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阐述了交叉污染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并从交叉污染的角度论述了了城市对环境的影响,文章分析指出交叉污染的形成与加剧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根据城市化地区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分布特征得出结论:在一空间范围内,城市污染,乡村污染相互作用,形成交叉污染,城市化水平提高,将加剧这种污染,单个城市的大气环境,其污染分布是愉市中心向外围扩散,随着城市水平提高,交叉污染不仅强度增加,而且分布趋势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2.
《世界环境》1997,(3):9-10
ASummaryReport:ChinaEnvironmentQualityin1996(NEPA)通观1996年度全国各主要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我国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依然表现为:煤烟型空气污染严重,尘类污染尤为突出,酸雨污染遍及南方地区,污染发展速度趋缓,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升高,空气污染开始转型;地面水体普遍受到污染,尤以城市附近河段和城市湖泊污染为重;近岸海域污染和城市噪声污染普遍。本年度环境质量总体水平与1995年度相当,少数城市环境发生变化,多数城市与去年持平。城市空气仍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趋势加重,酸雨区占国土面积四…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城市环保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城市加油站污染问题。着重介绍了城市加油站污染的基本特征,指出了该污染源对周边环境和市民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和潜在的威胁,并从技术上、管理上提出了控制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贵州省环保局获悉,贵州省去年对12个城市进行的噪声监测数据显示,全省有5个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属轻度污染以上,7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超过污染指数,综合数据表明,贵州省不少城市正受到噪声困扰。  相似文献   

5.
水的微污染治理与城市供水水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亮 《环境保护》1997,(1):15-16
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下降使城市饮用水供水安全受到威胁。本文针对我国城市供水水源微污染现状,介绍了常用的微污染的治理方法。并对水源保护、饮用水处理技术、饮用水水质安全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保证城市供水安全的措施,对城市安全供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商业性污染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方式。本文论述了城市商业性污染的发展趋势,强调了防治商业性污染的必要性,在分析当前商业性环境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商业性污染的管理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7.
国外城市非点源径流水质模型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中的点源污染已大部分得到了控制,于是非点源污染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并引起了城市环保者的关注。借此。本文介绍了国外四种最主要的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管理模型,以供我国城市环保人员在对非点源污染进行管理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8.
芜湖市城市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通过对安徽省芜湖城市郊区四山、西江、鸠江、马塘4个典型农业区域土壤重金属As、Hg、Pb、Cd、Zn、Cr污染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建立了城市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在分析了各典型调查区域环境背景特征的基础上,计算出各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应用对应分析技术,研究了各调查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芜湖城市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相当显著,且各区域间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一定的差异,总体上鸠江区较其他区域污染严重.各区域间Pb、Hg污染水平差异明显,但As、Cd、Zn、Cr污染差异不大.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控制芜湖城市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城市垃圾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城市拉圾产生的机制入手,分析了城市垃圾污染产生的原因,并对目前所采取的主要处理方法人季简要评述,在此基础提出了实现城市垃圾最小量化,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中化监督管理等几点城市垃圾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济南市化工厂工业氟污染源搬迁前后氟化氢污染状况对比,分析了氟污染对该区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论述了氟利昂生产车间搬迁前氟污染对城市社会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和搬迁后城市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综合分析江苏省省辖市市区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现状、污染趋势及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足迹强度是可以量化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文章在计算江苏省水足迹的基础上,选取6项水足迹强度指标,分部门比较各地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并基于ESDA研究水足迹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构建空间集聚图。研究表明:2002~2014年江苏省各市水足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水资源压力增大;总体上苏南和苏北地区的农业水足迹强度都偏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苏南地区工业产值高但耗水量大,因此工业水足迹强度也偏高;苏北地区的灰水足迹强度偏高,水资源压力较大;江苏省水足迹强度具有不断增强的全局自相关性,地市出现集聚现象,不同地市的集聚分布也日益明显;大部分苏北地区属于高高集聚并且向外扩张,低低集聚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研究结果为政府部门分析地市间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制定高效的水资源利用政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Noise system模型软件预测城市道路工程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通过预测,拟建道路沿线路中心线两侧200 m范围内随距离增大受交通噪声影响呈明显衰减趋势.从路段达标距离分析,相对于昼间噪声达标距离,夜间噪声达标距离均大于昼间的达标距离,说明拟建道路夜间交通噪声影响大于昼间;沿线敏感点近期、中期、远期昼间、夜间噪声预测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2类、4a类标准;通过对首排在建小区均为3层以上建筑物不同垂直高度的影响进行预测,对居民区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道路交通噪声现状及改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市城市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噪声已经严重地干扰了人们的生活,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成为污染环境的公害之一。在我市各类环境噪声中以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最为严重,历年来的城市高噪声声源总体上均以交通噪声为主,民有汽车从1990年的39898辆迅速上升至2001年的495798辆,其增长势头至今未见衰竭,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已显得异常的重要和艰巨。根据十几年来重庆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资料,对重庆市道路交通噪声状况、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声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江苏省泰州市生活垃圾的物理成分、物理特性的调查分析,得出泰州市生活垃圾不适于焚烧和堆肥处理,可以采用填埋方法的处理结论,为今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提供选择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分析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区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提出了加强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加强道路旁绿化带建设和降低车辆行驶噪声等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简要介绍江苏省水环境地方标准发展概况,在分析各个水环境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差别及现状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各个水环境标准的修订建议.并进一步分析了江苏省在水环境标准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在全省实施重点行业国家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等的对策.这些对策综合考虑了江苏省水环境的现状、水环境监管的客观需求,为环境管理部门制定和修订江苏省地方水环境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13~2017年江苏省人为源氨排放清单的建立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江苏省各类氨排放源活动水平数据,采用合理的清单测算方法和排放因子,建立了2013~2017年江苏省人为源氨排放清单,对其历年来人为源氨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利用Arc GIS软件对江苏省人为源氨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的氨排放量由2013年的624. 84 kt减少至2017年的562. 47 kt,年均下降率约为2. 6%.农业源一直是江苏省最主要的氨排放源,2017年时占江苏省氨排放总量的82. 4%;蛋鸡是畜禽养殖源中最大的氨排放源,占畜禽源氨排放量的49. 3%. 2017年江苏省氨平均排放强度为5. 3 t·km~(-2),其中盐城市和徐州市是江苏省人为源氨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最大的两个城市,镇江市的氨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最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连续4年在对路经北京市密云县城区的四处监测点位的车流量、噪声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101国道的车流量大体上呈逐年增长之势。101国道两侧的昼间平均交通噪声值除2003年全部达标排放外,2004-2006年均有部分超标;101国道两侧夜间平均交通噪声值均可达标排放。101国道两侧PM10的浓度基本上随车流量的增加而增加,SO2和NO2的浓度随车流量的变化不明显。101国道旁密云县环保局监测点PM10、SO2和NO2的浓度均高于密云县城区测点的浓度。  相似文献   

20.
王倩  刘苗苗  杨建勋  毕军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1):5094-5103
基于2013~2019年江苏省115个监测站点的逐时臭氧观测数据和97个县级行政区的农作物年产量,利用AOT40的暴露响应关系,结合空间分析等方法,评估了臭氧污染导致的冬小麦和水稻两种农作物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2013~2019年,冬小麦和水稻的AOT40分别为(2.76~17.05)×10-6h和(0.15~31.69)×10-6,分别在2018年和2016年达到峰值.苏南地区水稻生长期的AOT40高值分布较多,苏北地区近3年两种农作物生长期的AOT40都有明显增势.2013~2019年,冬小麦年相对产量损失为17.7%~31.0%,年绝对产量损失达(1.94~3.75)×106t.年产量损失最高的地级市是盐城和徐州,损失最低的是南京和无锡.2013~2019年,水稻年相对产量损失为8.6%~15.6%,绝对产量损失为(3.03~6.04)×106t.年产量损失最高的地级市是盐城和淮安,损失最低的是无锡和常州.江苏省每年由于臭氧污染导致的农作物产量损失约相当于5000多万人一年的粮食消费量,臭氧污染对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应当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控制臭氧污染,保证粮食生产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