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好氧及厌氧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分别包埋固定活性污泥及厌氧污泥进行了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好氧及厌氧降解试验,比较了固定化及未固定的污泥,固定化活性及厌氧污泥对废水处理力。结果表明,固定化污泥的容积负荷是未固定的污泥的1.3-2.1倍,在试验条例上,固定化厌氧污泥与自由厌氧污泥的容积负荷比(2.13)明显高于固定化活性污泥下自由活性污泥的比值(1.30-1.54)。综合污泥负荷及单位污泥产气量,说明固定化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胶质红环菌在好氧条件下降解吲哚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聚焦-交联固定化胶质红环菌,在好氧条件下降解吲哚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种可利用吲哚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固定化胶质红环菌好氧降解吲哚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2-40℃,pH值5.5-8.5;投加适量KH2PO4可促进其降解吲哚的效果;金属离子Co^2 、Ni^2 、Cu^2 对其降解吲哚性能有明显抑制作用,固定化胶质红外环菌对吲哚去除率最高可达97.0%。  相似文献   

3.
对比好氧污泥-固定化光合细菌和好氧污泥-未固定化光合细菌联合处理皂素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光合细菌耐受的COD浓度范围明显增大,耐氯性达到20 000 mg/L,适宜的pH范围变宽为5.0~9.0.对于COD浓度为5000 mg· L-1 ~30000 mg·L-1的皂素废水,投加5% V固定光合细菌∶V活性污泥=1 mL·mL-1∶1 mL·mL-1的接种量,好氧污泥-固定化光合细菌联合处理其CODcr去除率稳定在97%~ 99%,光合细菌的流失量大大减少,且固液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微生物脱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开展单级生物脱氮的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硝化与反硝化混合污泥可以实现单级生物脱氮,效果好于未固定化污泥,氨氧化速率和总无机氮的脱中分别提高到未固定化污泥的1.7倍和13.4倍。结果还表明光硬化树脂也是一种较好的固定化介质。  相似文献   

5.
杨麒  李小明 《环境科技》2002,15(1):19-21
介绍了几种实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其进行了技术比较。简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生物脱氮技术中的应用,并提出一种基于颗粒污泥原理的微生物固定技术应用于单级生物脱氮。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用于餐厅污水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探索了固定化活性污泥球型颗粒对餐厅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活性污泥工艺时,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处理餐厅污水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平均曝气时间1.1h、沉淀时间34min的情况下.COD、BODs和油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6.88%,86.55%和94.38%。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的固定化微生物处理Cr(Ⅵ)废水体系,从混合微生物种类和固定化技术等方面对Cr(Ⅵ)的微生物去除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筛选出对Cr(Ⅵ)具有较高去除能力的混合菌株组合,然后采用海藻酸钠(SA)固定法进行混合菌株固定化,考察混合微生物和固定化混合微生物技术对Cr(Ⅵ)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HB(Bacillus subtilis var.)菌株对Cr(Ⅵ)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在40 mg/L的Cr(Ⅵ)溶液中其去除率可达98%左右,其次为Ua(Bacillus atrophaeus)菌株,最后为xJ-Ⅱ(Bacillus subtilis)菌株;混合菌株组合中,HB菌与XJ-Ⅱ菌组合和HB菌与Ua菌组合对Cr(Ⅵ)的去除效应较好,在60 mg/L的Cr(Ⅵ)溶液中其去除率可达92%;混合菌株经固定化处理后,HB菌与Ua菌组合对Cr(Ⅵ)的去除率仍很高,在40 mg/L的Cr(Ⅵ)溶液中其去除率可达到98%.可见,混合微生物能有效地提高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Cr(Ⅵ)的去除效应,且固定化混合微生物技术有望在铬污染废水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固定微生物,研究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固定床去除SO2气体的工艺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颗粒填充的固定床适宜的pH值为5~6;当入口气体SO2浓度为5g/m^3时,固定床对SO2的净化效率可达99%以上,生化去除量呈线性增加。运行30天固定化细胞的活性未出现下降趋势,固定化细胞小球也未出现溶胀或变形。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新技术,与普通生物处理法相比有许多优点,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微生物的固定化方法、固定化栽体及固定化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淀粉聚乙燃膜在受控条件下的好氧生物降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连爽  杜予民 《环境科学》2000,21(3):107-109
采用土埋、真菌生长和CO2释放试验分别测定了几咱淀粉聚乙烯膜的生物降解性。试验结果表明,膜的生物降解性与膜中的淀粉含量正相关,并受膜比面积大小的影响。在受控条件下,含淀粉6%~30%的经28d降解后,降解质量变化率在0.6%~12.4%范围内,其CO2释放量为0.02~0.15mg/mg膜,中的聚乙烯组分不仅本身难被生物降解,而且还抑制微生物对其淀粉组分的降解。CO2是淀粉聚乙烯膜好氧生物降解的降  相似文献   

1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具有能保持高效菌种,稳定性强,反应易于控制,污泥产生量少,能够去除高浓度有机物及难降解物质等优点。对载体的选择及常用的固定化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种方法与载体在应用中的优缺点。重点叙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含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含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氮含磷废水中的应用现状。但要实现其工业化,仍然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固定化参数的建立、载体的选择、运行成本的削减等。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固定化技术方法以及不同载体选择的介绍,分析评价了固定化微生物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并通过探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各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效率,可以看出:与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确是一种比一般微生物处理法更为有效地废水处理方法。同时,也阐明了该技术的研究前景:虽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并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选用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的降解酚活性较高的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通过实验选出了一种较好的载体和合适的固定化条件,在自制的三相流化床反应器中,采用固定化徽生物法连续处理含酚配水,进水酚浓度为300ppm,出水酚浓度小于0.5ppm,与悬浮生物法(如活性污泥法)相比,酚的容积负荷可提高1倍以上,污泥发生量可减少90%。  相似文献   

14.
缺氧反硝化去除难降解杂环化合物吡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实验室中,采用好氧、厌氧和缺氧间歇试验,研究焦化废水中一种难降解有机物--吡啶的生物降解性能。试验主要研究了在缺氧状态下吡啶的生物降解性能、适宜的N/C比、N源的变化情况等。研究结果表明,缺氧反硝化状态下吡啶的生物降解性能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吕娟  陈银广  顾国维 《环境科学》2008,29(4):937-941
分别以人工配水和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多级交替序批式反应器,通过曝气时间、交替次数的调整对该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研究,最终将工艺确定为厌氧1.5 h→好氧1 h→缺氧1 h→好氧20 min→缺氧1 h一好氧20 min,即(AO)3SBR.结果表明,该系统无论对于人工配水还是实际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都很理想,对COD、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88%、89%、99%和85%、75%、99.5%.同时发现以人工配水、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的系统利用单位质量COD合成PHAs量、释磷量有较大差别,但2个系统缺氧产能效率与其好氧产能效率的比例则很接近,分别为49%和50%.  相似文献   

16.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氨氮等污染物质的生物处理新技术。对微生物固定化方法进行了分类,归纳了微生物固定化的主要特征以及反应器类型,讨论了影响微生物固定化的重要因素。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养殖水体脱氮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菌种处理腈纶废水中2,6-二叔丁基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海藻酸钙包埋固定降解菌种(Alcaligenessp.),用于降解腈纶废水中的2,6-二叔丁基酚。与菌悬液相比菌种固定化包埋后,降解底物2,6-DTBP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加入固定化的包埋颗粒,其对底物的生物降解率可从35%提高到60%。扫描电镜观察到菌种在海藻酸钙包埋载体中能良好地生长。  相似文献   

18.
利用聚丁二酰亚胺对聚氨酯泡沫体进行化学改性处理,研究改性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氨氮模拟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当聚氨酯单元与聚丁二酰亚胺单元摩尔比为10∶1时,对泡沫进行改性后聚氨酯泡沫载体亲水性能良好,且具有较高的微生物负载量。改性后泡沫体上具有化学活性的官能团增加,有利于通过载体结合法固定化微生物细胞;,改性后的聚氨酯泡沫体作为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用于模拟废水处理时,对主要污染指标呈现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与一般生物处理法相比具有微生物密度高、反应速度快、耐毒害能力强、微生物流失少、产物分离容易、处理设备小型化等优点。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微生物的固定化方法(包埋法、吸附法、共价结合法和交联法)、固定化载体的性能(压缩强度、耐曝气强度、扩散系数、耐生物分解性、对生物毒性、固定的难易、成本)及固定化技术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废水,含氨氮、重金属、农药、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achieve 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in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DNPA)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were studied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with synthetic wastew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acetate was used as the sole carbon resource in the influent, the sludge acclimatized under anaerobic/aerobic operation had good phosphorus removal ability.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was observed soon when fed with nitrate instead of aeration following the anaerobic stage, which is a vital premise to DNPA. If DNPA sludge is fed with nitrate prior to the anaerobic stage, the DNPA would weaken or even disappear. At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fed in the anoxic stage, the longer anoxic time needed, the better the DNPA was. Induced DNPA did not disappear even though an aerobic stage followed the anoxic stage, but the shorter the aerobic stage lasted, the higher the proportions of phosphorus removal via DNPA to total removal.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4, 25(6): 92–96 [译自: 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