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含双酚A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双酚A的废水进行了生物处理、活性炭和吸附树脂吸附处理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处理双酚A的去除率可达99%。活性炭虽能吸附去除废水中的双酚A,但用碱液再生的效果很差。采用D-4006大孔吸附树脂处理,新树脂对双酚A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0克/升树脂,出水双酚A小于1毫克/升,可用0.4%碱液或乙醇有效地使树脂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2.
年产1万吨合成氨的江淮化肥厂,日排废水2200吨。废水中有害物含量普遍超标好几倍,一般含硫化物28毫克/升、氰化物1.74毫克/升、COD290.6毫克/升、NH_3-N 700—1300毫克/升,pH9—10。废水排入巢湖,污染水厂水质,被省、市列为限期治理单位。自1984年起,该厂从技术改造入手,对废水进行综合治理。 1.改革化肥生产工艺用“加压变换”、“加压碳化”代替“常压变换”和“低压碳化”,用“活性炭吸附脱硫”代替原“稀氨水中和脱硫”。 2.实现废水资源化本着好水好用,一水多用,废水回用的原则,按生产工艺和设备对所用水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技术服务台     
科研成果转让一、完全氧化法处理含氰电镀废水本技术适用于常温常压下处理氰化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氰电镀废水。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经处理后的废水,氰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0.5毫克/升),其最佳处理结果可低于饮用水标准。处理成本约为0.7元/吨左右(氰含量约为50毫克/升的废水)。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使用单位所需投资约1—2万元。(2048)二、氨碱厂废液晒盐中试废液晒盐系属盐碱联产综合利用的技术内容之  相似文献   

4.
国内简讯     
混灭威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含酚废水,废水水质:外观为红棕色、浑浊,pH10—11,平均酚(混甲酚)含量1300毫克/升,COD40000毫克/升,C1-30000毫克/升;水量1米~3/吨产品。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必将严重污染环境,本文采用 CHA-101大孔吸附树脂对以上废水进行处理及回收酚。1.吸附树脂及其预处理本试验采用由 H-103大孔吸附树脂改型而来的CHA-101大孔新型吸附树脂,粒径20—60目,比表面积约1000米~2/克。用前,先用工业酒精浸泡24小时后,装入柱中用工业酒精淋洗,直到流出液无色避明,再用蒸馏水淋洗至流出液中无酒精味。  相似文献   

5.
南京工农化工厂酚醛塑料生产规模为1000吨/年,每天产生含酚废水1吨。水质情况:酚30000—40000毫克/升;醛10000—50000毫克/升;COD10000—30000毫克/升;pH1.0。废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该厂1983年根据文献报道,采用水煤粉吸附脱酚法进行处理。选用南化公  相似文献   

6.
液膜法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邓兆辉  林映华 《化工环保》1989,9(4):194-199
本工作是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液膜法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探索了乳液配方、工艺条件。当废水含酚<50000毫克/升时,经逆流处理4次,可使废水含酚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0.5毫克/升),并能回收苯酚。研究得到的液膜系统有足够的稳定性和传质速率,为设计工业装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生化-吸附两级工艺流程,处理水油法再生胶生产中排出的废水。试验表明,COD 为1000毫克/升左右的再生胶废水经生化处理后,COD 可降至300毫克/升以下,再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可降至100毫克/升以下。出水的 BOD、油、硫、酚、pH 等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应用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州南中塑料厂采用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使该厂废水含酚浓度从1000毫克/升降至经转盘塔二级处理后0.6毫克/升以下,除酚率达99.96%以上;乳液经破乳重复循环使用50次后,效果仍很理想,除酚效率与新配油相一样。  相似文献   

9.
吸附法处理二硝基酚酸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春  李春华 《化工环保》1991,11(4):194-199
采用吸附法处理二硝基酚酸性废水,进行了吸附剂筛选、吸附树脂吸附和解吸性能影响因素以及吸附寿命考察、设备防腐试验。选定 H-03型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试验证明它具有非常良好的吸附稳定性。废水经过一次吸附处理,其中的二硝基酚得到回收,出水酚含量可从1200毫克/升降至10毫克/升以下,可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的无色无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丙纶吸油材料处理含油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士杰 《化工环保》1990,10(2):87-92
采用丙纶吸油材料从含油工业废水中吸附分离和回收油类物质,可根据废水的初始状况、最终要求、水流流量等因素,选用适合的净化处理方法。文中介绍了几种适合于一般的、高浓度的、大流量的、乳化态的、固相悬浮物高的含油废水净化处理方法,处理后净化水的油浓度可降至1—5毫克/升甚至1毫克/升以下。  相似文献   

11.
厦门电化厂“含铜废酸水的治理和铜的回收中试”在厦门科技局主持下,于今年6月19日通过技术鉴定。与会专家确认:这项技术是科学的、合理的。它利用本厂的废渣——钙镁泥为处理剂,处理含铜废水,使厂总排放口废水的含铜量从原来的550毫克/升左右下降至1毫克/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又进一步回收含铜废渣制成氯化铜,回收率达95%  相似文献   

12.
上海吴泾化工厂年产合成氨6万吨(老系统)、联醇1.5万吨,以20—30毫米中块焦为原料。其造气含氰废水量约为150米~3/时,水温45℃左右,pH 为7,废水中 CN~-含量约14.71毫克/升。我厂硫酸车间年产硫酸18万吨,采用水洗流程。其净化工段废水量亦为150米~3/时,水温44℃,pH 为1.82,废水中 Fe_总含量为114.22毫克/升、F 为96.14毫克/升、As 为13.36毫克/升。参考用铁盐治理含氰废水的资料,我们试验了直接用硫酸  相似文献   

13.
技术服务台     
科研成果转让 1.H_2O_2氧化法处理硝酸酯废水含硝酸酯废水(COD约20000毫克/升),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用H_2O_2氧化。处理后的废水无色、无嗅、透明、无二次污染,各项指标均达到工业排放标准。本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污染物质消除彻底。此技术适用于水量不大的硝酸酯废水处理。(2002)  相似文献   

14.
改性累托石吸附处理含镉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硫酸和高分子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对累托石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累托石吸附处理模拟含镉废水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质量浓度为50 mg/L、废水pH为6.0、改性累托石加入量为1.2g/L、吸附时间为90 min、废水温度为25℃的条件下,改性累托石对镉的去除率可达98.00%以上,改性累托石对镉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除汞剂治理含汞废水的新工艺。当废水含汞低于300毫克/升时,处理能力为10米~3(废水)/升(除汞剂),处理后废水含汞低于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0.05毫克/升)。此工艺流程短、设备少、容易操作,除汞剂价廉易得,处理1吨废水只需0.13元。汞渣采用灼烧法回收金属汞,除汞彻底。  相似文献   

16.
1.概述云南沾益化肥厂是以土焦为原料,年产6万吨合成氨和11万吨尿素的中型化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含氰废水,其平均浓度约4.9毫克/升,有时高达21毫克/升,远远超过国家排放标准(<0.5毫克/升)。我厂采用塔式生物滤池处理造气含氰废水工艺,由云南省设计院和省化工设计院共同承担具体流程、工程的设计。为了取得塔式生物滤池处理造气含氰废水的实际数据,摸索培菌、驯化、挂膜的经验,1980年7月,在生产系统尚未建  相似文献   

17.
电解-尾液直接氧化法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解-尾液直接氧化法处理含酚废水,在氯化钠浓度大于5%,含酚浓度小于400毫克/升时,可使电解负荷减少一半,从而使电解设备投资和电能消耗节省约50%。电解及尾液直接氧化过程的脱酚率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8.
氯化橡胶废水处理的研究系采用空气吹脱-活性炭气相吸附法进行处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四氯化碳可由150—300毫克/升降至0.4—3.4毫克/升,吹出的气体经活性炭吸附后,尾气中四氯化碳浓度可低于1毫克/米~3。  相似文献   

19.
以太原3~#净水活性炭为催化剂,在常压下,反应温度为80—90℃时,对含硫浓度为500毫克/升以下的废水,经一次处理可达1毫克/升以下,处理成本较空气氧化法经济。一、前言国外对含硫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较多的研究。1931年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炭化核桃壳,采用SEM,EDX,FTIR等方法对炭化核桃壳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炭化核桃壳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效果。表征结果显示,炭化后的核桃壳为片状结构,且形成了大量的微孔,微孔数量的增加使得核桃壳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实验结果表明,炭化核桃壳吸附处理含Cr(Ⅵ)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废水pH 2.0、炭化核桃壳加入量16 g/L、吸附温度25℃、转速150 r/min、吸附时间180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吸附处理Cr(Ⅵ)质量浓度为20 mg/L废水,Cr(Ⅵ)去除率高达98.7%,最大吸附量为8.731 mg/g。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可更好地描述炭化核桃壳对Cr(Ⅵ)的吸附过程,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炭化核桃壳对Cr(Ⅵ)的吸附行为,此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控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