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通过滞洪型水库运行机理的介绍,以石佛寺水库为例,提出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协同调控解决蓄水带来的环境负效应,通过建立库区水环境统一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预测水库蓄水对环境的影响,并对解决水库蓄水产生的环境负效应进行方案的优化选择,最终提出地表水库蓄水和地下水库供水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前后大宁河富营养化状态比较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基于大宁河试验性蓄水阶段(2005-09~2007-09)和正常运行阶段(2008-09~2010-09)的监测数据,对大宁河试验性蓄水前后富营养化状态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运用Carlson的"二维坐标理论"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大宁河富营养状态限制因素.结果表明,和试验性蓄水阶段相比,正常运行阶段整个研究区域TSITP呈显著上升趋势,从大宁河回水末端至长江干流,增加幅度沿程依次为23.29%、19.57%、15.58%和14.12%;TSISD和TSITN维持稳定;TSICHL总体维持稳定,仅回水末端(S1)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17.34%.从长江干流至大宁河回水末端,TSITN、TSITP和TSISD这3个营养状态指数均呈现沿程降低的趋势;TSICHL呈现回水区(S2)和出水口(S3)较高,长江干流(S4)和回水末端(S1)较低.试验性蓄水前后各水文期特征基本呈现一致.TSITN和TSITP水文期特征表现为:汛限期、泄水期>高水位运行期>蓄水期;TSICHL水文期特征表现为:汛限期>蓄水期、泄水期>高水位运行期;TSISD水文期特征表现为:汛限期、泄水期>蓄水期>高水位运行期.正常运行期和试验性蓄水期相比,TSITN、TSITP和TSICHL在各个水文期之间的差异变小.长江干流和大宁河总氮和总磷已经超过了富营养化状态的临界值,因此营养盐并不是水体富营养化状态的限制因素;非藻类浊度控制水下光衰减而成为限制藻类生产力的关键因素.非藻类浊度和水下光照分布受到水文学特征季节动态的强烈干扰.  相似文献   

3.
三峡水库典型支流磷素赋存形态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2018年三峡水库低水位期(6月)、蓄水期(9月)和高水位期(12月)对库区内的典型一级支流——香溪河与神农溪回水区水质、水动力及环境因子的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三峡水库内的典型支流在水库不同调度期时水体中磷素的存在形态及成因.结果表明,香溪河与神农溪库湾水体总磷(TP)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49~0.168m...  相似文献   

4.
结合具体实例,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要求,对氨碱法制纯碱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库进行环境风险评价,针对环境风险的风险识别、源项分析、事故类型确定、后果计算及风险管理措施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计算事故的泄漏时间及泄漏量时存在不确定性,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给出假定事故源强.不同阶段的溃坝概率是不同的,水库初蓄水期的溃坝概率较高.本项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应侧重于坝址下游人群安全.建议主要从事故发出预警、群众疏散、抢险与救助以及救援物资的供给等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5.
官地水库的库首由雅砻江自身河弯形成了一个近东西向的单薄分水岭,该分水岭南北方向上长仅1 880m,沿南北向展布的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贯穿了水库内外,构成了潜在的库水外渗通道.笔者在现场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和观测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天然和水库正常蓄水条件下的地下水流场特征进行了模拟,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地下水流场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天然条件下地下水分水岭已经消失,水库正常蓄水条件下存在水库渗漏问题.水库正常蓄水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场的模拟结果表明,其水库渗漏量约3 670 m3/d,其中通过平川组上段、马坪组中段和阳新组上段地层渗漏的水量约占总渗漏量的77%,因此防渗的关键是封堵这三套地层.  相似文献   

6.
水库调度和营养物消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北京密云水库为研究背景,研究和分析水库的水质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水库调度与富营养物质消减之间的关系.并在对实际水质监测数据和模型模拟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库富营养化控制中的水库调度措施,即结合水库的防洪调度,采用底层放水的方式去除营养负荷.最后还分析该运行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格尔木地区地下水位六年来平均上升了6.203m,造成了国内外罕见的严重灾害。本文以实际资料为依据,用水均衡方法研究地下水位上升机理。以水库蓄水为界限,划分两个均衡期,分别建立方程并求出使地下水位上升的储存量的增加量为4.84m~3/s。分解后得水库岸边渗漏量及水库调蓄、控水引发的河水渗漏量为10.51m~3/s,其储存量的增加量是4.31m~3/s,占总量的88.8%。  相似文献   

8.
三峡水库大宁河支流浮游植物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基于大宁河不同水文期(2012-04-27~2013-01-19)的监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手段,探索三峡水库支流浮游植物不同水文期演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表层叶绿素浓度和藻类细胞密度最大值均出现在汛限期,依次是蓄水期、泄水期和高水位运行期.基于生态功能组原理,不同水文期大宁河的浮游植物演替模式为:CR-R(高水位运行期)-CS(泄水期)-CR/CS(汛限期)-R-CR(蓄水期).2丰富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蓄水期,最小值出现在高水位运行期和泄水期;均匀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汛限期,最小值出现在高水位运行期和泄水期;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出现在汛限期,最小值出现在蓄水期和泄水期;演替速率最高值出现在蓄水期,最低值出现在泄水期.3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高水位运行期,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生境参数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水动力参数(RSCW)和光热参数(Et和Ef*)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要素;泄水期,Et和Ef*均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营养盐参数(TP)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营养盐参数(TP)和光热参数[Deu(λPAR)/Dmix]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要素;汛限期,光热参数(Ef*)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营养盐参数(TP)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光热参数([Deu(λPAR)/Dmix]、Et和Ef*)和营养盐参数(TP)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要素;在蓄水期,TP与Chl-a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光热参数[Deu(λPAR)/Dmix]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9.
由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国内第一座大型全地下式水库泵站,日前在上海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该水库泵站位于上海市共和中学操场下。水库蓄水容量约2万吨,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和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桩施工新技术。水库净空高度近6米,项板上复土1米左右。水库建成后,仍可恢复学校操场功能。与水库相配套的泵房也为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内设置水库调节泵和增压泵共4台。  相似文献   

10.
沙河水库是北运河上游的关键节点,2018年实施低水位运行后水质逐步改善.本研究于2020年10月对低水位运行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研究,结合历史报道数据与本次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低水位运行前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演变状况,并开展了低水位运行后库区富营养化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门62属1...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用水日益增长,但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有限,使得供水与需水矛盾加剧。因此,对流域内或流域间的水库进行联合调度和管理,将有限的水资源统筹安排、挖掘潜力、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效益、提高供水的保证程度即对水库实施优化调度很有现实意义。本文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灌溉水库群优化调度的聚合分解(AD)模型,以保证在系统整体效益最优条件下得出各库的最佳运行策略,从而使水库的运行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
水体交换与传输的时间维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体交换时间维的特征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宏观概念、微观概念的意义,比较了不同概念的异同。重点给出了更替周期及更新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两者的关系。还参照前人研究,分析了水体入口、出口位置不同时水体更替周期、平均传输时间、平均寿命、平均滞留时间的关系。最后以20世纪90年代黄河中下游河段为例对其更替周期及逐月变化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证实径流量与更替周期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利水电站坝上、坝下布设监测断面,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枯水期水质监测,分析上下游水质的变化以期对梯级电站的建设与运营对北溪下游水质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梯级电站的建设运行,形成梯级水库,流速变缓,大气覆氧能力降低,水中溶解氧下降,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使水环境容量降低,对污染物的稀释、混合和降解能力减弱,湖库富营养化是水库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此,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并提出当上游污染水团下泄时,作为补救和改善水质时电站应采取的运行方式,为今后河流的突发污染防治、水质保护与改善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东江流域为香港及广州等特大城市的重要水源地,新丰江、枫树坝与白盆珠三大水库对东江全流域水资源有控制性调蓄作用,加上人类活动影响,导致东江流域地表径流发生显著变异.研究分析东江流域上中下游水利工程建成前、后径流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异特征,对水利工程与人类活动影响的东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基于此,选取多元线性回归、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等模型模拟水利工程建成前的径流变化,研究认为:①神经网络为水利工程建成后径流变化模拟的最优模型;②水利工程建成后,流域径流变异特征分两阶段:1974-1982年流域水文变异不显著,水利工程影响不大;1983-2000 年径流变异显著,水利工程削峰填谷作用明显;③东江流域龙川、岭下、博罗站水文变化均受水利工程调蓄影响,但影响程度各异:博罗站水文变化受水利工程影响最大,岭下站次之,龙川站受影响最小.另外,在水利工程调蓄作用影响下,东江流域月径流变化幅度趋于平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洪水风险及减少了极端气候条件对东江流域水资源供给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文针对黄河上游水沙关系恶化、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等问题,围绕黄河全流域2012—2030年水资源规划的配置结果,以龙羊峡、刘家峡梯级水库联合调度为调控手段,考虑全流域综合供水、防洪、防凌、水资源供需平衡等要求,构建了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龙刘)梯级水库联合调度模型,采用自迭代模拟优化算法,分别计算4种情景、4种模式下13个方案的可调水量,最终推荐以水定电模式下的计算结果为最佳模式。结果表明:随着未来需水量的增加,可调水量呈减小趋势,且调水工程的引水量未提高梯级水库的可调水量。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上游宽谷河段水沙调控、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科学规划和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M的太湖流域水文特征提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选取太湖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25万中比例尺DEM作为基础数据,应用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流域水文特征提取,得到了研究区域水流流向、汇流栅格生成、河网水系、子流域边界等流域特征信息,经与标准河流水系特征对照,认为基于DEM提取的太湖流域水文特征信息是合理的,可作为基础信息,为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novel utilizations of raw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for manufacturing lightweight metallic reservoirs. The objective is to develop an environmental friendly technology for producing gas and liquid storage reservoirs that ensures a mor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raw materials and a better end-of-life management of products than other technologies currently used to fabricate metallic reservoirs.The proposed technology utilizes previously engineered single-stage nosing of thin-walled tubes using sacrificial (expendable) mandrels to develop a multi-stage process that makes use of recyclable mandrels for producing lightweight, axisymmetric, seamless reservoirs. Recyclable mandrels are cast from low melting point alloys, possess the ability to continuously adapt its shape to that of the preforms and are easily removed by melting, while leaving the reservoir intact, at the end of the process.The prospects for eliminating the welding routes commonly used in the fabrication of reservoirs and for remelting and recycling the mandrels, results in significant economic and time savings and offers potential for opening new marke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ow-cost seamless reservoirs.The presentation is supported by experimentation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based on independently determin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with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deformation mechanics and identifying the major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the proposed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8.
黄河径流序列标度不变性分析及趋势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影响黄河干流梯级电站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关键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还有对未来径流趋势的认知不足。可见研究黄河干流径流变化趋势,对于黄河干流梯级电站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利用非趋势的波动分析法,对黄河干流贵德、头道拐和花园口3个水文站径流的标度不变性和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3个水文站的径流量将会减少,这将对黄河干流梯级电站可持续发展不利。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8年8月开展的夏季江苏省17座水源地型水库水质调查数据,结合水源地型水库面临的主要水生态安全问题,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意见法建立了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和方法,并首次提出将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纳入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江苏省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等级为优秀和良好的水库分别占29.4%和52.9%,处于一般等级的水库占17.7%;水库水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透明度、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MIB)、蓝藻水华及富营养化.本研究通过抓住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的主要水生态指标进行简便易行的评估,可为类似水源地型水库因地制宜地制定个性化生态监测方案和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湖库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饮用水来源。随着经济发展和污染负荷入湖库量持续增加,我国湖库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以2005-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83个湖泊、531个水库25项水质指标的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我国湖库主要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我国湖库污染的形势十分严峻,Ⅰ类水比例极低,而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比例过高。有机污染仍然是我国湖库主要的污染问题之一,超标因子主要有化学需氧量、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粪大肠菌群;同时重金属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超标问题也十分严重,超标因子主要为汞、镉、砷、铅和氰化物。我国达到集中式饮用水水质标准(Ⅰ类、Ⅱ类和Ⅲ类)的湖泊比例仅有20.9%,水库比例稍高,但也仅为5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