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卷烟生产的有害因素   杀虫剂的危害   卷烟厂大都以磷化铝作为熏蒸杀虫剂.磷化铝是灰绿色粉末,遇水分解产生磷化氢,磷化氢是无色而稍有腐鱼样臭味的气体,比空气稍重,能溶于水,有毒性.空气中含磷化氢1 4 mg/m3~4 2mg/m3即可闻到其气味;接触10mg/m3达6小时,有中毒症状;浓度409 mg/m3~846 mg/m3时,半至1小时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2.
职业病名单     
《劳动保护》2002,(1):49-49
一、职业中毒(51种)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镉及其化合物中毒;铍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钒及其化合物中毒;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砷化氢);砷化氢中毒;氯气  相似文献   

3.
《安全与健康》2004,(12S):46-46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职业病共分为九大类:1、职业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钒及其化合物中毒;(8)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 (9)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砷化氢);(10)砷化氢中毒;  相似文献   

4.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粮食问题不仅是关系到12亿人口吃饭的大事,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我国自1995年以来,粮食连年丰收。到今年3月底,全国粮食总库存达到5300亿斤(原粮)。因此,保障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一、磷化氢熏蒸气体燃爆问题回顾在粮食储藏过程中,磷化氢(PH3)是一种重要的熏蒸剂。由于它具有高效、低残毒的优点,各国都已普遍采用。近些年国外研制的磷化铝片剂采用“缓慢抑制释放法”产生磷化氢,基本上消除了燃爆的危险。而我国因储粮周期长,熏蒸方法有其独特之处,自1965年开…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类实验室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中,气体引发事故所造成的伤亡人数占比较大。气体使用或保存不当时,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及灼伤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加强气体的安全管理来预防事故发生至关重要。实验室应从购买、验收、保存、使用、维护、保养等各流程加强对气体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使用气体时,则要完善技术措施,安装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对管路及反应系统等定期检漏;采用系统的安全检查表法全面检查气体使用的各个方面。通过采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来预防气体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防范密闭巷道启封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综合分析法,构建巷道启封中毒窒息事故评价指标体系,耦合熵权法的客观权重与AHP法的主观权重,组成组合权重,分析获得影响中毒窒息事故因素的重要度排序,并用实际工程案例验证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未按时检测有害气体浓度权重(0.242 6)最大;其次为警报仪位置不当(0.127 5)、购买劣质防护设备(0.120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中,未按时检测气体浓度是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的主要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中,警报仪位置不当、购买劣质防护设备对事故影响较大,仅次于未按时检测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6日某卷烟厂在回收处理烟叶熏蒸杀虫后残留的磷化铝残渣时,造成7名工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磷化氢(PH3)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蒜臭味的气体,比重1.85。其毒性极强,故常作粮仓熏蒸剂,以杀灭老鼠等有害动物和害虫。机体对磷化氢吸收相当快,人体吸收后一小时即遍及全身。磷化氢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肝、肾,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最早受害而且最为严重。当空气中磷化氢浓度仅为7ppm(百万分之一为1ppm)时,人接触6小时就会出现中毒症状;400ppm时,接触30—60分钟有生命危险;达1000ppm时,人立即死亡。砷化氢(AsH3)为无臭或略有蒜臭味的无色气  相似文献   

9.
用磷化氢尾气制备超纯磷的生产过程中,涉及磷化氢、砷化氢和磷等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易引起泄漏、中毒和爆炸事故,需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对设计的磷化氢生产超纯磷工艺过程的主要部件进行了HAZOP定性分析,得出控制风险的关键是压力安全保护系统、密封系统、废气排放控制、原料气成分控制和制冷剂充灌量控制.用重气扩散理论模型对高压磷化氢储罐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危险发生时需疏散人员至8 km以外.最后研究了整个系统各个部分的主要安全隐患和应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研究结果对该生产设备和工艺过程安全保障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0.
当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在短时间内通过黏膜、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后,使人体受损伤并发生功能障碍时,就称其为有毒有害气体中毒。近年来,经常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为了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掌握中毒施救的原则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八闽动态     
正福建省福建省强力推行煤矿使用多功能气体检测仪。1月份以来,福建煤监局组织专业人员对福建煤矿历年来瓦斯事故特点和多功能气体检测仪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调研中,煤矿企业和基层煤管部门普遍反映,煤矿多功能气体检测仪能同时检测井下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氧气等多种气体并自动报警,对防范中毒、窒息等瓦斯事故效果明显,且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使用操作简单,深受煤矿企业欢迎。通过调研,决定将煤矿配备使用多功能气体检测仪作为今后安全监管监察重点内容,且作为春节后复工复产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磷化氢是粮食仓储企业使用效果最好的杀虫剂,是一种剧毒的气体熏蒸剂。所以对于从业人员来讲,安全防护就显得格外重要。长期以来粮食仓储企业一直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配套选用B类滤毒罐)为首选器材。近期业内对B类滤毒罐防护磷化氢的有效性提出质疑,为此,本文通过性能评价试验,说明B类滤毒罐防护磷化氢是有效的,并从理论上说明B类滤毒罐防护磷化氢是有科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13.
《江苏劳动保护》2011,(5):44-46
冶金、机械、化工、医药、水处理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液氨、液氯、环氧乙烷等低压液化气体气瓶。但是在其充装、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发生爆破、泄漏、中毒窒息等事故的却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14.如何防止炮烟中毒?答:炸药爆炸后所产生的烟尘,含有爆炸气体产物和岩、煤微尘,在炮烟浓度较大或长时间在含有炮烟的空气中工作,往往会发生炮烟中毒事故。预防炮烟中毒,主要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1)所用炸药的质量应符合规程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不得使用变质炸药,使有害气体产生量最少。(2)提高堵塞质量,保证足够的起爆  相似文献   

15.
氰化物种类很多(如氰酸盐类、有机氰类化合物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尤其在高温或与酸性物质作用时,能放出剧毒氰化氢气体。我市某电镀厂发生一起因工人操作不慎引起的氰化氢中毒事故,造成1人中毒死亡,1人中毒昏迷,直接经济损失约46万元。现就该中毒事故进行分析,以供人们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许树瑞 《劳动保护》1990,(10):45-46
矿井下的主要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硫化氢。在煤矿、金属矿山、化学矿山、建材矿山、核矿山和轻工业矿山的生产中,经常出现这类有害气体的中毒事故。了解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的预防措施,对减少或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现对这三种主要的有害气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分述如下。 一、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就是常说的煤气。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比重0.967,比空气略轻。 井下除了着火时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外,放炮是产生一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所以,它常与炮烟混在一起。一氧化碳非常容易和人体红血球里的血红蛋…  相似文献   

17.
有限空间气体危害典型事故由于一般人对各种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可能造成危害认识不清楚,近年来,无论在生活还是在生产中,常有一些特殊的、用途各异的有限空间因易燃易爆、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自然生成和聚集,使处在其中或在附近的人员受到伤害,其伤害形式以窒息、中毒为多,也有因这些气体意外着火被灼伤或因爆炸受到物理伤害的。例如: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你好:有毒有害气体危险作业过程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有毒有害气体危险作业过程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有:1.当进入有毒有害危险区域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具,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中毒和窒息、触电。主要预防措施有:(1)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容易聚集的场所应携带便携式毒害气体泄漏监测仪,佩戴防毒面具。到煤气  相似文献   

19.
正城市下水道环境潮湿、相对封闭,废水、排污物分解出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一旦浓度超标,就有可能造成爆炸或人员中毒等事故。安全科技第二批"四个一批"项目之一——"城市地下管网危险源智能监管系统研究",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下水道环境潮湿、相对封闭,废水、排污物分解出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一旦浓度超标,就有可能造成爆炸或人员中毒等事故。安全科技第二批“四个一批”项目之一——“城市地下管网危险源智能监管系统研究”,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