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污染治理财政税收政策调节面窄、力度弱,导致整体自然环境治理面临经济约束问题。对此引入动态博弈理论,针对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经济约束,提出以调节污染企业税收和提高环境补偿为目的的环境财税调节模型,打破经济约束。首先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自然环境污染对需求函数的影响,证明环境质量改善会提高社会经济福利;设定特定的自然环境市场容量,利用企业成本函数、污染排放函数以及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函数等研究函数,研究税率政策对污染治理经济约束的影响。通过动态博弈理论,建立动态博弈过程,通过第一第二阶段博弈,确定环境保护最优税率和环境治理补偿机制,打破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约束。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环境恶化影响的不断加深,农村的环境也出现了严重的污染,与于城镇污染相比,农村环境污染具有其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引入农村环境社区来进行治理.本文拟从传统的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在如今利用农村环境社区形式来更好地治理农村环境,希望能够为农村的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张梅  吴永涛  石磊  马中  周楷 《环境保护》2020,48(16):56-60
环境绩效评估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一项环境管理工具。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治理与改善,却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农村环境绩效评估机制。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和特点,初步建立了农村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并以N县S镇为例进行了农村环境绩效评估案例研究,以期为我国农村环境绩效评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构念、特征及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梳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基本概念及治理要素,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体自身缺陷、治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形成网络化治理的模式。政府不应再被视为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唯一主体,应发挥社会公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政府、村民、村委会、企业、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格局;提高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认知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最终实现垃圾妥善处理、污水有效治理、村容村貌大幅提升的良好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培喜 《环境》2012,(Z1):37-38
许多工程建设项目都会引起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状况、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影响与环境治理方案研究,是在场址和技术方案选择过程中,调查研究环境条件,识别和分析拟建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研究提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措施,比选和优化环境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5个方面分析了怎样提高中国环境治理现代化基本问题,即:社会各经济主体间利益相协调、各项环境治理工具相协调、区域间环境政策相协调、地区环境短期治理与长期治理相协调、国内环境治理与参加全球环境治理相协调。综合来看,提高中国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共治模式,还要基于中国各地区发展实际、合理规划环境目标、并借鉴全球环境治理经验,建立健全中国环境治理体系,促进中国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矿山实例为背景,介绍了淮南市小型煤矿山王煤矿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该矿山实际环境问题的特征,并制定了具体的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阐述了该矿山采取的针对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通过治理措施的实施消除了矿区内地质灾害隐患,恢复了治理区生态植被,改善了治理区环境现状;分析了治理恢复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今后小型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石拱桥由于其年代久远、结构复杂、露天保存以及可靠度评估过程中参数不易确定等特点,导致传统结构稳定性分析评估方法难以准确评估古代石拱桥结构实际响应和可靠度。提出一种基于无损检测和概率的古代石拱桥结构可靠度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出利用无损检测技术或工程地质类比法获取石拱桥结构物理力学参数并建立数值模型;然后基于无损检测数据或《工程地质手册》,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对石拱桥整体结构响应影响较大的关键参数,即第一类关键参数,并根据参数先验分布提出不同的抽样方法,生成随机样本实现贝叶斯更新过程;最后通过ANSYS软件对桥梁结构的响应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利用可靠度分析方法计算出石拱桥结构可靠度指标,并根据相关标准对石拱桥结构安全与可靠度进行评估。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代赵州桥(大石桥)为研究对象建立简化模型,采用本文提出的可靠度评估方法计算得到目前赵州桥的可靠度为3.42,该桥梁安全等级为二级,该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从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该方法可规避传统物理力学检测过程中对石拱桥古建筑的损害,筛选出的关键参数合理,且数据更新处理充分考虑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从而可更精确...  相似文献   

9.
环境服务业是为环境污染治理等提供服务的行业,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环境服务与环境治理效果存在脱节的现象.本文借鉴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分析传统环境服务中环保企业污染治理与实现环境系统性改善之间存在的差距,及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针对性的从成本分担、目标统一、结果双赢、服务量化四个方面分析当前阻碍环境服务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探讨环境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并为推进我国环境服务业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生活快速发展,而环境问题也随之来临,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治理。为了改变恶劣的环境问题,城市环境管理部门要加强治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采取现代化技术,营造舒适美好的城市环境。基于繁杂的发展背景,市政需要下发专门的扶持政策,创新社会管理,探索积极有效的治理方案,推进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矸石山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矿山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被认为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一大重要因素,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落实受到巨大威胁。本文结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成效评估,在分析我国煤矸石存量、自燃、大气污染问题及治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剖析矿山环境治理的技术政策储备、环境监管手段、环境监管机制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被遗漏的大气污染源,矸石山环境治理亟待加强"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摸清源头家底,开展矸石山环境问题专项摸底调查;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根治矸石山环境问题的长效监管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开展矸石山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提高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X24 9602058人口经济与环境整体优化模型初步研究/郭宝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室)//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天津市环保科研所一1995,8(4)一25~28环信X一136 一个城市在发展中做到人口经济与环境的整体优化,传统的思路是控制人口经济发展。80年代以来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以产业技术结构的演进,二、三产业的融合来促使人口经济环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取得人口经济与环境的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提供实用的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人口经济与环境整体优化模型的思路,给出了具体模型的建立方法,讨论各项参数的获取,从而可为城市人口经济与环境整…  相似文献   

13.
关于深化我国“十三五”时期农村环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环境是我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存在的农村环境治理压力巨大,治理能力薄弱、治理体系不完善,重建设、轻管理,重环境基础设施硬件建设、轻环境保护意识软件建设等问题,并提出在“十三五”时期,应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思路和管理方式,积极做好重点区域连片整治、典型地区试点示范,分类分区引导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十三五”时期农村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结合带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带,环境问题集城市工业污染与农业生态破坏于一身,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往往以城乡结合带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为代价,使之在遭受农业环境问题影响的同时,又遭受城市和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大气污染的破坏。根据城乡结合带环境成因特点,环境综合治理应建立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综合环境治理及工业污染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制定合理的城乡结合带环境治理规划,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控制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灌溉,加强城乡结合带建设项目的环境监测和管理,倡导和鼓励生态农业建设等是城乡结合带综合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民用建筑换气率与室内空气质量关系分析的准确率,设计换气率与空气质量关系分析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有效分析。根据当前自然环境参数,以测试、故障隔离、可测试性输入理论、不可测试输入理论四部分为核心,建立可测试性环境信息流,利用ATS中线性测评逻辑,建立因素逻辑关系模型,引入环境信息流,将模型简化为关系逻辑动态分析链,获取超差相关性关系矩阵;将换气率与空气质量带入关系链,通过对应矩阵,针对二者超差检定结果,获取对应相关性关系公式,完成二者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出发点,分析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现状提出了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环境治理区域重度盐碱化地表的环境特点,对集中连片地表裸露区域,阐述以恢复地表植被为主要目的,采取植被覆盖的生物工程、区域围栏封育工程等具体的综合技术措施所采用的方法。达到环境治理的目的。治理后,使当地的环境得到治理,风沙扬尘情况逐步得到根治,空气质量得到提升,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农村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大气环境情况经过有关分析显示其污染程度严重,因此加强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的防治十分必要。但目前我国农村大气环境治理在法律规定上存在不足,影响大气污染治理的推进。完善我国农村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机制,要从建立区域大气污染协调共治机制、加强农村大气污染防治执法力度、建立产业转移承接法律机制、健全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制度、完善农村大气污染治理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透视日本环境治理的"四化"模式——"双向复合化""柔性化""市场化"与"参与化",发现"双向复合化"治理更注重治理"公"主体与"私"主体之间的配合、协同作用;以公害防止协定与环境行政指导为代表的"柔性化"治理,能弥补法律规范等刚性控制手段的不足,更具针对性与灵活性;"市场化"治理旨在实现日本中央政府环境管控权力的分散与下放,使"自上而下"的环境治理效果得以优化;"参与化"治理则着力于解除层级制枷锁,解决"自下而上"环境治理的推行方式问题。基于此,得出相关启示:环境治理应增强地方环境自治、推广环境行政指导、提升基层成员环境决策能力并重视公众与政府间的对话及协商。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治理机制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环境保护治理机制尚不完善。通过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进行归纳,探寻适合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理论和方案,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环保新机制,为农村环保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