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环境教育》2013,(Z1):145
扬州市瓜洲中学把绿色教育理念拓展到整个管理系统,开展绿色管理、绿色德育、绿色课程与绿色后勤,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实现了师资队伍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了"绿色校园——绿色学校——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构筑了一条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和谐发展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2.
<正>创办于1958年的南京市红山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现代气息浓郁的省级实验小学。近年来,学校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生态环境教育"为办学特色,深入研究发掘其内涵,积极创设和谐氛围,逐渐形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我和谐四大  相似文献   

3.
姚亚萍  刘惊铎 《绿叶》2014,(2):37-44
生态体验是动物福利教育的本体,而生态体验下动物福利教育的基本理念是:秉持三重生态圆融互摄核心理念,追求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惠共生的核心理念,凸显“尊重、感恩、责任、善待”的道德价值观,以体验的方式实施和推进动物福利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4.
您关注过老虎的生存权利吗?您愿意与自然和谐相处、愿意与老虎和谐相处吗?那么,您应该首先关注下面这个更直接、更普遍的问题——2002年1月30日,在刚成立的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内,一头被非法狩猎者套伤的老虎在垂死之际咬伤1人,咬死1人。这幕惨剧成了珲春人心头挥之不去的巨大阴霾。笔者今年以来数次深入该区开展生态宣传教育活动,发现至今仍有人担心保护老虎会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不断有人问:“人在山里遇到老虎怎么办?”、“是人重要还是老虎重要?”等等的同类问题。老虎是非常骄傲的野生动物,没有任何天敌,是山中之王。它主要在山脊一带活…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12,(9):104-104
利辛一中创建于1958年,学校追求校园环境的美化、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把环境建设作为潜课程来开发,达到了环境与教育的和谐、环境与人的和谐,让文明、幽雅、舒适的环境给师生以享受。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绿色环保学校、亳州市绿色环保学校等。  相似文献   

6.
徐祥民 《绿叶》2013,(3):75-79
现代化进程给人类带来了方便、快捷和富足,同时也制造了人与环境不和谐的负历史。当前,应对负历史的环境保护制度总体上都是作为发展主题的补充性、救济性措施而存在,包含了对人与环境不和谐问题的严重轻视。若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必须先克服这种轻视,实施"双轨制生活",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社会发展基本政务。  相似文献   

7.
济南市舜耕小学是山东省一所优秀的省级“绿色学校”。近年来,学校以“环境、人口、健康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项目为依托,以“小学生态教育与教育生态”研究课题为抓手,以培养孩子的环境情感、环境意识、环境责任为重点,积极开展环境教育,传播绿色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培养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12,(10):102-102
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各项工作部结合环境教育开展,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原和机会有条不紊的开展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了师生的环境素养,学校先后被评为"经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优美校园示范校"、"节约型示范校"等。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 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地理学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指出谋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这两门学科的共同任务。同时分析了环境教育的本质及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优势,并提出了搞好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杰 《环境教育》2014,(1):86-88
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物质情境,就是要建设以育人为中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使之成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相似文献   

12.
正儒家道德教育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既重视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重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深入挖掘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价值,有利于推进学校德育改革与转型,坚持传统德育和生态教育的融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成都市西安路小学作为全国首批绿色学校,"生态教育"可谓由来已久。自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环保教育",并付诸行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学校通过33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了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教育模式。西小以"简约生活方式"教育为突破口,倡导"简约生活",构建学校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全面发展。落实简约方式,成就生态教育之魂西小通过6年的探索和课程的整合,形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13,(4):F0003-F0003
泉州市奕聪中学,大力弘扬"勤劳、诚实、善予、合作"的奕聪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教育理念和"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办学思想,扎实开展环境教育基地创建等各项工作,先后荣获福建省绿色学校、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环境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注重学科渗透,丰富环保知识  相似文献   

15.
正黑龙江省肇东市第十一中学校自创建以来,学校注重发展以生态文明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以"崇美立德、务实求是"为办学理念,以"强队伍、优课堂、精管理、建文化、创特色、铸品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走一条既符合教育规律,又注重内涵提升;既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又使学生丰富个性,开启健康和谐的自主办学之路。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教育内涵与质量提升。在主抓教学质量的  相似文献   

16.
陈伯  冯杰 《环境教育》2012,(10):73-75
自1996年国家颁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以来,福建省一直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此项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近些年来,伴随着福建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凸显,已成为制约福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环境教育势在必行,从意识和理念上端正人们对环境与资源的认识,使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建设由此提上日程。建设环境友好型学校正是从环境教育的基础教育人手,通过提高大、中、小学生和幼儿的环境意识来推动整体环境保护观念的养成。一、福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发展沿革福建"环境友好型学校"建设是从"绿色学校"的创建开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建设是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14,(11):97-97
正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是一所初、高中兼具的完全中学。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办学条件良好,社区环境宜人。学校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和"追求一流,办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学校享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和良好口碑,并因此被评为"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优美校园示范校"、"节约型示范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使环境教育逐步成为学校工作中心的一部分。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开展环境教育,培养青少年确立环保责任感和参与环保能力的重要场所。开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12,(11):102-102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学校,扎实有效地开展环境教育,立志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环境意识,能自觉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新一代公民。学校先后获得了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治安安全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13,(1):F0003-F0003
扬州市瓜洲中学把绿色教育理念拓展到整个管理系统,开展绿色管理、绿色德育、绿色课程与绿色后勤,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实现了师资队伍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了“绿色校园-绿色学校-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构筑了一条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和谐发展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