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 联合国环境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议"于2006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将审议全球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制定全球行动计划实施行动方案.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出席大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将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积极推动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的实施,为共同保护全球海洋环境不懈努力.本刊刊发周生贤局长的讲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世界环境》2004,(2):91-91
日前,“中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国家行动研讨会”在青岛市召开。会议由联合国环境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协调处资助召开,旨在使各方对中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工作的现状有全面的了解,同时整合思路、提出建议、协调力量和资源,并为下一步与环境署合  相似文献   

3.
孙钰 《环境保护》2006,(20):4-7
联合国环境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议"于2006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审议全球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制订全球行动计划实施行动方案,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约7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对GPA协调办公室协调员范德威尔女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国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在联合国环境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上,发布了<中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国家报告>,该报告主要介绍了我国海区的基本状况特别是环境质量状况,将成为今后我国编制国家行动计划的基础技术文件.  相似文献   

5.
胡勘平 《环境保护》2006,(10B):11-14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景色宜人。10月16日至20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来自近100个国家的约700多名代表在此相聚一堂,参加由中国政府承办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议”。会议期间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使“海洋环境保护”这一蓝色主题一时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业经国务院于1983年12月29日颁发施行。《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颁发施行,对贯彻落实《海洋环境保护法》,全面保护海洋环境,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该次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的“原则七”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措施,以防止那些可能危及人类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破坏环境舒适或干扰海洋的其他合法利用的物质对海洋造成污染。“该原则吹响了对海洋环境进行全面保护的号角。  相似文献   

8.
胡勘平 《环境保护》2006,(20):11-14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景色宜人.10月16日至20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来自近100个国家的约700多名代表在此相聚一堂,参加由中国政府承办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议".会议期间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使"海洋环境保护"这一蓝色主题一时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杨新宅 《环境保护》2006,(20):30-34
为了确保海洋环境免受船舶及相关作业活动的污染损害,作为防止船舶及相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主管部门,中国交通部不断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有效保护了港区及沿海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10.
谢庆裕 《环境》2014,(3):26-29
正"根据珠三角多个站点在典型污染季节开展的一些PM2.5成分监测与源解析的研究发现,汽车尾气、燃煤源、工业源是PM2.5的主要来源,控制难度也最大,初步结果显示三者贡献率分别为28%、21%和17%。"一年之计在于春。继1月30日备受关注的《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公布之后,广东今起四年的空气污染治理也有了行动纲领——《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以下简称《方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政府")印发并于2月14日在省政府官网公布。  相似文献   

11.
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宣言全文如下: 序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了会议, 重申1972年6月16日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宣言》,并试图在其基础上再推进一步。怀着在各国、在社会各个关键性阶层和在人民之间开辟新的合作层面,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目标. 致力于达成既尊重所有各方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的国际协定,认识到我们的家乡——地球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2.
杨兴  高敏 《环境》2003,(4):44-45
2002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COP8)通过了《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德里部长级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的内容可概括为:重申了《公约》的一系列重要的目标、原则(包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国际合作原则等);再次强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首要的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  相似文献   

13.
浅谈环境行政赔偿制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朴光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已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94年5月12日),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赔偿法》是继《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之后颁...  相似文献   

14.
钟伟青 《环境》1996,(4):18-19
去年10月3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乔石委员长的主持下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这是我国有关固体废物管理的第一部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简称“首脑会议”)于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191个国家的领导人或政府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有104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会议的国际组织和专门机构近百个。与会总人数超过20000人,其中政府和国际机构代表9000余人,来自社会各界的主要群体代表8000余人,媒体人员4000余人。这是近年来联合国在发展领域举行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会议回顾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文件的执行情况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就《湖北省环境保护条例》谈谈地方环境保护立法任国友,吕文艳湖北省环保局《湖北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994年12月2日由湖北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该《条例》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建立与完善形势下环境保...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17,(1)
正广东贯彻国家要求,发力攻坚土壤污染防治有了落地的行动方案。在国务院颁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国家"土十条")半年后,记者在2016年12月30日从广东省政府网站了解到,《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由省政府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广东落实国家治气、治水、治土三大行动计划的"施工图"齐聚完成。  相似文献   

18.
消息报导     
全国环保科技情报网近海污染与防治专业情报组(以下简称近海专业组)成立会和全国海洋环保科技情报网(以下简称海洋分网)第二次会议于1984年5月31日至6月4日在大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单位共有51个,56位代表。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和全国网办公室的领导在大会上讲了话。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11,(6):50-52
答:为了规范和进一步完善固体废物进口环境管理工作,防止进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国家发布了《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办法》与《规定》将分别于2011年8月1日及6月1日生效。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险峰  韩鹏 《环境保护》2006,(20):68-70
近年来,我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影响,树立了负责任的环境大国的形象.本着"以外促内"的原则,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规范海洋环境管理行为,努力提高海洋环境管理水平.国际海洋环境合作项目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在红树林、海草、珊瑚礁及湿地保护、防止陆源污染海洋、海岸带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刚刚在北京闭幕的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海洋环保的国际合作途径和领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