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利益相关方分析法的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法,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遵循随机性原则和利益相关性原则,确定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规划环评)的公众范围,着重分析规划环评中相关方利益诉求.以某电石化工产业基地规划环评为例,通过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分析利益相关方的共同点、关心点和矛盾点,并围绕各利益中心结合法律、法规设置了不同类型的问卷调查表,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提出规划调整建议,解决了规划环评中利益相关方面临的问题.研究表明,利益相关方分析能够反映规划的环境不合理性,有助于规划的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2.
香港区域发展的策略性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已形成包括行政规定和法例规定的制度框架,其策略性环评的实践范围也逐步从规划、计划向政策、策略扩展.从评价过程、评价方法、公众参与时段安排、决策出发点等方面分析了2个香港区域发展的策略性环评案例.结果表明,为使策略性环评取得预想的成果并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规划环评从决策、计划的源头来控制经济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具整体性和前瞻性。从规划环评的内涵分析入手,比较了其与建设项目环评的优势性,概述了目前规划环评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以及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重点对规划环评在中国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越来越多的区域规划涉及贸易活动内容,贸易活动在中国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压力,因此将区域贸易规划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制度是大势所趋。首先研究了贸易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机制,通过"自由贸易→经济活动→环境影响"的链式反应分析,从规模、结构、技术效应3个方面进行环境影响途径分解;探讨了区域贸易规划环评的工作流程;其次,根据贸易对环境影响效应理论,提出区域贸易规划的环评方法;最后,以《云南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的德宏州贸易规划环评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可为中国未来区域贸易规划环评提供一定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技术复核是指依据国家发布的标准与规范要求,针对重点项目环评报告书中有关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部分内容开展的技术复核工作,重点分析预测模型、基础数据与参数以及预测方法是否符合技术导则相关要求,并提出复核结论与建议。针对60多个重大环境敏感项目的技术复核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超过60%的被复核环评报告需返回修改或直接退回。复核案例及经验表明,污染源确定、模型应用规范化是大气环评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最后,结合典型案例说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过程和复核结论,提出了加强技术复核有效性、提高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技术水平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深入实施,其实施领域已由项目环评向区域环评和规划环评转变,评价内容也由广泛实施的预测评价向后评价和跟踪评价转变。然而,对于区域规划环评的评价层次、评价程序和评价内容,目前还没有明晰的认识;同时,对于促进规划环评有效实施的跟踪评价,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几乎没有。文中就此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遏制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必然选择。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制度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环境管理制度,如何利用现有的环评制度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结合环评制度的特点,指出将"低碳"引入环评的必要性,并提出可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将"低碳"引入环评制度;在环评制度中通过完善能源分析引导能源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增加碳排放指标促进低碳产业发展;通过研究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关联性,努力实现协同控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所选的40条公路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入手,对公路建成后与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噪声敏感点的数量变化、噪声实测值与环评预测值的差异、实际的噪声防治措施与环评确定措施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上3个方面在公路建成后与环评阶段均存在较大变化,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亟待提高.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包括项目投资机制、运营期相关条件变化等.通过分析,提出了实现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及增强防噪措施的可操作性等促进环评有效性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实践经验分析总结并借鉴国内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分析和归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着眼于环境问题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强调主动性和前瞻性,解决了线网规模、线位优化、敷设方式、敏感目标避让及保护等规划层次上应处理和能处理的环境问题.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必须正确把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与城市轨道交通单条线路建设项目环评的区别与联系,抓准评价指导思想与评价目的,结合各城市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特点合理选取评价指标和重点评价内容,着重从规划层面提出规划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用地控制建议等,以弥补后续建设项目环评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线网规模、线位优化、敷设方式、敏感目标避让及保护等方面体现规划环评的价值,实现规划编制的及早参与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巴黎协定》,国际社会纷纷做出碳减排相关承诺,设立碳中和目标.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设立或修订气候变化法律,将碳中和目标明确为硬约束.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任务艰巨,通过梳理典型国家和地区碳中和相关立法,分析国际碳中和立法的要点,针对国内现状需求,提出适合中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绿色招商的理念,理顺建设项目环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了建设单位、环评单位、招商部门、环保部门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职责,以使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更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并成为各国环评的基本内容.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包括公众享有环境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合适的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明确的公众参与环评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公众参与环评的保障机制.为更好地发挥环评的作用,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法规加以完善.还应在信息公开、立法的完善和配套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完善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首先讨论了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涵义和作用,以及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对象、形式、时机,然后根据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现状,提出了提高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其环境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最终的环境影响.探讨了气候变化对POPs环境行为的影响,通过相关的文献和科研进展得出的结论,从气温、降水与极端气候以及由气候变化引发的生物行为变化多个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与POPs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指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今后在针对POPs污染的研究与防治中不能忽视这一要素,理应给予这一问题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内容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有评价内容和方法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从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评价预测模型、加强GIS技术在实际评价工作中的实践来加强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规划环评是人类对环境问题、尤其是对末端治理反思的结果,是政治民主化和科技社会化发展的必然。《条例》注重实践检验,突出跟踪评价;坚持专家审查、决策管理、公众参与三结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追究法律责任,柔中有刚。重在追究个人责任,专家亦不例外。规划环评源于项目环评,高于项目环评。当前,项目环评和区域限批仍是规划环评的重要抓手。科学性是规划环评的生命线。实践决定一切,实践是实现规划环评科学性的惟一途径。规划环评任重道远。规划环评要坚持为经济服务,为规划服务,为公众服务,实现多方共赢,方能凝心聚力,一往无前。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象事件等已经给中国的交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中国交通规划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气候变化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原则、方法及指标类型,并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中国交通规划的气候变化指标体系.分析表明:(1)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2005)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水平指数为0.44,属于警戒状态,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较差,规划区域面临的气候变化压力也较大.(2)在侧重环境保护的湖北省情景下,规划区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水平提高的最明显,在实现规划环境目标的前提下,2020年规划区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水平指数可以达到0.62,已经达到了良好状态.(3)只有从中总结出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保证湖北省在交通快速发展、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环评审批权限下放,是否会增大环境风险?7月7日,记者专访了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以下简称省环保厅)环评处相关负责人。问:此次调整下放环评审批权限主要是基于何种考虑?答:过去大量项目需省环保厅进行环评审批,环评文件积压后必然造成审批时效延长。此次下放部分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及机械电子项目的审批权限,比如不跨市(州)、不涉  相似文献   

19.
林炬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4):29-31,45
以某县级市广播电视发射塔的搬迁项目为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提供典型的案例依据,分析其在环评过程中所遇到的特点与技术要点,以为同类型项目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深入分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捕集、运输、利用与封存等环节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借鉴现行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体系,提出中国CCUS项目环评技术建议,包括CCUS项目工程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跟踪监测方案制定等方面。最后分析了中国目前推行CCUS项目环评制度存在的障碍:超临界CO2管道运输泄漏的风险评价模型尚未建立、封存导致的CO2渗漏的概率和规模尚不清楚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评价所需的基本数据缺乏等,旨在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