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三波长红外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2):63-64,11
根据油的种类,性质及水中的分布情况,采用优级纯四氯化碳多次萃取,将油从水中提取出来,包含石油类和动物物油,动物物油属极性物质,可被硅酸吸附,石油类不被吸附,在红外三波长,波数分别为2930cm^-1,2960cm^-1,3030cm^-1处被吸收,准确测定这三个波数特征谱带的总和,从而准确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红外分光光度测定水中总油的方法,并对固相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对于1L添加2mg标准油的水样,其总油的回收率为86%-93%,多次重复实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n=6)。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矿井水中油类分析时,用正己烷作为萃取剂,以工作曲线代替标准曲线,从而使油平均回收率增加到96%以上。并在正己烷用量、水样预处理等测试参数选择上做了条件试验。  相似文献   

4.
对某公司烤鳗废水进行了实验室研究,通过改进萃取装置和萃取方式,在实验室内取得了良好的鳗油回收效果,回收率达到了95%以上。在实际工程处理中采用“萃取-SBR-中和-吸附”处理工艺,回收水中大部分的鳗油,萃取剂循环使用,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生产或实现达标排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用全自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氯苯的方法,本方法用带HLB萃取膜的固相萃取仪处理样品,然后用带ECD检测器的VARIAN CP-3800气相色谱仪测定,操作简便、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回收率较好,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对JKY-1型红外分光水中油份浓度测定仪进行了实验验证。水中的石伯类物质经四氯化碳或三氯三氯乙烷萃取后,用JKY-1型红外分光水中油份浓度测定仪在波数分别为2930cm-1、2950cm-1和3030cm-1处进行扫描测定。仪器的适用范围为10~100mg/L(4cm比色皿)和40~400mg/L(1cm比色皿),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0%,标准石油烃的回收率为92%~106%。结合不同红外测油仪测定标准石油烃及实际水样的结果对比,对仪器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工业废水中油类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有关条件试验,采取了在采样瓶中直接进行萃取操作、萃取剂一次准确加入、脱水剂直接加到萃取剂中等项措施,解决了多种工业污水试样由于有机萃取相产生严重乳化现象导致测定失败的问题,扩大了"统一测定方法"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油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测定速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汞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汞的经验滨州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王俊荣一、测汞用容器的洗涤酸泡前如曾用肥皂或合成洗涤剂清洗容器,则必须将其彻底冲洗干净,否则,在加酸后器壁上残留的少量肥皂或洗涤剂会变成油蜡状物质粘附在器壁上,妨碍酸泡发挥作用,因而,最好改用去污粉或...  相似文献   

9.
新型高效油水分离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油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和乳化、破乳的原理,研究并提出了新型油水分离器填料,解决了目前油水分离器填料不能很好去除乳化油的缺点,提高了油水分离器的处理能力,为新型油水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工艺和新材质,使油水停职顺对油污水的处理具有物理、化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转盘撇油器的工作原理 垂直放置的平板圆盘绕水平轴转动,圆盘的一部分浸在表面浮有油膜的水中。当圆盘转动时,油附着在圆盘的表面,然后被刮除并通过管槽输送到集油点。采用转盘撇油原理的产品有多种,外形和尺寸各不相同。文献检索表明,典型圆盘直径是280~800mm,依据不同的需要而定。较大的转盘撇油器主要用于开阔海域的溢油清除,而较小的类型则用于港口和内陆水域。 显然,转盘撇油器的收油能力取决于圆盘的尺寸和数量。举典型为例,一台具有80个圆盘、圆盘直径820mm的撇油器每小时收油可达00吨,而装有32个圆盘、圆盘直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液氨中油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三氯三氟乙烷或四氯化碳萃取后测定总萃取物,随后将萃取液通过氟里硅土吸附柱分离非极性的碳氢油和烃的极性衍生物,并测定碳氢油,烃的极性衍生物由总萃取物与碳氢油含量之差间接求得。  相似文献   

12.
在比较钼蓝法定磷的多种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以正戊醇萃取技术,硫酸肼为还原剂测定水中微量磷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光度法相比,萃取光度法简单,易操作,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地面水的监测要求,适用于水中微量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紫外光度法中石油醚的脱芳烃及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东  杨宏菊 《环境保护》1991,(12):17-18,23
前言紫外分光光度法由于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好、适于测定0.05~50mg/L的含油废水的优点,因此是较为常用的测定水中含油量的方法。但由于紫外法一般是用石油醚作为萃取剂,将水中的油萃取出来,然后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下测定其吸光度。因此,紫外法要求萃取剂石油醚在测定波长处透光率不低于80%,而一般市售石油醚由于含芳烃所致其本底透光率远低于这个水平,使用前须经简单除芳烃处理,才能用于紫外分析。通常采用粗孔微球硅胶和中性层析氧化铝装柱吸附法脱除石油  相似文献   

14.
矿井水中微量油测试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矿井水中的油由于含量较低且水质特殊,一般较难测准。本文提出了在测试矿井水中微量油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分析方法的选择、标准油、空白水样及水中悬浮物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等,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的微量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海水中石油所含有的多核芳烃组分在紫外光激发下可发射荧光。利用这类组分的荧光光谱和激发光谱可以表征这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区分油种,并可进行定量测定。 目前国外普遍采用四氯化碳-正乙烷体系测定海水中的微量油(此外也有用二氯甲烷、石油醚、环己烷等作为溶剂的报导)。1973年Keizer和Gordon用荧光法测定海水中痕量油时,对二氯甲烷(正己烷溶解)与四氯化碳两种萃取剂(正己烷溶解)进行了比较。1974年他们使用同一方法评价了北大西洋海水中烃类污染的现状。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海洋站系统(IGOSS)污染(石油)监测实施方案指导中,采用了四氯化碳做萃取剂(正已烷溶解)的荧光法。1977年联合国组织制订全球联合调查海洋石油污染的试验计划及实施方案也推荐用四氯化碳-正己烷体系。因此欧美各国较普遍采用这个体系,1978年美国已将测定海上溢油时采用环己烷做萃取剂和溶剂列入了美国标准方法ASTM中。1979年Shigehara使用四氯化碳-正已烷体系测定了海洋环境中油的污染。1981年黄贤智用环己烷体系分析了厦门海区水中的油。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分析辽河油田石化总厂渣油催化裂化含硫污水汽提净化水水质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不同萃取条件原油对净化水中酚、COD的萃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低体系比条件下汽提净化水经原油萃取后,酚和COD值明显下降,当原油与净化水的体积比为4:1时,净化水中的酚含量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COD去除率为46%。同时探讨了在实际电脱盐操作大体积比条件下的萃取效果,为净化水回用于脱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发明为有关水中油分浓度的测定方法。即采用其主要组分为氯三氟乙烯的低聚物萃取水中的油分,由油萃取物的红外吸收量来确定水中油浓度的方法。本文中作为溶剂的可以是单一的聚合物也可以是以下式表示的、聚合度不同的聚合物的混合物。X·(CF_2-CFCl)n·X或CF_2-CFCl_2。在第一个化学式中,X所代表的原子可以相同也可互相不同。X代表氯原子或氟原子,而n数为2或3。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液氨中油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三氯三氟乙烷或四氯化碳萃取后测定总萃取物,随后将萃取液通过氟罗里硅土吸附柱分离非极性的碳氢油和烃的极性衍生物,并测定碳氢油,烃的极性衍生物由总萃取物与碳氢油含量之差间接求得。用本方法测定了镇海炼化公司氨回收的精制液氨及大化肥装置的液氨中油的含量,并对油组分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8-羟基喹啉──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铝肖郁惠,王豫蓉(四川省宜宾地区卫生防疫站宜宾)(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铝是人体中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但大量蓄积于机体中是有害的。利用8-羟基喹啉一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铝,在0~0.5mg/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机械化收集水面的石油,芬兰某公司研制了转鼓式集油器,其作用原理很简单。当金字塔型漏斗翻入水中(图1)水面上的石油压进漏斗的缩面,在里面生成厚的油层,则石油容易与水分离。在集油器转鼓中漏斗沿园周安装,因此,漏斗的进口位于转鼓的园周上,而出口位于转鼓的中心。转鼓旋转时通过装有挡板的漏斗出口,所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