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附着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太湖梅梁湾“863示范工程”水草恢复区原位湖水以及该区渔网围隔上的附着生物为材料,通过室内静态培养试验,研究了附着生物对富营养化湖水的氮、磷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附着生物对水体中的氮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半个月内,附着生物对水体中总氮的累积去除率可达60%,在有附着生物的水体中总氮浓度从5 mg/L左右下降到2 mg/L左右;附着生物对水柱中氮的累积去除率和水柱中氮的浓度、附着生物的生物量以及附着生物作用时间密切相关。从培养过程中水体磷的浓度变化来说,培养初期,水体中磷的浓度比较高,附着生物对其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培养后期,水柱中磷的浓度比较低,附着生物不但不去除水中的磷,而且还向水柱中释放磷,这可能与附着生物向水体分泌碱性磷酸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灌溉和降雨条件下生态沟渠氮、磷输出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长沙县金井河流域农业源头生态沟渠氮和磷的输出特征,对灌溉和降雨条件下及不同季节生态沟渠水体氮、磷的变化特征进行监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灌溉和降雨期间,生态沟渠中总氮的输出最大值为270 mg/L,其输出的主要形态为氨态氮和硝态氮,总磷的最大值达032 mg/L。灌溉后,生态沟渠氮、磷的输出均呈单调递减变化,在灌溉初期均最高。降雨后,总氮、总磷沿程变化趋势均呈递减变化;生态沟渠对水体总氮、总磷去除率分别达64%、70%;各断面氮、磷的输出随着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总氮、氨态氮含量在雨后第3 d达到最高,总磷含量在雨后第2 d达到最高。在不同季节中水体氮、磷的变化以冬季总氮、氨态氮和磷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丹江口库区典型小流域地表径流氮素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明面源污染特征对制定丹江口水库水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胡家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村落和林 耕复合两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和流域各集水区出口地表径流氮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村落降雨径流中总氮、硝态氮浓度较高,其中总氮均值超过20 mg/L,变化幅度都不大;氨氮浓度较低,但变化剧烈,这种氮浓度演变过程和降雨强度关系密切。硝态氮是村落氮输出的主要形态,占总氮输出的6031%~9655%,与总氮输出变化过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林 耕地的氮浓度相对较低,总氮表现出上升—下降—平稳—上升的变化过程,硝态氮和总氮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在空间传输过程中,小流域下游氮浓度表现出稀释和富集两种效应,其中村落的氮输出对两种效应影响较大;在时间上,受耕作制度和气象变化,各集水区的氮浓度季节性变化明显,总氮浓度表现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硝氮浓度表现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胡家山小流域径流中氮素的含量均高于水库水体氮素含量,总氮高于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需要加强对小流域污染源的控制与处理,尤其是对村落径流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淀山湖浮游植物营养限制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藻类增长的生物学评价(Nutrient Enrichment Bioassay)研究淀山湖浮游植物生长限制性因子,并采用析因方差分析和事后比较方法分析营养盐(PO3-4P、NH3N、NO-3N)对浮游植物生长速度、平均最大现存量和平均最大特定增长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磷对浮游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提高浮游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现存量,且促进作用随磷浓度(0.13~0.53 mg/L)的增加而加强,磷是淀山湖浮游植物增长的第一限制性因子;低浓度硝氮(2.91~5.91 mg/L)对浮游植物生长有微小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5.91~8.91 mg/L)的硝氮表现出抑制作用;氨氮对浮游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1.25~7.25 mg/L)的增加而增大;添加磷+硝氮能明显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磷与硝氮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乌江中上游水库-河流体系夏秋季N、Si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乌江中上游的洪家渡至乌江渡水库段水体中总氮、氨氮和溶解态硅等营养物质含量,并现场测定水深、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浓度等理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夏秋水库分层现象不断减弱期间,氮、硅的空间分布受水库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差异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明显不同的分布特征。流域内地表水总氮含量变化不大,水库内垂直分布也较均一;7至9月份河流和水库表层水体总氮含量平均值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47、317和 3.00 mg/L。7、8月份水库表层水溶解态硅含量明显低于上下游水体,说明水库生物吸收作用强而导致水库滞留溶解态硅;在垂直剖面上,0~30 m 水体溶解态硅含量随水深增加而增加,30~60 m 溶解态硅含量变化不大,这反映了水库上层水体生物对硅的吸收,和下层水体溶解态硅的吸收和释放平衡。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乌江中上游的洪家渡至乌江渡水库段水体中总氮、氨氮和溶解态硅等营养物质含量,并现场测定水深、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浓度等理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夏秋水库分层现象不断减弱期间,氮、硅的空间分布受水库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差异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明显不同的分布特征。流域内地表水总氮含量变化不大,水库内垂直分布也较均一;7至9月份河流和水库表层水体总氮含量平均值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47、317和 3.00 mg/L。7、8月份水库表层水溶解态硅含量明显低于上下游水体,说明水库生物吸收作用强而导致水库滞留溶解态硅;在垂直剖面上,0~30 m 水体溶解态硅含量随水深增加而增加,30~60 m 溶解态硅含量变化不大,这反映了水库上层水体生物对硅的吸收,和下层水体溶解态硅的吸收和释放平衡。  相似文献   

7.
从湖滨带区域环境条件及氮磷输出强度差异出发,探讨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特征及效果,选取巢湖西北岸湖滨带生态恢复区与原生灌草区内4个典型断面开展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对比试验,研究暴雨期及暴雨间期4个断面氮磷削减效果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暴雨期,断面2和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效果明显,断面2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9%和60%,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0%和58%;暴雨间期,断面2 区域内水体氮磷浓度平均下降67%和63%,断面3则为59%和51%;生态恢复工程去除暴雨径流中氮、磷的效果,与暴雨径流中氮、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断面2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大薸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薸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对N、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总氮(TN)、总磷(TP)初始浓度分别为245~941 mg/L和044~153 mg/L的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大薸均可正常生长。经过21 d的生长,大薸鲜重达16433~1934 g,干重达857~1053 g,大薸鲜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4%~119%/d,大薸干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6%~14%/d,大薸的分株速率为133%~362%/d。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去除量分别为6920~31860 mg和1560~6600 mg,大薸的N、P吸收量分别为3520~20821 mg和899~4837 mg,且随水体初始N、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大薸吸收对水体N去除的贡献率为5326%~6524%,对水体P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5958%~7419%。由此可以看出,大薸对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种植大薸可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涪陵地区农村径流水体中氮磷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涪陵地区大面积和定点采集了农村降雨径流水样品,测定了径流水体中总磷、总氮含量。用统计方法探讨了径流氮、磷平均含量及氮、磷在径流水体中的时空变化,计算出涪陵地区降雨径流氮、磷流失量。结果表明,土壤氮、磷资源流失严重,流失的氮、磷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监测鄱阳湖枯水期的主湖区、五河入湖口以及碟形湖表层水体氮、磷等营养浓度以及重金属含量变化,对鄱阳湖全湖的营养状况以及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枯水期的鄱阳湖流域表层水体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含量较高,达富营养化水平,湖泊水质受总氮、氨态氮、总磷和pH的影响较大。且鄱阳湖水域的氮、磷等营养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饶河入湖口水体N、P污染最严重(TN 314 mg/L;TP 025 mg/L),修河入湖口污染程度次之(TN 134 mg/L;TP 009 mg/L),而南矶山碟形湖水体污染最小(TN 049 mg/L;TP 005 mg/L)。鄱阳湖表层水体重金属Pb、Cd的含量较低,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尤其是湖泊Cd含量低于地表水I类标准。但鄱阳湖流域Cu、Zn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铜绿微囊藻是中国湖泊、水库及其它水域生态系统发生、形成富营养化危害的主要藻类。采用了直接显色法对单细胞铜绿微囊藻(〖WTBX〗Microcystis aeruginosa〖WTBZ〗)蓄积正磷酸盐的浓度进行测定,并与传统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直接显色法测定的磷浓度值减去溶液中可溶性磷浓度值即得到铜绿微囊藻蓄积的磷浓度值。对用不同处理方式处理过的铜绿微囊藻藻液进行过滤显色和直接显色测定,结果表明聚磷酸盐(正磷酸盐)在铜绿微囊藻体内不是游离存在,而很可能是与细胞内某一活性部分结合。在确立测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以修改了的MⅢ培养基为基本培养条件,改变氮磷浓度对产毒铜绿微囊藻(FACHB942)蓄积正磷酸盐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氮磷比不变时,随着起始磷浓度的增加,铜绿微囊藻对正磷酸盐蓄积量也逐渐增加,成明显正相关;②氮浓度不变时,铜绿微囊藻对正磷酸盐的蓄积效果与磷浓度正相关;③而同一磷浓度下,铜绿微囊藻对正磷酸盐的蓄积效果与氮浓度负相关,但氮浓度超过21 mg/L时,氮浓度对于铜绿微囊藻蓄积磷的效果影响变得不规则。  相似文献   

12.
坡地径流冲刷物质是导致湖库型水源地淤积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本试验根据坡耕地农田径流的水质特点,配置水样,利用人工构建的生态沟渠,分析在不同流量、不同水体浓度条件下随径流迁移的SS、氮、磷等物质的去除特点与径流量的变化特性。试验结果显示,栽种植被的B沟渠对于SS和氮磷的去除以及径流量的减少量与无植被的对照沟渠C相比,均能发挥较好的去除作用。其中,B沟渠对SS、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30.43%、12.66%和27.40%,对径流量的平均削减率为16.4%;C沟渠对SS、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80%、-2.17%和-0.17%,对径流量的平均削减率为10.8%。说明在不同流量条件下,种植植被的生态沟渠具有明显的拦截去除坡地冲刷物质、增大渗透量、减少径流输出的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太湖主体湖区对梅梁湾藻类影响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太湖梅梁湾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富营养化严重的问题,利用太湖水量水质模型和梅梁湾藻类生长模型,在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的基础下,模拟了在东南风和西北风两种常见风向的条件下,太湖主体湖区对梅梁湾内营养盐浓度和藻类浓度的影响情况,并将其影响定量化。本次模拟较好地反映了太湖主体湖区在两种常见风场的条件下对梅梁湾内水质影响情况。模拟得到以下结果:在不考虑风场和流场的情况下,梅梁湾内部2001年8月藻类平均浓度为43.18 mg/m3,总氮浓度为2.48 mg/L,总磷浓度为0.248 mg/L,只考虑东南风引起流场的情况下,藻类浓度为41.92 mg/m3,总氮浓度为2.07 mg/L,总磷浓度为0.231 mg/L;考虑东南风风场和流场两个因素的情况下,藻类浓度为53.86 mg/m3,总氮浓度为2.06 mg/L,总磷浓度为0.229 mg/L;同期,只考虑西北风风场的情况下,藻类浓度为42.55 mg/m3,总氮浓度为2.19 mg/L,总磷浓度为0.232 mg/L;考虑西北风风场和流场两个因素的情况下,藻类浓度为50.71 mg/m3,总氮浓度为2.17 mg/L,总磷浓度为0.233 mg/L。结果表明,梅梁湾内部的氮、磷等营养盐浓度受到由太湖主体湖区的风场变化引起的湖流扰动的一定影响;太湖主体湖区对梅梁湾内部藻类浓度的影响主要是由藻类漂移引起的,由营养盐浓度改变而引起的藻类浓度变化非常小。  相似文献   

14.
巢湖流域丰乐河洪水事件营养盐输出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水期是非点源污染输出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巢湖典型农业型流域丰乐河桃溪断面两次暴雨洪水过程(发生于2010年6月初的Event06和8月底的Event08)进行集中取样监测,结合该断面流量数据,分析了洪水过程中氮和磷营养盐不同指标(包括总氮、铵氮、硝态氮、总磷和可溶磷)浓度和瞬时负荷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vent06氮磷各指标浓度最小值、最大值及平均值均比Event08大,这与6月初农作物大量施肥,氮磷来源丰富有很大关系。丰乐河洪水事件氮输出的形式以可溶性无机氮(铵氮和硝态氮)为主,而磷则以颗粒态为主,但在涨水段的初、中期颗粒态氮和颗粒态磷所占比例比其它时段高。洪水过程中主要氮、磷指标浓度和瞬时负荷随流量增大而总体呈上升趋势(除了硝态氮),在流量峰值前达到最大值,然后呈总体下降趋势。总磷、总氮浓度与流量呈比较典型的顺时针圈形结构,表明暴雨洪水较强烈的冲刷输送作用。虽然进一步的负荷累积分析并没有显示显著的初期冲刷效应,但洪水期,特别是涨水段营养盐输出的重要性已较明显。丰乐河流域面积较大、地势较平坦,以农业活动为主,水体污染的非点源来源与农业活动有关,具体的洪水过程对营养盐的输出动态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原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氮形态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滇池马村湾和海东湾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三界面中的磷、氮形态作研究,其中钙结合态磷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有机/细菌聚合态磷和残渣磷;总氮含量很高,平均值为2.63 mg/g,而亚硝酸盐氮含量很低,其它三种无机氮形态(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之间并不存在恒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这主要是无机氮循环还受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氮的影响。调查还表明沉积物中Fe P含量与间隙水中溶解性磷酸盐磷有着较好的线性关系,沉积物中Fe P含量与间隙水Eh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天目湖溶解氧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因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2006年1~12月进行的对天目湖水质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并对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天目湖溶解氧水平较2001~2002年下降了1~2个等级。全年溶解氧水平符合Ⅱ~Ⅲ类水质,局部符合Ⅳ~Ⅴ类水质,甚至劣Ⅴ类水质。溶解氧的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与垂向差异。冬季溶解氧最好,无显著垂向差异;春、秋两季湖体溶解氧垂向差异小,底层溶解氧浓度总体偏低;夏季溶解氧最低,且垂向差异最大,底部出现<1 mg/L的低氧区。水温、水深、叶绿素、pH对溶解氧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温度是影响水体溶解氧的关键因素。非夏季月份,温度的升高导致溶解氧浓度降低;在夏季月份,温度分层是影响溶解氧浓度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中下层水体的影响较大。水深与溶解氧呈负相关关系;叶绿素在夏季对溶解氧的影响最显著,反映出生物活动对水体溶解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湖区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作为湖泊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子氮、磷等营养元素增加,会显著影响湖泊系统的初级生产力。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模型来模拟湖泊等水体的初级生产力。而VGPM模型和Talling模型综合考虑了水温、光合有效辐射、湖泊叶绿素浓度和真光层深度等因素,能较准确地模拟水柱初级生产力。1987~1991年、2001~2005年长江中下游湖区湖水中TP浓度分别为0059~0105和0070~0167 mg/L,湖泊TP浓度升高,导致湖泊藻类初级生产力增大。15 a间湖区的初级生产力由0139~0381 gC/(m2〖DK〗·d)上升到0128~0504 gC/(m2〖DK〗·d)。在VGPM模型1987~1991年、2001~2005年湖区固碳量由3 32125 tC/d上升到3 76502 tC/d,增加1336%;在Talling模型中湖区固碳量由2 39964 tC/d上升到3 27242 tC/d,增加3637%  相似文献   

18.
丹江口库区典型小流域水体氮素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口水库水质总体良好,但总氮浓度超标问题突出。为明确不同类型小流域氮素的分布和输出特征,优化制定库区控氮措施,选择库周典型小流域,开展水体氮素浓度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显示:(1)余家湾(养殖型)总氮浓度平均为21.23 mg/L,五龙池(村落型)总氮浓度平均为4.00 mg/L,高于钱家沟(自然型)和张沟(农田型);五龙池(村落型)硝态氮浓度最高,平均为2.37 mg/L,张沟最低,平均为1.06 mg/L;余家湾(养殖型)氨氮浓度远高于钱家沟(自然型)、五龙池(村落型)和张沟(农田型)。(2)钱家沟(自然型)氨氮浓度沿程下降趋势显著(p0.05);张沟(农田型)硝态氮(p0.01)和总氮浓度(p0.01)沿程上升趋势显著,坑塘湿地等微地形结构可能是影响小流域氮素的沿程变化的主要因素。(3)钱家沟(自然型)和五龙池(村落型)氮素冬季(12~2月)浓度较高,夏秋季(6~11月)浓度较低,春季(3~5月)波动最大;张沟(农田型)氮素高值出现在6月;余家湾(养殖型)氮素浓度高值出现在8月。(4)余家湾(养殖型)氮素以氨氮为主,五龙池(村落型)、张沟(农田型)和钱家沟(自然型)以硝态氮为主。基于上述结论,后续丹江口库区氮素控制应系统梳理不同类型小流域的分布和数量,重点关注养殖型小流域的氨氮污染和村落型小流域的硝态氮污染。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区土壤作为测试土壤,研究了淹水—落干对土壤磷的等温吸附解吸特性,以及土壤吸附一定的磷后再次淹水向上覆水体释磷的规律。研究表明:①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落干后吸磷能力增强,由淹水—落干前的256 mg/kg增加到淹水—落干后的625 mg/kg,磷零点吸持平衡浓度(EPC0)由淹水前的0.46 mg/L增加到淹水后的1.47 mg/L;②淹水—落干处理后土壤磷的解吸率降低,由淹水—落干前的73.3%~80.3%降低到67.3%~69.6%;③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吸附一定磷后,再淹水磷会再次逐渐释放到上覆水当中,且土壤吸附外源磷越多,磷淹水释放强度越大;④ 淹水—落干使吸附一定外源性磷的土壤淹水条件下释放更多的磷。  相似文献   

20.
根据自然水体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菱(Trapa japonica)、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等水生植物构建由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到沉水植物的串联系统,含沙水依次流经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测定各级植物对泥沙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输入悬浮泥沙浓度依次为21.76、37.04、45.09、71.18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12、16、24、24 h,水生高等植物串联系统对悬浮泥沙的去除率分别为68.1%、71.7%、77.5%、74.0%,表明水生高等植物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悬浮泥沙,改善了透明度。水力滞留时间对植物去除悬浮泥沙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水力滞留时间长,即使输入悬浮泥沙浓度很高,去除率和单位时间的净去除量也较高;浅水区的挺水植物对进水高浓度悬浮泥沙的有效过滤作用减缓了悬浮泥沙对深水区沉水植物的胁迫压力;沉水植物能进一步去除悬浮泥沙,抑制再悬浮作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