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保护环境是人类二十一世纪的重大课题。而我国先秦时期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十分注意改善环境与保护环境。“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就属于以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2.
张玲 《环境教育》2005,(1):33-34
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明意识.既是现代儿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责任。要使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环保行为,必须做到教育空间的“三位一体”.即幼儿园、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形成幼儿园启发家庭,家庭影响社会,社会又潜移默化作用于幼儿园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我们拥有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是全人类共同的家园。当亚细亚的太阳在二十一世纪冉冉升起,一个伟大的民族就把环境和资源问题列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号音震响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4.
三月下旬,省环保局为干部职工举办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两个专题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5.
前言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所要解决的重大的全球性课题。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被世人所广泛接受,认为它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相互关系的正确方针,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了27个原则,“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40条建议。那么,到底在环境与发展之间的普遍的、  相似文献   

6.
走进2001     
今年冬天真的很冷,冷得使人不由得生出了些许悔意,当初不该冷落了夏的炽热,秋的温和……今年的雪真的很多,真的很大,或许是想装点一下新的世纪吧 !在这飘雪的冬日,我们怀着对春的期望和憧憬,毅然地迈入世纪之门,走进 2001。 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崭新的 2001。“新”就是一个梦,“新”就是一首诗,“新”原本就充满了诱惑。可是,不知为什么,在此新意荡漾,希望相拥的时刻,我们怎么也挥不去对旧日的留恋、缠绵和缱绻之情。难以割舍的是咿呀学语的童真;是蹒跚起步的稚幼;是汗水和泪水搅在一起时留在脸上的美丽;是朋友们相知相助…  相似文献   

7.
选取辽宁省1981-2009年经济与环境数据,通过计量模型探讨辽宁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演替轨迹.结果表明,1981-2009年辽宁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大体呈现“倒U形+U形+倒U形”特征,即“M形”,表明辽宁省的综合环境污染水平随经济增长呈现波动变化;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等单项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态分别为“U形”曲线左侧部分、“U形+倒U形”和“U形”曲线右侧部分;进一步分析表明,辽宁省EKC特征与工业结构变化、环境保护投资等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在辽宁省环保系统的共同努力下,辽宁省圆满完成了“全力确保奥运会期间全省环境安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由东北大学、辽宁省环保局、辽宁省教育厅和欧盟—中国辽宁综合环境项目( LIEP)联合举办的“高校环境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001年 5月 12日— 13日在沈阳市东北大学召开。来自欧盟一些国家的环境教育专家,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34所高校的环境教育专家、教务处的负责人、学生环保社团的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环境教育》杂志社以及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环保局的负责人共 16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 60篇。   这次会议是继 1999年 5月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大学绿色教育国…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是我国重工业基地之一,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百分之九,在全国是举足轻重的。有不少同志,特别是工业部门的同志指出:辽宁省“翻两番”,甚至更多一些,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听了很受鼓舞。过去,我们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尽了很大的努力,去注意和生态环境取得协调,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至今仍然未达到一定的环境目标。在未来“翻两番”中,我们应当做出更大的努力力求与生态环境取得新的协调,这是关系到全省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幸福的大事,是丝毫不能马虎大意的。这对领导和决策者来说可能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翻两番”中求得与  相似文献   

11.
8月21日上午.“东北亚地区青少年环境国际论坛”在辽宁省沈阳市友谊宾馆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资源的节约与利用”。来自中国、日本、蒙古、韩国和俄罗斯的46名青少年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历时两天.由辽宁省环保局和环日本海环境协力中心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为魏山峰局长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对自治区环境资源、环保规划、环境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次大盘点。文章客观地分析论述了近 5年来 ,自治区环保局在执行自治区政府批准实施的“132 11”环保行动计划 ;完成“一控双达标”目标 ;优化自然资源的配置、开发利用和保护 ;加强生态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并对自治区环保工作的未来和前景做了展望。当前 ,正值实施西部大开发宏伟战略目标之时 ,我们必须花大气力 ,下大功夫 ,做好环保这篇大文章 ,让我们这一代环保人上不辱历史使命 ,下对得住子孙后代。该文适时的总结分析了我区的环境资源状况 ,对搞好当前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指导思想忡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略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ZI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环境教育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教育内容,一开始就与人类整体命运息息相关,它荷载拯救人类命运的使命,已显示出真正面向未来之势。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的环境主人,环境保护的好坏将取决于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知识水平,如果现在当他们接受小学基础教育的同时,就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并深深地扎根于头脑之中…  相似文献   

14.
新的世纪已有多日,如今大家毕竟生活富裕了,手头上多了几个钱,聚餐时的饮料,带酒精的不算,黑的可乐,红的果茶以及各色水都能摆在桌上,真是到了“各取所需”的阶段。但人的味觉神经却像娇惯的出了“毛病”似的——“可乐”已经喝不出可乐的感觉,果茶有点茬嗓子,连现在最牛的新饮料也万变不离其宗,没有给我们口舌一新的感觉。现在宴客最常见的景儿是,主人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9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国家环境保护局王娅“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的199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20世纪中叶,人类登上月球,从太空中第一次鸟瞰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历史学家最终将...  相似文献   

16.
环保意识     
在西方国家,国民环保意识都很高,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一种国民公德,不顾及环境的人是被人瞧不起的。在美国西部,有一次,我们走在俄勒冈州那些保留着上个世纪淘金时代风貌的小镇,突然发现一只小鹿非常从容地在大街上悠闲地徜徉而过,我不胜惊讶。陪同的主人告诉我们说:这是春天,正是非狩猎季节,所以,小鹿受到法律的保护。我说,在这地广人稀的地方,哪有那么多警察去监督。主人笑了,说:美国人在许多方面不守规矩,小偷的水平、暴力的花样绝对超过你们中国,但是,偷偷猎鹿的人却是绝无仅有。后来的经验证明,主人并非吹牛。在好几个…  相似文献   

17.
ThePreciseConceptofCleanManufacture许多人认为,清洁生产不过是打扫卫生、擦洗设备,做一些“清洁”之类的事,没有把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联系起来,这是一个观念上的谬误。1992年10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清洁生产”纳入了会议的主要文件——二十一世纪议程。“清洁生产”一经提出就预示了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将发生深刻的战略性转变。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能源和原辅材料;清洁的产品、清洁的生产过程。企业通过改进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及严格管理,辅之以严格的排污审计,从污染物产生的点、源上进…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前行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伊始.为了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三大挑战:南北问题、裁军与安全、环境与发展.联合国大会成立了由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瑞典首相帕尔梅和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三个高级专家委员会,分别发表了“我们共同的危机”、“我们共同的安全”和“我们共同的未来”三个纲领性文件。文件中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为了克服危机、保障安全和实现未来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战略性的结论,并提出“可持续发展”是周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一词的产生可追溯到1948年,当时威尔士自然保护协会主席托马斯·普瑞查(ThomasPrichard)提出“我们需要有一种教育方法,可以将自然与社会科学加以综合”,同时建议将这种方法称为“环境教育”。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教育便开始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采用,有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正>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二十一世纪行动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还签署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大会上,人们就环境问题所取得的共识多于分歧,合作愿望多于对抗。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会上阐述了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介绍了我国为保护环境所做的贡献。由于我国已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在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方面作出过巨大贡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