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假单胞菌(Pseudomonas)ND6菌株的萘降解基因位于102kb的质粒pND6-1上。以pUC18质粒为载体,制备了含有1.5-3.0kbpND6-1DNA随机片段的基因文库。通过DNA测序和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出含有萘趋化基因nahY的克隆。NahY基因的大小为1617bp,编码的萘趋化蛋白由538个氨基酸组成,与假单胞菌G7菌株的nahY基因相比,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是96.7%,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是95%。图4参7  相似文献   

2.
对GenBank公布的马铃薯X病毒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和外壳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X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要高于基因组全序列的同源性,并且外壳蛋白基因3'端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又高于5'端.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马铃薯感病植株的总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得到了马铃薯X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该基因含714个核苷酸,编码238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马铃薯X病毒其他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的同源性为80.2%~97.5%,且3'端的同源性要高于5'端.上述结果预示,RNA干扰抗病毒基因工程中,利用马铃薯X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3'端比用5'端是更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甘蔗蔗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使蔗糖进入各种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之一是蔗糖合成酶,它也是蔗糖代谢关键酶中极其重要的一种酶.以甘蔗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技术分段扩增并克隆了甘蔗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序,表明该基因全长约为7.5 kb,与Lingle S.E等报道的甘蔗蔗糖合成酶(SuSy2)基因序列相似性达到99.5%,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100%.该序列包含约1.9 kb的上游启动子调控区域, 16个外显子, 15个内含子, 3'不翻译区等,开放读码框(ORF)编码80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存在糖代谢关键酶家族保守的14-3-3蛋白磷酸化位点Ser/Thr,为进一步在转录水平上阐明蔗糖合成酶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PCR方法从解淀粉芽孢杆菌DC 4总DNA中扩增出豆豉溶栓酶 (DFE)成熟肽编码区片段 .测序结果表明 :DFE成熟肽编码区长 82 5bp,编码 2 75个氨基酸残基 ,分子量为 2 7.7× 10 3 ,推导的N’ -端氨基酸序列与豆豉溶栓酶N’ -端氨基酸测序结果完全一致 ,说明克隆到的基因确实是豆豉溶栓酶基因 .同源性分析表明 ,DFE成熟肽编码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日本纳豆激酶的同源性分别为 80 .0 %和 86 .5 % ,这提示豆豉溶栓酶可能是一种新型的溶栓酶 .将表达质粒pET Nde转化E .coliBL2 1(DE3)中 ,IPTG可诱导表达大量的DFE融合蛋白 ,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 4 0 % ,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图 3表 1参 19  相似文献   

5.
油松叶绿体DNA间隔序列特点及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国分布区12个天然油松种群进行取样,测定了叶绿体DNAtrnT-trnL、trnS-trnG、trnL-trnF基因间隔序列,分析了序列碱基组成特点及在松科系统分类中的意义.测序结果显示,3个片段碱基序列均富含A/T,长度依次为448bp、636bp和421bp,所测片段在种群水平上十分保守,没有发现具有种内鉴别意义的碱基变异.但此片段适合于松科属间和种间的系统学分析,运用PHYLIP软件构建松科植物的邻接系统树,支持松科分为两个亚科的分类系统,拓扑结构表明松属与银杉属的关系最近.由于叶绿体DNA序列长度适中,扩增和测序较为容易,适合作为研究松科植物系统进化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图2表2参24  相似文献   

6.
成体神经发生是脊椎动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生物学特征。成体硬骨鱼类的脑展现出强烈的神经活性以及出色的脑修复能力,这使得硬骨鱼类成为研究成体神经发生和脑修复的一个理想的模型。本文克隆了成体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脑组织中神经发生及脑修复相关的hes5、pax6、sox11和prox1基因的部分c DNA序列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ax6和sox11基因片段与斑马鱼(Danio rerio)对应的基因片段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和94%;hes5基因与鲤鱼(Cyprinus carpio)相对应的基因片段的同源性最高,为92%;prox1基因在物种间的同源性最低。基于稀有鮈鲫和已知物种相应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稀有鮈鲫prox1基因与其他硬骨鱼类的亲缘关系最远。本文为进一步开展神经毒性类化学品对水生生物鱼类的成体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猕猴桃EST-SSR标记,了解28个品种猕猴桃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对中华猕猴桃"红阳"的转录组序列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设计SSR引物.之后采用CTAB法提取28个品种猕猴桃的DNA作为SSR-PCR的扩增模板,并根据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中共得到包含SSR的序列21 848条,其中重复单元为单碱基、双碱基、三碱基、四碱基、五碱基和六碱基的序列分别为1 642、15 965、3 141、248、368和484条,随机选择其中46条序列设计SSR引物.根据初步的PCR扩增,筛选出32对条带较少且明亮的引物分别对28个品种猕猴桃的DNA样本进行扩增,并对引物对应的SSR序列进行定位.结果显示,32对引物对应的序列中有19条能够得到完整的所在基因、染色体以及染色体中具体位置的信息.这些引物中有26对具有多态性,共统计到等位基因120个,每对引物得到1-11个等位基因,平均3.75个.28个猕猴桃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3-0.97之间,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2的水平上,可将它们分为5大类,分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学的划分基本一致.本研究揭示的各样本间的遗传关系可为未来猕猴桃的种质改良提供依据.图4表5参33  相似文献   

8.
水稻精细胞优势表达基因RSSG58的启动子克隆和功能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本实验室已经克隆的水稻精细胞优势表达基因RSSG58的cDNA序列与NCBI中的粳稻基因组文库进行比对、定位,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引物,以粳稻Oryzasativa(japonicacultivar-group)日本晴黄化苗总DNA为模板,采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方法扩增出基因上游1093bp和462bp两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缺失片段(分别命名为JP58B和JP58S),测序结果显示,其具有大多数高等植物启动子的保守元件.进一步构建启动子片段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JP58B和pBI121-JP58S,瞬时表达结果显示,两个启动子片段对报告基因GUS均具有启动活性.图4参20  相似文献   

9.
极端嗜热菌海栖热袍菌木聚糖酶B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极端嗜热菌海栖热袍菌MSB8(ThermotogamaritimaMSB8)能够利用木聚糖代谢 ,并具有两个产木聚糖酶的基因 .本研究首次克隆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海栖热袍菌MSB8的第 2个木聚糖酶基因即xynB基因 .以基因组DNA为模板 ,根据xynB基因的全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 ,在合适的PCR反应条件下有效地扩增出了xynB基因片段 .选用pET2 8a(+)表达载体 ,NcoI-HindⅢ酶切位点并编码了羧基端 6×His标签的阳性克隆表达成可溶且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xynB结构基因由 10 4 4对碱基组成 ,编码 347个氨基酸 .根据已知木聚糖酶蛋白质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 ,XynB与T .sp.strainFjSS3-B .1的XynA的同源性最大 ,为 85 % ,与T .neapolitana的XynB同源性次之 ,为 82 % ,与其它木聚糖酶的同源性小于 4 3% .另外 ,XynB属于F/ 10族木聚糖酶 ,且含有单一功能区 .表 3图 3参 12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本实验室克隆并公布的藏青稞β-1,3-葡聚糖酶II(BGH II)基因序列,以藏青稞QB09基因组DNA为模板,构建DNA步移文库,并通过步移技术克隆出BGH II起始密码子上游调控序列BGHP. 鉴定和分析表明,BGHP具备大多数高等植物启动子的保守元件,预测它对BGH II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作用.为鉴定BGH II基因的基本启动子元件,将基因5′侧翼序列做缺失片段分析,利用PCR方法从BGHP中得到3个不同大小两端带有Hind Ⅲ、BamHⅠ酶切位点的片段BGHP1、BGHP2和BGHP3,定向插入载体pMGFP4(pBI221改建,报告基因为GFP)中,取代原有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了由驱动报告基因GFP的植物表达载体BGHPV1、BGHPV2和BGHPV3,用于大麦的遗传转化,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图5 表1 参15  相似文献   

11.
氯酚与富里酸的缔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志勇  王文华 《环境化学》1998,17(5):485-489
本文用超滤膜方法证实氯酚与富里酸之间存在缔合作用,并计算出表观缔合常数在2.7*10^3--121*10^3ml.g^-1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PH、富里酸含量,氯酚取代氯原子个数都能够影响K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烟气脱硫脱硝用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uO为主要活性组分制备了CumVnOx/ZSM-5和CuO/γ-Al2O3两种催化剂,分别进行BET,XRD和TEM表征,分析了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晶型及骨架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CuC2O6/ZSM-5结构稳定,其失活是由于孔口中毒造成,还原后大部分可恢复;CuO/γ-Al2O3在反应后有部分烧结,其失活是由于结构破坏和均匀吸附中毒造成的,前者是永久性失活,而后者是暂时性失活,优化工艺后的最佳脱硫脱硝效率分别达到99.6%和97.8%,10h内的稳定活性分别为97%和83%.  相似文献   

13.
同时硝化反硝化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吕锡武 《环境化学》2002,21(6):564-570
对同时硝化反硝化从物理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做了理论分析,并对亚硝酸盐氮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氧化法制备聚合氯化铁絮凝剂的氧化速率及其形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氧化法制备聚合氯化铁絮凝剂,论述了不同亚铁溶液中氧化水解动力学、氧化过程PH值变化以及不同反应过程对聚合氯化铁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亚铁溶液的氧化速率主要受溶液的含酸量和三价铁离子的水解聚合反应的协同效应的影响,当溶液酸量达到最低点时,亚铁氧化速度也将降至最慢;通过形态分布、稳定性及氧化速度的研究确定了制备聚合氯化铁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植物和蝗虫种群生物量的调查,研究了宁夏盐池县干草原沙化过程中植物和蝗虫群落结构、多样性与丰富度的变化,以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植物和蝗虫群落随着草地的沙化程度表现出序列性演替过程,蝗虫群落多样性直接受植物群密结构变化的影响,但二者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平行.草地沙化对蝗虫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是一种灾变性影响:沙化导致植被结构与土壤硬度的变化,造成蝗虫产卵地条件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铬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吸附时间、吸附液pH值、溶液含铬浓度与菌丝球投加量的效应值与极值进行正交分析 ,确定出影响生物吸附效果的各因素依次是 :吸附时间→吸附液pH值→菌丝球投加量→铬浓度 .实验筛选出了两个对铬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菌种 :黄曲霉 (Aspergillusflavus)、曲霉属 (Aspergillussp .) .在吸附 8h的条件下 ,它们对含铬 1 5mg·l- 1的吸附液除铬率分别达 6 7 1 %和 71 2 % ,两者的最佳吸附条件是 :pH =5 ,铬菌投加比为 5mg·g- 1.以这两种霉菌为主 ,通过吸附性能实验 ,探讨了多种因素对生物吸附剂除铬性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7.
曾昭华 《环境化学》1995,14(4):347-349
本文以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地下水中Be,Li,Sr,B元素的形成及其分规律。  相似文献   

18.
砷、矾与镉交互作用及其对土壤吸附镉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磊  黄益宗  朱永官  李靖 《环境化学》2004,23(4):409-412
研究了砷、矾与镉交互作用及其对土壤吸附镉的影响 .结果表明 :江西红壤、海南砖红壤、湖南红壤和北京褐土等四种土壤吸附镉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 ,吸附常数K的大小顺序为 :北京褐土 >湖南红壤 >江西红壤 >海南砖红壤 .pH值是决定土壤吸附镉的关键因素之一 ,砷和矾的存在可促进土壤对镉的吸附  相似文献   

19.
孙立广  邢光熹 《环境化学》1996,15(3):254-259
高硫燃料煤烟气中的CO2是大气CO2的一个重要来源。烟气中的SO2是导致南方酸雨的主要原因^「1,2」,酸雨增强了地表水地下水对石灰岩的溶蚀,间接地释放出CO2,研究表明,:S,C在自然界面上循环,可通过酸雨作用于碳酸盐岩石来,我国南方高硫燃料煤所形成的酸雨对石灰岩地区每年将间接释放出(6.48-6.73)×10^10molCO2,从全球范围来看,受酸雨影响的石灰岩溶蚀量是温室气体CO2的一个不容  相似文献   

20.
离体培养植物细胞的表面与细胞粘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离体培养的胡萝卜(Daucuscarota)细胞和普通烟草(Nicotianatabacum)细胞的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观察表明,细胞的自由表面上有很多疣突和纤丝.疣突的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主要含果胶质;有些细胞表面出现小坑,坑中集中有许多微小颗粒.疣突相互可融合成更大的疣突或连成桥;纤丝常与疣突结合.纤丝-纤丝的交织,纤丝-疣突的交联,及疣突-疣突的融合,在细胞壁外表面构成交织的网络.同种细胞之间及异种细胞之间均可通过纤丝、疣突的交织融合而粘连.疣突分布不均一,且与细胞的分散性有关.与疏松烟草愈伤组织比较,致密烟草愈伤组织细胞的自由表面上疣突显著较多.在分化再生时,烟草愈伤组织首先致密变绿,然后才见到芽的分化及植株再生.对疣突出现、壁物质沉积与细胞粘连、细胞分化、形态建成几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