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世界环境日是为了纪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而设立,也是提醒地球公民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而设立的纪念日。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便依赖于自然环境中阳光、空气、水和土地而生存。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是指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其目的是确保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因此环境教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环境教育亦即生存教育、发展教育。一、环境问田的产生及其启示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负反馈效应。显然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和存在着…  相似文献   

3.
环境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环境问题日愈突出,生存与发展已逐渐演化为世界重大课题的今天,为能够重建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关系,我们对环境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一、环境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在讨论环境文化时,人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对环境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是人类周围各种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化学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类环境,虽然其中污染环境和危害生物的只占少数,但这些有毒有害化学品对人类及自然环境的毒害和破坏却是显而易见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对人体和生物有致死、致畸、致癌、致突变和干扰生物行为等作用,按其毒性作用又可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自然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定的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生活方面所创造全部优秀成果的科学总结。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思想的几个基本观点1.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自然环境的思想是他俩关于人与自然环境思想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恩格斯也指出环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     
现代世界上突出的四大问题是: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其中,人是主体,环境是客体。而粮食与资源则是由人类取自环境的。广义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即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围绕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它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在现代人类社会生产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已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因而,探素二者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就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一、从城市生态系统看环境规划的必要性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的活动中心,但由于不同城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特征各异,还可以确定其不同的功能。如: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科学的中心;苏州、杭州、桂林等以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为重点。城市环境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人类经济活动十分频繁,使原有生态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城市中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强烈干预,除大气环流、大的地形地貌类型基本保持原有的自然特征外,其余的自然因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即系  相似文献   

9.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一切条件。而人类为了更加美好地生存,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改造着环境。随着地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由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了。所谓环境问题指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环境问题是自从地球有了人类以后才逐渐出现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地球上的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繁衍、进化。…  相似文献   

10.
地球表面及其物质系统组成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自然地理环境简称自然环境,其内涵是受自然规律制约的地理环境;其外延则包括未受人类活动直接影响(或者影响微弱)和已被人类改造利明了的两种形态的地理环  相似文献   

11.
开展环境与发展的基础研究JanOlofLundbergP.O.Box16140,S-10323Stockholm,Sweden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不断地利用自然环境,由此也在改变着自然环境。近代,特别是二十世纪,人类开发自然资源出现了新的格局,人类...  相似文献   

12.
范领 《环境教育》2011,(2):39-4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环境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破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却在逐渐恶化,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我们人类自身的健康遭到了严重损害,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来维持我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谓的"癌症村"便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的众多悲剧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不同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程度的不同,环境立法理念经历了变化。环境立法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是决定环境立法目变迁的根源。在学理上对环境立法理念的历史发展和变革予以探讨,将有助于把握对环境立法目的的准确认识。因此,本文拟从环境立法理念的角度入手来揭示环境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生活及生产活动是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类的活动不断地影响着环境质量,而环境质量的恶化,反过来又将危害人体的健康。由于工农业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农业生产离不开空气、水分和土壤,  相似文献   

15.
自人类出现以来,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对自然环境产生着影响。以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演进的影响“人——地”关系的历史特征而论,人类社会经历了洞穴时代,川河时代,土地时代,资源时代和当今的信息时代等五个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世界文明产生的影响在不断地变化着。  相似文献   

16.
环境意识的培养──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意识的培养──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河南省鹤壁市第六小学 郭德海环境意识是反映人类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它打破了“人类活动是为了主宰和统治自然,无限制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传统价值观念,认为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为了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的需要,在自然环境的本底上,建造了大量的构筑物、道路、交通、通讯、电气、上下水道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医疗、文教、游览、娱乐等文化福利设施。城市是人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强烈改造的人工环境单元。因此,在城市地区,除了具有阳光、空气、水、土壤、地形、气候、动植物等自然环境的特点外,还具有由生产写生活设施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组成的社会环境。前者构成社会环境的精神部分。自然环境加社会环境就是城市环境,其  相似文献   

18.
一、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意义: 环境自然背景值,是自然环境发展过程中环境要素的物质组成,特征结构、相互关系并表征一个区域环境原有状态的基本资料;是指环境要素未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未受人为污染和破坏情况下的环境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和危害,因此,如何兴利避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为人类造福的优势,减少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从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对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梅雪芹 《绿叶》2012,(8):9-13
与工业化伴生的环境问题,是人类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过分干扰生态系统、污染自然环境所结出的苦果,因而是一种人为的灾害。在英美等工业化先行国家,几乎在环境问题出现的同时,对其危害的认知、讨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努力即已开始,而其成效是从政府到社会、从组织到个人各方坚持不懈地努力甚至激烈斗争的结果。总的来说,这些国家在对待和治理环境的问题上,不是"先发展,后治理",而是边破坏、边治理,不断提高认识并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