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属元素对原子荧光法测定砷的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常见金属元素对原子荧光法测定砷的干扰,并研究了硫脲、抗坏血酸、硫脲-抗坏血酸(体积比为1∶1)、柠檬酸钠、乙二胺四乙酸(EDTA)、硫氰化钾、铁氰化钾、酒石酸钾钠、1,10-邻菲罗琳等9种常用的掩蔽剂对干扰金属元素的掩蔽性能.结果表明:(1)镉、铁、锰在测试条件下对砷的测定没有干扰或干扰可以忽略;铅、锌对砷的测定产生正干扰;铜、镍、铬、钴对砷的测定产生负干扰.不小于砷50倍浓度的铅、锌对砷的测定产生正干扰;不小于砷10倍浓度的镍以及不小于砷100倍浓度的铜、铬、钴对砷的测定产生负干扰.(2)硫脲-抗坏血酸、硫氰化钾、铁氰化钾对铜、钴、铬、镍等产生的负干扰有较好的掩蔽效果;EDTA能有效消除铅、锌产生的正干扰.  相似文献   

2.
电镀污泥中铜镍回收方法及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电镀污泥中铜、镍的回收方法及工艺,采用硫酸浸出,浸出液在电压为2.4 V时电解3.5 h,铜的总回收率在99%以上,同时将Fe2 氧化成Fe3 ,电解余液(电解铜之后的溶液)加热至90℃,用磷酸盐调节pH至3.0,磷酸钠投加倍数为形成磷酸盐沉淀理论用量的1.4倍,99%的铁、铝、铬被去除.镍的总回收率约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集广东某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一期(WI-A)和二期(WI-B)的进厂垃圾、渗滤液、飞灰、底渣和烟气样品,分析了各样品中砷、镉、钴、铬、铜、汞、镍、铅、锌共9种重金属含量,研究重金属的迁移特征。结果显示,9种重金属呈现4类不同的迁移特征,钴、铜、镍、铬主要迁移至底渣中,锌、砷、铅主要迁移至底渣和飞灰中,镉主要迁移至飞灰中,汞主要迁移至飞灰和烟气中。活性炭吸附和布袋除尘器的组合对除汞以外的重金属治理效果明显。WI-A和WI-B垃圾中的汞分别约有28%、37%随烟气排到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镍渣的重金属浸出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镍渣的矿物相组成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基础上,鉴定了镍渣样品的浸出毒性,并考察了pH、液固比和浸出时间等条件对镍渣样中铬、铅、铜和锌等重金属浸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镍渣中的重金属总量约为渣样的0.9%,且铬、铜和锌的含量较高,需进行安全管理。实验所用镍渣样品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强酸条件下镍渣中重金属浸出浓度较大,pH3后浸出浓度显著降低;液固比40 L/kg时,镍渣中重金属不断溶出,液固比40 L/kg后,浸出达到饱和,浸出浓度趋于平衡;随着浸出时间的增加,重金属离子的浸出浓度先增加后减少,但由于各重金属性质不同,各重金属达到最大浸出浓度的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5.
将污泥蚓粪作为改良剂施用于土壤,研究了污泥蚓粪的最佳配比,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生菜(Lactuca sativa L. var. ramosa Hort.)和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L.)Makino var. communis Tsen et Lee)通过摄食途径进入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风干污泥蚓粪占混合基质总质量的10%为最佳配比,该混合基质中铬未检出,镍、铜、锌、砷、镉、铅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6±0.3)、(5.9±0.3)、(20.1±2.9)、(5.8±0.7)、(0.25±0.05)、(10.20±1.10)mg/kg,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168—1995)的二级标准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该混合基质中生长的生菜和小白菜的重金属检测结果表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中规定的铬、砷、镉和铅均未超标。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进行评价的铬、镍、铜、锌、砷、镉、铅不具有非致癌风险,砷、镉、铅不具有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6.
Ⅰ水中铍的测定简介采用仿制的CRA 63型微型石墨炉直接测定水中微量铍。以1%硫酸作为分析介质,一万倍于铍的铜、锌、铅、镉、钾、钠、铬、钼、镁、锰、钙、铁、铝、钡等对铍的吸光度无影响。当上述离子高于铍十万倍时,只有钙使铍的吸光度稍有增加。在无氘灯背景矫正设备的情况下,可用砷线2350埃或铜线2441埃扣除背景吸收,在所采用的条件下试样中的铜与砷均不会干扰。铍的灵敏度为9×10~(-13)克(1%吸收),检出限  相似文献   

7.
酸性膨润土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初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比较了膨润土及酸性膨润土处理重金属离子的性能;着重探讨了酸性膨润土去除废水中铅、镉、镍、铜、铬、锌的适宜条件;将它用于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德国科学家测定了14座不同高度(20~80米)、不同年代(>60年或14~30年)建造的输电线塔周围表土(0~10厘米)中重金属含量。由于输电线塔均建于草地上,故附近无其他重金属污染源。取距输电线塔四周5、10、20米的土样,用硝酸提取法分别测定镉、铬、铜、镍、铅、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土壤样品中含锌量均高(最高可达372ppm)。而仅在建造最久的输电线塔下的土壤中,测得400ppm高  相似文献   

9.
以糠醛加氢制糠醇用的废铜铬氧化物催化剂为原料,通过焙烧、酸化、过滤、重结晶制取硫酸铜,再将所得沉淀加纯碱,焙烧,浸取,制取铬矾。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可同时回收铜铬两种离子.铜离子回收率92%,铬离子回收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简介:在微酸性介质中,1-苯基-3-甲基-4-苯酰基吡唑酮(简称PMBP)与稀土形成稳定的螯合物,易溶于苯,氯仿,异戊醇,环已烷等有机溶剂中,可用以萃取分离稀土元素,大量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铝,铬等元素不被萃取。在磺基水扬酸和硫氰酸胺存在下,可以掩蔽大量的镍、钴、锰、铜、锌、钼、钛和抑制在钍、锆、铌、钨的水解,  相似文献   

11.
考察投药量、水力负荷、停留时间等因素,对诱导结晶反应器去除Cu~(2+)、Zn~(2+)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运行参数为:水力负荷40 m~3·(m~2·h)~(-1),结晶药剂投药量2∶1,停留时间90 min。在最佳运行参数下,结晶反应器处理含铜20 mg·L~(-1),含锌10 mg·L~(-1)、pH为5.5~6.0的混合重金属废水。反应器连续运行40 d,出水中铜离子和锌离子平均浓度分别为1.31 mg·L~(-1)和4.57 mg·L~(-1),铜离子和锌离子平均去除率分别是93.4%和51.3%。诱晶载体粒径由0.568 mm长至0.617 mm,平均生长速度为0.001 23 mm·d-1。研究表明,该诱导结晶工艺可以用作同时去除废水中的Cu~(2+)、Zn2+。  相似文献   

12.
为阐明不同作物对土壤铜锌有效性的影响,采集2种典型土壤--红壤和黄泥土,人工制成铜锌单一与复合污染的土壤(铜为50 mg/kg、锌为200 mg/kg),进行盆栽试验,观察了小麦、油菜、番茄和小白菜4种作物的生物量、铜锌浓度及土壤有效态铜锌浓度.结果表明:(1)在2种土壤上,4种作物的生物量均小于没有污染的对照,且铜锌复合污染的作物生物量总体上比铜锌单一污染的低;(2)4种作物在红壤和黄泥土上种植对土壤有效态铜、锌浓度影响的趋势一致,均为种植番茄后铜锌污染土壤的有效态铜、锌浓度最高,油菜和小白菜次之,小麦最低,即番茄>油菜和小白菜>小麦,与作物中铜、锌浓度以及富集系数的高低顺序完全相反;(3)对照、铜锌单一与复合污染土壤pH变化均不甚明显;(4)作物对土壤铜锌有效性的影响并不只是通过提高土壤pH来降低有效态铜、锌浓度,对铜锌的吸收富集作用是降低其有效性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双硫腙用于测定铜、锌、铅、镉等重金属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灵敏度较高,故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由于双硫腙不溶于水,不能在水溶液中直接进行比色测定,因此所用的方法都是采用氯仿或四氯化碳进行多次萃取。这些方法除操作冗长之外,大量使用致癌溶剂,严重地影响分析人员的缝康,并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试用曲力通X—100(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作增溶剂,找出用双硫腙水相直接分光光度测定铜、锌的适宜条件及干扰的消除,并用以测定水、土壤、作物、生物样品中之铜、锌。文中尚列出镉、汞、镍、银、钴、铟等金属离子的显色条件(见表1)。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飞灰中重金属生物淋滤浸出的最佳条件:pH 4.0、飞灰固体浓度1%和硫粉添加量5 g·L~(-1)。在此条件下,飞灰中Cu、Zn、Pb和Cd的去除率分别为47.3%、72.9%、12.4%和75.8%。通过氮气吹脱硫酸盐生物还原产生的H_2S,在pH为2.2和4.0时可分别以硫化物沉淀形式选择回收生物淋滤产生的淋滤液中的Cu和Zn。X射线能谱分析发现,沉淀得到的铜和锌纯度分别达90.6%和99.9%。X射线衍射分析铜沉淀的晶体类型主要为靛铜矿(CuS)、蓝辉铜矿(Cu_7S_4)和雅硫铜矿(Cu_9S_8);锌沉淀主要为纤维锌矿(ZnS)。综合分析,微生物硫氧化-硫还原可以以纯净硫化物形式回收飞灰中47.3%的Cu和64.0%的Zn。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土壤环境背景值及其分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土壤中铜、铅、锌、镉、汞、铬、镍、锰、钴、铁、氟、砷、钒、硒等十四个微量元素的背景值,并对其在不同土类、不同母质、不同土层中的分异进行了论述。对今后宁波市制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工农业合理布局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镀污泥加碱、石灰焙烧灰渣水浸过程铝浸出率较低的问题,在分析电镀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根据污泥中铝、铬、锌、铜等金属的存在相态以及焚烧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拟采用低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先选择性浸出污泥中的铝。研究了稀氢氧化钠溶液浸出铝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电镀污泥用2 mol·L~(-1)氢氧化钠在90℃浸出60 min,铝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而铬、锌和铜等金属则大部分进入浸出渣,基本上达到铝与其他金属的初步分离的目的。研究结果为混合电镀污泥中铝的回收以及铝及其他金属的选择性分步分离工艺流程的选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源突发性铬污染去除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源水中铬污染的不同去除方法的比较实验及验证实验,研究pH值、FeSO_4、NaHSO_3和活性炭的投加量对铬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原水中铬的含量为0.5 mg/L时,未调节pH值的条件下,亚硫酸氢钠与活性炭对铬的最高去除率为50%左右;硫酸亚铁还原沉淀在FeSO_4·7H_2O:Cr~(6+)投加比=16:1时,滤后出水中Cr~(6+)的去除率达到96.8%,中试出水中未检出Cr~(6+),出水的总Cr、总Fe等指标完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合理、经济地处理混合电镀污泥,回收其中有价值的金属具有重要意义。以不同的酸作为浸出剂对电镀污泥中的金属进行了浸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各酸的浸出效果顺序为:硫酸>盐酸>王水>硝酸;液体水与固体电镀污泥比为3,干污泥为5 g,硫酸加入量为15 mL,时间1 h条件下,混合电镀污泥中金属铜锌的浸出率最大,达到97.38%。分别采用铁和铁锰合金还原剂常温还原低熔点重金属离子铜、锌,浸出液中99%以上含量的铜、锌沉淀,使低熔点重金属与黑色金属铁、锰、铬有效分离。低熔点混合重金属可以用来做铜合金添加剂使用,最后沉淀的混合黑色金属氢氧化物处理后可以用来做炼钢合金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湘潭锰矿红旗矿区土-水界面重金属污染流的采样分析,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锰矿区土-水界面重金属污染流中的锰、镍、铜、锌、镉、铅重金属的来源以及同源性。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的差异性、离散程度、变异性较大;锰—镍、锰—锌、锰—镉、锰—铅、镍—锌、铜—锌、铜—铅、锌—镉、锌—铅、铅—镉呈极显著正相关,镍与锰以外的其他重金属相关性都较低;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58.300%、16.628%、11.115%,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1.543%,并且6种重金属在主成分1的载荷非常高。结合矿区的周边环境和自身特点,表明6种重金属的主要共同来源为矿区内的矿业活动,并且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农业活动等也对矿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20.
我厂黄铜保持架钝化液是一种高浓度的含铬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产生大量的三价铬、铜、锌离子等杂质,使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而报废.六价铬以及铜、锌离子对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