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用自然光照法、模拟光照法和堆肥法进行了可光一生降解聚乙烯薄顺和普通聚乙烯薄膜的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前者的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性能都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Ce掺杂TiO2固相光催化降解塑料薄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纯TiO2和掺杂Ce原子比例(Ce/Ti)为1.2%的TiO2粉末(Ce1.2%-TiO2)光催化剂,分别制备了纯聚乙烯薄膜、添加纯TiO2和Ce1.2%-TiO2粉末的复合聚乙烯薄膜,并于紫外、可见光照下进行了薄膜光催化降解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表征了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及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通过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对薄膜光催化降解过程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光催化剂可有效降解聚乙烯薄膜,其中Ce掺杂TiO2的活性明显优于纯TiO2;在紫外光照下的降解效果优于在可见光照下的降解效果,且随着光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大,光催化效果越来越好,当添加量为5.0 %(质量分数)的Ce1.2%-TiO2时复合薄膜经紫外光照300 h后,光催化降解失重率达到33%(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3.
翟洪艳  孙红文 《生态环境》2007,16(3):842-845
壬基酚(NP)为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为了探讨NP在自然水体中的归趋,研究了水体中藻类对微生物降解NP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的耗氧混合菌可以有效降解NP,在暗环境下半衰期为1.16d,光照不利于NP的微生物降解,半衰期增加到5.19d;藻类和藻胞外分泌物可以提高光照条件下NP的微生物降解,这是藻类和菌加和作用的结果;而破碎的藻对降解作用改善不大。藻类和微生物相互作用对于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影响还鲜见报道,本研究为全面理解NP在水环境中的归驱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以Ti(OC4H9)4为原料,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纳米TiO2薄膜的形貌,X-射线衍射(XRD)考察相同条件下粉体的相结构.研究水中橡梳栲胶的光催化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橡梳栲胶的降解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来描述,即浓度较高时,栲胶降解液的光催化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浓度较低时,栲胶降解液的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外加H2O2对橡梳栲胶的光催化降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会因为光生电子效率的影响而有一个极限值.在远离橡梳栲胶溶液等电点的起始pH值条件下光催化降解效果较好,且在碱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高于酸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5.
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对甲胺磷的降解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连续3年(a)的试验结果表明: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甲胺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其降解率是同潮带无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2-3倍;红树林土壤中存在着降解甲胺 磷的优势细菌类群,从中筛选得一株高效降解菌,其降解率可达70%以上(12d后);混合菌的降解能力优于单株菌;优势降解菌在一定浓度的甲胺磷、适宜的通气、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可发挥更佳的降解作用;在降解过程中,降解优势细菌类群有着明显菌群变化,那种一直占  相似文献   

6.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几种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和相关降解酶.目前没有一种纯菌培养物或混合菌群能完全矿化异丙甲草胺和甲草胺,它们只能被细菌和真菌共代谢.毒草胺能被纯菌或混合菌群完全矿化,且有几种不同的矿化途径.乙草胺是我国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多的三大除草剂之一,然而关于其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报道的非常少,因此关于乙草胺被微生物降解和矿化的研究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参45  相似文献   

7.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  倪子钧  李兆兴  宋磊  鲍佳  张惠文 《环境化学》2020,39(5):1356-1367
磺酰脲类除草剂属于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的新型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田间杂草的防控,其用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其微量的除草剂残留易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除草剂残留有望成为一种修复污染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筛选出的能够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菌株的来源和所属微生物类群,以及除草剂降解酶的研究进展,此外,对相关微生物对不同除草剂的降解途径也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提出了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为后续寻找高效的微生物降解菌种及利用基因工程法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水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Ti(OC4H9)4为原料,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 薄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纳米TiO2薄膜的形貌,X-射线衍射(XRD)考察相同条件下粉体的相结构.研究水中橡椀栲胶的光催化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橡椀栲胶的降解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来描述,即浓度较高时,栲胶降解液的光催化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浓度较低时,栲胶降解液的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外加H2O2对橡椀栲胶的光催化降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会因为光生电子效率的影响而有一个极限值.在远离橡椀栲胶溶液等电点的起始pH值条件下光催化降解效果较好,且在碱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高于酸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9.
降解毒死蜱曲霉Y的分离和降解效能测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毒死蜱在灭菌土壤、施用过和未施用过毒死蜱的土壤中的降解速率测定表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在毒死蜱的降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毒死蜱在连续使用后,降解速度大大加快,说明毒死蜱可诱发降解菌的产生,从连续使用毒死蜱的土壤中分离了1株可降解毒死蝗的真菌曲霉Y。测定了曲霉Y在不同接菌量、不同温度、不同毒死蜱浓度及不同碳源浓度下对毒死蜱的降解能力,同时,还测定了曲霉Y其他杀虫剂的降解能力。图6参13。  相似文献   

10.
涕灭威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实验室模拟培养方法研究了土壤中涕灭威及其代谢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规律,探讨了影响卫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和土壤微生物活性是影响降解的重要因素,温度和蔼同,有机质含量增加均大大加快涕灭威残留物降解。  相似文献   

11.
磺胺嘧啶在水中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从良  王岩  王福安 《生态环境》2007,16(6):1679-1682
为了探明磺胺嘧啶在水中的环境行为,通过室内模拟降解实验分别研究了磺胺嘧啶在湖水和猪场废水中的好氧和厌氧微生物降解,考察了供氧方式和有机质含量对磺胺嘧啶微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磺胺嘧啶在猪场废水中厌氧微生物降解速率高于其好氧组,而磺胺嘧啶在湖水中厌氧微生物降解速率低于其好氧组。磺胺嘧啶在湖水和猪场废水中的好氧或厌氧微生物降解均较缓慢,这可能与其较强的抑菌性和微生物的营养状况有关。通过微生物培养还研究了好氧降解时磺胺嘧啶对湖水中微生物种群生长的影响,数据显示:磺胺嘧啶对湖水和猪场废水中细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对真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多溴联苯醚微生物降解过程与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溴联苯醚(PBDEs)属溴代阻燃剂,曾因其优良的阻燃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石油化工和建材纺织等工业产品中.然而,随着大量生产和使用,PBDEs已成为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等多环境介质中普遍检出且极具生态风险的有机污染物.因此,开展微生物降解研究对于典型环境中PBDEs污染风险消除和污染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从PBDEs环境归趋行为及其暴露风险出发,综述了PBDEs微生物厌氧降解和好氧降解的最新研究动态,比较分析了两种降解过程的降解特性与影响因素,并针对微生物,尤其是好氧微生物降解机理,阐述了bph A或etb A功能基因及其编码酶对PBDEs好氧降解过程的调控作用,同时就PBDEs微生物高效降解菌种选育、降解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水体中光解、水解及其在东北黑土、江西红壤和太湖水稻土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发现:在光[照]度为2 370 lx、紫外辐[射]照度为13.5μW·cm-2的人工光源氙灯条件下,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较易光解,半衰期为1.73 h;25℃时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pH 5.0、7.0条件下较难水解,推测其半衰期大于1a,而在pH 9.0条件下较易水解,半衰期为45.3 d,温度升高能加快其水解速率;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3、91.2和41.5 d,其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为微生物降解,降解速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南开菊酯(高效反体氯氰菊酯),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虫剂,经研究可被微生物降解。其溶液中细菌总数的消长,与其降解速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南开菊酯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在研究土壤混合菌对其降解作用的同时,发现筛选出优势菌株(NK102)。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氯磺隆、甲磺隆和丁草胺经微生物降解后,对环境有无潜在危害,我们采土样接种于以上述除草剂(初始浓度分别为125,200,400ppm)为唯一碳源、能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中,振荡培养。以灭菌土样作对照。定时取样,经微孔滤膜抽滤后,以Ames试验平板掺入法检测其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氯磺隆和甲磺隆经微生物降解后,与降解前一样,无致突变作用;微生物降解丁草胺的过程中可生成诱变剂,而这类代谢产物可继续被微生物降解,其致突变性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纳米零价铁协同微生物降解水溶液中的PCB77。从污染土样中分离出一株多氯联苯(PCBs)降解菌,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并用降解菌降解PCB77。结果表明:培养温度30℃、溶液pH 7.0、微生物接种量109 cfu·mL-1、PCB77初始质量浓度1.0 mg·L-1时,降解菌对PCB77的降解率为58.63%。纳米零价铁对PCB77的降解是一个还原脱氯过程,7 d时的降解率为82.99%。采用纳米零价铁/微生物联合体系降解水溶液中PCB77,降解率显著高于微生物和纳米零价铁单一体系,降解率可达93.30%。研究结果将为环境中PCBs残留提供了一种高效去除的方法,并为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水降解聚乙烯及聚乙烯/聚苯乙烯混合塑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聚乙烯(PE)和聚乙烯与聚苯乙烯(PS)混合塑料进行了超临界水降解实验.考察了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超临界水降解PE及PE/PS混合塑料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显示,超临界水可将PE及PE/PS混合塑料降解为液态油状物.PE和PE/PS混合物可在440℃下0.5h内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18.
碘甲磺隆钠盐在土壤中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微生物及不同环境条件对土壤中碘甲磺隆钠盐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对土壤中碘甲磺隆钠盐的降解影响甚为明显;碘甲磺隆钠盐降解速率与土壤温度、湿度及葡萄糖含量呈正相关,与该农药初始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五种农药对三唑酮光解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花日茂  汤锋 《环境化学》1995,14(1):21-24
本文研究了氯氰菊酸,溴氰菊酯,多菌灵,γ-六六六及辛硫磷等五种农药对杀菌剂三唑酮光化学降解的影响,当三唑酮分别与这五种农药以等剂量混合光照后,三唑酮的光解速度加快1.44-2.42倍,表现了较强的光敏降解效应,其敏化光解效率我照时间延长而逐渐提高,当三唑酮分别与这五种农药以2:1剂量比混合光照后,仅溴氰菊酯.多菌灵表现敏化降解效应,而氯氰菊酯,γ-六六六及辛硫磷则显示光猝灭降解效应,五种农药对三唑  相似文献   

20.
自毒作用是一种发生在种内的生长抑制作用,尤其是植物残体与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植物有致毒作用,并连同植物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一起影响植株代谢,最后导致自毒作用的发生。酚酸类化合物是多种农作物根系土壤中常见的自毒物质,由其导致的自毒作用日益制约现代农业增产增收。利用微生物降解自毒物质成为防治自毒作用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要达到实践应用的目标,阐明微生物降解转化酚酸类物质的规律与机制是重要前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微生物降解酚酸类化合物的已有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已积累了多种具有降解效能的微生物资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酚酸类化合物常发生脱羧、氧化和羟基化等生化反应,进而转变成小分子含苯环有机化合物或者彻底矿化,不同微生物对酚酸类物质的代谢转化程度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提出该领域研究还需进一步挖掘新型具有高效降解性能的微生物资源、阐明微生物降解转化酚酸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和环境安全性等基础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