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化学污染是近代环境污染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是森林衰退的主要原因,还可能导致人类呼吸道的疾病。其成因来自大气中的烃类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辐射的作用下,产生的光化学反应。最近,法国及其它西欧国家,根据对光化学氧化剂及其来源的监测分析,制定了防治控制光化学污染的政策,计划在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大气光化学氧化剂污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在北京市开展的光化学氧化剂系列研究,讨论北京市主要光化学氧化剂O3 ,H2 O2 和有机过氧化物的污染浓度水平及其污染特征,探讨光化学氧化剂的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市存在严重的光化学氧化剂污染,中关村大气臭氧(O3) 最大浓度不仅逐年递增,而且O3 最大值的出现时间也提前,说明大气光化学活性逐年增强。光化学烟雾的重要产物过氧化氢( H2 O2) 和甲基过氧化氢( MHP) 的浓度水平较高,最大浓度分别为3-69 和3-26 μg/m 3 。日益严重的大气NOx 污染为光化学氧化剂的生成提供了充足的前体物,北京市的大气污染已逐渐转为机动车尾气污染型,控制北京市光化学氧化剂污染的有效途径是降低NOx 排放  相似文献   

3.
本根据实测数据。对广州市光化学污染状况进行初步的规律性统计分析,旨在为广州市环境保护规划机动车发展的光化学污染预测与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述城市光化学污染的危害以及对其监测的必要性,介绍欧美国家和我国光化学污染监测的发展历程,并根据目前自动监测发展水平探讨光化学污染监测较为前沿的技术和手段,提出组建区域监测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光化学污染机理与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大气光化学机理和规律的研究是进行光化学模拟和对城市大气光化学污染进行综合控制的基础。主要从污染源、化学反应机理、输送扩散和沉降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外有着光化学污染机理和规律的研究。着重从O3生成潜势出发,分析了对流层中O3与其前体物之间的指出应当在竣 监测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城市的光化学机理,以利于O3控制对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大气光化学氧化剂污染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根据在北京市开展的光化学氧化剂系列研究,讨论北京市主要光化学氧化剂O3,H2O2和有机过氧化物的污染浓度水平及其污染特征,探讨光化学氧化剂的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市存在严重的光化学氧化剂污染,中关村大气臭氧(03)最大浓度不仅逐年递增,而O3最大值的出现时间也提前,说明大气光化学活性逐年增强。光化学烟雾的重要产物过氧化氢(H2O2)和甲基过氧化氢(MHP)的浓度水平较高,最大浓度分别为3.69和3.26ug/m3。日益严重的大气NOx污染为光化学氧化剂的生成提供了充足的前体物,北京市的大气污染己逐渐转为机动车尾气污染型,控制北京市光化学氧化剂污染的有效途径是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光化学污染中气溶胶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上海地区2011~2013年9个大气成分及气象观测站点臭氧(O3)、颗粒物(PM1、PM2.5、PM10)、气溶胶粒子谱观测资料以及气象数据,分析了上海不同功能区臭氧超标时的频率分布及各类污染物浓度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夏季光化学污染严重,周边城区臭氧污染要明显高于中心城区,不同功能区污染情况差异较大,金山化工区和崇明生态岛光化学污染较为严重.通过分析光化学污染前后气溶胶变化特征可知,当出现光化学污染时,各站气溶胶浓度明显升高,特别是PM1浓度增加显著,且PM1/PM2.5比未出现臭氧污染时的比例明显升高.表明随着光化学反应的增强,二次气溶胶生成明显增多.因此可将PM1作为光化学污染的判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光化学污染研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概括了光化学污染研究的主要方法,即实验室研究、模式计算和现场监测分析等方法.介绍了欧美国家和中国在烟雾箱研究方面的发展情况,提出了控制自由基源以及痕量气体的检测方式有待提高等问题.阐述了光化学污染模式计算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在模式运用中影响模式计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还介绍了国内外光化学污染监测发展历程和现状,并根据目前自动监测发展水平探讨了光化学烟雾监测因子及作用,最后提出加强光化烟雾研究具体建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室内环境污染是继煤烟污染和光化学污染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空气污染问题,它对居民健康和整个社会经济均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本文简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4个方面提出了防治室内空气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化石能源造成的"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博任 《环境》2006,(2):90-91
人类因长期使用化石能源而污染了环境。除了引起局部地区的烟尘、灰霾、酸雨.光化学雾和连带的重金属铅的污染外,更造成了全球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1.
周永章 《环境》2006,(4):10-10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愈演愈烈。出路何在?目前全国经济社会总体处于高污染水平运行,新环境污染问题仍在不断出现。光化学污染、海域赤潮、电子垃圾污染、饮用水源污染,等等。各种利益主体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燃煤电厂烟气中汞污染的控制技术研究是目前重要的环保课题之一。气相元素汞成为大气中汞污染的主要来源。文章分析了光氧化反应脱汞技术(包括光化学氧化反应和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反应机理,认为光化学氧化反应技术脱汞均是在紫外光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基态原子或自由基,将难以脱除的Hg0氧化为高价汞,再通过配套的电除尘器等设备将高价汞捕集,进而达到汞污染控制的目的。不同的是,在光化学氧化反应中,汞的氧化需要借助于电厂烟气中的O2、H2O等成分,而在光催化氧化反应中,反应需要在光催化剂(TiO2或TiO2负载复合物等)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阐述了光氧化反应汞脱除技术研究进展。光氧化反应脱汞技术的汞脱除率均可达到60%~70%,具备设备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溪市城区内机动车辆以每年平均15.43%的速度不断地增长,汽车尾气的影响已日趋严重,1996年春,夏二季本溪市环保监测站对市区内6条主要交通干线进行了监测,监测污染因子为: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总悬浮颗粒物,光化学氧化剂,碳氢化合物及车流量。结果表明,车流量高峰时期,污染因子均超国家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王坚 《环境工程》2015,33(7):105-108
利用排放因子法和浓度实测法,研究厦门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2013年移动源、植物、工业源排放VOCs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7.0%、33.9%、19.1%;同时,植物排放的稀烃比机动车高1倍;利用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的特性研究了本地区光化学污染过程;揭示了本地区植物排放的VOCs比移动源和本地工业源更容易产生光化学污染的特点以及O3的区域传输特征,提出优化树种减少光化学污染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城市区域大气颗粒污染物的化学组成、粒径大小、来源三个方面研究了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体健康污染程度大小的影响以及扩散迁移能力等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以光化学污染为主的复合型污染是目前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二次颗粒物和积聚区颗粒物是最主要的污染物质,应成为大气环境治理相关方针政策制定和大气颗粒物污染机理研究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中国地区在高气溶胶污染下臭氧形成的问题。过去对臭氧污染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臭氧前提物(NOx,CO和VOCs)的讨论。并根据其各自的排放量研究臭氧形成在本地区是由NOx还是VOCs控制的。然而,在中国高气溶胶频发的条件下,太阳辐射被强烈压抑,极大减少了臭氧形成的光化学过程。因此本文建议,除去臭氧形成的NOx及VOCs控制条件,还应有一个太阳光子控制条件。而中国由于高气溶胶污染,目前臭氧的形成应是受太阳光子控制条件的影响。因此压抑了臭氧的形成。然而,随着气溶胶污染的治理和改善,光化学活动的增强,臭氧污染会成为中国将来的严重问题,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秋季典型光化学污染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毓秀  徐家骝  李静兰 《环境科学》1996,17(3):69-71,74
通过一个月的O3-NOx同步观测和有关气象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光化学污染特点和及其和气象的关系,发现秋季的光化学污染过程,既有冬夏两季局地源产生和积累的机制,也有春季外来源造成的高浓度O3污染特点。O3的最大浓度和日最大值平均浓度分别为168.7μg/m^3和114.8μg/m^3。  相似文献   

18.
光化学烟雾模拟实验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开展光化学污染成因的敏感性分析,设计和建立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大型光化学烟雾模拟实验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烟雾箱系统、空气充填置换系统、采样测试系统和记录显示控制系统等4个分系统.与国内外同类型实验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烟雾箱在实验过程中受光均匀、换气系统快捷、效率高以及可实现两箱对比实验等特色.利用实验系统开展了光化学污染过程的模拟实验,得到了典型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同等条件的两箱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完全一致,表明该实验系统能够开展基于对比实验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从而为进一步针对北京实际开展光化学污染的模拟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光化学还原法制得的Ag/TiO2 (1 .0 % )为光催化剂对三种典型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磺基水杨酸、H酸、苯酚湿式催化氧化出水进行光催化降解 ,研究光催化体系在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深度净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对于三种模型污染体系 ,Ag/TiO2 均表现出较TiO2 高的光催化活性 ,但对苯酚湿式催化氧化出水的COD去除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城市臭氧污染形势日益严峻,臭氧前体物减排是控制臭氧污染的工作关键。为制定合理的前体物减排计划,需分析各类前体物生成臭氧敏感性。该文在总结光化学模型进展基础上,论述使用光化学模型开展臭氧生成敏感性研究的方法。通过介绍各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分析不同方法优缺点,指出使用单一方法存在的局限并展望了OBM和OSAT的前景,认为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