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企业在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作用的分析,提出了国家和企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国家应营造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氛围,通过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等途径促进企业参与;企业应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质量论证和环境质量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把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向一个新台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国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分把握机会,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机遇,更深入地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从混沌系统的角度分析企业环境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观念。企业如何适应混沌的外部环境,制订有效的发展战略,从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企业所面临的动态环境表现在商业活动日趋全球化、速度日益成为关键要素、战略环境复杂程度大大加深及可测度大为下降、技术对企业战略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强等方面。由于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非均衡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如何认识和把握环境。是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难题,需要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基于混沌系统理论的假设,企业管理者要抛弃精确预测的管理理念。提高系统的自组织协同能力,建立柔性化的组织结构,使企业与环境达到和谐状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地,是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的示范区。从1986年的“城镇社会发展综合示范点”开始,到1992年5月更名为“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直至1998年更名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有10多年历史。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很多经验。上海市政府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十分重视。1996年开始在编制《上海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时,就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作为编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组织一批专家和实际工作者专门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  相似文献   

5.
国外"棕地再开发"土地利用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棕地再开发是当代西方国家重要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之一。本文界定了棕地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其成因及棕地再开发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和广阔前景。并将棕地再开发与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如紧凑城市和理性增长,及城市用地改造策略如旧城更新和工业区置换进行了比较与区分,指出它在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利用方面的优势。接着论述了棕地再开发策略在美国、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实践情况,对其再利用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归纳,这些国家制定与实施了不少环境与经济方面的宏观计划与实施细则,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注入、税收减免、交通引导、保险保障、基建投资等途径大力支持和引导棕地再开发。最后明确了在我国实施棕地再开发策略的优势,认为要遵循“政府宏观调控、企业市场运作”的原则,推进土地循环使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十五”计划是我国21 世纪的重大发展计划,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十五”计划和2015 年远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改变“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发展模式,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国民经济体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本文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十大目标  相似文献   

7.
2006年11月8-9日,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题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型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8.
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政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自己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的承诺,在实施联合国《21世纪议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取得初步进展。主要是:──建立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体系。──制定了国家、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不同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加快了可持续发展的立法进程,加强了执法力度。──组织和动员社会团体及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本着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精神,积极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实施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前5年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五”期间,可持续发展战略仍将是我国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本文提出了“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教育之所以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首先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是教育需求增长与教育资源约束之间对立统一规律在教育决策层面上的反映。其次 ,实施可持续教育发展战略 ,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教育的不可持续发展现象提出来的。再次 ,实施可持续教育发展战略 ,是素质教育实践必然要求。高中阶段是学生即将步入成人阶段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 ,对学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和能使之受益终生的预备教育 ,不仅是抓住时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更是高中教育最终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1 可持续教育发展战略是…  相似文献   

11.
人口问题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是经济增长不应以损害子孙后代的环境和资源条件为代价。其核心是强调社会、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再生产模式不同 ,使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持续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同。本文强调指出 ,目前人口问题依然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应重点从人口总量、人口构成与分布、人口质量三个方面解决人口问题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绿洲城市化及可持续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分析了河西走廊绿州城市化现状 ,认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是河西走廊绿洲城市化的主要限制因素 ,指出河西绿洲加速城市化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系统规划城市建设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节水建设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世界上大部分园区经济进入了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时期。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也方兴未艾,但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进而阐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的概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论述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优势和潜在不经济、失利的连锁反应等劣势,入世后我国社会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以及面临的制度、技术、组织等方面挑战的问题。最后提出在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经验并吸取其教训基础上,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宜采用PDCA循环模式,按照“互动循环”和“协调发展”的实施原则,全面发挥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结构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本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借鉴了国外研究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和结构。  相似文献   

15.
浅析供应链、价值链理论的发展与价值型企业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阐述供应链、价值链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供应链与价值链的联系与区别,指出基于建立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价值型企业”与传统的“经济型企业”的区别。并提出价值型企业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即,追求“创造价值“和“利润”双重目标;善于构造“企业生态”;追求与自然生态的互利共生;努力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等。  相似文献   

16.
高科技含量、小型化、创新型和高投入、高风险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特征。集群化形成的产业区位性和关联性、外部经济性、知识的创造与共享及创新的便利性构成了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利益机制。同时,集群化可能存在过度竞争、拥挤效应、对集群资源的过度依赖和集群生命周期的局限等负面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应顺应集群化成长大趋势,并做到趋利避害,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21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新的实践模式。为了评价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绩效.本文探讨了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评价指标的特点、原则和层次。给出了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其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发展非主业经营 ,进行产业替代 ,实现二次创业是矿业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 ,与矿业经济密切联系的城市经济通过结构调整 ,实施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城市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繁荣的普遍规律。本文通过对山东省矿业城市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9.
China's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ere draf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Deng Xiaoping's theory on socialist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an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further enriched and perfected Deng Xiaoping's theory. An in-depth study of Deng Xiaoping's theory is significant if we are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ou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gram and how to best implement the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问题。只有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有效地增加农民购买力,从而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进而保证粮食增产。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两个矛盾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化的矛盾以及小农经济与科技化之间的矛盾。面临的两个分离是家庭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分离以及传统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利益的分离。增加农民收入的规模经济论与乡镇企业论的确有成功的典范.但是。对我国更多的农村地区来讲.不具有普遍意义。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有两个.一是符合区域特色的区域农业专业化.二是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创新.将分散的家庭组织起来.以解决家庭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巨大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