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肥料使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林翠兰,叶细养,卢金贵(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510500)(广东省农科院科技处,广州510640)作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按其所需合理供给各种养分就能促进它旺盛生长.在农业生产上来说就是合理施肥.施肥是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稻秆还田的效果及方式方法林碧珊(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510500)随着广东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水稻产量的不断提高,稻秆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有机肥源.对稻秆的利用具有就地取材、省工、成本低、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等特点,利用方式也有...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土壤肥力监测总结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510500)土壤肥力监测(又称地力监测)是对农业区主要耕地类型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产力进行监测,以便了解和掌握不同的耕作措施对地力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护和提高地力、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4.
利用IBSQ-69型驱动耙进行稻草还田的优点和方法张育灿(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510500)据广东省近年来的地力监测结果表明,全省耕地地力普遍呈下降趋势。增施有机肥料是提高耕地地力最有效的措施,而利用稻草还田又是增施有机肥料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它...  相似文献   

5.
郑惠典  张育灿  林日强  蔡婵凤 《生态环境》2004,13(1):127-128,131
总结了广东省20多年来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的成绩,阐述了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广东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垄式栽稻改良深泥脚中低产田林碧姗(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510500)目前,广东省的深泥脚中低产田面积多达26万hm’以上.这类田由于受到冷、烂、锈、毒等因素的影响,水、气、热不协调,水稻年hd产一般都在6000kg以下.但该类日都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培肥地力在广东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性林碧珊(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510500)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是一种战略物资,粮食生产是关系到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大事.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目前已逐渐为各级领导所认识和重视,而且随着农业的升温,...  相似文献   

8.
土壤呼吸是农田层面影响全球尺度碳循环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不可忽视.前人研究显示土壤呼吸与农田耕作模式及施肥有密切的关系,但目前对于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和施肥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较少.通过大田定位试验,采用GXH-3010E1型便携式红外线分析器测量土壤CO2排放速率,进而分析探讨关中灌区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和施肥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以及土壤呼吸对水热因子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夏玉米(Zea mays L.)秸秆不覆盖不施肥、施氮肥、秸秆覆盖、秸秆覆盖+施氮肥和夏闲5种处理条件下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明显规律,从8月9日到9月25日土壤呼吸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土壤呼吸平均速率表现为施氮肥(7.78μmol·m-2·s-1)>秸秆覆盖+施氮肥(6.06μmol·m-2·s-1)>秸秆不覆盖不施肥(4.81μmol·m-2·s-1)>秸秆覆盖(4.68μmol·m-2·s-1)>夏闲(2.46μmol·m-2·s-1).施氮肥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呼吸速率,施氮肥处理较不施肥不覆盖处理提高61.75%,秸秆覆盖+施氮肥处理较秸秆覆盖处理提高29.49%.秸秆覆盖可以降低土壤呼吸速率,秸秆覆盖+施氮肥处理较施氮肥处理降低22.11%,秸秆覆盖处理较不覆盖不施肥处理降低2.70%.5种处理下秸秆不覆盖不施肥处理、秸秆覆盖+施氮肥和夏闲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与5 cm耕层土壤温度的相关性最大,秸秆覆盖处理和施氮肥处理分别与10和15 cm耕层土壤温度的相关性最大;秸秆覆盖处理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对土壤呼吸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秸秆覆盖和施氮肥对土壤呼吸有重要影响,施氮肥可以增加温室效应,秸秆覆盖对温室效应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秸秆覆盖水平对砂姜黑土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秸秆覆盖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筛选出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区适宜的秸秆覆盖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7种秸秆覆盖水平M0(0 kg·hm-2)、M1(3 000 kg·hm-2)、M2(6 000 kg·hm-2)、M3(9 000 kg·hm-2)、M4(12 000 kg·hm-2)、M5(15 000 kg·hm-2)和M6(18 000 kg·hm-2)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位质量的土壤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溶磷菌数量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霉菌的数量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覆盖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且不同种类微生物对应的最佳秸秆覆盖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吐丝期和灌浆中期单位质量的土壤溶磷菌数量和硝化细菌数量都以M4处理最高,氨化细菌数量以M3处理最高,霉菌数量以M6处理最高。土壤酶活性受秸秆覆盖的显著影响,但当秸秆覆盖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秸秆覆盖量的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再明显。吐丝期和灌浆中期土壤中蔗糖酶、淀粉酶和磷酸酶活性以M4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以M3处理最高。土壤中硝化细菌、氨化细菌、溶磷菌、霉菌和总微生物数量与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皆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得出,秸秆覆盖在改善土壤生物学特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秸秆覆盖量过高则不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增加,且不同种类微生物和酶对应的最佳秸秆覆盖量存在一定差异,秸秆覆盖量为9 000~12 000 kg·hm-2时最有利于淮北砂姜黑土生物学特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免耕+秸秆覆盖、旋耕+秸秆覆盖和传统耕作:三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地温的影响存在"双重效应";土壤温度、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微生物量碳三者之间存在凸面关系;秸秆还田后耕作措施对土壤0~10和10~20 cm的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不同,但均能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能够加快秸秆中的有机碳向土壤有机质的转化速率;土壤微生物量碳可以作为反映土壤生产力状况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呼吸是大气CO2的重要来源,而我国华北平原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该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揭示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为农作措施对碳循环的影响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覆盖免耕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土壤CO2全年平均释放量为13.2 g·m-2·d-1,分别比还翻处理和清翻处理增加8.38%和27.6%.所有测定时间中,除去2007年4月24日外,在其余取样时间里处理之间CO2释放量均呈差异显著.不同处理土壤呼吸均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动态变化,7月是全年的呼吸高峰期,覆盖免耕在5月多出一次高峰期.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全年土壤呼吸的最低峰值比最高峰值降低77.1%,显著高于清茬翻耕和还田翻耕,表明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土壤呼吸季节性变化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12.
张育灿 《生态环境》2002,11(2):194-196
根据广东省20年来肥料施用量和地力监测数据,讨论了其肥料施用和耕地土壤养分变化。文章认为广东省部分土壤磷素和氮素已盈余,但土壤钾素仍不足,因此必须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13.
不同耕作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免耕(T1)、翻耕(T2)、免耕+秸秆覆盖(T3)、翻耕+秸秆覆盖(T4)、翻耕+秸秆深埋(T5)5种耕作方式下土壤理化状况及玉米(Zea mays L)产量.结果表明,使用了秸秆的耕作方式(T3、T4、T5)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玉米产量;翻耕与免耕相比,翻耕能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提高玉米产量,但翻耕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比免耕土壤中低.T5对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及提高玉米产量有最好的效果;T3对提高耕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明显,对改善土壤结构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因此,丘陵区红壤早地采用翻耕+秸秆深埋的耕作方式,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2月27日在广东省农业厅举行了“因土施肥创三高”活动启动暨专家授聘仪式,会议由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站长郑惠典主持。此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厅、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村报》编辑部和深圳市芭田复合肥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初定活动时间为1年。到会的有各主办单位的代表和来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20多位受聘专家,以及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广东省农业厅厅长司徒绍为受聘专家发了聘书。专家们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近年来,广东省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施肥上还存在着盲目性,未能…  相似文献   

15.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土壤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各种农业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重要的影响。免耕和秸秆覆盖作为两种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还不明确,结果存在分歧。通过对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下农田三种主要的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保护性农业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免耕减少土壤干扰,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有利于难分解碳的形成,减少土壤CO2排放;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有利于CH4氧化,增强甲烷氧化菌活性,降低CH4排放;免耕对N2O排放的影响与气候类型和土壤性质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免耕增加通气条件差的土壤的N2O排放,对通气好的土壤影响不大。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土壤性质结论不一致。秸秆覆盖增加土壤CO2排放,并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大;秸秆覆盖对CH4排放的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覆盖方式和覆盖秸秆性质有密切联系;大部分研究认为秸秆覆盖增加N2O排放,但也有研究认为秸秆覆盖对N2O排放无影响或降低N2O排放量,秸秆覆盖对N2O排放机理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综述发现随着保护性农业措施的推广,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其对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利用率、土壤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而保护性农业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三种温室气体的综合影响研究并不多见。因此,需结合不同土地类型,开展不同气候类型下免耕和秸秆覆盖对三种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综合研究,预测增温潜势,为不同气候带保护性农业措施下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制定合理的耕作和秸秆覆盖措施提供理论支持。运用同位素示踪等新技术明确秸秆覆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直接和间接贡献率,结合不同研究区?  相似文献   

16.
叶细养  汤建东 《生态环境》2003,12(2):248-249
根据农业部的布置,广东省选择佛山市高明区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试点工作。查清了高明区耕地等级及其分布、土壤肥力状况、土壤及水源受污染的背景,建立了高明区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为高明区土壤合理利用和改良、作物布局调整、肥料合理生产和正确施用、土地有偿使用、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等提供了指导,也为今后全省各地开展该项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控释肥料推广施用的意义与措施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郑惠典 《生态环境》2003,12(3):376-378
讨论了控释肥料推广施用的意义,总结了广东省控释肥料试验示范的效果,并对今后推广施用控释肥料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献计量的秸秆综合利用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秸秆综合利用领域研究应用的热点和前沿,有助于制定并优化秸秆资源化的政策。文章以CSCD和SCI-E数据库为获取秸秆综合利用研究领域中英文文献的数据来源,比较分析1999—2003、2004—2008、2009—2013和2014—2019年4个时间段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等5个应用方向的中英文文献的分布比例及发表论文的高频关键词,确定秸秆综合利用的研究热点与前沿。结果表明,近20年,国内外学者和机构为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文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肥料化始终是秸秆综合利用领域中文文献最主要的研究方向,英文文献中肥料化和饲料化应用方向的发文量占比不断下降,而燃料化的发文量占比不断上升;原料化和基料化应用研究在中英文文献中始终关注度较低。2009年前,中文文献比较关注秸秆还田对土壤改良和培肥的影响,而英文文献的关注点聚焦于饲料化的可消化性和对牲畜生长性能等影响,以及对作物产量、土壤有机碳等影响的肥料化应用上;2009年后,中文文献更多研究保护性耕作和作物产量变化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而英文文献转向制备生物乙醇、沼气、秸秆生物质热解等燃料化应用和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管理等肥料化应用上。近年来,中文文献研究前沿主要集中于秸秆还田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秸秆热解和发酵以及秸秆复合材料应用等;而英文文献研究秸秆综合利用对环境(如土壤碳环境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的影响、秸秆生物质热解燃烧、秸秆发酵制备生物乙醇和沼气、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氮磷养分等影响,点多面广。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对大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可反映近20年秸秆综合利用的研发历程,为下一步更好发挥秸秆的耕地保育、种养循环、节能减排等功能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云南省典型丘陵区有机茶园管理措施,利用坡面土壤侵蚀机理模型——水蚀预报模型(WEPP),模拟了提高植被覆盖率与秸秆覆盖量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常规茶园还是有机茶园,降雨强度显著影响坡面土壤流失量和泥沙输出量;但坡长不是主要影响因子。秸秆覆盖使得土壤表层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同时也明显降低土壤侵蚀量,特别是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情况下,下降程度更明显;当秸秆覆盖量提高至1.0 kg·m-2时,土壤侵蚀量明显降低。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茶园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土壤侵蚀量有所降低。对不同植被覆盖率和秸秆覆盖量组合效应的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措施的综合作用对土壤流失量和泥沙输出量有明显减缓作用,特别当有机茶园覆盖率低的情况下,秸秆覆盖对土壤侵蚀的减缓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朱森林省长重视地力建设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肥力对农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关研究表明,广东省50%以上的农田的地力在下降,影响着农业的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引起了广东省土壤肥料科技专家的极大关注.1995年9月18日,15位知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