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国际、国内有利因素的共同促进下我国的旅游业如雨后春笋,正如日中天。旅游业被形象地称之为“无烟产业”,在经济、政治以及会地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旅游业真的跟所说的那样“无烟”么?本文将对旅游的性质旅游的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展开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宋晓虹  欧敏 《环保科技》2001,7(3):41-45
贵州有“公园省”之称,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贵州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不可多得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优美的旅游生态环境。但其现存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对旅游业的发展也产生着制约作用。因此,加强贵州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良好的城市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但旅游超载也会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化,所以旅游业与城市环境必须做到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双赢”。本文以协调发展为理论基础,应用协调发展度计算公式,采用相应的标准和指标对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是大连市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的生态环境滞后型,旅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呈上升势态。最后提出了大连市今后发展旅游业在环境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表面上看,非典影响了中国旅游业的正常发展,也影响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从更深层次来看,非典不仅给中国的旅游业,也给世界各国的旅游业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旅游业对突发危机的“免疫力”成了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话题。6月中旬,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地区旅游危机管理部长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与会者呼吁各国加强危机管理,提高旅游业对抗危机影响的“免疫力”。如此看来,非典固然是坏事,但若以抗击非典为契机,使人们与一切不文明的陋习告别,同时提高旅游产业规避风险和危机的意识,反倒可以促进旅游业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5.
绿色旅游,方兴未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倩 《环境》2001,(9):4-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继实行双休日之后,国家又将春节、五一、国庆三大节日的假期延长为一周,“假日经济”应运而生,国民的旅游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旅游业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时期,“不仅回家看看,还要出去玩玩,甚至想出国转转”成了国人的新时尚。国人的这种消费新时尚,使刚刚起步的中国旅游业的前景一片光明,但制约中国旅游发展目前有两个大问题,一是环境破坏导致旅游资源价值降低,二是旅游开发过度导致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在又一个国庆长假即产将来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关注生态旅游”一组文章,希望绿色旅游得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6.
贵州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有“公园省”之称,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贵州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不可多得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优美的旅游生态环境。但其现在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对旅游业的发展也产生着制约作用。因此,加强贵州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贵州旅游业可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树春 《环境》1995,(8):18-19
旅游业是指围绕旅游而兴建的交通、住宿、饮食、商业、娱乐及其它服务设施。旅游业做为全球一项经济、文化综合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各国方兴未艾、蓬勃发展重要产业。为适应人类旅游需求的发展,每年的9月27日被确定为“世界旅游日”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创汇多、收益大的特点,并可交流思想、文化、信息,发展友好往来,促进人类共同进步与发展,故各国把旅游业做为发展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石旭初 《环境》2001,(9):6-7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近年来,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大发展,许多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旅游胜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为保护自然遗产,各国竞相推行“绿色旅游”。土耳其戴利恩三角洲一带的海岸,终年阳光灿烂,海风温和,蓝天碧海交相辉映,是一处度假的天堂。然而,这里曾一度受到旅游污染的威胁。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在此兴建了大型酒店,在沙滩上办起了“迪斯科”舞厅。一到夜晚,灯火辉煌,令人眩目。这种美景使欧美旅游者奔走相告,土耳其的海岸真“棒”! 不料,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却给在戴利恩三角洲生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一般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匈牙利这个国家却靠自己独特的牙齿旅游,每年吸引大批的邻国牙病患者前来治牙观光。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虽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只是在近一、二十年来,才有令人注目的发展。据估计,1978年世界旅游人数达二亿六千万人。旅游人数的激增,已给某些国家或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1978年,英国从旅游业中挣得了七十亿美元,同时获得了一百五十万人就业机会,获利超过了北海油田的收入;我国邻邦菲律宾,1978年接纳游客约一百万人,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外汇,对该岛国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现在普遍公认,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项新的积极因素。从而称旅游业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等。新兴的旅游业,逐渐地改变人们对资源含义的理解。以往一般认识,资源系指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财富。熟知的如森林,矿藏等等。今天,这个概念已扩大了。我们可以把资源理解  相似文献   

11.
旅店业与“绿色”牵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志成 《环境保护》1999,(12):25-26
HandinHandHandBetweenHotelsandGreen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在人们消费目录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据统计,199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6.94亿人次,消费近2400亿元。作为旅游与环保的结合,1999年中国旅游业的推广主题是“99生态环境游”,其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通过自然环境的教育、管理,使之成为在生态上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在旅游的消费中,旅店成为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旅店已采取了一些环保措施,努力使自己成为“绿色旅店”。1“绿色旅店”是什么?所谓“绿色旅店”也可以称之“生态饭店”,事实上,目…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全球环境最高首脑会议的召开 ,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概念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承认 ,并成为世界各国推动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旅游业是新世纪产业发展的核心 ,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发展最快的产业。21世纪的旅游业将实行更严格的环境标准 ,旅游者也会寻求“绿色度假”和对环境友好的旅游服务。“绿色环球21”证书(GreenGlobe21Certification)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国际公认的旅行旅游行业唯一的环境可持续性的认证标牌。“绿色环球21”证书 : 标志着旅行…  相似文献   

13.
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旅游业的特点,研究了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此,首要任务是从旅游“六大要素”中辩识危险源,将多种安全事故处置统一归并到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建立“三合一”(匪警110、火警119、交警122)统一的特服号码。强调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旅游安全事故,出现在事故现场的首批应急人员基本相同;不同事故,其应急功能也基本类似。只有这样,才能将旅游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4.
对德兴市发展循环型旅游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业城市探索转型之路的大背景下,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中国“铜都”德兴市发展旅游产业的转型时机、资源环境和文化背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德国鲁尔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发展循环型旅游业进行比较与借鉴,就发展循环型旅游产业的模式、机制和内在驱动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然后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德兴市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通过“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再生旅游资源”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构建区域循环型旅游产业链。为德兴市在当前条件下发展循环型旅游产业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邹蔚苓 《环境》1995,(11):23-23
本世纪50年代以来,被视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获得了巨大发展。据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WTTC)的统计,1993年世界旅游业总收入达34710亿美元,提供的工作岗位达1.27亿个,它已同石油、汽车一起成为世界贸易的三大支柱之一。旅游作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它的广泛展开和蓬勃发展,除给旅游地带来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发展外,大量游人涌入、旅游  相似文献   

16.
李殿强 《环境》2001,(12):34-35
自国务院在1999年国庆调整了节假日时间,形成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黄金长假期以后,在以“黄金周”为核心的长假日内,居民能够走出居住地,以旅游方式进行消费,从而带动旅游业以及铁路、交通、民航、金融、房地产、城市出租车和餐饮、商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产生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现象,“假日旅游经济”概念从此兴起。  相似文献   

17.
工业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有力推动了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六盘水拥有较多有特色的工矿企业,但旅游业在其中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对六盘水发展工业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六盘水发展工业旅游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绿色的熏陶,或漫步林中,或采蝶摘花,或登山探险,其乐无穷。多年来,人们通常把旅游业誉为“无烟工业”,许多国家的旅游业甚至跃居主要国民收入来源,森林旅游倍受青睐。例如,日本每年到森林旅游的游客超过8亿人次,法国达6亿人次,美国也有3亿以上。近年来,不少游览区的游人骤增,加之管理措施不力,使“无烟工业”变成了“污染工业”。由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还我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就是指在大自然生态体系内,以保护自然景观为主体,将人文特色、风土人情的社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碳排放的动力演进机制与驱动效应分析是研究旅游业低碳发展的重要一环。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2008-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的直接碳排放,构建LMDI指数分解模型分析了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驱动效应与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由295.25×10~4t增长到783.14×10~4t,年均增长率为17.45%;(2)2008-2014年,由旅游能源强度、旅游收入结构、旅游消费水平、旅游人数规模与区域人口规模等因素所引起的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变动量分别是-167.91×10~4t、14.81×10~4t、41.48×10~4t、513.63×10~4t、25.18×10~4t,贡献率分别为-39.3%、3.5%、9.7%、120.2%与5.9%;(3)旅游能源强度效应是抑制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旅游人数规模效应是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旅游收入结构效应、旅游消费水平效应与区域人口规模效应对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呈正向,但并不是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生态     
近年来,海门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打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等金字招牌,以生态旅游为主线,以农业旅游观光、地方特色景点为重点,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前三个季度该市接待游客24万人次,旅游收入为5200万元,较去年有了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