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 库兹涅茨克一阿尔泰汞矿带是阿尔泰一萨彦褶皱区西部最重要的控矿构造,该褶皱区作为独立汞矿省是中亚次大陆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和汞矿化带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的研究提供的大量事实表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阶段,无论对该矿带地质构造的形成或其一定的成矿专属性——主要发育汞矿石建造的低温热液汞矿床,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然而,对于这些矿床形成的时代和成因还存在着另外一些认  相似文献   

2.
<正> 关于利用汞作为各种热液矿床找矿标志的想法是А.А.Сауков(1946)提出並首先使其变为现实的。关于利用植物中的汞作为汞和锑-汞矿化标志的可能性是由Е.Ф.Зпштейн(1948)确定的,並为以后的研究所证实。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高效率地测定生物体内微量汞的方法,汞-生物地球化学法的实际应用一直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3.
云南大宝山铜矿是雪龙山成矿带规模较大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床。文章通过对该矿区黄铜矿+石英+方解石+菱铁矿矿脉中白云母进行~(40)Ar/~(39)Ar定年,获得白云母~(40)Ar/~(39)Ar法年龄为26±2.5 Ma,代表大宝山铜矿的年龄;H、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是以大气降水为主并含有部分岩浆水的建造水;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主要金属矿物的δ34S值为-5.4‰~+1.3‰,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C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地幔,并受大气降水影响。根据围岩蚀变及围岩中Cu丰度等特征,推断大宝山铜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4.
<正>热液矿床,尤其与岩浆侵人有关的热液矿床(含斑岩型矿床),均普遍发育大规模的裂隙和各种类型的矿脉(裂隙被成矿物质充填)。地表含矿裂隙的发育程度与深部矿化强度呈正相关,含矿裂隙是热液渗流的良好通道及矿质堆积的合适场所,高度裂隙化的地段为有利的成矿地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对矿床学上传统的假说——即许多成矿元素来自岩浆,它们在热液中迁移,在地壳较浅的部位沉淀——重新进行讨论。这些假说的根据为下列三种观点: (1) 岩浆含有相当量的水,其中大部份在岩浆结晶作用过程中呈热液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6.
弗雷斯尼约矿区是世界上主要白银产地之一,产出有从矽卡岩和交代型铅-锌矿体到低温热液型矿脉和古热泉矿床的完整的热液成矿组合系列。钾-氩年龄研究的目的是旨在解释岩浆与热液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这个地区最古老的岩性地层单位是中生界海相沉积岩和镁铁质火山岩,它们被花岗闪长岩-二长岩质成分的小侵入体所切割,与上覆中第三系长英质火山岩呈不整合接触。后者是弗雷斯尼约矿区一些比较重要矿体的直接围岩。钾-氩年龄的测定,证实了由原始长英质火山作用(38.4±0.8Ma),到岩浆侵入(32—33Ma),再到热液活动(29—31Ma),最后到成矿期后长英质火山作用(27—28Ma)的演化模式。这些数据与从本区地质关系推断出来的各种事件的次序是一致的。这些钾-氩年龄还强调了弗雷斯尼约矿区侵入岩浆活动与矿化之间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7.
山东沂南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出发,讨论了沂南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各成矿阶段的矽卡岩矿物、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主要类型有气液水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CO2-H2O包裹体和晶质熔体包裹体,其中熔体包裹体在较早期的石榴石、绿帘石和石英中发育。Ⅰ、Ⅱ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具有高温和高盐度的特征,均一温度分别为430~520℃、340~430℃,盐度分别为56.7 wt%NaCl2、2.2~53.5 wt%NaCl,代表铁矿化时的流体特征;Ⅲ成矿阶段流体具有中低温(190~250℃)、盐度范围变化较大(6.45~53.5 wt%NaCl)的特征,代表了Cu,Au矿化时的流体活动情况;Ⅳ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100~190℃,盐度为2.07~15.76 wt%NaCl。根据不同类型包裹体共生组合及流体演化特征,认为流体的不混溶性是导致大量金属沉淀的主要原因,岩浆热液在成矿流体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安徽铜陵鸡冠石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冠石银 (金 )矿床是铜陵地区一个具中型规模的银 (金 )矿床 ,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其代表性。矿床分四个主要成矿阶段 :夕卡岩阶段、氧化物 -硫化物阶段、石英 -硫化物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对矿床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独立的银、金矿物和含Au、Ag低的硫化物、含Ag硫盐矿物 ,主要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中晚阶段 ;矿床的轻、重稀土元素总浓度比值与辉石二长闪长岩相近 ,反映出二者的同源特征 ;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 ,反映出该矿床以岩浆热液为主的成因标志 ;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 ,但在成矿晚期有大气降水和地层成分加入 ;成矿流体为NaCl-KCl -H2 O体系 ;矿床成因属夕卡岩 -中低温热液充填 -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吉拉拜金矿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北约 40km处的哈巴河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体内北西向断裂带中 ,研究表明该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 ,稀土元素研究表明 ,矿化蚀变岩石与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 ,流体包裹体均一测温表明成矿温度为 12 0~ 36 0℃ ,有两个峰值 ,一个峰值位于 2 70~ 30 0℃范围 ,另一峰值位于 15 0~ 2 30℃范围内 ,表明岩浆期后热液和断裂活动对成矿均起作用。含金脉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 ,矿化早阶段 ,成矿热液中以变质热液及岩浆热液为主 ,随着矿化作用的后移 ,成矿溶液中自然会加入越来越多的大气降水 ,导致其氢氧同位素组成向大气降水线方向漂移。研究结果显示 ,哈巴河岩体为该金矿提供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是由哈巴河岩体的岩浆期后热液、动力变质热液及大气降水共同组成 ,北西向断裂带是这些成矿热液的运移通道。该北西向断裂带为逆冲压扭性质。该逆冲压扭断裂中的局部弱应力部位是成矿物质有利的沉淀富集场所。吉拉拜金矿床含金石英脉就是沿北西向逆冲压扭性断层中局部张性部位产出。哈巴河岩体中北西向断裂带及其中的石英脉都很发育 ,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钙碱性煌斑岩与中温热液金矿床(太古代到第三纪)共生(煌斑岩与金矿化是同时代的(和同空间的)),这一点在全球已越来越为人们的共识。我们提出的假说认为煌斑岩是将金从深部地幔富金源区向上搬运的营力,于是煌斑岩与地壳发生广泛的相互作用,结果产生长英质岩浆或者把其运载的金释放到变质-热液系统中去。这一模式不仅可以调和现有的中温热液金矿床岩浆模式与变质模式之间的冲突,而且还可以解决金矿床与长英质(斑岩-花岗岩类)侵入体之间未确定的关系问题,因为煌斑岩可以作为这两者的母体。金-煌斑岩共生暗示,在碰撞后的造山、岛弧、倾斜俯冲和地堑等环境中,极深部位的岩浆作用往往伴有金矿化。这对于金矿床的成因,特别是矿化的太古代绿岩带的晚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矿床地质背景、热液蚀变组合、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比学.特别是根据浅成岩浆热液环境中特征矿物明矾石的稳定同位素(δDδ18O、δ34S)组成,研究岩浆成矿流体的来源、动态演化与成成矿机理,获得了许多新认识;根据δ34S和δ18O可将明矾石划分出两种不同的成因类型;岩浆成矿热液在时间上从早期的气相流体向主成矿期的液相流体演化,而岩浆热液矿床在空间上主要定位干脆性-延性过渡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地质体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比及因子分析 ,明确成矿热液活动元素 ,区分不同地球化学类型的元素集群。研究表明 ,成矿热液活动源于花岗岩岩浆侵位 ,花岗岩浆期后热液及地下水在岩体热力驱动下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矿化热液活动体系 ,对区内地层产生广泛的蚀变影响 ,形成矿体、热液活动脉体及矿化热液活动元素对围岩地层的改造。成矿热液活动体系为开放系统 ,运动方式以构造断裂导流为主 ,孔隙渗透为次。  相似文献   

13.
宁蒗地区铜厂河铜矿系喜山期隐伏斑岩体外接触带玄武岩系热液型铜矿床 ,其主要含矿、赋矿层位为上二叠统玄武岩组 (P2 β)与黑泥哨组 (P2h)玄武岩系 ,主干控矿构造为南北向断裂体系。矿区NWW向F1断裂为阻矿构造 ,铜矿化均产于其下盘 (南盘 ) ;NE向F2 、F3 断裂将本区分成三个不同矿化特征的矿段。通过对矿区铜矿的碳、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及成矿热液演化特征探讨 ,建立了铜厂河铜矿热液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 业已查明,全球范围内的汞矿化基本上分布在三个汞矿带:地中海汞矿带,太平洋汞矿带和中亚汞矿带。前两个汞矿带位于阿尔卑斯期和中生代的褶皱区,而第三个汞矿带的形成则与中亚褶皱带古生代构造的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作用有关。 据(1946)计算,全部汞矿床中的含汞量仅占地壳总汞量的0.02%左右。近20年来对金属矿床和石油天然气矿床中含汞量的广泛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些地质体中富集有可观数量的汞,虽然它们的总含汞量未必能从根本上改变的计算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汞都可顺便回收,而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霍山县东溪-南关岭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溪-南关岭金矿为北淮阳东段发现的第一个原生金矿,产于磨子潭-晓天中生代火山盆地边缘,容矿围岩为安山质-英安质火山岩,矿化和蚀变受桐柏-桐城深大断裂带的次级构造带控制。该金矿发育陡倾斜的脉状矿体和缓倾斜的似层状矿体,成因类型为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火山岩盆地之下的变质基底可能起到了初始矿源层作用,桐柏-桐城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破碎带为重要的导岩导矿构造,早白垩世强烈的岩浆活动提供了热源、动力源和部分矿源。参照国内外类似金矿的特征,认为本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有可能隐伏着与石英正长岩体有关的细脉浸染型矿化,晓天火山盆地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下扬子区是我国重要成矿区(带)之一,矿产资源丰富,尤以有色金属(Cu、Pb、Zn)和贵金属(Au、Ag)引人注目。对于它们的成矿作用却有着中、低温热液及冷液矿化理论(谢家荣、程裕淇、1936)及与接触交代作用有关的矽卡岩成矿论(郭文魁,1957)、与正常沉积作用有关的同生沉积成矿论(孟宪民,1960年)、沉积—改造成矿论(李文达,1977)、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沉积—火山沉积—热液迭加改造”成矿论(徐克  相似文献   

17.
呷村矿床是一个特大型的含金、稀土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日本黑矿相似.矿床形成于中低温、较低压的环境.成矿溶液为中等盐度、低密度水热体系.铅等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岛弧火山岩,硫和锶来自深部岩浆和海水,成矿水介质以大气降水为主,为典型海底火山热液—喷气沉积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8.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4):291-299
曲水坑锡矿床位于锡坑迳锡矿田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北北东向隆起带南段西坡复合部位,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分析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曲水坑锡矿床属于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之后,岩浆分异的含矿热液沿断层破碎带、裂隙等导矿构造运移并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系统总结了岩浆岩、构造、赋矿地层、赋矿围岩、围岩蚀变、地球化学、铁帽等找矿标志,并对矿体沿走向和倾向方向的延伸、厚度、品位变化特征及共(伴)生资源进行了分析,为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蒙古-鄂霍次克内陆活动带蒙古早中生代岩浆区内发现有斑岩铜矿化。内陆活动带的斑岩铜矿化与碱度较高的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的火山活动带有关,该火山活动带围绕正常碱度的钙碱性岩浆作用的内带分布。矿区内的典型岩浆环境包括早期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以及构成单独岩浆系的粗玄安山岩-粗安岩组合和斑岩组合。 对蒙古中部巴彦-乌拉含矿岩浆系统进行了勘探,该岩浆系统被认为是一个大的层状火山-侵入型弱侵蚀系统,其矿化形成深度为1.5—2km,延伸距离超过500m。 热液交代岩系由各种青磐岩、黑云母-石英-钠长石交代岩、石英-绢云母交代岩、石英-电气石交代岩、石英-电气石角砾岩、几乎由单一矿物石英形成的交代岩以及泥质岩组成。 含矿岩浆系统伴有指示元素的区域异常(B、Bi、As)和局部异常(Sn、Mo、Cu、Zn、Pb、Ag、Sb等)以及正磁异常和明显的电导异常;指示元素异常在基岩、土壤和河流沉积物中反映出来,正磁异常在隐伏侵入岩钟区显示出来。这些异常和多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的分布图形与矿田内的交代分带和构造断块的分布一致。指示元素的分带顺序是:(Sn、Mo、Cu)—(Ag、Pb、Zn)—(As、Bi、Sb)。 在预测评价阶段,应对古地磁环境(尤其是中心型构造)以及航空磁测、航空放射性测量,构造地质解释和矿化证据进行综?  相似文献   

20.
<正> 龙山金锑矿床矿石质量好,在湘西W-Sb-Au成矿域中,属最典型的金锑矿床。我们在地质观察的基础上,以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手段探索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过程,以期增加人们对整个矿带成矿规律的认识。 1.地质简介 龙山金锑矿位于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与祁阳山字型构造北翼的交接处。区内岩浆活动微弱,仅在矿区周围泥盆系地层中发现一些燕山期的小岩脉。主要出露地层为震旦系至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