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以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青岛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对2000-2011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地市级单位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使用归一化系数评价不同区域同一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是有效的,但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同一指标却不具有可比性;地市级单位在应用规范的过程中发现,不能将"区"作为和"县"同级的评价单元;COD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应与区域降水的总量负相关,在对COD负荷进行评价时,应考虑的是区域的降水总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山东省临朐县2011—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同时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对生态环境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5年临朐县的生态环境状况为"良",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运用遥感动态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2005年和2009年遥感解译数据、土地侵蚀数据及环境统计数据为数据源,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对山东省17个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17个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在59.81~78.08之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2005-2009年17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值在0.06~3.5之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西安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对于制定生态环境发展政策、实现西安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PSR评价模型,利用均方差赋权法,从"压力-状态-响应"(PSR)3个方面选取19项指标数据对西安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响应指数是影响西安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高低的主要因素;(2)区域人口密度、工业"三废"排放量及其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面源污染是造成生态环境压力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3)区域单位GDP能耗,年内降水及风速大小等气象条件对西安地区生态环境状态指数有明显影响;(4)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及用于环保投入的力度越大,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响应能力越强;(5)受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的综合影响,西安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在区域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县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在四川省的应用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性研究工作,本文对<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中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及计算公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建议,以期为更客观的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提供科学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以湖北宜昌三峡翻坝运输江南公路沿线环境为研究对象,使用数据来源于卫星遥感图片,采用GPS、RS和GIS相结合的空间信息技术完成植被类型图、土地利用图。依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有关要求,计算出区域生态环境各项指数:生物丰度指数98.29、植被覆盖指数88.28、水网密度指数72.40、土地退化指数19.06、环境质量指数为93.53、生态环境状况指数74.55,评价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7.
由吉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白效明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吉林省生态环境及生态省建设的研究》,是在“吉林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与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建议的研究”基础上编写的。该项研究首次采用了“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对吉林省进行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现状调查与评价。同时,又在国内首次对“生态省”的理论进行了初步研究,包括“生态省”的理论基础、内涵、标准和指标体系等。本书共分三篇,计48万字。书中还附有《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建议稿)。 该书具有系统性、综合性、…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掌握环胶州湾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更好地服务于环胶州湾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根据《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HJ 442-2008),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环胶州湾区域进行了综合监测与评价,建立了环胶州湾区域陆海统筹监测评价体系,完善了胶州湾水质监测网络,摸清了环胶州湾区域直排海污染源状况及环胶州湾区域土地利用状况。针对综合监测与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胶州湾污染源的排放状况掌握不全面、河流入海通量的测算不准确、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预测不能实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入海河流监测、实行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建立自动监测站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劲  徐亮  周春兰  于飞  刘佳 《四川环境》2009,28(5):96-98,103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带来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等,给灾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重点以汶川县作为典型区域,运用“3S”技术,通过对汶川县震前、震后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分析“5·12”大地震对龙门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将经济集聚、收入差距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强度纳入统一框架下,构建时空双向固定效应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和门槛空间动态面板模型(SDPTM),通过中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考察经济集聚和收入差距对COD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经济集聚呈“先促排、后减排”的倒“U”形特征,具有本地空间减排效应和空间溢出减排效应;②收入差距呈非线性的倒“N”形特征,具有本地空间减排效应,经济集聚在收入差距对COD排放的影响中存在门槛效应,当经济集聚超过门槛值1.1164时,收入差距的促排和减排效应均明显增强;③收入差距呈倒“N”形特征,具有空间溢出减排效应,且收入差距的长期空间溢出减排效应明显减弱;④收入差距在经济集聚时对COD排放强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⑤COD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时间和空间路径依赖性,经济集聚对COD排放的空间依赖特征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西部管道工程需要通过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该保护区有中亚荒漠最具代表性的植被类型,为保护试验区的植被,建设单位从源头保护开始做起,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生态恢复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了管道施工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控制在预测的范围内,实现了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12.
郑军 《中国环境管理》2020,12(4):68-72,67
生态环境国际合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我国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本文在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现状、不足以及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重点,精准对接,以我为主、以外促内等合作原则,建议"十四五"时期加强战略规划和引领,提升生态环境国际合作的地位和作用,以建设性姿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努力实现国内环境治理、全球环境治理以及全球治理良性互动,提升生态环境国际合作在服务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水平。并为此提出五大重点举措:即打造绿色"一带一路"成为区域环境合作的平台高地;更具建设性加强我与周边国家双边及多边环境合作;坚决维护多边主义的立场,主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变革;助力擦亮绿色底色,全力支撑服务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能力建设形成生态环境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13.
政府和民众对于城市环境事件的关注越来越高,树立典型是激励良性发展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年度城市环境事件评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提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选方法,包含事件收集、事件筛选、事件评定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2016年度中国城市环境保护十大事件进行了评选,无锡、贵溪、三亚、珠海的案例分别代表了水、土、气、生4个专项领域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先进典型;杭州、深圳、三沙的案例分别体现了以大型赛事活动为契机开展城市综合环境整治的先进经验,以及市场化的治理手段和生态技术对于城市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上海(崇明)、重庆、鄂尔多斯(库布齐地区)代表了因地制宜的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如下启示:提升环境治理成效应该兼顾责任制、市场化、民主化的管理模式创新和各种技术创新;生态环境要素应该被视为城市发展的新兴增长点;城市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发展和再分配双重属性,环保行为的发展属性仍有待于继续普及,而先行城市应该借鉴典型经验,积极探索通过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The design and integration of models projecting the effects of management on environmental systems is one step in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process. Interactions between resources produced on the same unit of land under current and future management can be examined only when assumptions and processes of these dynamic environmental systems are quantified. Multiresource interaction models have generally been large and cumbersome while also suffering from an inadequate amount of detail.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individual resource models to project multiresource interactions at a regional scale. Land management impact projections require common definitions of the total land base and common definitions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applied to the same land unit. A case example focusing on the resources of timber, forage, wildlife, fish, and water for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以中央在沪企业为例,基于危险化学品内河运输码头的调查,简要介绍了央企环境保护存在属地化管理的问题;通过中央企业环境规划和管理与属地政府环保政策和机制之间关系的分析,分别提出中央企业及属地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建议,包括融入当地安全环保体系,参与属地的安全环境法规和应急预案编程,修改企业的相关安全环境应急预案等央企对策,以及推进危化品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健全安全和环境主动协调机制和实施安全和生态沟通会商机制等政府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蓖麻(Ricinus communist L.)对锰矿区土壤生态修复及能源化利用潜力,将不同品种蓖麻湘蓖1号和淄蓖7号播种在锰尾矿库土壤上,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时采收全株,测定栽植土壤及植株根、茎、叶中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显示:土壤中Mn平均含量最高达7884.96 mg&#183;kg-1,超过国家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域级标准6.5倍;湘蓖1号不同器官的Mn浓度从高至低为根&gt;叶&gt;茎,淄蓖7号不同器官Mn含量叶&gt;茎&gt;根,其叶中Mn平均浓度最高为765.43 mg&#183;kg-1,较湘蓖1号叶中的平均含量高出79.53%, Pb、Cu、Cr含量及叶/根比值均大于湘蓖1号;植株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浓度的相关分析表明,重金属的积累量和转移量,受到土壤中几种重金属元素的共同影响。结果说明:2个品种的蓖麻均可以作为锰矿区能源化修复利用,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在品种间存在差异,淄蓖7号地上部分对重金属的迁移能力强于湘蓖1号。  相似文献   

17.
沙漠古已有之,近期由于开发的需要,人为造成的沙漠扩张明显超过历史时期,沙漠化与人类干扰的加剧有直接关系。在荒漠区的开发及其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应深入了解荒漠区的环境现状,充分利用该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改造沙漠,实施保护、利用与建设相结合的方针,以荒漠植被自然侵移规律为依据,依靠自然降水,以最大限度人工发展可供饲用的灌林,实现荒漠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近6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体制不断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本文立足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现状,重点从强化制度约束性、机制协同性和政策指导性等角度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并提出了构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分区、建立以氮磷污染物为重点的陆海协同排放管控制度、完善以监测评估为核心的海洋生态监管制度、建立以入海河流和海湾为重点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和完善以海洋生态补偿和赔偿为核心的财政政策等重点任务,可为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面临开发与保护的巨大挑战,构建科学、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为其保驾护航成为重中之重。作为一个流域式生态共同体,区域统筹协调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根本关键。本研究导入区域协同治理理念,提出构建梯度式渐进学习环境协同治理框架,并采用数据进行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治理的多情景测度与评价实证检验了梯度间以及梯度内部的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协调机制的潜在影响。最终,从中央、区域和地方三个层面提出梯度式学习视野下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时期,我国通过政策和法制改革有效地促进了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四五"时期,须进一步加强政策和法制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从充分性和均衡度两个方面提升我国区域、流域和行业生态环境国家治理的综合绩效。为此,需要发挥党内法规和国家立法的相互支持作用,促进国家立法的有效实施;中央与地方签订行政协议,调动地方深入开展生态环保工作的积极性;推进流域与区域的专门立法或者协同立法,通过体制制度和机制的集成创新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按照流域与区域生态环保目标设立生态环境标准,体现生态环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因地制宜性;实行"法定义务+企业承诺"履行制度,因企制宜地落实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生态环保责任;国家需要总结和推广一些地方探索和有效实施的灵活性工作制度,并发挥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资源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