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目前对于殉爆问题没有从理论上精确地定量描述这种复杂现象的模型,因此针对工业雷管生产线中传输皮带上雷管殉爆的问题,采用升降试验的方法分别确定了100发DDNP起爆药纸壳雷管、100发DDNP起爆药铝壳雷管、100发无起爆药纸壳雷管和100发无起爆药矿用纸壳雷管殉爆安全距离,对试验方法选择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对试验条件下得出的结果用于指导工业雷管生产线中传输皮带上雷管摆放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文章得出的雷管发生殉爆概率为0.01%时的距离值可以用于确定工业雷管生产线传输皮带上雷管之间的殉爆安全距离。对于工业雷管生产线中存在的殉爆安全问题,采用试验的方法进行评价是合理的,得出结论在工业雷管生产线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推广应用价值,对提高工业雷管生产线安全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安装电子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工业炸药包括胶状乳化炸药、粉状乳化炸药、铵梯炸药、铵梯油炸药、膨化硝铵炸药、改性铵油炸药等.工业炸药生产通常是流水线作业,物料按照工艺流程,从上道工序向下道工序流动,在途物料多,涉及人员多,特别是装药、包装工序在岗人员更多,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炸药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环境不良等因素或各种因素的同时存在,引发炸药燃烧、爆炸事故.一旦某个工序发生爆炸事故,与之相邻的工序有可能受到强大的爆炸冲击波的作用发生殉爆,甚至引发生产线整体爆炸,造成重、特大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炸药的殉爆 炸药A爆炸后,能够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炸药B爆炸,这种现象叫做炸药的殉爆(如图1所示)。先发生爆炸的炸药A称为主爆药,引起殉爆的炸药B称为从爆药。能引起从爆药百分之百殉爆的两炸药之间的最大距离L叫做殉爆距离;而百分之百不能引起从爆药殉爆的两炸药之间的最小距离R叫做最小不殉爆距离,或叫殉爆安全距离。殉爆安全距离大于殉爆距离。 主爆药爆炸后,其爆炸能量通过介质传递给从爆药。由于下列原因,可能引起从爆药殉爆: (1)主爆药的爆轰产物直接冲击从爆药。从爆药在炽热爆轰气团和冲击波的作用下达到起爆条件,于是…  相似文献   

4.
雷管包装中防殉爆措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包装件中雷管的防殉爆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包装材料和包装结构上进行考虑,提出了几个防殉爆措施,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轻质隔爆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数十种材料的隔爆性能进行了研究。用上下法分别求出不同材料的雷管径向殉爆以及轴向殉爆的半爆距离L50。针对材料密度小,隔爆效果好的要求,定义了一个既考虑材料密度又考虑其隔爆性能的优化参数,并以此作为判据,对实验材料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6.
对某弹药库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安全分析,得到了弹药爆炸时的空气冲击波、振动、飞石等作用的安全距离及相邻库房殉爆的可能性.给出了对原设计方案的改进意见和改进后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7.
我矿“七米沟”工程系采用非电起爆系统爆破,拒爆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工程进度,而且威胁安全生产。为此,我们对露天深孔非电起爆系统爆破中的拒爆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杜绝拒爆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1.拒爆原因露天深孔非电起爆系统爆破中,造成拒爆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乳胶或乳化炸药密度较小,装药下沉缓慢,若装药后立即填塞,因装填物(如岩渣、岩粉等)比炸药重而造成孔内药柱不连续,一且炸药之间隔填塞物的长度大于炸药在水中的殉爆距离,就会产生拒爆。  相似文献   

8.
随着露天大区微差爆破规模的不断扩大,采用混药车混合炸药直接向炮孔中装入浆状或乳化炸药的装药方法也日益增加。目前,混药车混合的乳化炸药,出口处药温达72~76℃,因此对起爆器材的耐高温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预装药的持续时间有的长达7~15昼夜。然而,按GB6722~86《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在高温矿井爆破,孔底温度为60~80℃时,炸药应用沥青牛皮纸包装完好,不得与孔壁接触,向孔内装药至起爆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据测定,用混药车直接装填的乳化炸药,药温高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9.
装药器属于爆破用移动式输送炸药的设备,本文着重对目前常用的带搅拌器装置的装药器设计、制造、使用与管理提出一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76年,东北某矿在井下大爆破装药过程中,发生了一次炸药燃烧引起严重的炮烟中毒事故。这次大爆破是在深孔阶段强制崩落法采场进行的,使用Ⅰ号铵油炸药药卷,总药量17.7吨。该采场分上、下两层凿岩峒室,当下层峒室药卷叠放至20层(约高1.5米)时,因悬挂的电石灯突然落到药堆后面,将底部药卷点燃。经扒倒药堆,用棉工作服扑打及用炮泥覆盖,均无济于事。约5~7分钟,该峒室的3.5吨炸药便全部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炸药低易损性的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以奥克托金(HMX)为基的含铝炸药的低易损性能(LOVA)。基于美军标《非核弹药危险评估试验标准》、北约《不敏感弹药评估和试验方法》和国内相关试验方法,通过开展慢烤、快烤、射流撞击、12.7 mm子弹撞击、12.7 mm破片撞击和殉爆等6项标准试验,从样品残余状态、弹体损坏状态、验证板破损状态、冲击波超压和爆炸场温度等方面综合评价药剂的易损性。结果表明:HMX基含铝炸药对外界多种刺激不敏感,可承受较高的过载,能满足大多数高性能战斗部装药要求,测试方法的可行性被验证。  相似文献   

12.
79.压气装药为什么一定要采用半导电输药管?答:压气装药时炸药与输药管摩擦产生静电,若炸药带正电荷,输药管就带负电荷;或者相反。采用绝缘材料(橡胶、塑料)做输药管,则管上电荷聚集,易发生尖端放电造成危害.采用导电输药管或低阻输药管,则容易把杂电或动力电引入炮孔造成危害。而采用电阻为10~4~10~7欧姆的半导电输药管时,情况则截然不同,它既可使输药管上的电荷通过装药器、人体、孔壁不断  相似文献   

13.
温压炸药作为一种较新型的武器弹药,学界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弹药性能和毁伤效果的提高上,缺乏对温压炸药装药安全性的分析.温压炸药装药又是一项极具危险性的作业工艺,本文针对温压武器装药系统,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温压装药进行危险性分析,提出温压装药火灾爆炸安全模式,之后由反应温压武器及其制品的危险性能和用于对其生产、储运系统进行安全评价数学模型出发,编程建立了一个实用、系统的温压武器装药安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为温压武器生产企业的实际装药安全生产管理、危险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EL20—2型乳化炸药自动装药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对自动装药机的改进,并对因改进产生药条破损、废药多等突出问题,导致产能降低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解决,有效地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并使产能稳定在每小时1.6t以上,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有效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EL20-2型乳化炸药自动装药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对自动装药机的改进,并对因改进产生药条破损、废药多等突出问题,导致产能降低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解决,有效地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并使产能稳定在每小时1.6t以上,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有效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过去,小型爆破常用覆药爆破、钻孔无间隔装药爆破、空气隔层偶合装药爆破、空气环隙不偶合装药爆破等方法。 据文献报道,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的方法可使炸药消耗量下降10%~30%,破碎效果和破碎后碎块的位移程度有明显的改善。空气隔层装药有利于降低药耗,同时,在一  相似文献   

17.
铜坑锡矿在开采细脉带硫化矿火区爆破中,曾发生610公斤炸药自爆事故,幸亏工作人员在装填炮孔后已撤离爆破区,无人员伤亡。该细脉带一、二、三分段的中深炮孔已钻毕。原爆破设计用装药器装粉状硝铵炸药。为避免重蹈覆辙,并保证装填质量和爆破效果,我们试验研究成长药袋机械装药方法,经应用确保了爆破安全,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8.
皮带运输机是工业企业厂内运输的主要设备,而皮带又是皮带运输机上的关键部件。以往,为了修复断裂的皮带,采用热胶硫化法进行胶接。此法费时、费力,操作工序复杂而且很不安全。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安全胶接法——冷胶法。与热胶硫化法相比较,冷胶法免去了蒸汽加温工序,无需笨重的加温钢板和高温蒸汽管,消除了高温作业的不安全因素,避免了热加工工伤事故,为检修工、操作工创造  相似文献   

19.
炸药装药质量对发射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炸药装药质量影响发射安全性的原因进行分析 ,得出了影响发射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是装药疵病。为了提高装药质量 ,有效解决主要影响炸药发射安全性的装药疵病 ,提出了采用低比压顺序凝固技术和直接分步压装技术的新型装药技术方法 ,并通过对炸药装药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 ,替代至今仍沿用的开合弹检验的落后方法 ,得到高质量的炸药装药 ,为提高炸药发射安全性提供良好基础。通过利用模拟实验装置测定无宏观缺陷装药条件下的承载应力 ,结果表明 ,只要装药质量无疵病 ,其强度足可以承受高膛压发射条件下的过载而不会早炸 ,其发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锰铜测压实验测定了强约束及弱约束条件下 ,不同装药直径的传爆药HMX/F2 64 1的爆压 ,实验混合炸药密度为 90 %的理论密度 ,研究的装药直径范围为 1.5~ 5 .0mm ,初步揭示出传爆序列小型化装药尺寸对传爆药传爆可靠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传爆序列小型化装药尺寸的确定及其传爆可靠性的评价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