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北部金瓜石地区是台湾重要的金、铜、银产地。矿体主要以Au-Cu脉、含Au脉及金-铜角砾岩岩筒产出。矿石矿物有:自然金、富银的银金矿、硫砷铜矿、四方硫砷铜矿及合金黄铁矿等。本文总结了金瓜石地区的地质、矿床、区域地质、矿物学、构造地质、围岩蚀变、地质勘探、物探及控矿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扩大找矿远景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在开采的罗达尔基拉金矿床以及废弃的特里温福和玛丽亚·何塞法金矿山位于西班牙东南部阿尔梅里亚以东约40km的卡沃-德加塔山火山区内。罗达尔基拉的金矿化主要受破火山口构造控制,而特里温福和玛丽亚·何塞法的脉构造则未受到这种控制。特里温福和玛丽亚·何塞法的围岩蚀变的特征是泥质蚀变(伊利石/绢云母、高岭石)。在特里温福,金矿化脉构造周围的蚀变分带为前进泥质蚀变(多孔石英、明矾石、叶蜡石、迪开石)到泥质蚀变到区域性发育的绿磐岩化。对所有这三个矿山的包裹体研究均表明,金是在170—250℃温度下从低盐度流体(2—5eq.wt% NaCl)中沉淀的。然而,罗达尔基拉的热液体系是由次生流体源供给的。高盐度的含石盐和(或)钾石盐、富液相和以蒸气相为主的含CO_2流体包裹体被认为是岩浆成因的。深部的高硫化作用矿石矿物组合(铜蓝、硫砷铜矿、砷黝铜矿)和部分前进泥质蚀变可能与这些流体有关。因此,使罗达尔基拉金矿床归属于酸式硫酸盐或高硫化型浅成热液金矿床的这些特征的一部分,源于代表斑岩环境是典型的岩浆成因流体,而所有这三个地点的金矿化与可能是海洋成因的低盐度流体有关。  相似文献   

3.
冶金部黄金洞金矿,是一个以毒砂黄铁矿为主体矿物的石英脉金矿床,所产金砷浮选精矿,含砷达69.35%。由于含砷太高,在冶炼收金过程中对环境污染严重。为此,矿山在近十多年来,曾先后使用过反射炉、坚炉各种焙烧脱砷方法,不仅操作条件恶劣,炼出的精矿含砷率大部分在5%以上,  相似文献   

4.
湘西南是湖南重要的产金区,该区金矿以脉型金矿为主。按其成矿元素组合,该区脉型金矿可划分为单金石英脉型和金-锑石英脉型;按其矿体产出形态特征,可划分为顺层式和切层式脉型金矿两种。该区脉型金矿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明显,矿物组合简单,金主要以自然金形式产出。该区脉型金矿形成主要与脆、韧性剪切作用有关,雪峰山一带加里东期的剪切作用,使该区的浅变质岩发生变形,并促使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发生活化、迁移,最终富集形成金矿床,因此,该区金矿的成因类型为与剪切带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在黔西南含砷热液金矿床中,砷异常与金矿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带性。研究结果表明,导致金、砷空间分带的原因由Au、As矿化分离引起,并受控于Au、As各自的地球化学行为及热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在黔东众多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点)中,八克金矿具有非常独特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文章在总结了八克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矿物包襄体、均一测温、稳定同位素、微金分析等方法,对该矿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八克金矿的二十多条石英脉普遍金矿化,多在1g/t以上;脉中的石英及毒砂矿物颗粒普遍较大,毒砂在富矿包内可呈大的团块状、似层状产出;矿区围岩蚀变广泛而强烈;石英包襄体中普遍含CO2、硫同位素具陨石硫。上述特点均可与黔东其他脉型金矿相区别。  相似文献   

7.
法国中央地块的勒布尔内克斯金矿产于利穆赞海西基底片麻岩的剪切带中。紧接在糜棱岩化后原先不含矿石英碎裂以后,在剪切带拉张期间形成了含金石英扁豆状体。矿化围岩为微细砂糖状石英,有经济价值的矿化(毒砂、金、黄铁矿、方铅矿和铅硫盐)是在与乳白色石英同期形成的毒砂和黄铁矿结晶后才形成的。与玻璃石英伴生的后期矿物共生组合为:富银自然金、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和硫盐。毒砂有一个成分变化范围,其As的平均含量相当于与黄铁矿达到平衡的温度(约400°±30℃)时毒砂中的砷含量。与成矿同时发生的热液蚀查结果形成了多核白云…  相似文献   

8.
新疆马热勒铁金矿床特征及其流体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热勒铁金矿床产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安山岩和安山质凝灰岩间的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呈脉状 ,主要为蚀变岩和含金石英脉。矿石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黝铜矿、自然金、银金矿、毒砂、辉铋矿、磁铁矿、石英、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等矿物组成 ,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金矿成矿主要经历黄铁矿—石英—金、石英—金属硫化物—金、石英—碳酸盐—金三个阶段。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含金建造。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 ,成矿温度为 16 0℃~ 2 80℃ ,成矿压力为 (73.4~ 12 1.9)× 10 5Pa ,成矿时成矿流体pH为 4 .2 0~ 5 .0 1,呈酸性 ,Eh为 - 0 .6 6~ - 0 .4 5eV ,属还原环境 ;流体为Na+ —Ca2 + —HCO3 -—Cl-型体系和Na+ —Ca2 + —HCO3 -—SO42 -—Cl-型体系的酸性—弱酸性流体 ,流体中成矿物质金主要以[AuCl2 ]-、[Au(HS) 2 ]0 等络合物形式存在并运移 ;流体的溶液来自岩石建造水、古大气降水及变质水组成的混合水。区域构造应力作用、成矿流体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古大气水不断加入、成矿流体与围岩的蚀变反应等引起成矿流体周围一系列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是马热勒铁金矿床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 引言 太古界花岗岩-绿岩地体中的金矿化每年可提供大约200t金。现在世界金年产量大约为1300t。 太古界金矿床包括块状硫化物、古砂矿和条带状铁建造,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与石英脉伴生的后生矿化。 在空间上与太古界绿岩有密切关系的含金石英脉,已知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产出。例如南非的巴伯顿山地、西澳大利亚卡尔古利矿区的戈尔登迈尔以及加拿大苏必利尔构造省的阿比蒂比绿岩带。 直至约25年前,人们乐于用来解释金矿脉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某些矿床类型中,自然锑比较常见,尽管锑具有亲铜性,特别是与Cu、Ag、Zn、Hg、Pb和Fe能形成硫化物和多种硫盐。这类硫盐矿物中最常见的是黝铜矿-砷黝铜矿。在自然界中,锑可形成氧化物和复杂氧化物,而且,还有大量的自然亚锑酸盐、锑酸盐以及其他复杂含氧盐。锑的亲生物特征表现在它通常少量存在于多种活的有机体及其化石中。  相似文献   

11.
铜陵地区滨邻长江下游,现为一近东西向延伸的隆起断块,四面为侏罗—白垩纪火山碎屑岩系和红层所围限,以富产铜、铁、硫、金等矿产而闻名于国内。由铜官山铁铜矿床和马山硫金矿床组成的铜—马矿田,即位于该地区西部(图1)。铜官山矿床已有数十年采矿历史,工作程度较高;同时,在成矿地质构造条件上也颇具代表性。因此,深入研究铜—马矿田的构造特征,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菲律宾目前是亚洲第一产金国,其大部分金产量归功于20世纪70年代活跃的斑岩型铜矿勘探热的结果。现在正在进行现代变质带和地热系统的调查,以发现新的金矿床。其金勘探活动比日本活跃。这种热情定会得到报偿。  相似文献   

13.
新疆北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于晚古生代火山岩中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新疆北部近期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金成矿类型。通过对本区部分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容矿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REE分布模式、硫同位素、氢同位素、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分析与对比.讨论了其基本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并揭示了本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与我国东部地区某些产于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中的同类型金矿床在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上存在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4.
拉拉布脉状金矿床是西必塔矿集区最典型的矿床,而西必塔矿集区脉状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近年来发现的最具经济潜力的金矿床之一。金矿赋存于中新世—更新世马林丹群火山岩中,该火山岩呈零星岛状散布于斯丹岗—哥塔巴托—大姑玛线性构造活动带(SCDL)的东部,并受到安山玢岩侵入。该火山岩可分为上、下段两段。下段由安山质熔岩、英安岩、凝灰岩组成,上段为火山角砾岩和凝灰质角砾岩。拉拉布矿床的安山岩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属于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化。金是在pH值近中性的浅表环境中由于热液沸腾并伴随流体的混合沉淀而成,通常富集于标高30~200 m之间。金的富集有4个阶段(1)形成角砾岩之前的围岩蚀变作用;(2)热液角砾岩的形成;(3)形成角砾岩后的围岩蚀变作用;(4)金矿形成。  相似文献   

15.
卡尔福克矿山富金矿化作为铜-金矽卡岩的叠加矿产出。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和金在铜-金矽卡岩与富金矿化中的分布的地质统计学比较结果说明,金是在两个分别进行的、不同的地质事件中沉淀成矿的:1.沉淀事件,在多种因素控制下与铜一起沉淀在矽卡岩矿石中;2.富金矿化事件,在以帕内尔石灰岩为围岩的矽卡岩中形成富金矿体。此阶段的成矿物质的金含量远远高于矽卡岩矿石中的金含量。富金矿伴随有明显的蚀变作用,这种蚀变作用的特点是含有粘土黄铁矿和石英-黄铁矿(-砷黝铜矿),Au、As、Sb、Hg、Si、S和Tl异常以及Pd、Ca和Se亏损。据岩相学和电子探针研究,富金矿化至少有三幕;富金矿化早于石英钼矿脉的生成。富金矿石的统计学特征在直方图、散布图和方差图上不同于铜-金矿化。富金矿组合样的金品位平均值为0.3盎司/短吨(约10.29ppm——编者)。矽卡岩矿石的定向方差图表明,N20°E走向的弥散型断层组和距宾厄姆岩株接触带的距离控制了金和铜的品位。矿体的高程似乎是矽卡岩中金品位的一个附加控制因素。帕内尔石灰岩中富金矿化的富矿体具有已贫化的钻探储量1.2Mt。有证据表明,在现有钻探控制范围以外,矿体还延伸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6.
砷的形态分布是影响地下水环境中砷迁移转化行为的关键。最新研究发现硫代砷是富硫高砷地下水中砷的主要存在形态。然而,中国关于高砷地下水中硫代砷形态的定量检测成果有限,现有报道多是对水样进行酸化处理后进行砷酸盐和亚砷酸盐形态分析,这一处理导致砷和硫发生沉淀从而使得硫代砷形态被破坏或被忽略。该文系统对比分析了几种不同硫代砷形态的制备、分离和定量检测技术,总结了硫代砷的形态分布及环境行为特征。未来对高砷地下水污染的研究应着重发展硫代砷形态的测试分析技术,调查硫代砷形态在高砷地下水环境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并探讨其对传统意义上的(亚)砷酸盐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五凤—五星山金矿床属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低流型浅成热液型金矿床。侏罗系上统金沟岭组火山岩为其主要矿源层,矿体受火山机构的断裂、裂隙和次火山岩脉内外接触带控制。碱长花岗岩侵入金沟岭组底部,为金矿形成提供了热源。成矿作用主要在低压、中性介质和弱氧化、超浅成条件下进行。金矿一般富集于矿体上部;矿体转弯、膨大处及分支复合处;强冰长石绢云母硅化蚀变岩中;含细粒黄铁矿的方解石石英脉;辉银矿集中地段。  相似文献   

18.
<正> 鹿儿岛县萨摩半岛南部的含金块状硅化岩体,称为南萨型金矿床。它是可以露天开采的重要金矿床,目前正在开采的有枕崎市附近的春日、岩户和赤石三个矿山。从前大多认为南萨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上新世-更新世,但是,都缺乏充分的资料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莹  许丽英  王少锋  肖翻  贾永锋 《环境科学》2015,36(9):3298-3303
雌黄是砷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中的重要的次生矿物.雌黄的溶解性研究对于研究砷在水环境中的形态转化和环境归趋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中p H和硫化程度对于雌黄中的砷的形态变化及其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结合同步辐射X射线近边吸收光谱(XANES)和扩展X射线吸收光谱(EXAFS)表征手段研究了近中性厌氧条件下,有硫和无硫体系中雌黄溶解产物中稳定存在的砷形态.结果表明,在p H中性条件下,雌黄在两种体系中均形成硫代砷和亚砷酸盐的混合物,有硫体系中硫代砷是以全硫代为主,而无硫体系中硫代亚砷酸盐是部分硫代为主.线性拟合分析确定在有硫体系中硫代亚砷酸盐形态占总砷形态的88.2%,亚砷酸盐形态占总砷形态的11.8%,而在无硫体系中,硫代三价砷形态占总砷形态的43.7%,亚砷酸盐形态占总砷形态的56.3%.可见亚砷酸盐的形成与砷硫比有关,提高硫砷比可以提高亚砷酸盐中硫取代的比例以及全硫代亚砷酸盐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西北地方埃寇贝(Echo Bay)矿山的脉状铀-镍-银-铜矿床是赋存在沿北东-南西向裂隙带内古老的安山质凝灰岩中,凝灰岩的同位素年龄值为1,800百万年。 埃寇贝矿山矿脉内的矿化阶段可分为:1)石英-赤铁矿阶段;2)沥青铀矿阶段;3)钻-镍砷化物与自然银、铋阶段;4)早期硫银矿阶段;5)主要硫化物和白云石阶段(在这一阶段,硫银矿、黄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