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伟利 《环境》2007,(12):58-61
2005年6月,东莞市成立了以东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李毓全为首的创模领导小组,开始"创模"筹备工作.自此始,东莞市创模领导小组以"创模"为目标,以莞人福祉为出发点,引领东莞开始了"创模"征程.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全国县级市"创模"的概况,结合贵州省4个"创模"县级市的实际情况,从指标考核范围、指标考核标准、城市发展战略、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了贵州省县级市创模的优势与压力。  相似文献   

3.
杨伟利 《环境》2007,(9):58-61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最高荣誉,也是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城市名片.为了取得该项荣誉,东莞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在今天,在东莞"创模"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之际,凝聚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协作、每一位建设者辛勤汗水和东莞人的关心和支持的"创模"工作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从本期起,我们将视角转向东莞,聚焦东莞"创模"历程,以实录的精神记载东莞的创模工作,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4.
"瓷都"潮州向国家申请创建环保模范城后,全城掀起了一股"创模"热潮。对于潮州人来说,创模不是目的,保持秀丽山水才是他门的心愿。  相似文献   

5.
《环境》2017,(6)
<正>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推动"创模"及环保工作开展,清远市环保局2017年度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创模"宣传"十进"活动。通过走进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商场、宾馆、工地、窗口、景区、家庭一系列宣传活动,将环保融入到各种全民参与的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让更多的清远市民更加关注环保、支持"创模"。  相似文献   

6.
中国1997年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活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随着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综合布局,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国模")称号的地区必须进一步巩固"创模"成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工业园区管理,完善属地管理制度、强化部门协调作战,从而实现由"创建模范城市"到"巩固模范城市"的战略转变;必须构建"后创模时代"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创建,从而实现由"环保模范城市"到"生态示范城市"的战略提升。  相似文献   

7.
作为老重庆的底片、新重庆的会客厅,渝中区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载体,坚持把创模工作作为优化城市环境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在创建成为市级环保模范城区后,明确了"12456"工作思路,全力攻坚创模难点、重点,创模工作深入有序推进,城市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渝中区居住区和商业区混杂,燃煤、油烟、噪声污染突出,背街小巷市容市貌环境较差,市民投诉较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服务民生为导向,通过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创模带来的变化,享受到创模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之所以愿意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沙坪坝区是重庆主城核心区、科教文卫大区,党委政府在领衔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之初,便确定了"民意是创模最大追求"的人本理念,注重改善环境民生,开展多元创模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携手100万沙区人凝心聚力,同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共染科教文卫大区天地绿.七大专项行动改善民生维护民益"创模是为我们老百姓办的一件民生大事!"沙坪坝区都市花园片区的居民说,"油烟问题解决了,我们终于不受其害了,通过参与餐馆油烟整治,我们对环保和创模工作更了解了.  相似文献   

9.
《广州环境科学》2006,21(2):35-35
17至18日,国家环保总局张力军副局长一行对广州创模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充分肯定了广州创模所取得的成绩,指出:广州作为1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经过8年的努力,创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广州的创模在全国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广州的今天,就是全国的明天,广州的创模将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主要包括:①广州市委、市政府对创模工作高度重视,把创模工作作为城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将创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最大程度提高广大群众身边的环境质量上,建立起高效的创模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铜仁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的创建目标、规划范围、创建历程和主要制约因素,并重点阐述了为实现"创模"目标所采用的主要对策措施,包括实施旅游业的加速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技术产业;强化大气、饮用水、噪声的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质量等。  相似文献   

11.
从玉溪文化底蕴、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教科文卫事业及环保工作等方面进行分析,玉溪建设生态市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提出了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步骤、目标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6月3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长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本刊在此全文刊登讲话内容,以指导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对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的内涵与本质进行了探讨,对兰州市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城市生态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诸如加强政府的政策导向、行为示范的主导作用、优化兰州城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加强污染治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一些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兰州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湾型城市定位对湛江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通过空间分析,指出了湛江(城市范围)所具有的典型海湾特性及其基本的空间结构特征,认为湛江城市发展与湛江湾的存在密不可分,而湛江湾的存在又与湛江群岛的关系极为密切,湛江海湾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先有岛,再有湾,后有港和城,把湛江定位为海湾型城市符合湛江城市发展的自然本底性质。文章重点就此定位对湛江城市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海湾型城市定位可以提高湛江海湾资源的禀赋,有效促进湛江城市的一体化统筹发展。同时,有助于在湛江工业大发展时期到来之际,加强海湾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就如何建设湛江海湾城市提出了一点框架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节约型社会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从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出发,分析了城市发展的过程及其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节约型社会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生态城市的指导思想和建设路线。  相似文献   

16.
以杭州作为我国第一批低碳城市试点为契机,研究了杭州低碳城市建设的背景、基本原则、目标,重点分析了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杭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基本任务和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辽宁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还将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和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将更加严峻。通过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分析铁岭市老城区大气质量现状。可吸入颗粒物、降尘、二氧化氮三种污染物浓度在2001年较高,之后大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只有二氧化硫浓度呈波动起伏变化的趋势。利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预测大气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铁岭市老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同时分析了老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刍议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文章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内涵,系统地分析了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差异;提出了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途径,为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提出了加快建设生态城市应做到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20.
色彩心理与城市交通安全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交通采用什么色彩更适宜,是一个交通安全文化与色彩设计和谐的问题。为防止或减少因交通色彩无秩序、不和谐、无标准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对交通、色彩、环境与人这一复杂系统当中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而引起的感性及生理上的反应与交通色彩安全问题做了分析,阐述了色彩心理效应对交通安全文化的要求,提出了控制对策,为今后城市交通安全色彩设计提供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