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2~2006年福建省闽江口以南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2~2006年在福建省闽江口以南近岸海域实施的海水质量监测资料,应用单因子指数法、营养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监测海域海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闽江口以南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基本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油类、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局部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并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部湾被誉为中国最后的一片"净海",广西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但局部海域水质恶化问题突出。为推动广西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基于广西近年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状况、陆域污染入海情况主要问题分析,确定广西近岸海域污染最主要来源于陆域污染。提出加强近岸海域工业企业管理与污染控制,推进城镇环保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港口、船舶和海洋工程的污染防治等四方面监管与污染防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6年夏季广西合浦海草示范区海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2006年夏季广西合浦海草示范区生态调查监测资料,应用环境质量分级与评价的模糊综合-加权平均复合模型对合浦海草示范区海水水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号在沙田码头附近,6号在石头埠排污口附近,海水水质较差,分别为Ⅲ级水质和Ⅱ级水质.其它站位水质为Ⅰ级.  相似文献   

4.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法监测连云港市近海海水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用蚕虫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海水污染的可行性,报告了用此法监测连云港市近海海水污染的实验结果。在与同期化学监测结果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划分布污染等级的初步标准,对应用该法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从海水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监测点位的布设、样品的采集和流转、样品的分析等方面阐述了海水监测中所需要采取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保证了海水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孙淑红 《交通环保》2001,22(5):31-33
通过秦皇岛港海域1996~2000年海水水质无机氮、无机磷的的监测数分析,得出海水中无机氮、无机磷污染水平及富营养化程度,并提出防治建议,为秦皇岛港的环境管理和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上海海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86~2006年上海海域水质调查资料,应用模糊数学模型对上海海域水体水质的现状及1986~2006年各年度海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1 a间的海水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上海海域海水水质相对较好,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氮肥用量的快速增长,上海海域水质迅速恶化,均为Ⅳ级水质;2000年之后,上海海域海水水质继续恶化,但恶化速度相对缓慢,主要污染物质也由重金属污染过渡到营养盐污染.本文更客观、全面地分析了上海海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政府制定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开展海水增养殖区卫生安全评价对于减少人体健康风险、提高增养殖区的有效管理尤为重要。本研究于2013年3月、5月、8月和10月对大连市金石滩、大长山岛、大李家3个重要海水增养殖区的贝类和海水进行了粪便污染指示菌总大肠菌群(TC)和粪大肠菌群(FC)的监测,同时监测了弧菌总数(TV)和主要环境要素(包括水温、pH、盐度、COD、DO、Chl a)。结果表明:这3个海区贝类组织中TC及海水中的TC、FC浓度均呈显著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变化。贝类组织中TC含量随时间的分布趋势为:8月> 5月> 3月> 10月,空间分布为:大长山岛>金石滩,大长山岛>大李家,而金石滩和大李家差异不显著(P < 0.05);海水中TC和FC浓度分布特征相似,时间分布特征均为:金石滩8月份最高,大李家5月份最高,而大长山岛各月份均低于最低检测限(2 MPN/100 mL),空间分布特征均为:大李家增养殖区污染较为严重,而金石滩和大长山岛差异不显著(P < 0.05)。3个增养殖区8月份和10月份的海水中TV浓度较高,为3.3×102~4.23×105 CFU/100 mL。通过分析不同季节海水增养殖区中TC、FC、TV之间及其与水温、pH、盐度、COD、DO、Chl a的相关性,表明环境要素以及增养殖区水域特点对于粪便污染指示菌和弧菌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更好地反映增养殖区的卫生安全状况,海水和养殖生物体内指示生物应同时监测,在监测传统粪便污染指示菌的同时,建议将弧菌作为重要的病原菌指标。  相似文献   

9.
锦州市水产局报告某育苗室发生对虾苗死亡,损失惨重,请求查找原因。经现场调查,排除了海水污染的因素。唯一与往年不同的是育苗池管路系统重新做了环氧树脂防腐处理。该育苗室1998年4月7日放水育苗,4月25日发生死苗,5月16日报告监测部门。现场调查时育苗池水已经放掉,现场没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信息。监测人员在池内采取环氧树脂残块样品约15kg,进行实验鉴定。1 海水浸提环氧树脂涂料的实验取环氧树脂残块200g于烧杯中,加入1000ml海水,浸提2d,发现浸提海水上部有浅黄色胶状物,与环氧树脂色接近。随…  相似文献   

10.
马鞍列岛保护区海域水环境质量分区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2~2013年马鞍列岛保护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3季的水质监测结果,利用富营养化指数(E)、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有机污染指数(A),对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和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质COD、DO含量符合第一类水质标准,DIP含量基本符合第二类水质标准,而DIN含量超标严重;在丰、平两水期,各评价因子含量差异性比较明显,而枯水期则基本接近。该海域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较严重,不同季节均呈现富营养化,有机污染在平、枯两水期为中度污染状态,而丰水期则为严重污染状态,污染程度均为丰水期 枯水期 平水期;从分区上看,B、C、D 3个功能分区所处的中西部海域水质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最严重,A区(石斑鱼资源保护区)所处的北部海域居中,而E区(生态养殖区)所处的东南部海域相对最轻。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6年1—12月的水质调查数据,运用水质质量单项标准指数法、综合指数(WQI)法和富营养化评价法,对河北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河北省近岸海域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整个海域属轻度污染区,呈现富营养化趋势,表现为南高北低;但不同海域主要污染物变化较大,其中秦皇岛海域主要污染物为石油和PO43--P,唐山和沧州海域主要污染物为石油和DIN.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天津近岸海域2009-2018年的调查资料,系统分析了海水水质污染状况、变化趋势以及不同环境监测项目水质类别的情况。结果表明,天津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上呈现逐渐好转的趋势,但趋势并不明显,尚未形成根本改善的态势;主要污染物为氮和磷,化学需氧量(COD)和石油类的污染不明显,重金属浓度基本处于优良水质的范围;陆源输入是该海域主要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但大气沉降和海水养殖的输入也不可忽视;围填海工程对纳潮量和局地水动力的改变会导致沿岸区域物质的输运受阻,导致污染物集聚而影响局部海域的水质。建议在严控氮、磷污染物陆源排海的同时,加强对大气输入和水产养殖业的监管,优化产业结构,制定精准减排方案,确保陆海统筹下渤海湾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总氮为山东省渤海近岸海域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本文利用输出系数法评估了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研究了总氮陆源入海时空分布格局。结合山东省渤海近岸海水水质目标,运用入海负荷最优化法,本研究得到12条主要河流的总氮允许入海量为86,184 t/a,为达成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水质目标,总氮需减排60,505 t/a。基于陆海统筹考虑,本文分配了研究范围内各地市总氮削减量。本研究对有效改善山东省渤海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连湾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大连湾1997年11月水质调查资料,对该湾20世纪90年代末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大连湾水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东部的环境质量好于西部,其中臭水厌附近有机污染及富营养化严重,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与90年代初相比,湾内部分水域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含量有所提高。应根据海域纳污能力,实际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深圳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深圳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调查资料,用海水标准(GB3097-1997),按超标分类法和污染指数法对深圳近岸海域水质(含潮间带)、沉积物、生物质量状况分别进行评价,查清了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确定了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16.
随着"陆海统筹"海洋保护战略的提出,近海水质修复越来越依靠对污染源数据的准确掌握,而活性磷酸盐和总无机氮等常规水质指标不能对海洋中陆源污染物进行有效指示.因此,本研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等技术分析了象山港和东海不同深度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的组成和分布特征,探讨基于CDOM快速分析技术的近海水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象山港水质受沿岸排放影响显著,其氮磷营养盐、陆源腐殖质(EEM-PARAFAC组分C1和C4)和生活源类蛋白质(C3和C5)物质显著高于东海表层水体.在东海水体中,5个荧光组分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近岸表层海域,与盐度分布相反,清晰表明长江冲淡水等陆源输入对CDOM的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陆源物质输入是东海表层水体中污染物的重要来源,而底层污染物的来源则更为复杂.总体上,污水类物质较大程度地改变了东海北部表层CDOM的组成.本研究表明,利用EEM-PARAFAC等技术可快速有效地识别海洋中CDOM的来源,深刻揭示了陆源排放对海洋水质的影响程度,可为"陆海统筹"海洋保护策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河口潮流和水质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口与海岸环境中污染物质的稀释扩散,是环境流体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城市污水排海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采用沿水深积分的平面二维非定常流动数学模型,来计算污染物质降解影响的溶解物质输运扩散过程,并以长江口水域为例,对潮汐水流中溶解物质的稀释扩散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潮型,排放量,污染物质的降解等,对污水排放口的远场水质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2020年辽东湾斑海豹繁殖地海冰和海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水质状况,探讨了其污染物来源,并将两种介质的污染物浓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冰融化水中石油类浓度明显高于同站位表层海水,重金属浓度则略高于同站位海水,Pb和Zn是影响海冰重金属污染指数的主要负面因子;石油类和重金属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重金属各因子之间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来源及迁移规律,污染物可能主要来源于北部河口区和近岸港口区;海冰融化水中污染物浓度在北部河口和中部海域出现多个不规则的高值区,且与同站位海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上海北侧区域海陆风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包括上海城郊-崇明岛-启东市区及这三区域之间的北支水道与南支水道.使用当量法表征太阳辐射和长波辐射引起的近地面空气热量变化,模拟结果与ECMWF再分析数据呈现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海风阶段,宽海(南支水道)、窄海(北支水道)区域都能形成海风,前者较后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