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亚平,湖南日报社岳阳记者站站长,我国民间第一个专门保护江豚的机构——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长.如今的徐亚平,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一边完成记者的本职工作,一边为保护江豚周密策划.他付出血汗,投下巨资,甚至多次遭受生命威胁,但依然无悔!"我要是死,就死在洞庭湖上,死在保护江豚的路上,我不想老死在家中."徐亚平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说过同样的话.  相似文献   

2.
从江苏吕泗采集到18头黄海产江豚,测定了体脂中DDTs和BHCs含量.DDTs浓度范围为2.27—77.69μg/g.BHCs为0.42—7.24μg/g.黄海江豚体脂中DDTs的含量比日本海和长江江豚低,BHCs含量则高许多.在雌性中,四龄前DDTs和BHCs的蓄积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至4龄左右,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近日,洞庭湖江豚出现罕见群体死亡事件,经媒体披露引发社会关注。江豚的微笑是其特有的表情,在这本真善意的微笑背后,则是江豚25007Y年的活化石历史。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导致其食物链受到破坏,以及过度开采洞庭湖砂石造成的湖底生态受损,江豚的死亡不再是自然原因,人类掠夺自然的同时也掠夺了江豚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江豚憨态可掬,吻短而阔,看似一直在微笑,因此也被称为"微笑天使"。湖南省创意环境科技传播中心作为一家环保公益组织,以长江江豚为雕塑原型,结合生命与艺术的表达方式,以"又见微笑"为主题,开展"创意?江豚"公益项目,通过艺术家的雕塑创作,向社会公众展现江豚的千姿百态,守护长江江豚在行动。  相似文献   

5.
北部湾海域江豚体内重金属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北部湾海域江豚的肌肉、脂肪、肝脏、胰脏、心脏、肺脏、肾脏、胃和肠管道等器官组织样品中的Cd、Cu、Zn、Pb、Cr、Ni、 Fe、Mn、Hg和As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使用标准物作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江豚体内各器官组织中的Cd、Cu、Zn、Pb、Cr、Ni、Fe、Mn、Hg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5~37.9)×10-6、(6.20~101.9 )×10-6、(24.38~181.5) ×10-6、(ND~1.85) ×10-6、(10.60~13.35)×10-6、(1.68~3.15)×10-6、(111.45~1413.8)×10-6、(0.35~12.43)×10-6、(0.21~34.36)×10-6和(0.28~3.81)×10-6(干重).江豚体内重金属含量高低的基本趋势是Fe>Zn>Cu>Cr>Ni>Cd>Mn> Hg>As>Pb.肝、肾脏等内脏器官中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肌肉及脂肪组织中的含量;胃组织中没有测出Pb的存在.与渤海和黄海江豚比较,北海湾海域江豚体内各种重金属的含量介于渤海和黄海江豚之间,说明该地区海域已受到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6.
对北部湾海域江豚的肌肉、肝脏、胰脏、心脏、肺脏、肾脏、胃和肠管道等器官组织样品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和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江豚各器官组织中未检出PCBs、HCHs和DDTs的一种同分异构体o,p'-DDT.DDTs的其他5种同分异构体p,p'-DDE、p,p'-DDT、p,p'-DDD、o,p'-DDD和o,p'-DDE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133×10-6、0.102×10-6、0.097×10-6、0.014×10-6和0.006×10-6干重,DDTs浓度范围分别是(0~1.121)×10-6干重.与长江、渤海和黄海江豚比较,北部湾海域江豚体内DDTs、HCHs和PCBs的含量最低(除肝脏外)或未检出,说明该地区海域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7.
渤海江豚体内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了重金属在渤海江豚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水平,力渤海江豚的保护、渤海海域的污染及海兽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1990年于辽东湾采集了10头江豚标本,用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ICP)分别测定了其皮肤、骨胳、肌肉、肝脏、肺、肾、心、胃、肠、胰、脾、肾上腺及生殖腺等13种组织器官中铜、镉、锌、镍、钴、铁、铅等14种元素的含量。大部分元素在肝脏中呈现高积累,但在肾脏中以镉的积累为最高,渤海江豚体内重金属的浓度总体上比黄海江豚的高。组织中铁的浓度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东洞庭湖长江江豚种群动态分布规律及其与鱼类资源的相关关系,2012年6月~2017年12月,对东洞庭湖进行了54次长江江豚种群调查和8次水声学鱼类资源空间分布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共发现长江江豚1110头次,分布在湘阴-洞庭大桥之间长约65km的区域内;(2)100% MCP)、95% MCP、75% MCP和50% MCP下,长江江豚栖息地面积依次为161.3、114.26、76.95和64.31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百分比依次为24.18%、17.13%、11.54%和9.63%;(3)不同水位条件下,长江江豚观测群次和头次差异显著,枯水期可观测到群次和头次最高,分别为(13.92±4.64)群次/次和(31.92±7.17)头次/次,丰水期观测群次和头次最低,分别为(5.17±1.64)群次/次和(17.25±7.46)头次/次;(4)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3月东洞庭湖鱼类资源平均密度最高为57.21尾/1000m3,东洞庭湖鱼类密度与水位呈弱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601(P>0.05);(5)GI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东洞庭湖鱼类资源低水位时期(枯水期和退水期后期),集中分布于扁山至鲶鱼口区域,高水位时期,东洞庭湖鱼类资源分布较为分散;(6)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东洞庭湖低水位期鱼类资源水平密度分布不均,扁山至煤炭湾区域鱼类资源水平空间平均密度最高,与其它区域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水位时期鱼类分布较为均匀,方差分析显示,除煤炭湾至鹿角区域与城陵矶至洞庭大桥区域和扁山至煤炭湾区域分别有显著差异之外(P<0.05),其他水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7)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长江江豚头次与对应的鱼类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2=0.86,P<0.01,长江江豚可能具有随鱼群迁徙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北部湾海域江豚的肌肉、肝脏、胰脏、心脏、肺脏、肾脏、胃和肠管道等器官组织样品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和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江豚各器官组织中未检出PCBs、HCHs和DDTs的一种同分异构体o,p'-DDT。DDTs的其他5种同分异构体p,p'-DDE、p,p'-DDT、p,p'-DDD、o,p'-DDD和o,p'-DDE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133&#215;10^-6、0.102&#215;10^-6、0.097&#215;10^-6、0.014&#215;10^-6和0.006&#215;10^-6干重,DDTs浓度范围分别是(0—1.121)&#215;10^-6干重。与长江、渤海和黄海江豚比较,北部湾海域江豚体内DDTs、HCHs和PCBs的含量最低(除肝脏外)或未检出,说明该地区海域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12,(13):43
6月21日,"携手同行合力拯救——呼吁保护长江江豚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由国家农业部渔业局指导,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和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来自长江流域豚类自然保护区等单位代表协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专业专家、院士与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各界热心公益人士近200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胡德平先生在会议中讲到:"长江江豚的保护已经不单纯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从江苏吕泗采集到16头中国黄海江豚,测定了其肝脏、肾脏、心脏和肌肉四种组织中汞的含量。结果表明汞主要分布在肝脏中,其次为肾脏、肌肉和心脏。浓度范围分别是0.314-34.8(×10-6),0.756~3.01(×10-6),0.388~0.711(×10-6),0.062~0.377(×10-6),平均值分别为10.2×10-6,1.74×10-6,0.388×10-6和0.Z39×10-6。中国黄海江豚肝脏中和肌肉组织中汞的含量低于加拿大芬地湾和北海的鼠海豚。这四种组织中,汞的浓度随年龄、体长、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不随性别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渤海江豚体内有机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采于辽东湾的10头江豚标本,分别测定体脂、肌肉夏肝脏中的有机氯农药,DDT的平均求度分别为2.015、0.231及0.409μg/wet g,BB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696、0.090及0.184μg/wet g,DDT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365~2.732、0.024~0.509及0.054~1.112μg/wet g,BHC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190~0.917、0.014-0.191及0.027~0.484μg/wet g。在雌性中,体脂中DDT和BHG的浓度随年龄增加到4龄左右,然后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勃海江琢体脂中DDT和BHC的浓度比黄海江豚体脂中的低。  相似文献   

13.
渤海江豚体内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1990年采于辽东湾的10头江豚标本,分别测定了其皮肤、骨骼、肌肉、肝脏、肺、肾、心、胃、肠、胰、脾、肾上腺及生殖腺等13种组织中汞的含量。其主要累积于肝、脾、肾。约在7龄以前,各组织中汞的浓度有随年龄、体长、体重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湿地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有着多种功能的"物种基因库",东洞庭湖湿地一度被称作"长江中游的一颗生态明珠",是越冬候鸟栖息和长江江豚生存繁衍的重要区域,是重要的"基因库""淡水库"和"碳库",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目前在此栖息的物种达169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植物13种,二级保护动物有65种。近年来,继"航运采砂""江  相似文献   

15.
长江生物多样性在人为影响下面临严重威胁,物种监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为完善长江水生态监测体系,实现高效无损伤的物种监测,在长江中下游干流3个江段(新滩、安庆和芜湖)采集水样,建立长江水样环境DNA宏条形码物种检测体系并评估其有效性.结果表明:①长江中下游环境DNA宏条形码检测到32个物种,包括20种鱼类、1种水生哺乳动物(长江江豚)和11种陆生动物,其中鱼类物种包括鲤形目、鲇形目、鲈形目和鲱形目,其种数占鱼类总种数的比例分别为60%、25%、10%和5%.②长江中下游渔获物中资源量居首位的鲤形目在环境DNA调查中序列数最多,占鱼类总序列的96.2%,其次为鲱形目(占比为3.5%),鲇形目和鲈形目占比较低,分别为0.2%和0.1%,4个类目序列相对丰度与渔获物种资源量组成差异较大.③环境DNA调查次数约占传统渔获物调查次数的几十至几百分之一,采样时间不足努力量最少的渔获物调查的1%,检测到的鱼类种数为传统调查总数的31%~49%.④安庆采样点位于长江中下游长江江豚密度最高的江段,其环境DNA检出率和序列相对丰度在3个采样点中均最高.研究显示:长江水样环境DNA包含水陆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利用水样环境DNA宏条形码可检测不同类群的水生和陆生物种;对于鱼类物种检测,环境DNA宏条形码比传统调查方法效率更高,可对传统调查结果进行补充;环境DNA宏条形码生物多样性检测主要受分子标记体系和核酸序列数据库限制,获取全面的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量信息需要对检测分析方法进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正>白鳍豚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类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长江女神"。1996年12月,中国第一个以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基金会的使命动员社会力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以多种形式从社会上募集资金,支持长江豚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发展历程1996年初,当时的国家科委副主任徐冠华同志在视察武汉白鳍豚馆时提议,为  相似文献   

17.
1990年采于辽东湾的10头江豚标本,分别测定体脂、肌肉及肝脏中的有机氯农药,DDT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015、0.231及0.407μg/wetg,BH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696、0.090及0.184μg/wetg,DDT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分0.365-2.732、0.024-0、509及0.054-1.112μg/wetg,BHC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190-0.917、0.014-0.  相似文献   

18.
继国家环境保护局开展长江全流域水质同步监测活动后,1997年11月4~10日,农业部渔业局组织长江中下游6省市几百名渔政骨干和科技人员。对上起宜昌下抵入海口近2000公里长的长江江段和有关支流及湖泊的白鳍豚、江豚进行了为期7天的同步观测。期间,受监流域共发现ZI头白鳍闽,白鳍豚活动最频繁地区仅发现5头。观测结果表明白鳝豚种群锐减趋势严重_一个物种存活数少于10o便已濒临灭绝,据推测下世纪初的ZO年内白鳍豚将全部消亡。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白鳍豚,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4种淡水豚类中种群数量最少的。白鳍畅种群数量1986年为30…  相似文献   

19.
长岛,亦称庙岛群岛,位于胶辽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全县人口5万,拥有海域面积8700平方公里,是岛陆总面积的155.3倍。这里海域辽阔,岛礁星罗棋布,有大小岛屿32个,礁石81个。庙岛群岛周围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有鱼类百余种,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过路渔汤,还有鲸、海狗、江豚、海豚、海豹等十余种海洋哺乳动物。它们多为沿岸回游性类群和定居性类群,而斑海豹则集中在此越冬、产仔和栖息,海豹每年在长岛海域的活动期为4—6个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洋经济收入占全县国民经济收入的80%,因此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把全县海域建成海上绿洲,走出一条海洋生态保护的特色之路,对海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建立保护区,闯出新路子斑海豹是海洋动物中极其稀有的物种,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在我国分布的数量很少,渤海湾是斑海豹在我国唯一的洄游地,且大多集中在庙岛群岛的珍珠门海域一带。1988年《国家重点野生动物名录》将其划为二级保护动物。20世纪60年代以前,长岛海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富饶的资源和丰富的饵料,吸引了大量的海豹,这里曾是海豹的天堂,海豹的群数和数量都很大,是长岛的独...  相似文献   

20.
渤海江豚组织中钠,钙,锶,镁,磷,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作者于辽东湾采集了10头江豚标本,分别测定了其骨骼、皮肤、肌肉、肝脏、肺、肾、心、胃、肠、胰、脾、肾上腺及生殖腺等13种组织中Ca、Sr、Mg、P、K、Na6种元素的含量,详细分析了骨骼及其他各组织中的Ca/Mg值、Ca/K值、Ca/P值、Ca/Na值和Ca/Sr×100值。结果表明,Ca、Sr、Mg、P,K在骨骼中累积率最高,钾在肌肉中具有高累积,Sr、Ca在肌肉中累积率最低;Mg累积率最低的组织是生殖腺,P累积率最低的组织是肠,而K在骨骼中,Na在肌肉中的累积率均高于其他组织。分析结果还显示,Ca/Mg值最高的是骨骼,最低为肌肉,Ca/P值最高的是骨骼,最低的是肌肉和胰脏,Ca/K值最高为骨骼,最低为脾Ca/Sr×100值最高为肺、最低为肠,而K/Na值最高为肌肉,最低为骨骼,在骨中Ca/P值大约为1,类同于猫和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