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氧化氯和氯复合消毒剂对城市污水的消毒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二氧化氯和氯复合消毒剂用于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城市污水消毒的效能,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和氯复合消毒剂的使用减低了生成的亚氯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加了残余的二氧化氯的浓度,粪大肠菌灭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自来水二氧化氯消毒控制三氯甲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来水二氧化氯消毒控制三氯甲烷形成进行了试验研究 ,二氧化氯预消毒替代预氯化消毒可以降低水中的三氯甲烷 ,预消毒处理后形成三氯甲烷的反应受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使用二氧化氯与氯配制的混合消毒剂消毒时 ,随二氧化氯含量增加 ,水中的三氯甲烷将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对自来水二氧化氯消毒控制三氯甲烷形成进行了试验研究,二氧化氯预消毒替代预氯化消毒可以降低水中的三氯甲烷,预消毒处理后形成三氯甲烷的反应受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使用二氧化氯与氯配制的混合消毒剂消毒时,随二氧化氯含量增加,水中的三氯甲烷将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农药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的降解情况,选择了8类使用广泛或者在水源中已检测出有残留的农药,研究其与普遍使用的3种含氯消毒剂(自由氯、氯胺和二氧化氯)的反应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农药浓度为5μmol/L(少数除外),消毒剂与农药摩尔比为200:1,pH 6.58-6.84,温度25±3℃的条件下,自由氯与除草定、乐果、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灭虫威这5种农药反应很快,在2 min内就将其完全降解,杀线威在60 min内降解了98%;一氯胺只与涕灭威、灭虫威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分别在1 min和4 min内将2种农药降解完毕;二氧化氯可以在10 min内完全降解除草定,反应120 min后对涕灭威和灭虫威的降解率分别为75%和81%.3种消毒剂与其他种类农药的反应活性都很低.因此,在使用这3种消毒剂进行饮用水消毒处理时,只能有效降解(或转化)少数种类的农药,而大多数种类的农药将可能维持其化学结构,进入供水管网.  相似文献   

5.
研究者在丹佛再生示范工厂发现,二氧化氯处理的效果,严格说来,取决于发生器的性能。因为,即使存在不希望的副产品浓度太高时也能获得高产额的二氧化氯,所以,二氧化氯产额不能单独用作最佳发生条件的量度。必须认真监测所有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氯—亚氯酸盐、氯、氯酸盐及二氧化氯。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氯和氯复合消毒剂对城市污水的消毒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二氧化氯和氯复合消毒剂用于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城市污水消毒的效能 ,结果表明 ,二氧化氯和氯复合消毒剂的使用减低了生成的亚氯酸根离子的浓度 ,增加了残余的二氧化氯的浓度 ,粪大肠菌灭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氯,因为是一种不形成卤仿的强氧化剂,所以正在成为受欢迎的替代氯的生活给水消毒剂。然而,当二氧化氯用于血液透析治疗中水的消毒时,必须注意,保证充分地除掉那些能够影响病人的全部氧比剂。本例研究探讨了各透析中心为去除二氧化氯、氯及其残留氧化剂所典型使用的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初步数据表明,亚氯酸盐离子和游离氯已被有效去除,但因为二氧化氯和氯酸盐离子在门诊给水或处理间,最后产生的水中根本不能被鉴别,所以测不出它们的去除情况。  相似文献   

8.
以粪肠球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自由氯、一氯胺和二氧化氯在不同pH值和温度下的消毒效果,并将灭活速率常数表示为pH和温度的函数,对Chick—Watson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随着pH的上升,自由氯和一氯胺的灭活率减小,二氧化氯的灭活率则增大。温度对一氯胺的影响较小,对自由氯和二氧化氯的影响较显著。修正后含有pH和温度两参数的消毒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消毒过程,增强了模型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9.
用氯消毒饮水会导致三卤甲烷类致癌物的产生。因此,氯作为饮水消毒的标准方法目前正在重新评价。本文对几种常用的饮水消毒剂的三卤甲烷形成势(TCMF)和总有机卤形成势(TCOF)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其反应机理,综合得出:TCMF及TCOF O_3≈ClO_2<氯胺ClO_3>Cl_2>氯胺;稳定性氯胺>ClO_2>Cl_2>O_3。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贮存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微生物再生长潜能(BRP)及细菌总数(HPC)等微生物指标变化规律的了解,探究饮用水贮存过程中细菌二次生长、生物稳定性下降等问题。结果表明:在贮存过程中,HPC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AOC及BRP则在贮存初期(2 d内)出现上升,后基本保持稳定。通过向贮存水中投加不同浓度的氯或氯胺,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消毒剂对贮存水HPC的影响及其衰减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氯或氯胺初始投加量的增加,HPC开始增加及达到峰值所需时间延长,且HPC峰值下降;当氯或氯胺初始投加量达到1.0 mg·L~(-1)以上,贮存水中氯残留量0.05 mg·L~(-1)或氯胺残留量0.5 mg·L~(-1)时,即可保证贮存过程HPC100 CFU·mL~(-1)。与氯消毒相比,氯胺消毒剂的衰减速率更为缓慢,可长期维持贮存水中较高的消毒剂残留,进而控制贮存水中HPC处于相对较低的范围,更有利于保证贮存水生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进行原水和出厂水的研究(1)确定是否二氧化氯参数降低了三卤甲荒(THM)和总有机卤(TOX)的形成,(2)估算二氧化氯(ClO_2)消耗速率及亚氯酸盐形成的相应速率和程度,(3)研究亚氰酸盐在处理水中的稳定性及其它与氯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实验结果表明:ClO_2能减少THM和TOX前驱物质的浓度;并且当加到原水中时,二氧化氯不能持续太长时间,以便维持通过絮凝沉淀池的氧化条件。为了使剩余ClO_2的总量不超过二氧化氯剂量1.2~1.4mg/1,供水单位应满足1.0mg/1的建议极限。  相似文献   

12.
以某地表水为原水(TOC为5.3mg/L),研究了氯、氯胺和臭氧3种消毒剂对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1mg/L氯氧化30min就会使AOC升高近3倍。投加3种剂量(1、2、3mg/L)的氯胺,氧化30min时AOC增加不到1倍;氧化24h时AOC浓度均比30min时的高,这说明氯胺的作用机理与氯不同。投加臭氧2.0mg/L氧化30min时可使AOC增加2.4倍;当臭氧质量浓度大于2.0mg/L时,AOC开始下降,这说明一部分中间产物进一步被氧化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13.
在独立的亚急性毒性研究中,雄性和雌性斯普拉格—道利小鼠连续90天,在它们的饮用水中施放不同剂量的氯、一氯胺或二氧化氯。这些消毒剂中,没有一个以任何使用的浓度造成小鼠死亡。试验的最高氯剂量(250mg/l),也无察觉的有害影响水平,200mg/l(最低可察觉的有害作用水平)时,一氯胺造成了两种性别小鼠体重和器官重减少,红血球细胞计数和血清钙在雄鼠中的稍微降低,二氧化氯在浓度低至25mg/l时,造虎同剂量有关的体重和器官重减少,但它的最有意义的毒性作用是在所有浓度下鼻损伤的症侯。  相似文献   

14.
为给饮水消毒,氯被认为是最常用的消毒剂,可代替氯的是二氧化氯、臭氧、氯氨、紫外辐射、碘化作用或某些综合方法。前三种替代方法因为它们有效、比较便宜且易于使用,所以,受到极大的注意。现在已经查清,除了要对有机付产物应予关注外,某些消毒剂或其缔合的无机付产物也具有毒性。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报告指出,处理废水时用二氧化氯(ClO_2)代替氯做预氧化剂,不知为什么却在用户的家里和单位,产生一些难闻的味道。这些味道,象“汽油味”、“强氯味”、“猫尿味”。企图分离和鉴别处理工厂和家庭水样中有味化合物未获成功。来自其它方面的证明认为,奇怪的气味从某些方面来说同家庭和单位使用新地毯有关。从研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氯(ClO_2)是一种强氧化剂,而非氯化剂,是纸浆和纤维的良好漂白剂。作为广谱杀菌剂,兼有氯气、氯胺和臭氧消毒的诸优点,它不与氨发生化学反应,与水中某些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不产生致癌的三氯甲烷,同时,杀菌效果不受pH变化影响,是一种理想的饮用水消毒剂,工业冷却水和某些工业废水的高效处理剂,以及食品保鲜剂。自从1937年,美国的Mathieson Alkali公司用SO_2还原NaClO_3实现工业化生产二氧化氯以来,氯酸钠一直是工业化生产二氧化氯的主林原料,按还原剂的不同,可分为氯化物法、二氧化硫法、甲醇法、非金属单质法、二氧化氮法、金属盐法、草酸法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评述和比较了使用二氧化氯或氯消毒饮用水所涉及的毒理危险性问题。报导了动物试验以及人体中毒事件所显示的有损健康的作用。一并考虑了使用消毒剂本身和消毒剂与水中存在的有机物反应所形成的产物的毒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氯(ClO_2)是一种强氧化剂,而非氯化剂,是纸浆和纤维的良好漂白剂。作为广谱杀菌剂,兼有氯气、氯胺和臭氧消毒的诸优点,它不与氨发生化学反应,与水中某些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不产生致癌的三氯甲烷,同时,杀菌效果不受pH变化影响,是一种理想的饮用水消毒剂,工业冷却水和某些工业废水的高效处理剂,以及食品保鲜剂。自从1937年,美国的Mathieson Alkali公司用SO_2还原NaClO_3实现工业化生产二氧化氯以来,氯酸钠一直是工业化生产二氧化氯的主要原料,按还原剂的不同,可分为氯化物法、二氧化硫法、甲醇法、非金属单质法、二氧化氮法、金属盐法、草酸法等、皆属化学法,需消耗大量辅助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中的病毒会引发人体健康风险,故消毒是饮用水生物安全的重要屏障。为了比较不同消毒工艺对病毒的灭活效果,在总结水介质中常见病毒的种类及特性的基础上,围绕当前饮用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消毒工艺(氯、氯胺、臭氧、二氧化氯、紫外线),梳理了各种消毒工艺的原理、影响因素、消毒效果及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鉴于消毒工艺进水水质对病毒灭活效果影响较大,且饮用水常规、深度处理工艺均可直接、间接强化对病毒的去除效果,故提出"常规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协同高效运行的饮用水多级屏障处理工艺,以有效控制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引发的饮用水水质风险。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混合消毒剂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采用单片机技术和余氯检测器,实现了对二氧化氯消毒设备的加盐、排碱及运行调节等全过程的在线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二氧化氯发生量与投加量的控制精度,能耗盐耗明显降低,工作安全性和消毒效率显著提高,保证了饮用水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