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需要单个国家和地区采取行动,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现状如何,中国又将做出何种外交应对,成为世人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现状,总结了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及措施,最后分析了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遇到的挑战以及给出了将来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自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排放量剧增,全球气温升高。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和发展中大国,中国从努力建设全球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始终致力于承担减排责任。中国高度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合作并深度参与全球减排行动,是最早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2015年  相似文献   

3.
<正>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科学和政治、环境和发展、社会和伦理等诸多内涵的复杂问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起,国际社会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开始了一系列研究和漫长的谈判。经过不懈努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当前,围绕确立2020年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各方力争达成一项能够得到最多认同的新协议,在此背景下就气候变化的几个问题谈  相似文献   

4.
正气候变化是当前最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之下,我国提出了自主减排贡献目标。为尽早实现这些减排目标,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中央政府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更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等非国家主体单元的协同努力。通过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等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不断加强与各方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对话交流及务实合作,鼓励城市积极参与全球跨国城市气候治理,努力提高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履约能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陈济 《世界环境》2014,(6):26-27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在里约联合国环发大会上签署,并于1994年生效。公约为之后20多年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谈判进程推动建立的一系列机制为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认为公约框架下的多边机制效率低下、与应对气候变化紧迫性要求不符的质疑声始终存在。近年来,随着围绕2020年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安排谈判的开启,又出现了认为公约已经不适应新的世界格局和形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开辟了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起点。《巴黎协定》设定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目标、全球共同行动的减排模式和以全球盘点机制为主的保障制度,为203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奠定了法理基础与框架。其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绿色复苏和增长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对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将有助于接轨国际融入全球绿色发展,妥善承担好环境国际责任将有利于提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主动对接全球低碳创新体系和绿色标准体系将有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化水平也将为实施更大范围的宏观调控提供可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生态环保国际合作要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要求,以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环境治理体系为目标,以促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为要求,以支撑绿色低碳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8.
李静云 《环境保护》2007,(8B):38-40
开展CDM项目有助于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吸引投资以及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具有开展CDM项目的优势,如能抓住CDM项目机遇,“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将事半功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及气候变化谈判的深入,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应研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家气候变化应对方案中考虑对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并避免与可持续发展的其他领域发生冲突,对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顺利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具有重要意义。一、国际社会对协同效应的定义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的成  相似文献   

10.
为积极应对2021年欧盟公布的《欧盟关于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立法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本文跟踪《提案》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分析其对全球及中国贸易、减排路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施将对全球贸易及产业链竞争格局产生影响,也将冲击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框架,进一步侵蚀发展中国家权益。中国应继续推进产业与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探索制定碳税制度,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国际气候规则话语权,以维护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清洁发展机制产生的背景 为了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社会经过艰苦谈判,在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公约》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规定附件1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前苏联、东欧等经济转型国家,在200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到1990年的水平。对于非附件1国家,即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或限排义务。  相似文献   

12.
<正>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于日前落下帷幕,会议中的各方重点围绕推进全球减排和建设资金技术援助机制等问题形成了共识。坎昆大会有两大重点:一是气候变化谈判程序规范问题,即减排核查机制以及法律协议形式。二是责任与义务问题,包括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资金和技术援助的落实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起伏及俄乌冲突的影响,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价格高涨,清洁能源所需原材料的价格飙升,国际能源供需不平衡加剧,欧盟、俄罗斯、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之间在能源领域的博弈加剧,对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及国际碳中和进程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及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应积极参加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谈判,努力重塑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加大清洁能源领域投入,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安全体系;推进“一带一路”清洁能源领域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试述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合作机制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彦 《环境保护》1998,(11):46-47
本文分析了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影响,论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温气体减排国际合作机制性质和理论基础,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趋势阐述了它们对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当要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所面对的最大的可持续发展挑战,需要国际层面与中国层面的双重努力来应对。中国针对气候变化这一可持续发展挑战的应对分为国际与国内两方面。一、国际层面在国际层面,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UNFCCC)的缔约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积极  相似文献   

16.
《巴黎协定》生效后,落实《巴黎协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任务。本文多角度观察波恩气候变化大会的最新发展动态,针对欧盟、美国、"基础四国"等国际气候谈判的主要利益集团,分析了国际气候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文章认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毋庸置疑,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负面影响有限且可控,未来全球低碳领导力主要来自"基础四国"、欧盟、非国家行为体和民间力量。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了中国积极利用各种平台,整合积极的政治力量,坚定推动落实《巴黎协定》,重塑全球低碳领导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论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目标、方法、主要科学问题及近10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中国是全球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人类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人类活动诱发的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议大力加强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增加研究经费的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科学合作,把当前较为分散的研究有效地组织到一些有前景的、能出高水平成果的课题上去,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潘家华  王谋 《环境保护》2022,50(6):17-20
中国在全球碳排放格局演化进程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立场经历了从跟进、参与、贡献到引领的转变。中国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和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不仅政府要发挥作用,非政府组织也亟需发挥作用。当前国内气候变化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在议题设置、话语把控、项目运作等方面的影响力较为有限。本文提出,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第一,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合作,在其他国家开展气候治理行动;第二,充分发挥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国外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行动的优势,提升合作效率;第三,在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助力其在国外更好地发挥作用,为非政府组织“走出去”充分赋能。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在平衡与妥协的激烈博弈q-,最终达成了一个各方均不满意,但都能接受的《德班协议》。全球减排合作进程进一步加快加严,我国在后德班时代面临的国际谈判与国内应对压力将更加严峻,环保部门在温室气体监测统计、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生态保护与适应气候变化等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事件     
《环境》2016,(1)
正全球气候治理迈出历史性步伐12月12日,《巴黎协定》正式通过,长达数年艰苦卓绝的谈判收获丰硕成果。《巴黎协定》代表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是人类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的智慧结晶。《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