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可以较好地弥补生活垃圾燃烧处理中的不足,并可以克服垃圾燃烧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垃圾处理的新型高温蓄热燃烧式垃圾焚烧炉,由主燃烧室、副燃烧室、空气回转式蓄热系统等组成,把层状燃烧和蓄热燃烧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垃圾减容和无害化处理的目标。介绍了此种焚烧炉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而且通过热态测试证实了采用该高温蓄热燃烧技术焚烧处理垃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等固废产生量日益增多、组分复杂,处置时易产生温室气体,对其有效管理和碳减排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国内外固体替代燃料标准,叙述机械生物处理技术中包含的生物干化、机械分选技术等工序,分析了固体替代燃料燃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结合城市生活垃圾常规处理和机械生物处理工艺效果,获得机械生物处理后的固体替代燃料热值达到10 536 kJ/kg,比原生垃圾热值提升了3倍,且不需要添加辅助燃料进行燃烧。固体替代燃料在水泥、电力等行业应用能提高资源有效再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对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以及推进我国垃圾分类和碳中和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逐渐上升。但目前还没有更成熟的技术可以通过回收利用这些城市废弃物解决固体垃圾问题。因此,在这个项目的框架里,从现有的城市垃圾中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垃圾物质;确定处理城市垃圾机器和设备的类型,根据所获得的结果对来自燃烧燃料炉中的废物进行分析,对固废物回转窑处理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确定最佳的RDF(垃圾衍生燃料),以确保其燃烧排放比例不超过给定的排放限值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低污染气化熔融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彻底消除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对流化床气化与旋风燃烧熔融系统进行了研究.我国典型城市生活垃圾流化床气化试验表明,最佳气化温度为600℃左右;对垃圾焚烧飞灰进行熔融特性试验表明,垃圾焚烧飞灰在1 300℃左右、垃圾掺煤焚烧飞灰在1 400℃左右时,能顺利熔融,二分解率99.99%以上,重金属有效固化.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2种气化熔融系统方案:①基于垃圾综合处理的筛上物气化熔融技术方案;②原生垃圾+辅助燃料气化熔融技术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热力性能分析,研究表明2种方案都能较好满足气化熔融要求.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易产生和排放恶臭气体,造成二次污染。系统总结了污泥堆肥过程中主要恶臭物质:氨气(NH3)、硫化氢(H2S)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常用除臭技术工艺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分析。通过对污泥堆肥厂恶臭气体的产生和释放特征的分析,针对除臭工艺自身技术特点,建议采用组合式除臭技术解决污泥堆肥厂的恶臭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垃圾衍生燃料(RDF)的制备及其燃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球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越来越大,如何处理城市垃圾问题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在以焚烧为代表的传统垃圾焚烧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由此文章提出了垃圾衍生燃料制备及燃烧技术以解决垃圾能源化问题。文章阐述了城市固体废弃物(MSW)的成分及RDF的分类,介绍了RDF的制备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研究了三种RDF的燃烧技术。最后结合中国垃圾问题的具体特点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中国发展RDF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二次污染,特别是焚烧中产生的剧毒物二噁英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对其尾气的净化处理关系到垃圾能否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本文以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阐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污染物的来源与形成,同时分析了对它们的处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扼要分析了城市垃圾中转过程中存在的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认为中转设施整体密封性差、配套机械设备不完善是产生环境污染的关键。根据我国目前情况,本文提出了防止和减轻城市垃圾中转过程的二次污染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垃圾填埋技术的广泛应用,随之暴露出的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本文对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的潜在危害进行了一定分析,并浅显的归纳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消除垃圾填埋场对城市的负面影响,确保生活垃圾处理的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10.
厌氧消化技术在城市垃圾处理应用中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厌氧消化过程中有关城市垃圾的分选、厌氧发酵工艺、二次污染以及肥料的商品化等问题做了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垃圾的管理体制和厌氧消化技术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作为有机资源的再利用方式,城市垃圾的大氧消化技术在我国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垃圾焚烧过程中的烟气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平  程建光  陈俊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5):116-118,133
在焚烧法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同时,焚烧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污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垃圾焚烧污染物存在形式及数量与焚烧条件和净化系统密切相关.介绍了垃圾焚烧中酸性气体、重金属、二恶英等烟气污染物的形成与危害,并阐述了对各类污染物生成和排放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With the lack of space for new landfills,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incineration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China. The literatures on certain aspects of incineration plants in China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SW incineration technologies, the treatment of leachate from stored MSW, ai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 and the status of the fly-ash control method. Energy policy and its promotion of MSW-to-energy conversion are also elucidated.  相似文献   

13.
台湾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台湾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现状。以台湾最大的垃圾焚烧厂一台北市北投焚化厂为例,介绍了垃圾焚烧工艺及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并对台湾地区最新颁布的焚化炉空气污染排放标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肖衡林  徐谦 《环境工程》2012,(Z2):313-316
随着焚烧技术在垃圾处理方式中普遍采用,焚烧产生的灰渣数量也日益增加。灰渣与飞灰中有毒的重金属及有机物质会污染土壤与地下水,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对各类垃圾焚烧灰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重金属浸出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介绍了灰渣的毒性分析与控制方法。通过分析可知:为了避免灰渣二次污染应该重点控制铬、镉、铍、铅等重金属和二恶英、呋喃等有机物的污染;处置后的灰渣有害离子浸出能力降低,根据灰渣物理和工程性质,可以成为再生资源充当填充材料和混凝土与沥青路面骨料等。  相似文献   

15.
垃圾焚烧重金属污染物的控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焚烧法处理城市固体垃圾,在我国正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而焚烧所带来的重金属污染已广泛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文中从焚烧前、焚烧中、焚烧后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近些年来所发展的重金属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及其相应的机理,重点介绍了吸附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对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管理和技术现状进行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新的污染控制标准.对修订前后的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主要的修订内容,包括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的废物类型、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共处置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条件、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标准等.此外,将我国新颁布实施的标准的主要内容与国外先进标准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实施修订后的标准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生活垃圾焚烧副产物产生源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焚烧在我国某些城市逐渐开始成为主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之一,同时,焚烧过程产生的副产物的二次污染及其性质渐受关注。本研究选取某典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经过2年多在不同季节的多次取样,对其贮坑沥滤液、炉渣以及飞灰的产生状况及污染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垃圾中重金属在焚烧厂各股物流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废手机面板焚烧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废手机面板为试验材料,利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热处理失重特征,同时利用气相色谱仪-质谱仪联用(GC-MS)对管式炉试验系统焚烧产物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废手机面板焚烧失重温度为128.3~558.1 ℃,最大失重温度为357.4 ℃;焚烧废手机面板导致面板组成材料液晶、偏光片和取向剂等发生化学反应,焚烧产物除CO2外,还含有醛、酮、联苯酚、苯胺等芳香族化合物和少量的苯并吡喃、萘、菲、吡啶等多环芳烃(PAHs). 由于焚烧产物中绝大多数是有毒有害物质,部分可致癌,故废手机面板不宜焚烧处理,如与其他固体废物混合焚烧,必须采取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界定机动车维修、报废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水、土壤污染为机动车二次污染,并通过实地调查、监测分析广州市12家定点报废汽车回收公司,开展机动车二次污染现状研究。研究表明,报废机动车回收过程中对资源化金属的回收利用成效较好,但对用途不大的部件随意渠道转移,对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未能较好处理;大多没有完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直接排放;土壤多项特征污染物超标严重。针对广州市机动车二次污染现状,提出了加强法规建设、环境监控、行业管理、清洁生产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固体废物焚烧二恶英的生成机制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机制及其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二恶英的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