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FLUENT软件对化学计量浓度下的等热当量的氢气和丙烷在某公路隧道内的爆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2者的反应速率和隧道内的压力场变化。结果表明:隧道内爆炸过程中氢气反应速率比丙烷的快,爆炸发生后50 m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丙烷的7倍;氢气爆炸产生的超压较大,最大可达451 kPa,爆炸产生的压力波迅速传播,在隧道内上下来回反射,强度逐渐减弱;丙烷爆炸产生的压力波在隧道内整体表现为向上传播,在爆炸发生150 ms内强度逐渐增大。在此种情况下,2种气体的爆炸均能够对隧道内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明煤尘爆炸或煤尘参与爆炸的严重危害,在分析了煤尘爆炸与瓦斯爆炸各自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情况分析,特别是对典型的重大恶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分析,指出煤尘对煤矿发生重大恶性爆炸事故的影响,并说明了沉积煤尘防治对控制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隧道内甲醇蒸气爆炸事故的应急救援提供理论参考,应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在同种槽罐车(尺寸为10 m×2.5 m×3 m)分布间距固定的情况下,研究了隧道内槽罐车数量及其相对点火源位置对甲醇蒸气爆炸压力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槽罐车的存在使隧道内甲醇蒸气爆炸超压明显增大,爆炸达到最大超压用时减少;爆炸超压峰值随槽罐车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槽罐车数量从0增加到4时,该隧道内甲醇蒸气爆炸超压峰值由89.4 kPa增大到559.4 kPa;当只有1辆槽罐车存在时,槽罐车相对点火源中心的位置可以影响爆炸过程中槽罐车周围压力场的分布,使槽罐车周围压强增大。  相似文献   

4.
董家山隧道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已经过去4个多月了,喧嚣的媒体也已沉寂,但是,作为建国以来发生在在建隧道中的最大一起事故,它所带给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它所反映出来的痼疾也没有革除。事隔4个月后,我们一点点拨开落定的尘埃,以期探索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2005年12月22日14时40分,在建的四川省都江堰——汶川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工程右线隧道(右洞)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4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35万元。爆炸中,1名工人被爆炸产生、并在隧道“枪管”效应下形成的高压冲击波抛掷到168m开外,隧道内多台不同用途的车辆受高…  相似文献   

5.
气体管束气瓶车是运输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 CNG)的重要工具,针对CNG管束气瓶车运输过程中在公路隧道内发生追尾导致泄漏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CNG管束气瓶车遭追尾致泄漏后果预测与评估模型,对公路隧道内风场条件下泄漏天然气的扩散过程进行模拟与分析,研究CNG管束气瓶车泄漏天然气在隧道内的扩散规律和形成的危险区域范围。仿真结果表明:泄漏天然气扩散具有极速泄漏、外力作用、初期膨胀增长和稳定收缩等特征;喷射气云团能够覆盖肇事车辆前部,可能导致驾驶人员窒息或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实例工况下,泄漏气体扩散至稳态以后,形成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的气云分布在肇事车辆前部1.5m至肇事车辆中部之间的区域;进行事故应急响应时,应封锁事故隧道,加强隧道内通风,在消防水枪的稀释掩护下对管束气瓶车进行堵漏作业。  相似文献   

6.
针对隧道内输气管道泄漏发生爆炸对相邻管道的潜在威胁,基于泄漏率的求解,得到爆炸气体的扩散分布规律,确定蒸气云爆炸的TNT当量;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并行输气管道爆炸模型,分析在不同的泄漏尺寸、爆心距和风速下,邻管对爆炸冲击的动力学响应。基于峰值振速的经验公式的验证,表明所采用的管隧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内压和爆炸荷载的共同作用下,隧道内管道的等效应力和速度会出现多个峰值,有别于开敞空间的爆炸规律;泄漏尺寸越小、爆心距和风速越大,管道的动力响应越小;相比爆心距和风速,管道的动力响应峰值对泄漏尺寸的变化更敏感。研究成果可为管隧结构在极端情况下的事故预防和维护抢修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公路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与应急预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路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特点为基础,通过对隧道施工的危险源辨识以及以往事故的统计分析,阐明了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及施工机械进行辨识的方法和主要内容,确定了坍塌、透水、火灾和爆炸事故是公路隧道施工中的重大突发事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路隧道施工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化工装置爆炸事故模式及预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发生的典型化工装置爆炸事故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 ,总结了爆炸危险性的影响因素。结合对已经发生的事故案例的剖析 ,提取并建立了装置内爆炸事故模式 ,对各种模式的爆炸机理和发生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 ,并提出事故的预防措施 ,以期指导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隧道瓦斯事故分布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统计1949—2019年我国瓦斯隧道以及相关瓦斯事故现有数据,并运用图表分析法总结隧道瓦斯事故,归纳我国隧道瓦斯事故类型、事故后果、事故发生地域、事故发生时间的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特征,进而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发生过不同等级事故的8个典型隧道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隧道瓦斯事故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其他地区相对较少;事故类型以瓦斯爆炸为主,且事故后果最为严重;影响隧道瓦斯事故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围岩瓦斯含量、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出露程度、隧道埋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火力发电厂爆炸危险场所的爆炸机理及事故原因分析,指出了火力发电厂应重点关注的爆炸危险场所及采取的防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在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油库在油品储运中地位及油库发生事故情况的描述,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主要分析了引起油库火灾、爆炸的某些原因和环节,并建立了油库火灾、爆炸预先危险性分析表.通过此方法对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定性分析,提出了预防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对策措施,阐述应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必要性及指出今后分析油库系统安全性应做哪些改进及拓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对锅炉超压爆炸事故进行了定性的分析,指出了防止锅炉超压爆炸管理的要点;并以一台型号为SHX25-2.5-AⅡ的锅炉为例,用TNT当量法近似计算锅炉爆炸事故危害半径;同时计算了该锅炉爆炸时的烫伤范围。  相似文献   

13.
饶兰  吴亚丽 《安全》2013,(8):3-4
1工程事故概况2012年12月25日14时40分左右,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山西吕梁山隧道六标段在距离洞口约5000m的隧道中发生了爆炸事故,爆炸及其产生的有害气体导致现场8人遇难,5人受伤。据调查,这是一起因施工单位违法销毁爆炸物品导致的责任事故。有关人员为了省事,在事发当日将原本存放在地面炸药库里的  相似文献   

14.
中小锅炉爆炸事故规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小型锅炉爆炸事故的规律,对中小型锅炉爆炸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并进行了缺水再进水试验和炉胆失稳模拟试验。研究认为,爆炸主要原因是缺水和超压,缺水造成材料性能下降明显,进水汽化造成锅内压力骤升,并给出了立式锅炉爆炸机理。从锅炉结构、水容积、安全附件等方面的爆炸事故因素考虑,对3种中小型锅炉进行安全性分析,并提出了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庞磊 《安全》2015,(4):17-19
工业粉尘爆炸事故自身所特有的危害特征是造成此类事故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粉尘爆炸基本原理出发,对粉尘爆炸产生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特别是指出了阻断冲击波与高温反馈环对预防粉尘二次爆炸的重要性,为我国工业粉尘爆炸事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空压机爆炸事故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 ,根据空压机工作原理 ,指出了润滑油、排气温度及积炭对空压机安全运行的影响 ,对事故原因及特性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大长径比管道内气体爆炸事故的原因,以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克浅10井区"8·7"23123井口爆炸事故为例,进行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的理论计算,并分析井口爆炸事故过程.物理爆炸计算与分析表明,爆炸可产生的压力为18.46 MPa,小于采油(气)井口装置105 MPa的爆破压力,因此,该爆炸不属于蒸汽过热引起的物理爆炸.化学爆炸计算表明,油管内发生化学爆炸产生的高温达到2 666.7 ℃,可以使钢材强度受到破坏;化学爆炸的爆轰压力为122.4 MPa,大于井口装置能承受的爆破压力,说明是化学爆炸产生的爆轰压力摧毁了井口装置.计算与分析的结果可以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描述了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经过和严重后果,并从技术角度对爆炸的原因、爆炸时的压力及爆炸断裂拉力走向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提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对策,对预防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以及调查,分析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原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起爆炸事故进行了事故情景分析和计算,确定了事故中的爆炸物质及其质量,再通过对爆炸能量的计算得知甲苯为主要爆炸源,且一次氢气爆炸是二次甲苯爆炸的引燃源。综合"两类危险源理论"和"瑟利模型"建立了涵盖事故避免因素的事故因果连锁图,并对事故进行了致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产工艺不成熟、设备存在安全缺陷、安全管理不完善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描述了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经过和严重后果,并从技术角度对爆炸的原因、爆炸时的压力及爆炸断裂拉力走向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提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对策,对预防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以及调查、分析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原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