供多元化的证据支持。针对4种溢油风化实验样品、来自东海“桑吉”轮溢油事故、福建福清江阴港“正力洛杉矶”轮燃料油泄漏事故、福建平潭看澳锚地“鑫海盛168”轮燃料油泄漏事故的源项样品和现场污染样品,进行了总组分δ13C测定及其基于差异性分析的溯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品的溢油风化样品δ13C随风化时间的增加而具有类似趋势的差异性变化,可用于说明相应油种的同源相关性;利用溢油事故船载货油和燃料油的δ13C差异性,能够鉴别事故海域采集溢油样品的种类;溢油事故船舶燃油舱油样和清污现场采集的溢油样品可用于与受污染环境介质采集油样的δ13C差异性溯源比对;通常环境条件下,同源相似度较高的差异性限值为两倍平行样分析误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三高"油气井井喷事故危害的严重性,基于集成的DEMATEL/ISM算法建立"三高"油气井井喷事故致因模型。通过提取事故一般性致因因素,利用专家知识确定因素间的关联矩阵,基于集成的DEMATEL/ISM算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致因因素进行结构化处理,并运用到实际案例中,确立了影响川东地区高含硫油气田井喷事故的关键致因因素,形成具有层级关系的事故致因网络。结果表明,钻井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节流压井管汇失效、井筒完整性失效等直接致因以及信息传递不畅、人员技能不足等过渡致因的控制,同时加强井队的安全文化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改善地质勘探技术,提高对井下地质环境的认识,是预防井喷事故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相转移法环氧氯丙烷装置蒸馏釜燃爆事故,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以蒸馏釜燃爆作为顶上事件进行分析。在进行故障树最小割集分析与基本事件重要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3种不同燃爆事故类型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蒸馏釜燃爆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南泰27"火灾事故分析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小洪 《交通环保》2005,26(1):41-43
通过对“南泰27”轮载运集装箱危险货物发生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和事故分析,提出了加强管理的对策和处置此类事故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APELL计划"及其在长江南京段溢油事故应急处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南京段的溢油事故具有形式多样、爆发突然、危害性大、处理处置艰巨、影响长期等特点,根据"APELL计划"宗旨及其在世界和我国实施的效果,借鉴国内外溢油事故应急处置经验,建立了长江南京段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计划,为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减轻事故危害和损失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11.14”重大油污事故处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奎  杨建立 《交通环保》2002,23(3):33-35
概述了“1 1 1 4”重大船舶溢油污染事故的起因、海事部门所采取的应急反应措施以及事后清污费用索赔调解工作的过程 ,分析并指出了本次事故处理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