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印染废水处理回用工艺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废水产生量大、有机物含量高、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因此印染废水的回用是降低印染废水污染和印染用水消耗的重要途径,印染废水回用包括原废水和二级生化出水的处理回用。印染废水主要回用于印染生产过程,在以印染原废水处理回用时,典型工艺是生化处理+膜分离组合工艺;在以印染废水处理后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处理回用时,其典型工艺分别是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工艺出水可回用于印染漂洗、染色等生产过程,实现废水厂内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2.
反渗透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反渗透膜的分离机理(氢键理论,优先吸附-毛细管流动模型,溶解-扩散模型,等),反渗透膜技术在环境工程(重金属废水,垃圾渗滤液和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膜集成工艺处理废水的概况,并对反渗透膜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棉印染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将污水回用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对棉印染废水进行清浊分流,将轻质废水作为处理对象采用生化-陶瓷膜过滤工艺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处理后水质满足印染回用水水质要求,其中COD、浊度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5%,98%和95%。将处理后水全部回用于生产,对印染产品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和回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本文以某印染厂为例,说明了印染废水和回用水的水质要求,设计了水处理工艺流程和反渗透系统,并分析了水处理系统效益,反渗透产出的水质达到了印染厂工艺用水的要求,做到了回用印染废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周可英 《能源环境保护》2012,26(4):35-36,40
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及回用难点,详细介绍了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如膜分离技术、吸附法、絮凝法、高级氧化技术和生物滤池,并列举了各类技术的研究进展或工程实例.指出选择适当的组合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印染废水中的各类污染物含量,使之达到某些印染工艺用水的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印染废水的特点 ,采用混凝沉降 -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根据生产实际 ,把废水分成较易处理和较难处理两种情况。经过混凝沉降、化学氧化、砂滤后 ,可达到国家印染废水的排放标准。同时 ,确定了主要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和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工艺相结合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与生产回用。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及主要经济指标,结果表明:出水效果好,工艺运行稳定,排放水可稳定达标排放,回用水水质可满足生产工艺回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纺织大学承担的市科委研究项目“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日前通过了技术鉴定。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是用于常规处理后废水中残剩的难以去除有机物处理的一种新颖方法,该法采用加压溶气生物吸附,使难生物降解的染科、助剂大幅度的分解,其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色度为4~16倍,COD_(cr)为70mg/l左右,突破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所规定的新、扩、改企业印染废水COD_(cr)排放限度(180mg/l)。该深度处理工艺先进、装置新颖,根据专家的讨论及国际联机检索,该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地为水资源的回收、回用,以及为我国制订回用水水  相似文献   

9.
接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世明 《环境工程》1991,9(2):15-16
<正> 1 概述某中型棉织印染企业有印染印花生产线5条,设计日产印染布15万米,每天印染废水排放量近6000t。为消除污染,该厂投资150余万元,于1988年底建成日处理6000t废水的处理装置,采用接触氧化法处理该厂印染废水,现已投入正常运行,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2 废水水质该厂主要生产纯棉、混纺印染布和印花布,漂染生产以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和不溶  相似文献   

10.
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脱色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及回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色度高、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较差等特点,采用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脱色工艺处理某印染公司污水,经过实践证明,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操作管理方便等,出水直接回用到印染车间,提高了公司回用水的比率,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这处理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及回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针对丝绸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治理,采用兼氧(A)/好氧(O)+砂率+超滤/反渗透(RO)膜系统进行处理,处理出水达到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滤-反渗透集成膜技术对酒精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不同超滤膜对废水的预处理性能,研究了超滤-反渗透集成膜技术对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探索了不同清洗方式对反渗透膜通量恢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滤能有效地去除废水浊度和大分子有机物,为反渗透提供良好的进水水质;超滤-反渗透膜系统产水浊度、硬度、总铁均小于0.1 NTU、0.03 mmol/L和0.03 mg/L,电导率处于60~120μS/cm之间,可回用作锅炉补充水;酸洗+碱洗组合清洗方式能有效恢复反渗透膜通量,其废水膜通量可恢复为新膜废水通量的93.75%。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印染废水回用时水中有机物浓度、盐度和色度高等问题,以苏南某污水处理厂中试试验基地(70%以上为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对混凝沉淀-超滤(以下称组合工艺1)、BAC(生物活性炭滤池)-超滤(组合工艺2)和混凝沉淀-BAC-超滤(组合工艺3)3种工艺进行比较研究,系统考察其作为反渗透预处理技术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组合工艺3对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CODCr、TCU(真色)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0%、49.2%和99.5%,UV254下降了50.0%,均高于其他2个组合工艺. 对超滤膜表面污染阻力分布的测定可知,组合工艺3中不可逆污染造成膜污染的程度最轻. 此外,3种组合工艺的出水通过反渗透装置后的平均脱盐率分别为98.0%、97.5%和98.2%. 可见,针对该研究中涉及的二级生化出水,组合工艺3预处理工艺是反渗透预处理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4.
Treatment systems consisting of physico-chemical treatment, biological treatment, ozonation, reverse osmosis system, nanofiltration system, multiple effect evaporator, crystalliser and solar evaporation pans set up by three dyeing units in Tirupur, India, were asses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composite samples were analysed for colour, pH, TSS, TDS, chlorides, sulphates, COD, total iron, silica, SDI, LSI and total hardnes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hysico-chemical treatment alone is inadequate to achieve the feed water quality norms for spiral wound RO membrane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primary treatment may incorporate biological treatment and ultrafiltration to reduce COD and SDI in the feed water. Water recovery by reverse osmosis and salt recovery using nanofilter were 87% and 71%, respectively.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re is substantial direct profit in recovering water using reverse osmosis and sodium chloride in solution using nanofiltration as compared to the recovery of Na2SO4. The study also revealed that high quality water could be produced by treatment system incorporating membrane technology at affordable costs and recycled back into the process in the textile dyeing industry.  相似文献   

15.
正渗透技术在水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渗透(Forward osmosis,FO)技术是一种由渗透压驱动的膜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压力驱动的膜技术相比,具有出水水质高、能耗低、操作压力小、设备简单易操作、污染小等特点,近年来在水和废水处理的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FO技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浓差极化、膜污染、汲取液溶质返混和汲取液的后处理等,使之目前仍未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已有FO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归纳,介绍了FO技术的原理,以及在海水脱盐、市政污水处理、特种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影响FO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FO膜、汲取液、原水性质和运行条件等方面),并着重阐述了FO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浓差极化、膜污染、汲取液溶质返混和汲取液的后处理).最后,对FO技术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煤炭矿山开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高浓度矿井废水,直接影响和阻碍着煤炭矿山和当地村庄居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目前,全国大多数煤炭矿井废水均在采用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初级处理方法,其对高矿化度的矿井废水处理极为有限,因而在较大范围内制约着煤炭矿井的综合与全面利用。因此,加快开展和推进煤炭矿井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与实践,扩大和引深其矿井废水的利用领域与空间,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山西煤炭矿山矿井废水采用离子交换、电渗析、蒸馏和反渗透等处理效果的比对实践,分析了煤炭矿井废水反渗透处理技术可行性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煤炭矿井废水深度处理,可显著提高矿井废水处理回用利用率,拓宽利用范围,实现煤炭矿井废水资源化和矿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吴铁  赵春丽  刘大钧  顾睿 《环境工程》2015,33(4):146-149
针对钢铁行业废水特点,分析了目前钢铁行业各工序及全厂主要废水污染控制措施,重点分析了二级反渗透工艺的主要流程及进出水水质,以及该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大型钢铁集团的现场调研,以太钢采用的反渗透和蒸发结晶工艺为例分析了钢铁行业真正实现废水零排放的技术可行性。该技术可以很好解决钢铁行业浓盐水的外排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印染工艺和产品结构的改变,印染水质同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印染废水的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针对印染废水的这一特点,本文首次提出了以膜分离技术为核心印染废水闭路循环处理技术,以实现印染废水的再生利用,解决印染废水对环境的危害。膜分离技术对中、小型印染企业废水处理是比较经济适用的废水处理技术,并以某企业40m3/d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为例对该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