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环保问题是目前我们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环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环保意识还很淡薄,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差,要想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让公民自觉地保护环境,就应该从课堂做起,从学生做起。我们的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有关环保的内容很多,例如二氧化硫、氧气、一氧化碳、二  相似文献   

2.
周生贤 《环境保护》2013,41(14):10-13
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自人类出现以后,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生物是在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中存在的,而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高校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三种生产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反思环境问题出现及其愈益激化的原因,反思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和探讨人类对环境科学认识的深化,指出发展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活动的深入,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正在发生根本改变,环境意识已进入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成为人类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最近指出: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未能有效扼制环境进一步衰退的原因之一,是全世界大部分人尚未形成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新的环境伦理观,今后数十年是建立此种伦理道德的关键时期。新的持续性伦理道德的核心是尊重自然、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把人类从战胜自然的胜利而产生的飘飘然中解脱出来。新的道德要求当代人之间、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机会平等,它的两个重要命题是:“只有一个地球”和“明天与今天一样重要”。新的伦理道德将从人的深层意识里重新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缺乏环境意识而造成的,而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加强对人类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基础、先导、推动和制约的作用.创建"绿色学校"是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相似文献   

6.
保护环境,热爱环境,改善环境,建设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与发展意识,是中国环保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环境意识不仅是科学意识和道德意识,也是艺术意识和现代意识的重要内容,缺乏环境意识,就不可能揭示和实明人类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对立统一,就根本实现不了持续发展的目标。人口众多,社会需求量大;地大物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活动效益低,发展资金严重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保护,说起来也就是人类对于地球资源的保护,因为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保证。因此,人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归根结底就是树立保护资源意识。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即将迈入21世纪,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长河中,人类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在与大自然的改造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大自然同样给予了人类无情的回报:人口爆炸、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人类在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生存的挑战.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产生,也必须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解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明智选择,也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是我国的中心工作,然而,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的环境问题同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改善和保护环境,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用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一条根本出路。在教育中处罚手段具有极大威慑力,因而在古今中外的环境保护中都起过积极的作用。 我们的处罚教育中尚须进一步完善立法,要重罚、要持之以恒地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这一根本目的,为解决环境问题创造最根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环境及环境科学的哲学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层次上考察环境和环境科学有关问题,对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世界观与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环境是一个哲学范畴,是主体活动赖于进行的自然、社会、人文条件的总和。环境哲学承认环境的价值因素,引入环境价值系统,实行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环境哲学将伦理观引入自然环境之中,倡导人类须规范其行为、尊重自然环境有其存在与发展的权利。环境哲学寻求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自身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推广环境教育,普及全民的环境意识,是解决人类面临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进行环境教育工作,要注意环境教育对象的广泛性、针对性和环境教育手段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姚卫新 《环境导报》2003,(14):14-14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建立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新文明已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培养中学生环境意识,增强他们对地球、对环境、对人类、对祖国的责任感,是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环境意识的基本要素环境意识主要包括认识要素和道德要素两部分。环境意识的认识要素是指人们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程度。科学的环境意识必须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一是能认识到环境是个大系统,人类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二是能认识到环境…  相似文献   

13.
忠言 《环境》2004,(11):4-5
据国家环保总局证实,目前,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投诉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仅2003年的电话投诉就有33万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群众信访、上访的八大热点之一。有关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近年来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都有明显提高,受污染损害的群众勇于捍卫自己的环境权益;二是环境侵权现象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依然相当普遍,尤其是特  相似文献   

14.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与贸易技术壁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本文就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有关环境的贸易技术壁垒之一,组织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规避有关环境的各种类型的贸易技术壁垒的有效管理工具和平台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也谈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一个人们热议的话题。通过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因素,得出全球气候变暖是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自然因素是基本的影响因素,而人为因素则为主导性的影响因素。认为目前人类能够做到的也只能是提高环保意识,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量,而对自然因素是无能为力的。中国应采取适合自己的措施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同时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以及生物圈的影响,认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给人类带来更大的是灾难,而不是利益,因此要尽一切努力减缓气候变暖趋势甚至解决气候变暖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口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个人类生态学基本问题。在人类影响环境的诸多因素中,人口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对于人口增长,中国政府采取了计划生育的政策,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0年与1970年相比,中国妇女总生育率由5.81个孩下降到2.31个;出生率由3.34%下降到2.106%;按1970年实际增长率推算到1987年,等于少生2亿人口,为社会节约2万亿元抚养金;同时在减轻资源消耗和人口对  相似文献   

17.
郭伟 《环境》2002,(5):34-34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因而,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一、开展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  相似文献   

18.
吕丽茹 《环境工程》2022,(4):271-272
<正>如今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诸如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严重等各种问题,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也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众多的环境问题已经不能让人类听之任之,只有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人类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成为重中之重。如印度许多地方都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问题、垃圾问题和水污染问题等。其中,空气污染来源于农村秸秆燃烧,因为没有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且缺乏有效的禁止,印度的空气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溯源追之,印度之所以有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与其当地落后的教育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没足够的教育资源,居民素质教育普遍低,环境保护意识淡漠,缺少环境保护的规范行为,导致印度的环境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国际海洋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定为今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在人们广泛宣传“海洋意识”之际,海洋向人们索取了一笔巨额学费,为人类补上一堂环境课。  相似文献   

20.
目前,环境恶化已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对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应该通过立法来遏制。为了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最紧迫的任务是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环境法制建设任务,主要是将环境法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执法上来,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所以进一步严格环境执法,已成为当前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近几年市人大、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环境保护执法大检查活动,使各部门受到深刻的教育,环境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有了进一步提高,执法力度明显加大。但就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